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旦收购完成,他们就会放任国有品牌,没有任何投入,放任他们自生自灭,这是契约精神吗?
晓军,我劝你,你还是收起你的悲悯来,所谓的契约精神,那都是扯淡,你相信了才是傻帽。”
习惯这东西,都是思维定势。其实并没有什么规则,只是我们适应了这种困局。习惯了之后,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总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却老是飞不出去。
沐枫不想继续,这个命题本来就很宽泛,关于思维定势这个命题,二叔爷用了近乎一周的时间,沐枫记录的笔记有大半本。
沐枫道:“晓军,诚者,即诚实;信者,即信用,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
董晓军忍不住插嘴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别和我说书本的知识,当我没读过书呀!”
沐枫也不在意,“那我就不和你卖弄了,诚信就是信守承诺、老少无欺。
通俗地表述,就是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
我来问你,你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假话?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弄虚做假的事?”
董晓军沉默半晌,回想这么多年自己说过的,做过的事情,“我不敢,我承认我做不到。”
“但你期望别人是这样的,是不是?”
“是的,我期望别人是诚信的,但我自己对自己却没太严格的要求。”
董晓军很烦沐枫这样说话,“沐枫,你说话能不能不这样呛人,你总要照顾一下我的脸面!”
“脸面,什么是脸面?这才是问题的本质,人们想要遵从的诚信是基于面子的,是基于大家认可的道德。”
沐枫道:“当一个人突破了道德底线,或者干脆不要脸了,他连诚信怎么写都不记得了,还会去遵守?”
董晓军深以为然,沐枫话说的虽然难听,但是话糙理不糙。
“我们再来说一下契约精神,其实就是按照合同办事,这东西不新鲜。
只是东西方的道德信仰完全不同,中国人更希望的是用道德标准要求人,西方人更相信合同,但其实实质都一样。
一旦遭遇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契约精神和我们所谓的诚信,都是一样不可靠的东西……”
董晓军盯着沐枫沐枫看了半天,沐枫说的话确实有道理,最初他不好好说话,很粗糙。
如今他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分析,董晓军觉得甚是有理,真是不能轻视这个家伙。
“只要你愿意付出足够的成本,或能承受最坏的惩罚,法律都都不是问题。什么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这些话你不要信。”
沐枫最后语重心长的说:“所谓成功的大多数人,都是突破最低的底线后,反过来去要求别人去遵守最高的道德……
晓军,你要是也想讲诚信,没有问题,首先你要做一个成功的上位者,否则你就是想要讲诚信,多数时候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所以,把你那些正义的思想先放倒一边去,等你真正的成为了上位者,你能坚守这点才是可敬的。
否则,你也就是顾镜自怜,也就是无病呻吟,也就是孤芳自赏的自恋狂而已。”
董晓军没默不作声,沐枫也不管他,让他去消化这些话,自己专心致志的对付面前的小海丁。
董晓军没有了胃口,沐枫的话对他的冲击太大,近乎是颠覆了他的商业价值观。
以前他一直认为自己努力工作,诚信经营,就会为自己,给公司淌出一条所谓的康庄大道。
现在听了沐枫的话,自己还是想的过于完美了,原来这里面还有着这么复杂的商业经营理念和逻辑。
董晓军感觉自己这两年多的业务是白做了,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长进。
他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遇见了沐枫,他至今可能两基础的业务还处理不好。
想着沐枫来之前,他被客户玩的那叫一个团团转,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每天重复着做那些无用功,反倒觉得自己很幸苦,总觉得自己就算是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可是现在想想,企业要的是经营,看的利润,没有人会在意你付出多少,所谓的辛苦不过是自己无能的托词罢了。
沐枫吃饱了,问道:“二货,你不吃点呀?”
董晓军摇了摇头,“我不饿,吃不下……”
沐枫招呼道:“好,那你去买单吧,我们回去,去找老张!”
董晓军站起身来,“找老张,你还有事吗?”
沐枫笑道:“二货,你的事情我解决完了,我还要去给老张洗洗脑袋呢,咳,我呀,就你们俩哥们儿,还都是白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九十四章 触类旁通()
“我和张惠是多么的不幸,才会摊上你这么个损友……”董晓军嘟囔着不情不愿的去买单。
沐枫也不在意,出去把车启动了等待董晓军,董晓军买完单直接上了后排座,耻于和沐枫同排。
到了医院,张惠问道:“我以为你们不会回来了,大半夜的,你们还折腾什么呀?”
董晓军冷笑着说:“人家是回来给你洗脑来了,这不,我刚刚接受完人家的无情教育吗!”
张惠并不觉得意外,沐枫找来资金只是解决了资金面的问题,企业的未来发展才是关键性的问题。
以他对沐枫的了解,能说服黄鸿兵对精工做出投资,肯定是有完备的后继计划,否则黄鸿兵也不会不管不问的就对精工做出怎么大的投资。
“嗯,我这脑袋是该让沐枫给我洗洗了,否则就要落后的太多了。”张惠笑着说。
沐枫问道:“老张,你准备怎么做?”
张惠比董晓军要睿智的多,“我听你的。”
张惠知道,沐枫既然有计划,自己就不要关公面前去刷大刀,既然承认不如他,还不如直接听他吩咐,这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
在这一点,张惠相比于董晓军,要成熟的多,不像董晓军,每次都不服气,每次都被辩驳的哑口无言。
沐枫指着董晓军说:“二货,你看到了吗,看看人家老张这觉悟,你啥时候能学习得来……”
董晓军不忿的说:“别啥事都扯上我,我是旁听的,从现在开始你就当我不存在,你看不见我可以不?”
沐枫呵呵一笑,“老张,如果我现在让你去找SF、NK,你准备和他们怎么谈?”
张惠依然不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是那句话,“我听你的。”
沐枫道:“之前你约见他们,他们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那是因为外界已经给你们定位,在传说你们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现在不同了,你们也算是个有钱人了,他们提出的条件对你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两千万的资金,如果进行合理的调配、转换,可以应付至少近四千万的周转。
呵呵,他们的条件对你们还是问题吗?肯定不成为问题。
所以,他们提出的条件都要答应,别怕,只要合作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谈判最初的百分之八十的所谓的条件其实都是空的,最后的百分之二十才是决定性时间和决定性条件。
老张,现在你可以直起腰杆子和他们谈判,他们要求付款的周期,你就要求产品的价格和货期。
总之,他们提的条件,要和你提出的条件是对等的,有一条,老子有钱,可以不拖欠。
我想你有了这条,其他的条件他们一定会忽略掉的。
就北方市场来说,按你跟我说的,FG的知名度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那么他们一定急着扩大市场占有率。
这就是精工的机会,以后,精工绝对不能独家代理,要多品牌经营,FG,也不能放弃。
他们不是条件苛刻吗,不就是付款周期吗,没问题,等老黄的钱过来了,给他打过去三百万的现金过去,先把他们的嘴给我堵起来。
然后取得了另两个品牌的货源之后,逐步的渗透,把FG的占比给我降低下来,总有一天他们会反过来求着你。
呵呵,到时候,那就要看你老张的心情了,你要是看在以前的面子上,就继续经营,否则完全可以抛弃他们。
老张,你觉得我说的是不是呀?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董晓军嘟囔着说:“呵呵,还是那套骗子理论,总是想挖个坑等着别人去跳,典型的管杀不管埋。”
张惠却不这样认为,他在FG工作过,三大国外轴承品牌,其实在市场中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FG的轴承因为进入国内较早,并且是三家中最早国产化的,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其实三家的轴承各有所长,在常规的型号领域内,质量都在伯仲之间,并非是不可替代。
FG、SF是欧洲品牌,他们的经营思路很僵化、死板,选择的代理商其实资金实力都是满雄厚的,市场的拓展能力都一般。
NK是日本品牌,熟悉亚洲的经营规则,也愿意因地制宜的选择代理机构。
只是在轴承这个领域,他们的品牌美誉度并不是很高,再加上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恶劣,他们的市场拓展也处在艰难的状态下。
这个时候,如果精工能抓住这个机会,有效的利用三者之间的竞争,换取更多的代理资源,那么精工将改变自己的市场竞争地位。
前提条件是要让他们三家看到精工的资金实力,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两千万的资金,足够应付眼前的局面,甚至说是绰绰有余。
“好的,沐枫,我按照你说的去做,明天我就和他们联系。”
张惠道:“不过FG的工作,我要好好和梅总谈谈,如果资金充沛了,梅总是下定决心不再和他们合作,他们是伤透了梅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