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华记-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知道了高升是去收购皮毛的之后,沈隽立刻通知了自己的属下,打听高升都去什么地方收购皮毛了,再打听一下边境附近哪个村子的皮毛多,同时也派几人扮作收购皮毛的商人去一趟鞑靼,看看鞑靼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因为他也怀疑朱泓有可能被鞑靼人抓走了。

    无独有偶,赵王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打发自己的几个属下扮成商人去了鞑靼,他也怀疑自己的儿子是被鞑靼人抓走了,否则,不可能这些士兵们找了三天还没有找到点踪迹。

    徐氏知道这个消息后,自然也不甘落后,也对着自己的管事妈妈耳语了几句,管事妈妈点点头也领命出去了。

    好在谢涵提前想到了这一点,早就和尹嬷嬷商量好了,命朱泓的那八个侍卫分两批人,四个扮成商人,带上李福,拉点布匹和干货去鞑靼卖,其他四个装成流民,专门留心大夏这边过去的商人,尤其是收购皮毛的,多半是奔朱泓去的,至于是敌是友就很难说了。

    还有寺庙里的那四个暗卫谢涵思忖再三也一并放出去,他们的目标是暗中保护这八个人,同时也留意一下王府派出去的人,尤其是徐氏派出去的人。

    安排好这一切,谢涵仍旧没有一点底。

    她总觉得朱泓两次遇险不是巧合,多半跟徐氏脱不了干系,或者还有顾家的份。

    顾老婆子有多心狠手辣谢涵还是清楚一二的,这次沈岚的亲事没有成,她绝对不会去反思自己,肯定会把责任推到谢涵身上,觉得是谢涵害沈岚落到如此地步的。

    说实在的,这些高门大户的当家主母谁手里不沾点血,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再说了,下人和奴婢的命根本就不值钱,因此,在顾老婆子眼里,她绝对不会认为沈岚那日在饭庄的行为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坏就坏在沈岚想暗算的人是王平的干儿子,坏在就坏在王平当众把这件事揭露出来了,因此沈岚才会失了颜面。

    而王平之所以护着那个小厮,说白了不还是看在谢涵的面上吗?

    所以谢涵推断顾老婆子肯定恨自己恨得牙根痒痒的,再加上那天朱泓在顾家闹的那一场,以谢涵对她的了解,肯定会使出什么损招来害朱泓的。

    至于徐氏,谢涵总觉得她看不透这个人,但有一点谢涵很肯定,一个人能委屈自己十几年隐忍不发,所图绝不会小。

    因此,王妃的头衔绝不是她的目的,谢涵相信,如果她想要的仅仅是王妃的头衔,只怕夏王妃在她手下活不过五年。

    而她之所以忍到前两年才动手多半是因为她不舍得把自己的儿子送去京城当人质,想留在身边亲自教导,如今儿子大了可以独挡一面了,所以她也开始出手了。

第五百四十章、一回生二回熟() 
当然,这些都只是谢涵的猜测,事实如何只怕她是一时找不到答案的。

    惴惴不安地在家里等了十天,正觉得按捺不住想要亲自去海宁找人时,高升带着陈武和李福等人回来了。

    原来,朱泓那天和鞑靼人周旋时误入了鞑靼境内,为了脱身,朱泓干脆命大家都换上了普通的百姓服跟着高升一起去收购皮毛,一边收购皮毛一边还能刺探点敌情。

    这活高升做过,因此也算驾轻就熟。

    谁知就在他们打算返程时,鞑靼人发现了他们。

    尽管他们拉了两大车的皮毛,可鞑靼人依旧不肯轻易相信他们,自然也不会放他们走,主要是他们觉得收购皮毛不需要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里大部分看着也不像商人,因为有的人身上有佩剑。

    于是,鞑靼人要把他们押送回他们的都城受审,朱泓的几个侍卫自然不干,依他们的意思就算是拼死也要让朱泓逃出去,否则,进了对方的都城想要再脱身就难了。

    关键时候高升站了出来,他说他就是一个从扬州来的商人,带的人多是因为路上不安全,不光有散兵游勇,还有劫匪,所以才多带了几个侍卫并带了点武器防身。

    为了让对方信服,高升还特地说他这次来带的两车丝绸就被人劫走了,损失了上千两银子,所以他们才特地去牧场和林区转悠了几天,就想便宜些买些皮子来弥补这次的损失。

    接着,高升又把上次他陪着顾珉来做细作的那次经商经历说了出来,并把那次他接触的那位鞑靼军官的名字报了出来,说他和他有交情,当时就是他说了欢迎他再来鞑靼做生意的,所以他才会不远千里从扬州赶来。

    为首的鞑靼士兵见高升的话似乎没有什么纰漏,思忖再三,答应带高升去见见那位军官以断真伪。

    朱泓见高升如此笃定,也想起了那年高升曾经向他借过几名侍卫来鞑靼,于是,他选择了相信高升,示意那几位侍卫放弃抵抗,跟着这些鞑靼兵走。

    再说了,这种情形下,他也只能选择相信高升,否则的话真要打起来他们肯定输了,这是在对方的地盘,对方有五六十号人,他这边才不到二十人,硬不硬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他们便跟着这些鞑靼人进了城。

    巧合的是,李福的商队一进鞑靼也被鞑靼士兵带进了城,主要是这几天进城的大夏商人多了,而且几乎都是来收购皮毛的,因此他们怀疑这些人里肯定是有细作的,便干脆把这些商人都抓了起来带进城统一审问。

    好在李福的商队不是来收购皮毛,是来推销库存的丝绸的,因为战事,这一年的绸缎庄基本没怎么开张,积压了不少存货,这次来鞑靼,谢涵让李福带上了所有的存货。

    而且谢涵还给李福出了一个主意,万一李福的商队被鞑靼人怀疑上了,她让李福去找那年高升认识的那个鞑靼军官,谢涵的记性好,听高升说过一次便记住了那个军官的名字。

    巧合的是,李福的商队里还有两个侍卫就是那年跟着高升来鞑靼的,因此,他们进城后便直接报出了那位军官的名字,李福几个很快就被带到了那个鞑靼军官面前。

    那名军官虽不认识李福,但一看李福带来的这些丝绸和海鲜干货,倒是也觉得眼熟,再一听李福带着一口南方口音的官话,便有几分信了李福。

    盘问中,对方问起高升来,李福忙把谢涵教他的话说了出来。

    说他是从扬州来的,这一趟除了做生意还有一个目的是找自己的哥哥,说他哥哥几年前来鞑靼做过生意,那会大夏和鞑靼还没有开战,说那次他哥哥挣了不少银子,所以这次又带着两车丝绸来了,结果人到现在还没有回去,因此他只好不远千里找来了,想请求这位鞑靼军官派几个人帮着去打听一下,看看他哥哥是不是被风雪困住了还是鞑靼人抓住了。

    这位军官刚打发人去问问最近抓了些什么商人来,高升就被几位鞑靼士兵带到了这位鞑靼军官面前。

    高升见到这位军官刚要激动得扑过去握手,一旁的李福先一步哭着扑到了高升身上,一边哭一边用扬州话把他的来意告诉了高升。

    这位军官听不懂扬州话,便转身问那几位士兵是在什么地方抓到的高升以及高升都说了些什么。

    军官见士兵说的和李福说的基本对上了,便有几分信了这两人,只是他看着李福和高升用一种他听不懂的语言在交流,总觉得心里有点膈应。

    高升一面迎合着李福一面早就在留神着这位军官,见对方和士兵谈完话之后用一种怀疑和探究的眼神审视着他和李福,便一把推开了李福,用一口蹩脚的北方官话说道:“不好意思,我这位弟弟见到我太激动了,他说以为我死了再也见不到我了,说起来我这一趟出门我也是九死一生,也以为自己差点回不去了呢,这不,一激动就忘了身边还有你们。”

    这个解释倒是也合情合理,通常人在最激动最真情流露的时候一般说的都是自己的母语。

    高升见对方的神情松了几分,忙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把自己身上揣的两个十两的大金锭偷偷塞到了这位鞑靼军官的手里。

    对方见高升出手就是两个大金锭,很快想起那年高升拉来的这些丝绸在都城卖了一个高价,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要买下这笔丝绸,但是他没有这么多银两,只能用皮子和药材交换。

    高升明明求之不得,可还是装作为难的样子思索了片刻才答应了,说是就当交一个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再来鞑靼就仰仗这位朋友了。

    不过高升也提了一个条件,希望这位军官能派两个人把他们送出边境,他怕又遇到不认识的鞑靼士兵把他们抓回来。

    这要求不高,这位军官很痛快地答应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错过() 
还别说,高升一行这次能顺利脱身还多亏了这位军官。

    至于那些别的被抓的商人,高升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能把李福几个带回来就不错了。

    “你们是怎么误入鞑靼境内的?”谢涵觉得有点蹊跷,她已经不止一次给朱泓画过舆图,而且朱泓身上带着司南,应该不会认错方向的。

    “嗐,别提了,朱公子一看打不过对方就说让大家分开跑,谁知我们这十多号人刚一进密林朱公子便发现他的司南不见了,没有司南,这么大的风雪天我们也没法判别方向,也没法把鞑靼人引到我们的伏击地点去,最后也不知怎么糊里糊涂地转到了对方的境内,没有吃的,下雪天连个山鸡兔子都没有,就这么饿了两天两夜,实在顶不住了就抓一把雪往嘴里塞,最后还是陈武发现了一个兔子洞,抓了几只兔子给大家烤熟了又顶了一天,好容易从山里转出来,谁知刚要往回走的时候又碰上了鞑靼人。”高升拍手说道。

    “司南不见了?是不小心丢的还是被别人拿走了?”谢涵追问道。

    如果是被人拿走了,这问题可就大了,这说明他手下的人有被收买的,如果不把这个人找出来,朱泓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麻烦。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