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华记-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问题是朱浵的亲事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徐氏干嘛这么着急给朱沐定亲?

    想到这,谢涵笑道:“传没传错话的我也不清楚,毕竟我也不是亲眼所见,但我听说当日在场的可有不少人,几乎京城的这些勋贵小姐都去了,事情真相如何随便一打听便可知。”

    “嗐,你这么较真做什么,我也不过是随便一说。对了,能不能问问你和那位表姐到底是因为什么起的嫌隙?”说完,大概是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太交浅言深,朱澘又解释了一句,“我就是觉得有点好奇,论理,你们两个应该是没有什么交集的,除非是。。。”

    后面的话朱澘没有说出来,而是看着谢涵。

    谢涵莞尔一笑,“除非是什么?”

    朱澘也回了谢涵一个浅笑,“没什么,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你。对了,能不能问问你都看了些什么军事方面的书?”

    这个问题倒是没必要隐瞒,谢涵很坦诚地把自己最近看过的军事典籍告诉了她,因为她猜想这恐怕才是她今天来访的最终目的。

    送走朱澘,谢涵给朱泓回了一封信,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想给他提个醒,顺便再问问他那有没有什么京城的最新消息。

第五百五十六章、又一个赐婚的() 
谢涵没有等来朱泓的回信,倒是先等来了高升的回归。

    高升从京城给谢涵带来了几个消息,一是皇上知道这次朱泓又立了一个大功,同时立功的还有顾铄,因此,皇上把这两人提了一级,朱泓升为千户长,顾铄升为副千户长;二是顾钰生了个儿子,封为贤妃,原来的贤妃说是牵扯到一桩贪墨案被皇上革除了妃号打入了冷宫;三是连漪生了个女儿,被封为惠嫔;四是传闻太后有意把沈岚赐婚给赵王府的大王子朱浵。

    中间两个消息谢涵均不觉得意外,倒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消息谢涵有点不太相信,尤其是最后一个,太后把沈岚赐婚给朱浵,怎么可能呢?

    太后不应该糊涂至此吧?

    谢涵清楚地记得太后拒绝她的理由一是出身低二是命硬,为此还特地把赵王搬了出来,说怕落赵王埋怨,难道这会她把沈岚赐给朱浵就不怕被赵王和徐氏埋怨了?

    因为真要论起来,谢涵好歹为人清白,且才名远播,而沈岚那日的恶行早已传遍了整个京城,要不然皇后也不会拒绝她参加去年的赏荷会。

    赵王怎么会愿意自己的长子,而且是寄予厚望的新晋嫡长子娶一个心思歹毒的女子?

    难道说一个人的出身真这么重要?重要到足以弥补她自己犯下的恶行?

    还是说,这本来就是徐氏的主意,把沈岚娶进来,让沈岚来对付谢涵,她只需在背后出点主意,完事之后再把过错推到沈岚头上并趁势把沈岚一脚踢开?

    也或者说,徐氏在图谋别的什么,一个顾家一个沈家,两家都是手握重兵的当朝国公爷,要说没有什么目的,只怕皇上也未必信吧?

    所以这赐婚肯定不是皇上的主意,可太后稳坐后宫多年,也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些吧?

    再说了,这么大的事情太后能不经过皇上的同意便擅自做主吗?

    谢涵真有点看不懂皇上和太后的意思了。

    还有第一个消息也是,顾铄提一个副千户长倒是没什么意外的,因为这本来就是顾家的军队,可给朱泓提一个千户长就不太合适了,难道皇上不怕顾琰忌讳?

    要知道千户毕竟不同于百户,尤其是朱泓这个百户长,本来就是临时的,是为了让他有一定的话语权,小打小闹的带个兵巡逻什么,可千户是有品级的,是要正经带兵上前线打仗的。

    “这些消息是王公公传出来的?”谢涵问。

    因为前两天尹嬷嬷来看望谢涵也没有提及这事,显然是还没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或者说,这一切还没有最后定下来。

    果然,高升点点头,“是,只说告诉你一声,先别外传。”

    “那他有没有说二王子升千户长是顾家的主意还是皇上的主意?”

    如果是皇上的主意,想必是皇上看到了朱泓的对敌才能,给他提一个官职能让他更大地发挥他的作用,可如果是顾家的意思,谢涵就要掂量掂量了。

    “是顾家的意思,听说是顾家上书皇上表彰了二王子的功绩,提议给二王子升一个千户长,皇上知道顾家世子在这场战事中也立了一个大功,把对方的粮草烧了,便干脆也封了顾世子一个副千户长。”

    谢涵听了微微松了口气,皇上这一招还是很高明的,明面是给了顾家一个恩典,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呢,也算是一种牵制,顾家若想对朱泓动什么手脚就得掂量掂量了,除非他能舍弃自己的亲儿子。

    “别的呢?对了,那位贤妃到底是牵扯进了什么贪墨案?”谢涵追问道。

    她想知道宫里还有没有发生别的事情,能让皇上默许太后赐婚朱浵和沈岚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此外,不早不晚,为什么顾钰进宫没多久那位贤妃就出事了,倒是正好给顾钰腾地方了。

    这也太巧了吧?

    可是话说回来,前一世想必也是这个结果的,否则顾钰也不可能这么快晋升的,这就说明这件事应该跟她没有什么关联。

    故而,见高升摇头,谢涵换了一个话题,问起他这一趟的收获来。

    听高升说这两年南边还不错,风调雨顺,庄子的租金很顺利地收了上来,铺子的生意也还不错,均比往年略强了一些,三处产业两年的进账达到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此外,童槐知道谢涵急需银子,拆借了三万两,用那些皮子和扬州的产业做抵押。而高升把这四万多两银子全部换成了低档的棉布和绸子,此外还有一些吃的干货,比如燕窝、鱼翅、鱼唇、瑶柱、粉丝、笋干、红糖等,跟着盐运的船只回京,把东西给京城的饭庄留了一部分,沿途卖了一小部分,带回来一大部分。

    毕竟这两年因为战事,府城这边吃的穿的也奇缺了,所以他想把绸缎铺子改成杂货铺子,卖一点吃食也卖一点普通百姓穿的衣料。

    “对了,这半年京城的饭庄和铺子生意都不错,王公公偶尔也会带着人去绸缎庄挑一点宫女和太监们穿的衣料,看来,皇上也知道咱们缺银子了。”高升笑道。

    这话谢涵过心了。

    皇上这么做是不是代表他相信那笔贪墨银子没在她手里了?

    可不早不晚爆出来的那位贤妃贪墨案到底又是什么呢?王平为什么一点口风也不肯透露?

    既然那位贤妃都被革除了妃号,显然这件事已经查实了,为什么不能说呢?

    对了,还有那位连漪,当时为什么强烈地想进宫呢?她是杭州人,父亲曾经是杭州的知州,有没有牵连进何昶的案子?

    谢涵有一大堆的疑问,可惜高升回答不了她。

    “对了,我这也不急等着用银子,你去外面看看还有合适的庄子没有,再买一处庄子和铺子,然后问问我祖父种点什么合适。”谢涵只得换了一个话题。

    南边的粮食虽然丰收,可幽州这边的缺口太大,这么多田地荒芜着只怕今年冬天又有不少饿死和冻死的人,她买一处庄子不仅可以多生产点粮食出来,还能收留一点流民呢。

第五百五十七章、不去() 
高升带来的消息很快就被尹嬷嬷的来访和朱泓的回信证实了。

    尹嬷嬷说,沈琛告病不上朝皇上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他是在赌气,若只有一个沈琛倒还无所谓,问题是还有五六位勋贵大臣都集体告病,皇上不得不掂量一下了。

    因此,这次沈隽班师回京,皇上便借故给了沈家一个恩典,不管怎么说,沈隽这两年在幽州还是有点功劳的。

    不过谢涵倒是觉得未必全是皇上的主意,皇上想给沈家一个恩典可以从别的方面弥补,未必会是沈岚的亲事。

    这里面只怕还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那就是顾钰。

    顾钰一向和沈岚交好,顾钰刚生了个皇子,又被封为贤妃,父兄又正在替皇上卖命,此时的她在皇上心里肯定有一定的话语权的,而顾钰又深恨谢涵,她提出这个建议既能解决沈岚的难题还能给谢涵往后的生活增添无数的麻烦,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不为呢?

    至于徐氏为什么肯吃这么大一个暗亏,尹嬷嬷也表示了不解,两人均猜测可能是徐氏提出了什么补偿条件,至于这条件是什么谢涵和尹嬷嬷均不得而知了。

    尹嬷嬷怀疑是世子之位,谢涵倒是不认同,世子之位关联重大,皇上还不至于如此糊涂用它来做交易,再则,徐氏应该也明白这点,不大可能挟恩相胁。

    朱泓的来信里倒是有两个好消息,一是他抓的那两个将军鞑靼用了五万两黄金赎回去,并提议休战半年;二是顾琰、顾霄他们见识了那几抬投石机和火药弹的威力,正考虑大量生产用这投石机和火药弹去攻打鞑靼的赤城呢。

    因为他们猜想,多半鞑靼人也是想回去研究这种投石机才故意提出休战半年,所以他们得走在对方的前面。

    这个决定倒是跟上一世一样,只不过提前了两年。

    说起来上一世谢涵虽然也在顾铄身边辅佐他,但顾铄没有朱泓这些歪点子,谢涵也是规规矩矩在后院长大的,自然想不到用鞭炮、火药这些东西来帮忙取巧,顾铄是实打实地和鞑靼人拼。

    不过后来谢涵建议他在鞑靼人进攻的路上埋伏大量倒插的小木箭他倒是听进去了,那一仗赢得很轻松,从那之后他也开始琢磨一些小点子了。

    可惜,由于他那人太正统,像朱泓这样把鞭炮扔到对方的马群里或者是学野鸡叫把对方骗过来这样的点子他是绝对想不出来的,他只会在战略布阵和战术安排上花心思去琢磨,因此,他才会让谢涵去看大量的军事古籍。

    不过投石机这个点子倒是顾铄自己想起来的,他毕竟也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