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小月和杜廉也赶来了,稍后赶来的还有谢春生父子三人,接着谢耕梅一家也来了。
谢涵见大家都围着张氏问长问短的,便悄悄退了出来找到司琴,对着司琴耳语几句,司琴点点头,转身去找李福了。
再次回到屋子里的谢涵便听见大人们商议这件事的解决方法,事情已然出了,一味地光抱怨也是没有用的,总要想出一个解决方法来的。
可几千两银子不是一笔小数,这个家除了谢涵谁也没有能力帮她。
第六百零八章、失职()
当然,杜家要把家底打扫光了或许也能拿得出来,可杜郎中老了,早就不事生计,杜廉一心向学,因此这些年杜家全靠乡下的一点地租和那个药铺维持,可这几年连年战事,地租是一点也收不上来,药铺也关了好几年,杜家的日子也紧巴。
再加上小月如今又怀了孩子,别说杜家不同意,就是同意,张氏也不忍把这笔帐摊到杜家头上。
因此,张氏的意思是想让郑氏豁出去亏一点也把这庄子卖了,然后拿着这银子把印子钱先还了,随后再让谢涵借二房点银子把那些田地赎回来。
至于欠谢涵的银子,张氏说从每年的饭庄红利里抵扣,什么时候还完了什么时候算。
谢耕山听了忙点头,搓了搓手,十分羞愧地先看向谢涵,“涵姐儿,二伯真是没脸说这话,二伯原本还说把你接来照看你的,可这些年都是你在照看二伯一家,二伯真是愧对你爹愧对你。”
“二伯说的是什么话?都是一家子骨肉,我能照看你们也是我的福气,我爹不在了,你们就是我最亲的长辈。这样吧,二伯也别急着卖庄子,我手里有顾家和沈家送来的一点金子,先拿去把那印子钱还了。至于那些典当的地契倒是不急于这一时,还是等庄子卖了再去赎吧,对了,那庄子。。。”
谁知谢涵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谢耕田打断了:“这样吧,也别可涵姐儿一个人来了,我这有二百两先给二弟拿去用吧,我估摸着大小子和二小子那多少也能凑一点。涵姐儿手里这点金子还是留着她成亲时压箱底用吧,三弟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没有能力给她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也就罢了,可不能再拖累她了。”
“大伯,这怎么是拖累?你们手里也不富裕。。。”谢涵没想到素日里不怎么开口的大伯还能说出这么一番体贴的言语来,心下着实有点感动。
说实在的,其实她手里真没多少银钱了,这几百两金子还是上次在京城时顾铄和沈岑送来的,他们当时都以为宫里的各宫主位们给谢涵送礼是添妆,因此,顾铄也代表顾家送了一份,除了一些衣料首饰也有一百两金子,沈家因为有朱泓的救命之恩在,故而给了五百两金子,这些东西朱泓一股脑都给了谢涵。
因此,谢涵才有这个能力替郑氏善后。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谢涵手头再紧,也比谢家其他人日子好过多了,而且她手紧也是一时的,家底在这摆着呢,等高升从南边回来把那些帐一清就好多了。
可谢耕田他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真正的家底薄,攒点银子不容易,所以谢涵才会同意祖母的意思把这件事揽下来。
不过,她可没打算白白把这笔金子送出去,怎么也要让郑氏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付出点代价。
“孩子听话,我们小门小户的也没什么大的开销,不像你,不说别的,这几年你买了多少地,可收的粮食一文钱没换来不说里外里的税赋你搭了多少?还有,以后你是要进王府做世子妃的人,手头哪能没点富裕的银钱?”谢耕田坚持道。
“可不是这话,耕田要不说我都忘了这茬,这样吧,听耕田的,我手里也有二百两,原本是打算给弯月和三小子成亲用的,先拿出来救救急。”张氏也回过味来了。
其实,一开始她的本意也是大家凑点,可后来一琢磨大房这边这几年也没什么进项,再加上明年弯月要出阁,张氏便没忍心让大房掏这个银子。
既然不让大房掏了,她也就干脆没让谢耕梅凑,因为谢耕梅这几个孩子也大了,也到了用银子的时候。
而谢涵就不一样了,谢涵家底厚实多了,也不急等着这点银子使,拖个三两年再还也影响不了什么。
可她却忽略了一件事,她这么做其实对谢涵一点都不公平,对整个谢家也没有什么好处,非但没有把整个家族拧成一股合力,反而淡化了各房肩上的责任。
这是她做大家长的失职,而且是严重的失职。
张氏和谢耕田发话了,谢耕梅很快响应了,“就听娘和大哥的,我出三百两。”
其实,她的本意也是各家均摊,可她不清楚谢耕田的家底,怕他拿不出这笔银子来,所以方才不好开口。
谢耕梅都说出三百两了,小月看了眼杜廉,杜廉冲她笑了笑,主动开口说出五百两。
“回头让孩子娘去看看新月,她那多少也能凑点。”谢耕田见杜廉都开口了,说道。
谢涵见此忙道:“大伯千万别去,这样吧,你们几个凑的银子去赎那些地契,我去还印子钱,那庄子估计一时半会也不是那么好出手的,可印子钱不等人。”
“对对对,就是这意思,主要是印子钱坑人,利滚利的,实在是等不起。”郑氏听了忙不迭地点头。
张氏听了略一沉吟,“也好,不过我信不过这婆娘了,老大,你去一趟当铺把地契赎回来给我,老二,你带着李福去把印子钱还了,再把那庄子的地契要过来,找到卖主赶紧脱手,亏多少我们认了。”
张氏一方面是考虑到这地得早点赎回来进行春耕,因此便同意大家凑钱去赎地,可另一方面她也担心这庄子砸在手里卖不出去没有银钱还谢涵,而谢涵还等着这些银子置办嫁妆呢,因此,她认亏。
“啊?可,可这庄子是两人合伙的。。。”先前郑氏一听又是赎地又是还印子钱还挺高兴的,可一听要亏本卖庄子又哭丧着脸了,因为这庄子是两人合伙买的,她同意亏本卖对方未必会同意,除非她愿意把对方的损失弥补给人家。
那印子钱已经搭进去一千两利息了,所以这庄子再亏本卖了,至少她得损失三四千两银子。换句话说,她至少要欠上三四千两银子的外债,也就是说,以后很多年内她都拿不到饭馆的分红了,只能靠着这百来亩的地租过日子。
这让她如何甘心?
第六百零九章、休不休()
张氏原本一时没有想到这么多,可一听郑氏的话也算过账来了,气得身子往后一仰,倒在了谢耕梅身上。
众人见了又慌作了一团。
好在杜廉也略通医术,上前替张氏扎了两针,张氏的气息才勉强平稳下来。
看着众人这一双双担忧的眼睛,张氏扯了扯嘴角,“行了,你们也别都杵在这,该做什么都做什么去,我没事的。”
“娘,儿媳知错了,儿媳。。。”郑氏见张氏气成这样心里也有点愧疚了,跪了下来认错。
“你也别错不错的,等办完这件事我再发落你。”张氏厌恶地瞥了她一眼,随后闭上眼睛说道。
小月似乎听懂了张氏的暗示,忧心忡忡地看了自己母亲一眼,想说点什么,看了看满屋子的人,只好把话咽回去了,拉着杜廉回去取银子了。
小月一走,大家也跟着散了,独谢涵留了下来,她是想劝老人家想开些。
“祖母,你。。。”
谁知谢涵刚一开口,张氏便拉着她的手呜呜哭了起来,“孩子,祖母又委屈你了。。。”
“祖母千万别这么说,要是没有你们大家的庇护,这些年我还不定过的是什么日子呢?”谢涵忙掏出手帕来给张氏擦眼泪。
“话虽说如此,可祖母也明白,这些年要是没有你的资助,我们这一大家子肯定还在乡下住着,你那几个哥哥姐姐也绝不会有今天。”张氏一边说一边接过了手帕自己擦了下眼泪,又道:“算了,不说这些。孩子,来,祖母跟你商量一件事。”
原来,张氏的意思是想把郑氏休了。
其实,从小月成亲郑氏闹腾着要分家开始张氏心里便闪过了这个念头,只是彼时她念在郑氏也是一心为小月盘算的份上才忍了下来,再说了,彼时谢泽几个还小,孩子没有亲娘也不是这么回事。
可五六年过去了,郑氏非但没有改好,心却反而越来越大了,以致于惹下这么大的祸端。
“我是怕她仗着有你给她善后,以后还会不停地惹事,孩子,我不能让她把你害了呀。”张氏又哭道。
“可三个哥哥也不能没有娘吧?”谢涵也矛盾了。
她当然赞成休妻,可她不能不顾虑谢泽几个的感受。
“可不是这话,否则的话我五年前就休了她。”张氏叹了口气。
留着,谁知道会不会还有哪一天再把谢涵坑了,不留着,几个孩子又没有亲娘,手心手背都是肉,张氏为难了。
“不如这样吧,先别休,把她打发回娘家住些时日吓唬吓唬她,还有,管家权别交给她了,左右三哥转年也要成亲了,这家就让三哥当吧。”
说起来谢耕山也是一个糊涂虫,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居然事先一点都不知情,因此,谢涵觉得郑氏有今天谢耕山也得负一定的责任。
“这我倒是早想好了,这个家是决计不能再交到她手里的,我现在发愁的就是休不休她。”
正说着,听到消息的新月来了,得知张氏犯病的经过后,她开口骂了起来。
新月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如今的二婶早就不是当年的二婶了,不休还留着过年呢?
本就有点摇摆不定的张氏听了新月的话又纠结起来。
因为新月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心大了,心气高了,是很难再回到以前的,郑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从她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