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时恰恰归-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他们倒楣,没有成为大神教的气运。因为他们在都城试水行骗没几天就碰到了大兴皇帝姬景元。

    姬景元这人有个怪毛病,他爱在都城溜达,要不是百官看得紧,他不知能溜达到哪去。这日,姬景元处理完朝政,也懒得理会后宫嫔妃,换了常服,带了太监侍卫又溜出了宫。这一溜就溜到了玄武街,打眼一看前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好生热闹,人围了里三圈外三圈的。

    姬景元爱热闹,跑去看个究竟。中间有个没穿上衣的光头在那“油炸活人”,油锅外跪了几个穿白衣麻鞋脖子上套大颗佛珠的“和尚”,劈哩叭啦磕几个头后,双手朝天,口里念念有词,什么“大弥乐神消我罪孽,赐我极乐。”不知底细的百姓,见了活神仙,油锅都炸不死,迷迷糊糊也跟着往旁边一跪,又有不少人往跟前扔铜钱碎银子。

    姬景元当下就乐了,妈的,一伙骗子骗到他老窝了,唤了侍卫,低声吩咐几句。

    姬家自己也是土匪出身,开国太\祖当了皇帝都不改悍匪作派,气急了能在朝堂上和朝臣互喷口水,还成功把大臣给气晕过去。

    姬景元骨子里也不是什么好的,他使人故意打翻了大弥乐神教的“油锅”,然后支了一口真正的油锅来,点火烧滚,把这群“不死”的光头全扔油锅里炸了。

    姬景元油炸了神教神使,也不溜达了,回去就令人彻查此事。一查,就查到了羡州神教老巢。

    羡州毗邻京都,才多少路,眼皮子底下出了这么个神教,信徒还不少。一时羡州官员来个大换血,姬景元还要御驾亲征端了大弥乐教老窝,太傅脸都白了,往殿前一跪,大有皇帝要去剿匪便从他尸体上踏过去的架式。

    其时大兴少有战事,一群武官骨头都是痒的,哪轮得到皇帝亲征,不过剿灭一个小小的弥乐教,武官争抢得头破血流。

    大弥乐教就此消散烟雨中,教主和几个主事纷纷人头落地,只剩一些外出的教徒四散流窜。

    这伙人当初被信徒供奉着吹捧着,个个养得四体不勤,哪肯隐了名姓耕种操劳,索性当流寇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他们在羡州时被吓跑了胆,又被撵得跟狗似得,只在各地窜逃犯事。

    流窜到桃溪的这伙教徒四五之数,原先在教中也不过干些杂役,这几年流窜动了刀见了血,倒成了真正的亡命之徒。

    县令季蔚琇得了信后倒有点头疼,这群匪疯狗一样,又没个画影图形,也不知究意什么模样。贼匪脑子也活,见城门把守得严密,守门的民壮衙役个个精神抖擞不似那些偷懒应付的滑头懒货,不敢挟在人群里混进来,又见桃溪多水路,半夜含了空心竹管子泅水进了城中。

    还是沈拓机敏,巡察时发现道边草丛脱着几件湿衣服,怀疑贼人潜进了城。季蔚琇和县尉亲自过来察看一番,认同沈拓的看法,明面不动声色,暗地却让沈拓日夜两班巡查全城,看到可疑之人就记下行踪影迹。

    沈拓这两日都没归家,吃宿都在多外头,沈计也被施翎拎到了县衙,只何栖和何秀才一个弱女子一个半老书生,真若遇上后果不堪想象。

    季蔚琇怕打草惊蛇,没下明令,因此沈拓放心不下,特地趁着用饭之时急行而来告知何栖何秀才一声。

    “也不必太过慌张,只关好门户,不在外头行动就好。”沈拓安慰道,“这几日桃溪明松实紧,明里暗里都有人盯着异动,码头、食肆、赌坊人多之地,朱县尉也带了人,隐在暗处。”

    何栖多少松了一口气,这倒还好,府衙出了这么多人手应对此事,至少让人安心些:“他们可会伤人性命?”

    “”沈拓深深地看了何栖一眼,“亡命之徒。”

    何栖咬了咬唇:“他们流窜各地,为的是保命求财,你们追得紧,他们难免心惊胆战,说不定食不到腹。若真不幸撞见,破财可能保命?”

    “保不保命另说,只由得他们如何,不要与他们硬对硬。”沈拓皱紧了眉,“他们要吃就给吃,要银就给银,保全自身最为重要。”

    何栖念头转了几下,心道:也不至于这么晦气就撞上这伙贼人。轻声道:“我知道了,大郎担着重要差事,不要耽搁了。谢字我也不说了。”

    沈拓虽担心,听她这么一说,露出一丝笑意:“你要说谢,我倒真要生气。”

    何栖何秀才送沈拓出门,叮嘱道:“大郎自己也小心,你虽有功夫,只是刀枪无眼,万万小心一二。”

    沈拓正了正斗笠,重系了下颈中绳结:“我与你还未我自会小心。阿圆与岳父在家用了饭,早些关门闭窗。”

    何栖扶了门,看着沈拓宽厚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想着他今日不知走了多少道,他是都头,调度安排都少不了他,估计也不得歇息,待到用饭之时又匆匆跑来何家递消息。一身衣裳倒湿了半件,贴在身上几能滴出水来。

    何秀才毕竟半辈子的阅历,倒还沉稳:“阿圆,把院门栓了,再拿木棍顶着,屋里门也是。”

    “嗯。”何栖应了一声。眼珠一转,又把那几只雁给放了出来。

    这几只雁养了好些个月,渐渐熟了起来,虽然不会老实去笼子里睡觉,但是撵赶几番还是会挤在一起呆在笼中。

第六十一章 (捉虫)() 
此为防盗章“今早还见侄儿在肉铺定生猪呢。”小李氏叹气;“他一个小郎君,知道些什么,这些昏嫁诸事本就繁琐,哪能办得仔细。嫂嫂过来人,也不说帮侄儿搭把手掌掌眼。”

    齐氏哭道:“大郎姑祖母好生厉害,有他们相帮;我倒没半点担心的。”说到底还是怕曹家。

    小李氏笑了:“这亲戚说到底也只是亲戚,和亲娘怎么相比的?”又问李货郎;“还有阿兄也太小气;大郎成昏;你这个后父莫非一毛不拔?我可没这么小气的阿兄。”

    李货郎搓手道:“谁个一毛不拔;我与三娘自备有礼钱。”

    “既然如此;礼到人更要到。”小李氏笑呤呤,“十八大郎纳征,又要祭天地先祖,又要待客,又要备礼阿兄嫂嫂不去帮忙实说不过去,再等得迎亲,嫂嫂不见你新妇吗?”

    “我不懂这些,去了反倒碍手碍脚。”齐氏低头小声道;“出了差子还惹大郎生气。”

    “做儿子哪有跟娘生气的。”小李氏说;“十月怀胎;鬼门关里来回一趟生下来。”

    齐氏也觉得自己劳苦功高;生沈拓时她是头胎;年又小,痛了一天一夜,险些没把命给丢了,沈拓再凶也不会没良心不认她这个娘的。只是她也不应小李氏,这个小李氏娇花一样的年纪跟了一只脚进了棺材的老翁,发白齿摇,躺在床上不过一截子枯木,日日伴着这样的老翁入眠,换她早疯了。小李氏却没事人一样,日日穿得跟新嫁妇似的,可见是个厉害的。

    齐氏找了个借口瞒了小李氏,随便包了包糕点回娘家找主意。

    小李氏也不在意,只要齐氏肯上门就好,到时亲迎,她也去混杯喜酒吃吃,不定还有段姻缘在等着她。

    齐老爹气了一场,身体坏下来,拖拖拉拉的好不起来,现在齐家当家作主是齐大舅。齐大舅听了妹妹哭诉,也不想妹妹与儿子跟个仇人似的,道:“你早日明白些,十八那日我去时叫了你同去。”

    按理,沈拓家中没了长辈,实该舅家相帮的,一来齐大舅愧对沈拓,二来又见请了曹家,干脆就躲了懒。纳征却是要办小宴,相亲的亲戚俱要上门吃酒,这再不上门,也不用做亲戚了。

    齐大嫂一摔门,骂道:“敢情妹妹同你是一根肠子里爬出来的,你心疼,外甥姓沈就是外人不成?三姑子做了这么没脸的事,前头也不见她上门,现在巴巴上去,指不定肚里孵了什么坏水,到时闹出事,你外甥还要不要做人的。”

    齐氏呜呜又哭了,齐大舅讷讷道:“虽然三娘另嫁,到底是母子。”

    “呸,谁个说她另嫁?”齐大嫂怒道,“她嫁就嫁,偏卷了沈家的细软,让两个亲子喝西北风。还说是嫁妆,别家不知,你自家都不知吗?沈家能陪个屁的嫁妆?不过混个温饱,有几身新衣裳已经是难得大方。三娘做了下作事,连累得大娘二娘在婆家头都抬不起来,轮到她俩做饭,婆母把米缸里的米量了一遍才放心,切块肉都要盯着。咱家小娘子一日比一日大,有她这个三姑姑,谁家愿娶她的?”

    一席话骂得齐大舅没了言语,他原本见齐氏哭得可怜,心疼妹妹,被妻子一顿吼,又觉得对不起外甥。

    齐氏噗通就跪了一下来,道:“阿兄,我实没有坏心思,大郎是我亲子,我做娘的能害他?前头是我对不起他,只是李家不是什么好地,婆母吝啬,小姑又厉害,李郎前头又有两子,我身边没有半文钱,可怎么活得下去”

    齐大嫂听她这么无耻的话,隔夜饭险些吐出来,怒道:“我知道你是耳朵软的,我只把话扔这,你认妹妹,我却是认外甥的。”说完一扭头,将门摔得山响。

    “阿兄,你看看嫂嫂。”齐氏摇着齐大舅的手直哭。

    齐大舅也不说妻子不好,只说:“三娘,你先前实在是太过了。”

    “阿兄,我知错了,我真知错了。”

    齐大舅无法,到底不忍心不管她:“你家去,到时我打你家门前过,一同去,你脸上也好看些。”

    齐氏得了准信,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陈据前几天就得了沈拓的嘱咐,时不时地在李家附近打转,见齐氏果然拎了个油纸包出了门,尾随一小段路,是她娘家的方向,心里有了底。

    回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沈拓:“应是去你舅家,只是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沈拓道:“许是明日想与舅舅家一同来。”

    “这”陈据揣着手,“这倒也没办法,她是哥哥的亲娘,你娶亲纳征她要上门也在情理之中。”沈拓有这么个娘真是倒了十八辈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