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氏这一出来,好歹这些事不用再烦他了。
闲了这五年,顾锦淙原先心里还有的那点子雄心壮志早已经被磨了个干净,甚至觉得就这样呆在家里做个富贵闲人也是好的。
顾青未看了看顾锦淙,再打眼看了站在顾锦淙身后发呆的顾亦琅一眼,眼中便有了冷嘲。
这可真是陈氏养出来的好儿子,当初陈氏被关进家庙时,顾亦琅不见半点伤心,时隔五年,好不容易老太太松了口陈氏能够出来,她的独子却同样不见有什么开怀。
若是叫陈氏知晓她为之费尽心思的儿子就是个这样的,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因从前那样作践顾青澜而后悔?
“行了,既然这样,那这件事就这样定了。”老太太下了定论,转头吩咐身边侍候的人,“遣个人去家庙把三夫人接出来,告诉三夫人不用急着过来请安,先回院子里好生梳洗一番,待晚上的团圆宴时再与大家伙儿见面也不迟。”
在家庙那样冷清的地方独自呆了五年,又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只用想的也能知道陈氏现在的状况肯定不会有多好。
老太太身边一位嬷嬷应声退下。
众人于是在延寿堂着陪着笑笑闹闹了一下午。
到了下晌,得到消息的严从柏和顾青澜、周谨之和顾锦琳也都回了顾家。
一直到要用晚膳的时候,在家庙里呆了五年的陈氏才露了面。
哪怕事先对陈氏如今的样子有了揣测,但真正见到陈氏的面,众人还是吃了一惊。
陈氏今年只不过三十七岁,这个年纪的妇人不说是最好的年纪,却也该是最优雅最雍容的,五年前进家庙时陈氏还是个优雅的贵妇,但如今……
一头醒目的花白头发,一双暮气十足浑浊不堪的眼睛,两处眼角爬满细密的纹路,衬着一张脸更显容色苍老黯淡,一双略薄的唇透着淡淡的乌色,见到延寿堂里这么多人,那双唇噏动了几下。
别说是与同龄的妇人比了,此刻的陈氏看起来比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老太太都还要显老几分。
原本热闹的延寿堂里瞬间就安静下来。
五年来第一次踏出家庙,即使这一下午过去了,又已经梳洗沐浴过,但陈氏仍有些不敢置信,两眼很显茫然地四顾一圈,眼神在触及梳了妇人发髻的顾青澜时微微一动,但随即,又因看到了顾亦琅而陡然双眼一亮。
不过,顾亦琅现在显然没有注意到陈氏。
隔了几个人,顾亦琅的视线正紧紧锁在六叔顾锦淳腰间系着的一块通透的玉佩上。
陈氏眼中的光芒随之熄灭,就像是暗夜里那最后一点明灭的烛光,最终仍没能抵住寒风的侵袭不得不灭了去。
低下头,一步一步来到老太太跟前跪下,陈氏喑哑着声音道:“不孝媳见过母亲,多谢母亲宽恕。”
话才出口,陈氏就因自己那嘶哑得让人听了会起鸡皮疙瘩的声音而一怔。
这是她半年来第一次开口说话。
家庙冷清,老太太又不准任何人去看望她,就连日常送饭菜的,都是个又聋又哑的婆子。
前两年陈氏也曾怨恨、后悔、不甘过,但在发现无论如何都得不到任何人对她任何情绪的回应之后,她也就认命了。
家庙冷清,又供奉着那么多的牌位,最是个阴森不过的所在,还没有任何人作陪,陈氏独居于此,就像是离群的兽类一般。
起初没人与她说话,她还会自言自语,可一个人说话到底无趣,渐渐的,她开口的次数就越来越少,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来。
一天,十天,一月,两月……
到之前的半年。
陈氏甚至以为,她这辈子许是再也不能从这里走出去了,最终也只能老死在这供奉了无数牌位的家庙里。
甚至,也许根本就等不到她自然老死的那一天,她就会因为受不了这样悄无声息的日子而将自己逼疯了。
没想到,在她发疯之前,还能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从前她还是风光的顾三夫人时,她从没觉得能开口说话,能自由的呼吸是多么可贵的事,但如今,她知道了。(。)
第135章 商议(180+)()
。
她轻轻点头,示意知道了秦氏要说的意思。
秦氏于是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抚着顾青未的发丝,“这件事我与你父亲也已经商议过了,你父亲对明哥儿虽然有些不满意,但知道是你自己中意的,到底也没再说什么。”
“这一转眼,当初才那么小小一团的欢姐儿就到了要说亲的年纪……”
秦氏想到女儿许是要远嫁,哪怕要嫁的是自己的娘家,也终是没忍住一阵的心酸。
如果可以,她多想将欢姐儿永远留在身边,照顾着她,保护着她,不叫她受任何的委屈。
可是女儿家长大了总是要成亲生子的,她这个做母亲的纵是再不舍,总也不能将姑娘留成个老姑婆吧?
秦氏如此开解着自己时,顾青未轻轻将头倚在秦氏的肩上,房里一时之间便静谧起来。
好半晌,顾青未抬起头转移话题,“母亲,这次闵哥儿终于可以出一次远门,他得高兴坏了吧?”
听顾青未提起闵哥儿,秦氏倒也开怀起来,“这小泼猴儿长这么大也没机会去外面见识见识,既然有机会,母亲自然不会拘着他。再说了,你弟弟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外祖父外祖母,总不能叫两位老人家来见外孙吧?”
说到后来,秦氏难免就有些黯然来。
秦氏的双亲,也就是顾青未的外祖父外祖母都仍健在,但两老也都是近古稀的年纪,近几年身子骨时常会出些小问题。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年纪的老人,又有谁敢肯定还能有几年的日子,秦氏带着闵哥儿去太原,也未尝就没有让双亲见见自己最小的儿子的念头。
顾青未见秦氏如此,也不再提自家外祖,而是转而说起了卢氏的生辰。
“大舅母生辰,女儿绣副百寿图作寿礼如何?”
虽然见过舅母的次数不多,可顾青未与待自己格外可亲的大舅母却也是很亲近的,大舅母四十生辰,她绣一副百寿图着实不算什么。
秦氏自然点头。
母女俩又聊了几句去秦家的事。
然后,秦氏想到晚膳时出现的陈氏,微皱了眉头,“欢姐儿,你三婶虽然看着是老实了许多,但被关了这五年,她可别心中生了怨,再想生出什么事端来才好。”
作为掌家的宗妇,秦氏是最恨不得家宅安宁的人。
顾青未偏了头,回想着陈氏那沉默寡言的样子,“母亲您就放心吧,祖母能放三婶出来,想必也不会不让人告诫三婶。家庙那地方母亲又不是没去过,在那样的地方独自生活了五年,三婶只怕不会再想去那里了。”
陈氏以前只是因为太过在乎顾亦琅而失了分寸,却不是真的蠢,她应当知道出来以后要想过安稳的日子,就不能再生事。
被关在家庙五年,这样的滋味只看看陈氏现在的样子就知道有多难熬了,如今好不容易老太太发了话放她出来,想必她不会再想去尝试了。
秦氏想想也确实是这个理,于是也将陈氏的事抛到了脑后。
母女俩又聊了几句,眼见天色已经要黑透了,秦氏才站起身,“时辰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你也赶紧睡,给你舅母的生辰礼也不着急,可别在夜里动针线,伤眼。”
顾青未起身相送,“母亲您就放心吧,女儿又不是那等小孩子了。”
秦氏这才点点头,被顾青未送出了未明居。
看着秦氏渐渐没入夜色中的背影,顾青未轻轻吁出一口气,只要这件事成了,她就不必再走前世的老路了。(。)
第136章 偷听()
时间一转就进了五月,热热闹闹的过了端午之后,先是远嫁的顾青芙和夫君启程回了夫家,送走顾青芙夫妇,顾青未又将送别秦氏和顾锦源几人。
这一走起码得一月有余,秦氏拉着顾青未的手嘱咐了足足一刻钟才被顾锦源扶着转身上了马车,第一次出远门的闵哥儿虽然有些兴奋,临别前却也不舍顾青未,拉着她的衣角只差没哭出来。
唯有顾亦齐,被顾青未送到门外都没见流露出什么不舍之情,甚至还不断冲着顾青未做着鬼脸。
顾青未一把拍掉兄长在自己头上作怪的手,像嘱咐晚辈一样嘱咐道:“六哥,出门在外可不比在家,你可别让父亲母亲为了忧心,去了外祖家一定……”
话未说完就被顾亦齐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欢姐儿,这要是不认识的人听了,好一点的会把你认作我姐姐,差一点的不得直接把你当作我母亲了?”
虽然这几年都是被顾青未这样嘱咐惯了的,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顾亦齐还是觉得脸上有些发烫。
顾青未于是不再说话,只看着兄长微微笑着。
她两世为人,论起年纪来别说是做顾亦齐的姐姐了,就是祖母也做得了。
见顾青未不说话了,顾亦齐翻身上马,马鞭扬到一半又放下,俯身在顾青未耳边急匆匆留下一句“别难过,待哥哥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好玩的”,然后率先打了马离开。
后面几辆马车缓缓跟上。
顾青未看着车队越行越远,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转身领着秋岚和画屏回了府。
六叔回府了,可还有个隐患却一直没被拔除。
虽然比之前世,如今有许多事都发生了变化,但同样有很多事与记忆之中一般无二,那张青山红日图在前世时能引出那样一桩惨事来,这一世未必就不会阴差阳错的又生出事端来。
如此,倒不如尽早将那祸患找出来。
那张青山红日图本就是六叔尚未成名之时的练手之作,无论是立意还是技艺都算不上出众,前世时之所以能让人花了大价钱去求,也不过是因为上面盖了“玉山先生”的铃印而已。
顾青未记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