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回忆都还在,可母亲却不在了,而她此生,也再看不到那个熟悉的笑容,听不到那声宠溺的呼唤。
“姑娘——”
察觉到崔知晚眼神中的涣散与异样,一旁跪着的绿鬟越来越害怕,不由哭了出来。
一脸颓然的崔知琰看着这一幕也是钻心般的疼痛,疲惫而泛红的眸子满是不忍。
“阿晚——”
话音脱口,崔知琰才知道自己的声音已是嘶哑成这般。
眼前发少女仍然一动不动,崔知琰终于忍不住走上前,却是听到门口传来了动静。
只见一身素服的谢昀温然走了进来,腰间除了缎带,便再无旁物。
无声中,崔知琰与谢昀彼此颔首,当崔知琰脸色触动地看了眼灵堂前的少女时,谢昀也随之看了过去,双拳不由便紧了几分。
再松开时,谢昀缓缓走上前去,崔知琰这便示意屋内的人皆一同退了出去。
“阿晚——”
男子温和的声音仿佛一抹悠长的笛声,轻轻触动了少女的心,可眼前的少女仍旧不动,怔然失魂的模样,只让人觉得心疼。
“岳母大人若是看到你这般,也会难过的。”
听到这话,崔知晚终于微微动了动,下一刻,一滴泪便无声地从少女的脸颊滑下。
“那日母亲还答应我,回来与我一同用饭的——”
说到这里,少女语中渐渐哽咽,几乎难受到发不出声音来。
谢昀的眸子黯然覆下,下一刻便蹲身下去,半跪在少女的身边,默然凝视着少女苍白的侧颜,语中想说,却不知说什么。
“都是我的错,若我那日坚持陪母亲去便好了,或者回绝了郑夫人的邀请,便不会这样了——”
少女越说语中越发笃定,仿佛自己真的是那个罪魁祸首一般,苍白而虚弱的脸上满是自责与悔恨,一双手紧紧攥着,力道大的全身都颤抖起来。
谢昀见此心下一沉,当即双手扶住少女的肩膀道:“这不是你的错,你又何曾知道会有这样的变故,即便当时你陪着一同去,如今岳父大人与你的兄长要承受的痛苦只会更多。”
听到这番话,少女似乎僵硬下来,看着崔知晚这般,谢昀心中更是添了几分阴翳。
如今的他明知崔夫人的死因,却是不得不瞒着眼前的人。
因为他不想将少女牵扯进这个漩涡之中,也更怕所有的不利再一次转在她的身上。
“你没有陪着同去,岳母大人必是欣慰的。”
感受到少女渐渐平静下来,谢昀的神色更加认真,也更加温和。
“阿晚,你要好好的保重自己,送岳母大人最后一程,让岳母大人即便是离开,也能安心。”
话音落尽,崔知晚终于抬起头来,一双湿润的眸子静静地看着谢昀,当看到谢昀眸中的那抹温和,恍然间,她心内空缺的地方似乎正一点一点的注入了暖流。
她知道,谢昀说的没错。
自母亲走的那一天,父亲就像是一夜苍老般,就连身体也不复从前了。
而如今,长嫂怀着身孕,哥哥却是承受着悲伤与重任,独自扛起了一切。
她不能再沉沦了,即便为了母亲,她也要坚强起来,与哥哥一同料理好眼前的一切,照顾好父亲。
念及此,少女的眸中渐渐笃定,那一刻,柔弱的身子仿佛顿时撑起来了一般。
“谢谢你。”
少女的声音平静而温柔,谢昀心中终于微微一松,语中却是一如既往地温和。
“你与我之间,永远都不需要这三个字。”
少女闻言微微一震,嘴角渐渐勾起几分弧度,转而再看向那庄重而肃穆的灵堂时,眼眶不由再一次红了,却是难掩坚强道:“今夜,就让我哭最后一次吧。”
话音落尽,少女默然低下了头,一颗一颗的泪水再一次落在地上。
看着少女微微颤抖的肩膀,谢昀手中微微一捏,终究伸出手,用温暖的怀抱环住了少女,启唇间,是再温和不过的话语。
“哭吧,今夜我陪着你。”
话音方落,怀中的少女再也抑制不住般,紧紧攥住他的衣裳哭了出来。
……
翌日,崔知晚已然平静了下来,默然地与几位长辈招呼前来吊唁的人。
而在这之间,正有那郑夫人卫氏。
原来,崔夫人生前待卫氏如女,卫氏的夫君与崔尚书又有师徒之情,因此卫氏因袁氏之死而自责不已,曾在事发当日便去了袁氏灵前长跪一夜,任何人劝也不起。
此事在崔家人眼中原本是意外,见卫氏如此,便更无丝毫怨恨之情。
可这卫氏倒是重情重义,只言袁氏待自己如亲女一般,因而乞求能如袁氏后人,在崔家帮忙料理后事,送袁氏最后一程。
第三百七十二章 里应外合()
清晨的京陵暑意尚未起,崔府门前便已停满了车马,当丫头上前掀开车帘,谢昀已然上前来亲自扶了杨氏站定。
从外面看去,一切似乎都不曾改变,唯有府门前悬着的两盏白色绸灯,默然地昭示着什么,看起来凄清而又孤寂。
“母亲——”
听得谢昀轻唤,杨氏无声地收回了眸子,只有些叹息。
进得崔府,穿梭来往的人皆默契地不言不语,脸色显得沉重而肃穆。
直到了灵堂前,便见崔家长子崔知琰,崔家小女崔知晚携着一众亲戚女眷跪在那儿向来人谢礼,茫茫白色中,香纸燃烧出的烟雾缭绕,隐隐的啜泣声从里传来,仿佛能催人心肝。
当杨氏由谢昀扶着跨过门槛走进去,便见排头的少女脸色苍白无力,一双眸子满是疲惫,就像是被抽去了魂,仿佛一阵风便能轻易吹倒,全然不复初见般生动的女儿情态。
早就听闻,因着崔家长媳怀了身孕,不宜参加这样的白事,这长媳便被送回娘家昌平大长公主府休养,如此这女眷接待之事便被这袁氏的小女一肩担起,与一众亲戚女眷忙了这么多个日夜。
听谢昀说,这小丫头也是有几日未好好合过眼了,可见,也是个至纯至孝的孩子。
耳边响起礼仪的宣报声,跪地的人闻声转过头来,当碰触到少女的目光时,杨氏一颗心也不由轻然触动,眸中顿时化开怜爱与心疼。
下一刻,杨氏提步朝里走,方到灵堂案前,崔知晚便携着一众人跪地还礼。
看到少女柔弱的身子直直弯下,将头深深触地,隐约间还有几分颤抖,杨氏当即上前双手扶起,语中满是温柔。
“好孩子,快起来。”
听到杨氏如此慈爱的语气,崔知晚恍然间只觉得熟悉而依赖,仿佛自己的母亲回来了一般,当即抬起头来,一双眸子泛红中渐渐湿润。
杨氏见此不由也眼中微热,竟是伸手将跪着的少女揽入怀中,下一刻,便能感受到少女难以抑制的哭声。
谢昀默然立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心疼却又有着几分欣慰。
“好孩子,以后,我就是你的母亲。”
趴在杨氏怀中哭泣的少女闻言微微一动,就连一旁的人也不由看了过来,只觉得久违的暖心。
杨氏似乎并不在乎众人的目光般,温柔地抚着少女的头发,仿佛一对情深的母女。
而这一幕,恰恰落到了门口立着的徐成君眼中。
几乎是一瞬间,徐成君觉得自己的心仿佛已然凝结成冰,正在一点一点的碎裂。
一双手不由地渐渐紧攥,即便指甲已经抠进了肉中,她却也感受不到丝毫的疼痛。
眼前的这一幕于徐成君太过刺眼。
从前的她满门被灭,父母皆亡,何曾有人这般安慰过她。
除了嘲讽,冷眼,她又得到了什么。
而如今,眼前这崔家姑娘不过丧了一母,便能得尽她谢家的怜惜?
人生的确是太过可笑,如今她当真想要问问。
为何同人,偏偏不同命。
当礼仪宣报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徐成君仍旧那般温和有礼,款款走进,看着灵堂之上,眸中难掩悲色。
崔府上下的人方回礼,徐成君已然上前扶起崔知晚,当眼前的少女抬起头来,徐成君的一双眸子几乎停滞了。
她想要牢牢记住这张脸,更要牢牢记住眼前这个人。
因为正是她,抢走了本该是她的一切。
“崔姑娘,请节哀。”
徐成君的声音原本端庄温婉,此刻更是添了几分抚慰,举止间没有丝毫代天子行事的倨傲,让人不由心生亲昵。
“谢徐姑娘。”
眼见崔知晚出声,徐成君温柔地将其扶起,随后转而看向一旁的杨氏与谢昀,礼貌地颔首出声:“谢夫人,谢大人。”
谢昀闻声回之一礼,杨氏眸中也是难掩温和的点了点头。
当徐成君代表天子向崔府施以哀悼后,众人当即行礼谢恩,一切毕后,徐成君又转而替自己向逝去的袁氏上了一炷香。
默然间,崔府的家眷立在两旁,身后则站着杨氏,谢昀和旁人。
徐成君手中捻香,静静看着案后的棺椁,脸色平静中带着几分肃穆,看起来似乎并无异常。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此刻她的双手已然冰冷,冰冷到近乎颤抖,只能用力的捻香,强忍住心底升起的恐惧与愧疚,唯恐让人看出什么来。
袁氏之死虽没有她的参与,可却是因她而起。
若卫氏是那把杀人的刀,萧衍便是将那把刀插进袁氏胸膛的罪魁祸首,而她,正是将刀递到萧衍手中的帮凶。
她不知这世界是否有鬼神,若是有,他日的袁氏,只怕第一个要找的便是萧衍与她。
可这条路既然走了,便再回不了头了。
神也好,鬼也罢,她的手上已染了鲜血,便不在乎再沾染的多一些。
只要能得到她想得的,该得的,不再过这般犹如烂泥一样的生活,就够了。
徐成君一步一步缓缓走向灵案前,看着那上面黑沉的牌位,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