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世里,作为当今皇帝的儿媳,对于这个天家的公公,她还是了解的。
先帝在位时,曾有宫人在御膳中投毒,后来为先帝试菜的内侍中毒而死,先帝因此受了惊,性情变得越发阴沉,多疑。为了防止此类谋害的事情再次发生,先帝便将成祖朝所建立的锦衣卫再一次扶持起来。
到了当今皇帝继位,那锦衣卫不仅未再次衰败,反倒越发活跃,俨然成了皇帝一人掌控的机构,当朝多少重臣要员无不是在他们的暗中监督之下。
听闻,即便是朝臣的私密事,也能记成一个小本子一样,送到皇帝的龙案上,以供圣阅。
如某某朝臣今夜去了哪房小妾屋里睡,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都能一笔一笔写得清清楚楚。
今日她刚到了淮王府,太孙便也来了淮王府,就跟踩着点一样。
她可没有天真到,真以为这是上天安排的。
当今的天子,这是生疑了。
虽说她身上流着一半谢家世族的血液,若无意外,当与皇室联姻。
但这并不代表,皇帝能眼看着自己的儿子私自去拉拢世族,与世族有私下的联系。
在皇帝眼里,朕默许的联系,便是朕对你的恩赐,但你若太过主动,那便是不轨之心。
更何况,她的祖父如今还身在内阁,虽说非首辅,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皇子萧康征战数年,小有战功,在军中颇有一部分支持的人,因而已然志得意满,这落在皇帝眼里便已是有几分不高兴了,所以,皇帝才会将名门庶女出身的韩氏指给萧康,算作一个敲打。
可萧康现在倒好,明明已有了名门妻家的支持,还有心拉拢顾家,这让皇帝就不能放心了。
吃着碗里的,还想看着锅里的。
便是自己的儿子,也由不住这般贪得无厌的心。
皇帝今日派太孙来,分明是盯梢来了。
只可惜,像淮王那般简单粗暴的脑筋,又哪里会想到那儿去。
顾砚龄轻哧一笑,想必,这会子太孙早已回了宫,将今日她如何与储怡宁不合,储怡宁如何张扬跋扈的与她无礼,还险些给了她一鞭子,对皇帝说的清清楚楚了吧。
以皇帝的精明,只用稍作一想,便能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必是他那直脑子的大儿子宠这个表妹宠的没了理,竟抱着得罪顾家和谢家这样不得反失的结果,去默许了这一场鸿门宴。
如此皇帝在松了一口气之下,只怕更看这个儿子不上眼了。
醅碧和绛朱感受到顾砚龄轻的几乎听不出的笑意,不由微微有些莫名,却是没有问出口。
孰不知此刻的顾砚龄却是替这些天家的儿孙感到无奈,作为皇帝的儿孙,你若是太优秀,便会印证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至理名言。可你若是太寻常,甚至是太愚钝时,又会让皇帝觉得不成大器。
前世里,太孙萧译属于前者,而淮王萧康,无疑是属于后者了。
不过萧康虽有着一个单纯粗暴的脑子,却怀着九五之尊的梦想,所以最后的他,成为了唯一一个被当今的皇帝亲自动手处置的那个亲儿子。
为了消除皇帝的猜忌,即便储怡宁今日不欲与她动手,她也会激的储怡宁动手,否则,若真叫皇帝以为顾家与淮王府有了联系,在心里生了疑心,更是剪不断,理还乱了。
……
果不其然,当坐在龙案后的皇帝眯着眼,听到萧译的话后,眸子几不可察的在眼皮后一动,原本轻叩龙椅扶手的食指也渐渐停了下来。
“你以为。”
萧译闻言抬眸,正好对上皇帝看过来的眸子。萧译明白,皇帝这是在问他的意思,因而微一拱手,语中缓慢而恭谨。
“回皇爷爷,臣以为,今日淮王府一事,因是储家姑娘之意。”
话语落尽,寂静了片刻,皇帝从鼻腔里微不可闻的“嗯”了一声,随即语气低沉,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与眼前的萧译说话。
“老大,宠的有些过了。”
更何况,宠的还是成北王府的。
萧译未说话,只微微低下颌,果然皇帝悠然的再一次用食指轻叩起扶手,语中淡然道:“卫阳郡主徒留这样一个女儿,成北王夫妇这么多年,也是不易。朕看,成北王的这个外孙女与薛家门户登对,早日成了这桩喜事也好。”
免得,叫人妄生了旁的想法。
后面这句话,皇帝未说,萧译却是听的出来。皇爷爷这是不想让人惦念着顾家这个大姑娘,要将薛储两家的婚事定死了。
如此,也是如了那储三的意了。
“顾阁老的长子,就要去陈郡给谢家拜寿了吧。”
皇帝的话题转的虽是快,眼前的这个孙儿却是丝毫不诧异,只恭敬地回了一个“是”字。
皇帝点了点颌,舒舒服服地将背靠在椅背上,颇像闲聊般道:“如今夏汛快到了,也该早些防范了。”
话说到这儿,皇帝状似悠哉的执起茶盏饮了一口,眼角微微一斜,随即淡淡垂下。
“你替朕去保陵视察河道,让下面的人,也该晓得作好防范了。”
话音落下时,萧译心下微微有些诧异,却是未流露在脸上,随即再一拱手。
“臣遵旨。”
“嗯。”
皇帝静静打量眼前的少年,眼角不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原本寄予重望的太子如今身子越发不好了,幸然,还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孙子,如今的能力已足以替代太子了。
他们大兴的江山终究是后继有人的。
可惜了,他这个病怏怏的太子,却是没有福的。
第八十八章 同行?()
当六月打马而过,京陵再一次迎来了热烘烘的七月。
平日里一到了未时,那日头便挂在了正中,白晃晃的光能照花了人的眼,那时多半是没几个人会出门的,即便是人来人往如朱雀街这般的闹市,也只能零零散散几个,一眼看去,那烘然的热浪就像是水波一样,在空中轻轻的上下波动,只觉得动辄便是一身汗,晒干了油一般起不得劲儿。
因而如今早上的京陵,倒是比那正午要闹热的多。
这一日清晨,不过刚过了辰时,京陵的码头上便已是来来往往的人。
或是搬运货物的力工,或是依依惜别的离人。
一切似乎与平日没什么不同,唯独吸引人的,便是码头边停靠的那几艘大船,一瞧那精致大气的模样,便知非一般人家所有。
再打眼仔细一瞧那船头的名号,便更不稀奇了,原来是定国公府顾家。
只见穿戴得体的徐成站在岸上,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顾家的家仆匆匆来去,动作麻利地将岸上的红漆箱子搬进了船上,看起来好不热闹。
而在不远处的茶楼二楼,一扇红漆格窗开着,一位身着锦蓝常服的少年静静地坐在其中的雅间,右手置于案上,手中轻轻捏着一个白瓷小茶盅。一双好看的眸子平静地落在河岸边,不发一语。
一个仆从样的少年也安静的站在身后,两手搭于前,一双眸子却是透过隔窗紧盯着楼下的那条街。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那仆从眸子微微一亮,随即侧首看向身前坐着的少年。
“殿下。”
少年闻言,平静的眸子微微一挑,随即顺着檀墨的眼神朝楼下看去。
果然,那顾家的大队车马正从不远处向对面的码头而去。
萧译收回了目光,握着茶盏的拇指微微摩挲着杯壁。
“去吧。”
檀墨闻声恭敬地退了下去,萧译那平静地眸子再一次落向远方。
皇爷爷给他安排这样的差事,意图太过明显。
可他若未猜错,如今长春宫的成娘娘分明也是想要拉拢谢家的。
皇爷爷,难道不知道?
……
这厢,眼看着要带去陈郡的东西都已放上了船,坐有女眷的马车这才靠了岸,早已下了车的顾敬羲笑着上前,亲自掀开了车帘。
一个稚嫩而可爱的小脸露了出来,顾子钰一瞧着码头热闹的模样,顿时兴然的转回头对车内道:“母亲,长姊,这里好热闹。”
车内响起女子轻然的笑声,顾敬羲也被逗得一笑,随即伸手亲和到:“钰儿,来,下来。”
顾子钰兴奋地点头,由着顾敬羲牵着下了马车,顾砚龄,谢氏这才依次从车内走了出来。
顾敬羲见下了马车的顾子钰好奇心更高,一会儿这瞧瞧,一会儿那看看,两条小腿来回的跑,不由朗声望向谢氏,笑指着道:“可见平日里拘的多了,出门便跟那小野鹰一样,收不回来了。”
谢氏闻言温柔的看向那小小的身影未说话,一旁的少女唇瓣轻轻一勾,笑着打趣道:“方才钰哥儿在车里趴着窗子说了一路的话,跟祖母屋外养的那几只鹦鹉一样,呱唧个不停。”
不远处的顾子钰自是听到了长姊的话,笑着跑了过来,拉着顾砚龄的手蹭着道:“阿钰那是开心的,难道长姊不开心?”
“有咱们活蹦乱跳的钰哥儿陪着,长姊怎么能不开心。”
稚子可爱,顾砚龄看着不由弯下腰来,拿手捏着钰哥儿的小脸,看着钰哥儿被自己拉扯的粉嘟嘟的,更是觉得好笑。
恰在这时,一个陌生又略带熟悉的声音打断了这般温情的气氛。
“世子,世子夫人。”
顾砚龄随着顾敬羲,谢氏闻声看去,却是太孙身边的檀墨。
莫说是顾敬羲和谢氏,便是顾砚龄也颇为诧异。
东宫与顾家来往向来少,更何况是这个性格清冷,少言寡语的太孙了。
檀墨自然是将众人的反应落入眼中,面上却依然平静,只恭谨地一弯腰,随即微微抬眸看着顾敬羲笑道:“世子,我家殿下有请。”
顾敬羲闻言更是一愣,看了身旁同样微诧的谢氏一眼。
眼看着要开船了,太孙请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