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京城的徐家两老听说林小满怀孕之后,都十分高兴,宋陶问了好几次,要不要来照顾林小满,徐卫国当然说要啊,可是每次宋陶收拾好行李,然后又不了了之,一直没出得了那道门。
想也知道,徐天来把人拦了。宋陶没有办法,就寄了不少育婴类的书到九里屯,让徐卫国自己学。
徐卫国白天上班,一有空就捧着书在那边研究如何当个好爸爸,后来又听林小满说了胎教的事,就更是上心了,没事就爱趴下来盯着林小满的肚子自说自话。
每天一个睡前故事,那是最基础的,到了后来,林小满还以孩子喜欢听爸爸唱歌为名,拐着徐卫国唱歌。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着,碧根楼子的事,好像就以楚箫的自杀为结束而结束了,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
可表面的平静下,未必没有暗流,过了一个多月,小江村的化肥厂那边终于传来了新的动静。
第八百八十一章 错误信息()
这一天,罗宗来九里屯报告,化肥厂那边重新动土了,小江村来了很多生面孔,听说是接管化肥厂建设的那个郑厂长带来的。
一听郑这个姓,几乎都不用刻意去打听,徐卫国就能确认,接手化肥厂的人一定是郑秋花。
果然,罗宗的打探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徐卫国把这事告诉林小满的时候,林小满就知道,平静的日子又要结束了。
楚箫的自白书上把病毒和生物研究室的事交待得很清楚,可类似三机部无人机的研究资料外泄的过程,以及资料如何运送出境这种事却交待得有些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的,还有不少徐卫国已经查到了,却还没上报上去的事件,包括上次他们两口子对化肥厂的那个惊世骇俗的猜想,楚箫甚至一个字也没提及过。
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一是楚箫没说完,二是楚箫也不清楚,或者说没经手。如果是楚箫没说倒还好,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就代表着碧根楼子的事还存在着许多漏洞,而这些漏洞在一天没有合理的解释前,都不能盖棺定论,哪怕在所有人眼中,碧根楼子已经稳底消亡,徐卫国也会暗中继续追查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才会停。
这些日子,看似平静,其实徐卫国一直在着手调查这些含糊不清的事。
所有的人都认为碧根楼子已经被覆灭,可是徐卫国却不这么认为。
实际上,楚箫之所以认罪,是因为郑秋花跟她那段对话。
如果没有郑秋花的从中参与,就当时所掌握的证据来看,是定不了楚箫的罪的。
郑秋花提出的三点,虽然确实是败笔,可是想要证明却也不容易。
括约肌修复手术,这种手术并不稀奇,脱肛,先天性发育不良,或者后天的撕裂还有一些疾病都能引起括约肌松驰,如果楚箫不自己说出来,她是因为在身体内运送过太多次白面才导致括约肌松驰,严重到了大便失禁的地步,谁都会把她做这项手术的原因脱肛或者疾病方面想。
除非当场捉住楚箫躯体运白面,人赃俱获,不然难道每一个做了修复术的人都是因为运过白面儿吗?
至于抽血验抗体的事,也是无法被证实的,只是一种侦察手段上的心理战术。抗体进入身体之后,其实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检查得出来,所以没那么快能证明楚箫身体内有三倍于常人的抗体数。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楚箫抗住了审讯,其实在短时间之内,真的没有确实的证据能证明她是间谍。
吴恒的审讯楚箫都抗住了,却在跟郑秋花聊了几句之后主动交待了罪行,这事本身就有问题。
只是吴恒急于领功,生怕功劳旁落,所以急急的把报告打了上去。
吴恒的心理战术对楚箫没起任何作用,郑秋花的却收到了奇效,这证明郑秋花的心理比吴恒更强大,侦察能力强的人,反侦察能力同样也很强。
蝴蝶的筛查审讯中,郑秋花成功的洗脱了嫌疑,花的筛查审讯中,郑秋花再次洗白成功。
郑秋花多么不简单啊。
这段日子以来,徐卫国这边一直在释放一个信息出去,不管谁问及碧根楼子的事,他都是一个回答,不是已经审结清楚了吗?
哪怕吴恒接受表彰之后,特意打电话来炫耀,徐卫国也是不动声色的。
就是因为这错误的信息被接收之后,郑秋花又蛰伏了一段时间,确认徐卫国没有怀疑化肥厂的事之后才敢堂而皇之重新回来接手。
徐卫国相信自己判断,所以他一直在等,等着看小江村的化肥厂新的主人。
不出所料,来的人果然是郑秋花。
所以,他在暗中所做那些调查就派上了用场。
化肥厂的厂房花了快两个月才建造完成,化肥厂建好之后,先是拖了很多机器设备,然后又动了很多块状焦炭,无烟煤,听说因为很快就要投入生产,原料也在在源源不断的被拉进来。
原料一到位,化肥厂里日夜机器轰鸣,加班加点的开始生产化肥。原料被制备成主要含有氢、氮气体的原料气,然后将原料气中氢、氮以外的杂质去除,使原料气得到提纯,提纯之后,会把提纯之后的较为纯净的氮、氢比例为1:3的氮氢混合气体压缩到高压状态,在催化剂和高温的作用下合成为氨,然后将氨经进一步加工得氮肥。
徐卫国安排的人进入化肥厂之后,一直老老实实的干活,然后每天下班之后就会把当天发生的一切纪录下来传回九里屯。
化肥厂的主流产品除了氮肥,还有硝酸铵,尿素等化肥。
单看工艺流程,完全看不出任何异样来。
至于技术室里的配方,根本接触不到,那一块,看守得很严。正因为看守得太严,除了郑秋花自己带来的那些人以外,别人根本靠近都不允许被靠近,保密措施比高精密的研究室保密措施还要完善的感觉,一个小小的化肥厂技术室,居然拥有几十人的守卫规模。
这几十个人虽然明面上都是技术人员,可是个个脚下生风,身强体壮,腰间同一个位置还都是鼓鼓囊囊的,应该都别着家伙。
所以,这家看似正常的化肥厂里,技术室是最古怪的地方。
有古怪,自然就有可探查性,第一批化肥生产出来之后,徐卫国就进去取样送往精密化学研究室化验去了。
结果是正常的,只是普通的比例正常的化肥。
一连三批化肥都是正常的。
直到第四批,才检出了细微不同。
前三批正常的化肥都已经投入了使用,第四批以后的化肥在出厂之后,销往何地,销量多少,都被精确纪录了下来。
化肥厂建成后三个月时间内,生产了135吨化肥,只有35吨是正常肥。
掌握了确切的证据之后,又用了两个月时间,徐卫国派去化肥厂卧底的人才把化肥厂的底摸透透,之后的日子,徐卫国一直地计划抓捕行动。
这次的行动十分危险,化肥在生产过程中,造气得纯和压缩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大面积的爆炸,所以化肥厂的安全管理措施一直是重中之中,而郑秋花也是用这一条作为正当借口,除暗中的保全措施之外,还组建了五十人的巡逻安保队,专门用于安全管理巡查。
这五十个人加上那些伪装成技术人员的暗备力量,化肥厂里就有上百人的武装力量,上百个人,就算是在普通场合,想要实施抓捕,都极有可能出现错漏,有那么几条漏网之鱼。
想要在化肥厂完成抓捕,难度更大,操作起来更麻烦,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抓捕的时候,除非一网打尽,不然万一有漏网之鱼,直接跑到造气的车间放一把火,化肥厂整个就会被炸上天。
化肥厂里还有两三百名普通工人,附近还有两个村子。
稍微一点疏忽都足以酿成惨剧。
第八百八十二章 欠东风()
小江村化肥厂地处方圆百里内最地势最高的地方,地势高就眼打仗占据一个制高点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样有利。
站得高就看得远,谁靠近小江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派几个人进去做工摸底都是小心翼翼的,要抓上百人,自然得出动部队,人数一多,难免就会打草惊蛇,更何况依小江村这种俯瞰周围的地形条件来讲,想要实施抓捕,光是靠近这一点就足以难倒人。
徐卫国把化肥厂的守卫分布图看了无数遍,制定出了好几套抓捕计划,方前进,王楠等人都参与的讨论,计划都不错,可是那也得到进了化肥厂才能实施,现在他们根本没有办法靠近小江村。
别说是大规模的抓捕部队,就是三五个人突然去到小江村,都会引起郑秋花的警觉。
化肥厂就跟一个定时的巨无霸炸弹一样矗在小江村的村口位置。
一个不慎,就会被点着引爆。
事情就陷入了僵局之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却是重中之重,没有东风,什么准备都会落空。
这个东风,就是一个能靠近小江村化肥厂,却不被郑秋花等人觉察的办法。
一天没想出进入小江村化肥厂的办法,抓捕计划就根本无法实施。
会开到最后还是没有商议出结果,中午下班的时候,徐卫国照常拿了俩饭盒从食堂打了饭菜,提拎着往后山走。
病毒事件结束后,再到化肥厂建成,然后之后又是五个月时间,林小满都在吃了睡,睡了吃,间或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当然,每一次徐卫国再忙都会抽出时间陪她一起去。
这会儿,怀孕都快七个月了,最近那肚子跟吹气球一样,蹭蹭的长大着,她早就已经弯不下腰,看不到自己的脚尖了。
刚开始三个月,她半点反应也没有,可是进入第四个月开始,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嗜睡,要是徐卫国中午不回家,她能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