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锦华-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还觉得理所应当。

    “诸位兄台过誉了,诗词本就是小道,哪里比得上各位学问做得好。听说玉友兄乡试高中解元。还没有祝贺玉友兄了。”华锦看着一个年纪大约十七八岁的书生。

    这人与华锦在同一学堂读书,曾经还在观念上有过一些争执。他们所持的政治观念虽然不同,但是却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意思。两个人的关系倒是比一般的同学还要好些。这人也算是极聪慧的人物,年纪轻轻就在乡试中高中头名解元。

    这人在听到华锦的祝贺之后端起酒杯,微微含首,将酒饮下,对于这样的祝贺还是坦然接受的。华锦看他还如从前那样带着有些骄傲的神色,倒没有觉得这人如何,大致是早先的时候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傲气,加上这人本身就极有才华。若是两年之后华锦回来,这人变得谦卑了,她大概反倒要不适应了。

    “这一次,圣上开恩科。玉友兄这一次怕是要三元及第了吧。”有人笑着这样说道。

    没想到这人虽然表面上有些傲气,却并不是那种无知之辈,在听到别人的评价之后,反而谦虚的道“天下读书人千千万,学子无数,能够三元及第的无不是佼佼者。别说其他的州府,就是咱们在座的就不仅仅是一人曾经也是解元。”说话的时候看着在一旁淡淡的喝着果茶的宁淏。

    因着宁淏正在守孝中,自是不能够喝酒的,若是北方那些极讲规矩的地方,便是这样的聚会也是不能参与的,不过江南规矩不那么繁琐,他这样出来参与聚会也是可以的,但是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他自然是不能喝酒,华锦就给他准备了一些他喜欢喝的梅子茶。

    自从到了这个花厅,他便坐下来安静的自斟自饮,倒是自得其乐,只在华锦到了之后便注意力多放在华锦那里。

    只是没想到只是随意的闲聊,居然会有人提到自己,宁淏慢慢地抬起头来看了大家一眼才道“无论是什么样的名次,只要能够中举,为国家效力就是好的。”

    华锦还是第一次知道宁淏居然是第一名的解元,当年相识的时候她只知道宁淏是有秀才功名的。没想到这人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竟然是个大才。不过也并不太让人意外,宁淏从来都是这样低调,并不会炫耀一些事情。

    “真要说起来,王先生的入室弟子除了走武官路子的杨将军。其他几人在乡试中都是高中解元。”为什么当代的这些大儒会让这些学子们趋之若鹜,就是因为这些大儒的弟子,基本上每一个都非常出彩。

    王明算得上是当代大儒当中最为低调的,而且名声也算不得太好,但即使如此,他自己的儿子还有入室弟子每一个在乡试当中都是高中,虽然虽然在会试当中未必也是如此。但仅仅这一点就是很多普通的教书先生所做不到的。

    要说王明最有名的应该是张景纯和王正则为同科进士,两人一起参加殿试,皇上在勾选状元的时候两人的文章不分先后,着实让皇上和一众考官犹豫。最后还是因为张景纯的年纪更大些,才定了他做状元,王正则屈居榜眼。

    也是这件事让王明的名声大盛,让之前无数人并不太看重这位平民百姓出身的大儒受到更多的关注,可惜的是虽然他名声更盛,但对于弟子的选择却尤为谨慎,及至到现在也不过只有这七人而已,还有一人已经公开宣称不会参加科举考试。

    华锦的这一决定公开宣称出来之后,不知道多少人叹息华锦浪费了这样好的资源。有这样的名师,有这样的师兄,若是科举取士,仕途必然是一片光明,哪想到华锦却是玩物丧志,诗词作的好却在科举一道完全不上心。

    大儒林明泽还曾经写信劝说过王明,让他不要浪费自己弟子的才智。但王明对于这些事情却并不十分在意,而是支持自己弟子的所有选择,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并不规矩弟子的做法让很多人对于拜入他的名下总是怀疑,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被这种教育,最终没有走上他们期盼的道路。

    “说起杨将军,这一次的西征大胜着实是壮了我燕国的声威。”虽然大家都是读书人,但燕国的书生并不像是前朝那样手无缚鸡之力,像宁淏和华锦平日里甚至会随身佩剑,也会专门的练剑。若是要出门也会骑马,鲜少坐轿子或者是马车。

    这也是燕国开国皇帝意识到前朝的覆灭是因为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无抵抗外侵的能力。所以从开国到现在,一直支持读书人同样也要锻炼好身体,更支持他们习武。也因为这种国策和民风,燕国经常出一些文武双全的官员。

    比如华锦他们的师兄杨贺就是出了名的儒将,上战场能骑马打仗,平日里学问做的也是极好,甚至比一般的文官还要好。

    “听说隐秀和雅川兄也参与了这次西征。不知道这战场上是何场景?你们二人是真正的上战场了吗?”本来这样的宴饮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话题,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随意闲聊,既然谈到了西征,自然而然的就转移到了这个话题当中。

    听到有人问起这件事情,大家也都很好奇的看着华锦和宁淏,这些人平时就连苏州城都不曾远离,更遑论去到战场上感受到那些铁血的战争。因此对于真正的经历战争的两个人便多了几分关注。

    “虽说杨将军是一员儒将,打仗是厉害的,但是也不会让咱们这样的书生直接面对战场吧!毕竟在战争的时候也有一些幕僚是在幕后出谋划策的。”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华锦他们是不可能真正的上战场。

第五零五章 青春正当年() 
听到有人这样说之后,宁淏和华锦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微微一笑,点头“没错,我们不过是在后方,并未参与战争。”

    那些记忆也算不上是多么美好,若是说他们真正的参与了,又要跟着一些好奇的人述说,联想一遍便又是回忆一遍,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认同,省得让自己难受。

    华锘安静的不曾说话,怕是这些人怎么也想不到,就连他们几人年纪最小的他也是在战场上杀过人的,这些充满了残酷和铁血的战争回忆,他们都不愿再记起,更知道这一生他们不过就是这样经历一次罢了。

    这些读书人也只是对战争好奇而已,真的说了,他们难道就能感同身受么,不若就当没有去过,这样也很好。

    徐深在一边自己倒了酒,吃酒,那一场攻城中,只有他是最没用的,最上首的那两个弱不禁风的都比他在战场上表现的好一点,想想也真是很让人沮丧呢,但仔细想来,就算是在场的这些人,谁在那种情况下又能好些呢!

    抬头看着华锦和宁淏明明坐的距离不近,却还是默契的交换眼神,暗自感叹,果然彪悍的人就会跟彪悍的另一个人在一起,他已经预见到了以后这对夫妻合体虐人的场景了,这俩人一旦在一起,简直没有什么弱点了,真为以后跟他们作对的敌人感到悲伤。

    “能够感受那战争已经是很难得了!”众人听到华锦他们说只是在后方,便笑着说道。

    刚刚得出结论的人还有些小得意,觉得自己猜测的正确。

    也许真的出去走过了,再次回到这样的安逸之地,华锦看着这些儒生们,便是想法也与从前不一样了,那一场经历的战争,对他们来说是成熟,更是一种领悟吧!

    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华锦端起来“有酒岂能无诗?不谈国事,不谈政治,今日就好好的畅饮一番,过一个中秋佳节!”这大过节的,说起这些着实是有点找不痛快,华锦的一番话让一群人都兴奋起来。

    “没错没错,隐秀这里的酒好,若无好诗助兴岂不无趣?”饮酒作诗就读书人聚会的保留节目,虽说诗词是小道,但是这样聚会的场合,总不能一群人聚起来说一些什么长篇大论,谈一谈政治观点吧,诗词是最有趣的,也是最放松的。写的好不好都无所谓,写得好了,算是涨些名声,若是写的不好,诗词不过小道么,科举又不考,绝对安全的话题和游戏。

    “说到作诗词,咱们可比不得隐秀,有这个天才在,咱们还献什么丑?不如好好的喝酒,欣赏华隐秀的诗作来的自在!”他们这些人的诗词写的都一般,要是真的写,也只能被比下去了。

    “这话说的不对,虽然诗词一道上隐秀做得是最好的,但我们也未必写的差,正是大家一起,说不得就来了灵感,隐秀不是说过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不得这次饮了这些好酒,今日就让我也偶得佳句呢!”既然是这样私下的聚会,拘泥于写的好不好反而没有意思,这样聚在一起的参与才是有意思的事情了。

    “我与兄说的没错,不论写的好与不好,来了兴致难道还憋着么,既然是好酒好菜的来了,咱们便肆意的写好了,我看着隐秀的这个院子极好,咱们难得这样的节日聚会,不如就不限制什么题材,不限韵,自由发挥,写咱们感悟到的,写自己想写的!”大家大多都饮了几杯酒,也都放开了。

    “若是这样,便也不要限制什么规矩了,七言也罢,五律也罢,词牌也罢,都不计较,只随意写,无论是文章还是诗词,都可!”读书人有时候是很随性的。

    华锦看着大家都热络起来,脸上也都是笑容,以前总觉得这些古人恐怕总是拿着腔调的,也总有很多规矩,但真的到了这个时代才明白,后人看到的不过是那些书籍上的记载,当代的人却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也有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侠士,更有肆意畅饮的自在,他们也像是现代的年轻人一样,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活力,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同样的,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自己的青春年少。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看到这花厅中侃侃而谈的少年,华锦忍不住的将前世的名篇念出来。

    此时华锦和华锘是坐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