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下官此次前来,也是有事的。”
曾毅在那各种闲扯,看似是关心他,可,周经此来,可不是闲扯的,而是有事要和曾毅商量,而且,以曾毅现在的身份,这天下,能在曾毅跟前称本官的,可是没一个人了。
那些年纪大了的尚书们,还能在曾毅跟前称一声老夫。
可他周经,可没到那个年纪呢,是以,只能是以下官自称了。
“周大人此来何事?”
曾毅仍旧一副什么都不懂的迷糊模样。
“是兴建学堂的事情。”
周经叹了口气,打量着曾毅的脸色,道“兴建学堂,定然是户部拨银了,只是,不知道曾大人可有具体的数额?”
之前,曾毅折,兴建学堂,只是开始耗银肯定巨大,那千万白银或许要耗尽。
可是,这,也只是个或许,若是耗尽了,还不够,那,肯定不能停下来,要户部填补的,这种事情,算是户部,也不敢更没法卡住的。
户部敢卡住,那等着迎接皇帝的怒火,迎接曾毅的怒火,迎接天下士子,天下百姓的怒火。
这恶人,户部没法做,也不敢做。
是以,户部必须要做到心有数,而这学堂,到底如何建,现在,是要曾毅定的,这耗银多少,也要曾毅定了这学堂的规格之后,才能确定的。
可,曾毅来京之后,从宫***来,却是不急着去户部,反倒是在家休养了起来,这却是让周经这个户部尚书头疼了。
曾毅的为官,自然是没得说,只要是平心而论,没人能说曾毅为官半个不字。
曾毅的名声,也都是实实在在的。
可,有一点,曾毅行事,不按规矩。
而且,人家有不按规矩行事的能耐,也有那身份,谁能说他什么?
万一,曾毅过几天,直接跑出了京城,下去巡视了,户部的银子怎么拨?拨多少?
拨多了,想要回来,肯定是没戏,少了,还要在拨,这来来回回所耗费的押运等,都是银子啊。
是以,没办法,户部尚书周经,只能是亲自登门了。
“具体的数额,倒是还真没有。”
曾毅笑着,道“这事,还是要劳烦户部了。”
“咱们大明朝,县州府省,有一个算一个,分别统计出来,州县是一个等级,府是一个等级,省是一个等级。”
“这三个等级,每个等级所耗费的银子也大概推算一下,然后,总数计算下,也是了。”
“至于这三个等级的学堂要求。”
曾毅笑着,道“具体要求,倒也没什么,三个等级的学堂,每个,都足以容纳百人吧。”
“这个,足够了。”
“至于建筑,州县的学堂,普通些好,府的,稍微县强一些,省的,自然是要府的要好一些。”
“但是,也不能太费银子了。”
“还有,是,虽然普通,但是,要保证质量,可别没几年的,塌了,漏雨了什么的,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估算银子。”
“算好了,日后出错了,本官追究下面人是否贪墨的责任,若是算不好……。”
曾毅笑了笑,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户部为了刻意节省钱财,而刻意少算,少拨银子,以至于出现了什么差错,日后,户部的官员,是跑不了的。
“大人放心,这个,是绝对不会错的。”
户部尚书周经点头,若是只是普通建筑,只是稍微档次些,这还好说,不过,听了曾毅的话,周经对曾毅却是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原想着,曾毅这个年纪,兴建学堂,肯定是要大气豪华,却没想到,其,看的明白,要实用成。
“除此外,户部在拨出一部分银两。”
“此银两,用于学堂内桌椅板凳购置,其大概所需,也都核算进去吧。”
“有一点,不得多算,更不能少算。”
曾毅双眼微微眯着,没有任何威胁的话,可是,只是这一句话,却是让周经不敢小觑,只要听过曾毅所行之事的,知道,若是这件事,哪个胆敢贪赃,曾毅是绝对不会留情的。
而且,肯定是要遗臭万年的。
“下官记下了,下官定然会亲自盯着的。”
周经点头,却是知道轻重的,而且,此事,对户部而言,不算是什么难题,很容易能核算出来的。
“还有,在拨出一些银两,用于所购笔墨纸砚。”
曾毅叹了口气,道“这些笔墨纸砚,本官拿来,去士子们抄写三字经百家姓等,放置于州县的学堂当。”
这是曾毅的构想的,州县的学堂,是最初级的。
里面的东西,三字经啊之类的,而且,若是贫困的孩子,肯定是还书籍都买不起的。
是以,学堂里要有所准备,不过,只能是在学堂里看,可以自备笔墨纸砚抄走,但是,不能带走,更不能损坏。至于平常的一些折损,倒是准许发生的,但是,刻意的,绝对不准许。至于府,省的,大学,庸,则是要进行收购了,专门让人刻印,下发各府,省了,具体的细节,曾毅已经制定的差不多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抛弃的棋子()
“这法子,不行?”
想要办学堂,这种事情,而且,还是整个大明朝一起来,大多数事情,都是要有专业人士的。 请访问
是以,曾毅跑来了国子监,找到了国子监祭酒魏恒。
只是,当魏恒听了曾毅的法子,要让士子抄写三字经等的时候,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何不去购?”
这一句话,却是提醒了曾毅,现在,可是有了活字印刷术的,若是朝廷大量印制千字百家姓等书籍。
去找书商,却是最划算的了。
尤其是这大量的印制,还要有四书五经。
其实,真算起来,印制的种类,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四书五经。
也这几本要的最多了。
尤其是这学堂刚开始兴建,而且,还是免费的这种,不可能在有旁的了,至于别是诗词歌赋,那,只能是先把学堂给兴建起来以后再说。
兴建学堂的目的,不至于百姓目不识丁。
至于更加详细的,会有,但是,不会多,只能是自学,或者,在省一级的学堂里了。
曾毅已经考虑过了,嫌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在州县的学堂内放置,而府一级的学堂,则是五经,省一级的,则是四书。
至于旁的书籍,最起码,暂时,曾毅还没想法呢。
朝廷能管的,也只能是到这了,若是真的有好学之人,凭借此,也该有些自己的能耐,也该吃些苦,去另想他法了。
“这到也是。”
曾毅点头,笑了笑,道“多谢魏大人提醒了。”
其实,要找书商印制这些书籍,只要找对了书商,平日是卖四书五经千字等之类的,有拍好的版,印制起来,倒是也快的。
“不敢,不敢。”
魏恒连连摇手“学堂能够建立起来,全赖曾大人之功劳,此乃造福千秋万世之功,下官不过是提个微末的意见罢了,况且,算下官不提,大人也是能够想起来的。”
魏恒倒是不居功,不过,他也没说错,这事,算是他不提醒曾毅,曾毅回头也能想起来,或者,也会有别人提醒曾毅的。
在魏恒看来,曾毅这是太忙了,所以,才会遗忘了这一点。
毕竟,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可是要难的多了。
“至于这学堂,一百个位置,倒也可行。”
魏恒对于曾毅定下的学堂一百位置,却也只是这么说了。
这个年代,人员,可是不多的,可,问题是,若是那些贫困家里的孩子都来学堂,一个县内,一百个位置,的确不多,可若是有不愿意来的,那,这一百,多了。
真要说起来,这一百,其实,不算多,也不算少,正好。
在多了,是浪费了,少了,也怕有麻烦。
而这府、省,看似是起县州来,人要多,可是,真正来府省学堂的人,可不一定有几个了。
府省的学堂,能来的,肯定都是家里极力支持的,可,真正家里极力支持的,怕真没有几个的。
一个州县,能有四五人去府,的学堂,已经是差不多的了。
而同样的一个府,能有十几个人去省,也是差不多了的。
要知道,出门在外,算是露宿街头,也是要干粮的吧?也是要一些盘缠的吧?
贫苦家的孩子,哪有盘缠啊,能在县内识字,也都是不容易了。
这一点,算是曾毅,也没法解决的。
这一点,只能是提高整个大明朝的国情,让整个大明朝繁荣昌盛起来,让百姓都有饭吃,不说多了,都有些结余,这情况,才能有好转的。
至于旁的,一些简单的数算,现在,曾毅可是没打算推行下去,算是推行了下去,谁去交?
这些,都是问题,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了。
但是,在这方面的决心,曾毅可是不小的。
毕竟,一个国家的人才,才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一点,曾毅也是清楚的。
而人才的最基本,是读书识字,然后,才能更好的回报大明朝。
………………………………
“这小子,是真想肉身成圣啊。”
京城,兵部尚书府。
兵部尚书刘大厦捋着下巴处的胡须,苦笑连连。
他和曾毅,最开始的时候,可是有些不痛快的,而且,因为南京兵备的事情,刘大厦对曾毅并不满意。
或者,可以说,刘大厦对曾毅,一直都是没有过什么接触的。
尤其是因为南京兵备的事情,甚至,对曾毅,有过一丝的敌意。
要知道,南京虽然有南京兵部尚书,可是,只要曾毅动了南京兵备,那,是有了这么一个底子在,日后,谁知道,他会不会动别的地方。
南京兵部,刘大厦管不着,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