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苗卓也不傻,这次情况特殊,曾毅信不过他,那是自然,换成是他坐在曾毅如今的位置,也是信不过湖广三司官员的。
有些事情,并非是你没做,那是没做了,旁人信不过你,那也属实,除非你能拿来切实的证据。
是以,苗卓也不生气,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冲着曾毅拱手,道“若窦指挥使有需要,下官会全力配合的。”
苗卓这一句话,算是表明了他的立场。
这件事里,苗卓看的明白,只要他放聪明些,这事情,基本是牵扯不到他什么的。
是以,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得罪曾毅的。
“苗指挥使能如此,本官甚慰。”
曾毅点头,老气横秋的说了这话。
这话,若是换个场合,根本不适合曾毅如此年纪的人说出来,可此时,曾毅说出此话,却是没有谁觉得不妥的。
这个场合,是不论年纪,只论官职的。
“两位大人,此案,交予两位了。”
曾毅冲着陕西提刑按察使及南京刑部尚书拱手,道“凡是与此案有关之人,两位皆可查得、问得、所需各衙门配合等,两位只管调度即可。”
“是。”
陕西提刑按察使和南京刑部尚书两人拱手,曾毅这钦差,不同于其他的钦差,是以,曾毅这话既然出口了,那,在湖广境内,两人在办案期间,有了无的权力了。
“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曾毅特意说了这句话,在加今个的情形,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论是牵扯到谁,也不论这案子一旦查清,会有多大的震动,都必须要查清问明,绝对不能姑息的。
“不论牵扯到谁,不论牵扯多少,只要有关此案……。”
剩下的话,曾毅没有说,可,意思却是说出来,还要明显,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大人放心吧。”
南京刑部尚书固冲着曾毅拱手“既然这案子曾大人交予了下官,那,下官自当尽力为之。”
“大人请放心,下官定当尽力为之。”
陕西提刑按察使也是点头。
相较于南京刑部尚书固,陕西提刑使董索更是期望得到曾毅的欣赏的。
若是能够得到曾毅的欣赏,日后,他的前途自然不言而喻。
是以,在这案子,陕西按察使董索,是绝对会尽心尽力的,这是在曾毅跟前表现的机会,同时,也是攀曾毅这大树的机会。
“几位大人随本官一起前去武昌府吧。”
该说的话,曾毅也说了,自然是不会继续在停留在湖广的边境了。
而且,三司首官,若是在不回武昌府坐镇,怕是湖广的官场都要乱起来的。
……………………………………………………………………………………………
“大人,此案,您如何看?”
陕西提刑按察使和刑部尚书固共同负责此案的,是以,两人也是共乘一辆马车,可以商议案情。
“不好说啊。”
固叹了口气,他岂会不知道董索的意思?
只是,有些事情,真的不能说,能做,不能说。
“下官为官这么多年,却是第一次碰到如此的案子。”
陕西提刑按察使董索叹了一口气,无奈的道“一百多条人命啊,这么没了。”
董索的语气很是凄然,哪怕是他是提刑按察使,见惯了命案惨案,可,这案子,太大了。
“本官为官这么多年,这惨案,虽见过,可,情况却不同,若是真论起来,这种案子,也算是第一次了。”
固所说的案子,自然是沿海地带,倭寇登岸所造成的惨案。
可,那是局势混乱,而且,是外地所致。
如现如今这案子,嚣张纨绔所致,固的确是第一次见。
“是不知道曾大人想如何查,要查到什么地步。”
董索双眼眯着,看着固,其实,这话,不过是他和固之间在审案之前的一种试探,毕竟,两人要联合审问此案,自然要知道对方的态度了。
而固自持身份,没有开口。
是以,董索以下官的身份询问的方式,来试探固的态度。
“曾大人可是杀伐果断之人。”
固说这话,可并非是在夸赞曾毅,而是实事求是,当初,在南京的时候,南京兵部尚书,可不是被曾毅给直接咔嚓砍头了吗?
且,此案,曾毅既然不亲自审问,而是让他这个南京刑部尚书前来审问,同时,更是让陕西提刑按察使前来共同审案,这为的是什么?
自然不是单一的砍头了,而是要真正的把这案子给查清问明了。
这可是砍头更为严重的啊。
固可不认为曾毅是善茬。
曾毅既然要查清问明此案,那,肯定不会是无的放矢。
怕是此案查清问明之时,是公布天下之时,然后,才是对此案涉及官员的刑罚了。
固当初也是京城的大员,头脑过人,不过是派系原因,才会被牺牲,到了南京刑部的。
是以,这些个分析,固是非常擅长的。
“下官明白了。”
董索点头,他刚才问的是曾毅是什么态度,可其实,是在问固的态度。
曾毅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从河南调兵、从陕西和南京调查案的官员,这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是要严查此案的。
是以,董索是借此来问固的态度,而固却也是以曾毅来表达他自己的态度。
严查此案,绝不留情。
这,是固和董索两人简短的几句话得来的共同态度了。
曾毅的钦差卫队了到了武昌府外。
自然是有官员迎接的,只不过,当看到三司首官全都跟在曾毅身后的时候,却是都松了口气。
若是三司首官真出事了的话,那,湖广的官场可是要有大地震的,这,事关不少官员的利益的。
只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却是让出城迎接的官员大惊失色的。
谁都没想到,钦差卫队的后面,竟然跟了一个卫的兵马。
只不过,这队兵马却是没有进城,而是去了武昌府附近的山坳当。
曾毅对武昌府的这群官员倒是客气的很。
并没有阴沉着一张脸。
“怕是要出大乱子了。”
迎了曾毅入城以后,武昌府知府和几个官员聚在一起,却都是神色凝重。
原本,想着曾毅和三司首官都出现了,也没什么事了,甚至,他们其还有能打探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可,结果,却是出人预料。
各地的都指挥使都在布政司所在的城内有衙门的,只不过,一般而言,他们都是住在城外的大营当的。
可,今个,都指挥使苗卓却是回了府,这,原本也可以理解,毕竟,钦差大人来了,要在钦差跟前露脸。
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却是让人震惊的。
钦差卫队的人马,分出了几批来,却是在三司首官的府前进行了把守,前门后门,都有钦差卫队的侍卫把守,甚至,周围还有钦差卫队的侍卫巡逻。
所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但是,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湖广三司首官,左右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四人竟然全都等同是被软禁了。
这消息何等的震惊,可偏偏,却没人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诸位大人放心,下官已经派衙役出城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会有端倪的。”
武昌府知府冲着旁边的几位官员拱手,他派出的衙役,自然是去打探那跟在曾毅钦差仪仗后面的一卫人马的去处。
相信,只要能知道那一卫人马的去处,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
“你们凭什么抓我?”
“凭什么?”
左布政使衙门内,后衙私宅,左布政使李南的最小儿子李子墨怒吼不已,竟然敢有人闯入府拿他,真是翻了天。
“是不是我爹出事了?”
“你们快说啊。”
李子墨身为左布政使李南最小的儿子,虽说平日里纨绔,可,却也知道,他老爹已经十几天没露面了,指不定,是出事了。
“老爷,您不能不管啊,子墨虽然平日里喜欢胡闹,可断然不会做出如此事情啊。”
李南的书房当,一个贵妇哭的泪流满脸,双目通红,这,自然是李子墨的生母了。
“这孽障能有今日,还不是你宠的?”
李南双目发红“救?如何救?”
虽然发怒,可,李南的声音当,却充满了颓废,甚至,嘶吼声都显得无力。
出了这档子事情,李南岂会不知道后果,一旦属实,别说李子墨性命不保,是他这个湖广的左布政使,也是要丢官罢职的。
甚至,还要牵连全家的。
这种事情,没人敢替他说情的,哪怕是朝廷的那些老大人,也是不敢明着帮他的。
这事情,一旦传出去,那是要遭万人唾弃的,要被千夫所指的,是要被整个士林口诛笔伐的。
李南浑身下的力气,几乎都被抽空了,之前,在曾毅跟前,不过是强自撑着罢了。
“这事,换做旁的钦差前来,或许,为夫还能舍弃一些东西,付出大代价,让其隐瞒一番,然,这次来的可是曾毅。”
“且,告状之人在曾毅手,此案,只能希望那逆子并没有如此丧心病狂了。”
李南也是无奈,一百多条人命,是大事,可,若是来的是别的钦差,或许,他还能隐瞒下去,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
甚至,若是最后关头,事关身家性命,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也是成的。
他毕竟是湖广的左布政使,面对钦差,他并非没有反抗的方法的。
可,这次来的是曾毅。
曾毅若是真在湖广境内出了事情,他照样是逃不过责罚的。
且,曾毅当初直接停留在湖广边境,没有深入,已经表达出了曾毅对湖广三司的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