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度的提升,他在筠州的富人圈里算是彻底火了!
所以,这次慕名而来想请陈宇做家庭辅导比去年还多,足有7个,完全可以开个课外小班了。
陈宇粗略一算,就算按去年2000块一个人来算的话,这半个月下来也有1万4,而张海松在电话里更是直接表示,这些人已经决定把价钱加到3000块一个人。
这就是整整2万多!
陈宇倒吸一口冷气,不得不心动,然后在短暂的思索后
拒绝了。
拒绝的原因很简单教不了了!
去年开课,是因为刚离开高中校园半年,所学的知识在脑子里都还热乎着,教起来当然是信手拈来。
可现在,经过一年半的大学生活,各科的知识点基本上都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别说让他去当家教,就算自己做一套高考题,只怕考500分都难。
这个水平,怎么去教人?
陈宇自知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所以只能拒绝,张海松很是遗憾,劝了很久才终于放弃,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陈宇也松了一口气,虽然错失了2万块钱,但想到自己整个大二上学期都一直忙开店,书也没看几本,这个寒假真得好好利用起来,而不至于为了挣钱白白浪费了。
然后他的愿望直接落了空。
回到家没两天,高中班群里就热烈地发布了聚会的通知,所有同学都积极响应。
陈宇一想,挺长时间没和大家见面,心里还挺想念的,就打算先嗨上一天,结束了再看书。
结果这一去,因为去年聚会自己中途开溜,同学们都怀恨在心,这次说什么也不肯让他走。
这次的聚会,参加的同学没有上次那么多,但也有40多个。
一屋子男男女女先大吃大喝了一顿,又转战KTV嗨到晚上,这还不够。
因为赵海鹏复读一年终于考上了本省的一个二本,这次也参加了,几个男生又凑到一起喝夜酒,一顿喝到了凌晨,所有人都喝得晕头转向。
到这个点,回家什么的早就是天方夜谭,男生们直接找了一家宾馆住下,陈宇和赵旭东一个房间。
因为这一天喝了太多酒,又熬到大半夜,第二天醒来已经是中午。男生们还要再聚,陈宇实在是头疼,奉陪不了,只能逃荒一样逃跑了。
回到家,夜色已经黑了,陈宇也终于吃上了一顿清淡有味道的饭。当天晚上在饭桌上发誓:明天一定要好好看书!
然后
第二天一早,小姑带着17岁的表妹上了门。
“阿宇啊,你妹妹上了高中以后,成绩下滑得厉害。村里人之前说,女孩子学理科学不过男生,我之前还不当一回事,你妹妹说要选理科,我也不懂就随她了。
“可现在高二上了半年,她的成绩明显就跟不上了,期末考试没考好,回家里就哭。我也没办法,想来想去这一大家子就你读书最好,你可一定要好好辅导她呀”
陈宇没想到赚钱的家教推了,不赚钱的却找上了门,当下有点哭笑不得!
面对姑姑的请求,他当然只能答应,就算不是碍于亲戚的面子,为了这个从小和他感情不错的表妹,也必须要全力以赴。
所以从这天开始,陈宇不得不捡起高中知识,开始了艰难的家教老师之旅。
表妹梅迎香的基础还算扎实,陈宇记得,她在初中时成绩一直不错,甚至比他还要好。
只是升入高中后,就开始慢慢下滑,最后只考上了一个二本。
表妹为人乖巧,不是那种一脱离父母掌控就野了心的孩子,所以成绩下滑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高二高三的知识点太难,她一个资质不算顶尖的女生,接受程度不如男生,自然成绩也就慢慢跌落!
因为这个原因,陈宇对辅导她功课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只是到底离开高中时间长了,很多烂熟于心的知识点已经有些模糊,所以为了提高效率,他只能晚上自己先备一遍课,白天再慢慢地给她讲。
这样一来,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给占了,别说看书,连和老婆聊天都受到了限制,陈宇“偷偷努力”的想法只能打水漂。
好在复习了一个礼拜之后,陈宇对数学、化学、物理三门重点理科的掌握度上来了,这个辅导课才渐入佳境。
表妹一直在家里待到腊月二十七,才被姑姑接回家,陈宇这才松了一口气。
忙忙叨叨,半年过去,眼看就要过年。
陈宇安静地在家待了两天,看完了一本,就到了除夕这天。
年夜饭依旧是满满一大桌子!
陈宇在大学里开店挣钱的事,已经如实向爸妈汇报过了,刚开始两人还担心影响他的学习,又担心他赔钱,一直忧心忡忡。
直到陈宇把成绩如实报告后,陈晓华和董秀英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这次期末考试,陈宇的加权分在全班排第五,虽然相比上学期有所下滑,但考虑到开店挣了好几万,也算是可以接受。
董秀英的想法更简单,儿子成绩这么好,又出乎意料地挣了这么多钱,简直不能让人更高兴。
这一年,丈夫也挣了五六万回来,除掉房贷、家用和两个儿子的学费、生活费,还绰绰有余。
而陈宇自己也挣了一大笔,省了学费和生活费,那这笔钱就完全可以攒下来,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董秀英想起两年前,自己还在为大儿子考大学,以及上大学后的种种开销发愁。
可现在,儿子不花家里一分钱上着名牌大学,而在他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下,家里竟然在筠州有了一套涨幅过半的房子,存款也超过了之前。
这要在两年前,董秀英根本想都不敢想!
回望过去,再看现在,董秀英只觉得自己年年给祖宗烧的纸钱起了作用,在祖先的庇佑下,家里总算是交了好运,未来一片光明!
董秀英怎能不欢喜,一大桌子硬菜忙活了整整一个下午!
饭菜上桌,她又张罗丈夫去放鞭炮,把两个儿子喜欢的菜和饮料分别摆在他们面前,欢欢喜喜地过上了年!
229。丑媳妇儿提前见公婆
同人不同命,每家的年夜饭都不相同。
在比南州省还要偏僻落后的桂云省,一处偏远的小山村,低矮的山坳上有一户人家,两座瓦房歪歪斜斜共墙而立,像风雨中苦苦相依的两个病人,好像少了任何一个,另一座就会瞬间倒塌似的。
两间房的门口都贴着春联,挂着皱皱巴巴似乎已经用了很多年的灯笼,除此之外,看不出任何辞旧迎新的喜庆。
两间房都亮着灯,大一些的房子里空空荡荡,小一点的是厨房,一家四口安安静静地坐着,沾满了油渍的八仙桌上,连拍黄瓜一共六个菜。
“妈妈,不是说今天过年,要吃红烧肉吗?”饭桌上,一个10岁的小女孩扫了一眼桌子,眼神很是失望。
听见她这声喊,满脸苦相的妇女解开围裙转过身,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这不是有肉吗?”
“这是鸡肉,还是前天剩下的!”小女孩不服气!
妇女“啧”了一声,眉毛倒蹙,生气地数落起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一桌子菜还不够你吃!吃红烧肉,你怎么不吃神仙肉呢?”
“可是你之前明明说好的”
“说什么说,你别以为今天过年,我就不会打你了!”
妇女说着,果然扬起了手,巴掌还没落下,小女孩已经哇哇大哭了起来。
女孩旁边,坐着个长相清秀的男生,和一屋子的残破、冷清、压抑,显得格格不入。
听见女孩哭,他不悦地蹙起了眉,把妹妹搂到怀里,嚷起来:“妈,你干什么!”
妇女愤愤地瞪了一眼女孩,没说话。
王钦安抚了妹妹几句,又道:“我不是给了你一万多吗,难道还吃不起一顿红烧肉吗,今天过年吃一顿,又不是天天吃!”
王母看向有出息的儿子,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些,但苦相仍掩盖不住。
她叹了口气:“大宝,你爸这一年都没挣到什么钱,吃药还吃了好几千,家里现在还欠着你二叔家的钱呢。要不是你拿了一万多回来,这个年都不知道怎么过,还吃红烧肉呢,有饭吃就不错了!”
她说这番话,瞥了一眼主位上坐着的丈夫,眼神深处藏着怨恨。
王钦也扫了一眼爸爸,觉得他比一年前明显老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无力感。
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种几亩薄田之余,当篾工在临近的村子里挣点零钱。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自然更没有出路,两人一年忙到头,也就刚刚好够家里开销,很难有富余。
王钦一路读到高中毕业,学费生活费都是这头借、年底还,开学再借来的。
到了高中毕业,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带来的喜悦维持不了两分钟,一万多的学费、生活费就像大山一样压向了这个艰苦的农村家庭。
这个天数字真是把王父王母给吓蒙了,要不是有学校和县政府的奖金,王钦这个学上不上得了,只怕还是个未知数!
想起这些,王钦也只能叹气。
这么多年下来,他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可在海城待了一年半,见多了城市家庭的同学毫无顾忌地花钱,他原本坚定的心思和信念,也慢慢的开始动摇。
钱,真的是个好东西。
可惜他没有!
一顿年夜饭吃得冷冷清清,简单收拾后,两间小屋的暗黄灯光就黑了一座,一家四口简单洗漱后,围坐在画面模糊的电视前,等着一片喜庆的春晚上演。
一家子都不说话,王母拿了几个红薯在火盆边烤着吃,甜丝丝的香气终于把女孩哄笑了,王钦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叮”
手机响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用了一年半的砖头机,年底拿着一万五千块钱在手里,几次想换却最终没舍得换。
是一条短信:王钦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