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的加起来,要组建一支这样的海军,费用至少要2000万白银(约130亿元)。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治国,国家每投入下去的一分钱,都必须是要产生收益的,无论是近期收益或者长远收益,都必须有收益。

    一般国家投下去的钱,考虑的是长期收益。

    例如21世纪的中国国家层面,在2008年左右的经济规模时代,每投4万亿下去,可以拉动27万亿的生产总值。

    怎么来的?

    例如投资道路建设,需要水泥,于是就招人建造水泥厂,水泥厂建造中需要钢铁,于是又拉动了钢铁制造的需求。

    钢铁制造需要铁矿,于是又拉动了矿产开采的需求。

    矿产开采需要机器,于是拉动了民间制造机器的需求。

    而这一系列中,都需要劳动力,于是增加了就业。

    而大家在劳动中都需要吃饭,于是各个厂子里有食堂,外面有餐厅,又增加了一批人的就业收入。

    大家有了收入,就可以去买买买,给小孩子买新衣服,给妹子买个包。

    于是拉动了服装行业,服装行业的量增加,就需要原材料,服装业的原材料是丝绸、苎麻一类的。

    于是拉动了种植业等等。

    这些都是国家层面主导的经济投入,带来的产业增长。

    如果这个投资收入是正向的,说明是有价值的。

    如果投资和收入不能正向,说明是没有价值的。

    当然,国家投资,需要看长期回报,所以在这个投资模型中,还需要加入时间维度来去衡量。

    例如21世纪的中国,花巨资打造全国高速路体系,最开始肯定是亏钱的,但是它提升了整个国家物流的效率,拉动了整个经济的效率,大大降低了社会各项成本。

    十年之后的收入,可能就超过投入了,以后都是赚钱的。

    那么,国家层面有投入大于产出,最后崩溃的吗?

    比比皆是。

    例如大秦帝国。

    秦国还只是战国中的一个国家的时候,朝廷将资源投入到军队中,军队通过扩张,灭国,吞并他国带来收入。

    但是,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秦依然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军费中,包括基建中。

    军队已经没有其他国家可灭了,于是军队投入的钱,无法收回来,而投入到基建里的钱,短时间内又无法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这个时候秦朝就只能加税,到胡亥时期,秦朝的税非常重。

    加上六国贵族势力依旧潜伏在民间,这个时候他们就抓住了机会,而起。

    还有一个例子,20世纪北边的那个超级大国。

    将政府的资金大量投入军工业和重工业,结果这两个投入方向都没能有良好的产出。

    最后到了解体的时候,一辆坦克只能换一个罐头了。

    说近一点的,历史上的大明朝。

    将大量的钱投入辽东做军费,辽东却没有能够产生正向收入,哪怕是收复辽东土地也是正向收入。

    当没有正向收入的时候,时间一久,内部就崩盘了。

    毕竟,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需要钱来维持运转。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就无法维持庞大的组织。

    问题回到崇祯这里。

    目前整个大明边军加京卫军一年的军费是1600万两,如果再多出一个2000万两的海军出来,也就是说一年的军费是3600万两(约234亿元)。

    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支。

    还不算现在朝廷其他的开支,仅仅只是军费而已。

    即便这一次在南直隶抄出1亿多两,按照这种开支,也支撑不了几年。

    目前朝廷一年的收入不超过2000万两,除非将国企做大做强。

    也就是说,崇祯现在在财政崩溃的边缘疯狂地试探。

    其实,要解决这个局面,肯定是有办法的。

    一、技术革命带来整个商业的效率,例如蒸汽机和大明飞梭织布机的研发。

    二、劳动力解放,带来的创造价值规模化增长,例如新农政、废除建奴和打击地主都是为了这一点。

    三、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分为武力掠夺和合作共赢两种模式。

    武力掠夺就是打败你后,把你国家里所有的财富洗劫一空。

    合作共赢即是你一切按照我给你设计的来,用我的货币,遵从我定的法律,我帮你扶持经济,你要买我的商品。

    这些都是宏观层面增加国家收入的办法。

    而海军的组建和陆军的重新打造,除了保家卫国,还在于对外打开贸易。

    所以,你要说崇祯真的在崩溃的边缘疯狂试探,也正确。

    但他做的每一件事,也的确都在往自己的目标步步为营,而不是拍脑袋张口就来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最要确保的就是执行力。

    一件事规划出来了,执行不到位,就会拖延时间,一旦时间被拖延,后期就会出现无数变数。

    例如,这一次造船这件事。

    拖了一年时间,造了两艘出来。

    如果不拖延,崇祯现在手里已经有50艘战舰了,海军的人数可能都已经凑齐了,已经在登莱训练了。

    一旦真的有如此强大的海军,皇太极现在攻打朝鲜,崇祯还会像现在这般顾虑么?

    所以啊,执行力是关键!

    谁能干活,谁能把活干好,谁就上!

    什么工匠不工匠的,能干好,以后升大明制造局御司使都没有问题!

 第274章 入应天(第三更)

    崇祯再回头看了看这艘船,西方世界已经在两百年前开启大航海,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

    欧罗巴的殖民者们已经开始了疯狂掠夺,西方世界正在积累财富,文艺复兴挣脱了教廷的束缚。

    很快,西方的工业革命就要开始了。

    世界舞台的强者已经登场。

    海船,是大明的未来。

    崇祯轻柔地抚摸着战船的护栏,道:“就叫它苍龙舰,苍龙出海,来日必将龙啸九天,宇内共尊。”

    说完,崇祯走下了战舰。

    锦衣卫走上前,手中拖着一个木匣子。

    这木匣子内当然是刘玉吉的人头。

    “陛下,已经装好。”

    崇祯一只手接过来,然后掂量了几下,随手就抛给了杨清胜:“拿去给杨总督看看,告诉他,别忘了他自己的身份!”

    崇祯一边说,一边朝前面走去,待说完的时候,人已经翻身上马。

    杨清胜吓得跪在地上连忙道:“是是……”

    “施藏海,从今以后,朕将这里交给你,你放手去做便是,朕只要你完成目标,8个月之后,50艘战舰必须下到水里,否则你提头来见!”

    “臣领旨!”

    崇祯转身便离去,快马加鞭离开了清江督造船厂。

    清江督造船厂的事,

    这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

    离开之前,崇祯跟骆养性说道:“安排人抽几个之前赌博的出来,把人头挂在那上面示众。”

    “是!”

    说完,这才出了清江督造船厂。

    但依然没有完。

    施藏海是一个匠人,对于人员的管理,是弱项。

    得派个人来协助他。

    派谁呢?

    还能派谁?

    当然是眼下在南京城的曹化淳!

    必须由曹化淳过来亲自盯着,以免再出幺蛾子。

    等皇帝离开后,杨清胜连忙快马加鞭飞冲到淮安的漕运总督衙门。

    没错,漕运总督衙门就在淮安。

    杨一鹏此时此刻便在淮安。

    他根本就不知道皇帝过来了,他也不知道已经发生了大事。

    等杨清胜带着刘玉吉的人头过去的时候,杨一鹏还在清点今年粮税运输的账本。

    不仅如此,杨一鹏还在准备更多的河船。

    今年比较特殊,南直隶大变,朝廷刚查抄出巨额的白银,这些都是要运输到北京去的。

    所以,杨一鹏非常忙。

    杨一鹏也算一个非常尽责的官员,而且十分懂得进退。

    要不然朝廷也不会将漕运这种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而且在这个几月南直隶大乱的时候,整个漕运还是正常在运转,这一点就说明,杨一鹏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官员,而且懂得审时度势。

    这也是杨清胜在他面前告发杨一鹏的时候,崇祯问他有没有证据的原因。

    砍人本身是一门艺术活。

    “杨军门,清江督造船厂所正杨清胜求见。”下面的人知道杨清胜是杨一鹏的侄儿,不敢无视,立刻来通报。

    “不见,没看本官现在正忙么?”杨一鹏很不耐烦挥了挥手,然后指着旁边的人大骂道,“全部点清楚了,一艘都不能少,把这一次运输的人手也抽调清楚,不准任何人请教,兹事体大,若是有闪失,老子把他们全部送去见阎王!”

    “是是!”

    门口的人犹豫了一下道:“杨所正说有非常紧急重要的事情,关乎到清江督造船厂。”

    “那他娘的是工部的事,关老子屁事!”

    “是!”

    传话的人出去,将杨一鹏的原话转告给了杨清胜,杨清胜听后记得团团转。

    “陛下!陛下来淮安府了!快去通报杨总督啊!快去!”杨清胜恨不得直接冲进去,但他知道自己充不进去,这里是漕运总督衙门,没有杨一鹏的命令,谁都进不去。

    “此话当真?”

    “废话!本官胆子再大,也不敢拿天子说假话!”

    那传话的人又进去了,还没有踏进里面的人就听到杨一鹏的骂声:“兔崽子!船不够,就去清江督造船厂要去!”

    “杨军门!杨军门!”

    “何时,快说!”

    “陛下……陛下来淮安府了!”

    杨一鹏微微一怔,将手中的汇报放在桌上:“你说什么?”

    “陛下来淮安府了。”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门口的人,杨一鹏连忙站起来往外面狂奔,其他人都紧跟着。

    到了门口,倒是没有看见皇帝的人影,只看见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