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大合适,大家家里都有人。”
“要不咱将后面的牛棚收拾一下。”
刘惜君道:“张公子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怎么能让张公子睡牛棚,要不张公子睡我那里,我去后面的牛棚。”
有村民接过话笑道:“咱看张公子与刘大人挺般配的,要不成了婚算了,这样就可以住一起了,张公子还可以留下来和咱一起。”
“诶,你说的很有道理!”
“咱看张公子与刘大人也挺配的!”
“张公子,刘大人是个好姑娘,真的,我用人品担保!”
“张公子今年可有婚嫁?若是并未婚嫁,就娶了刘大人吧,刘大人一介弱女子,在咱们这里辛辛苦苦教咱们种田,宣导朝廷的新政,还教孩子识字读书,挺不容易的。”
村民们用他们最朴实的想法,开始劝说崇祯,像极了后世那些催婚的长辈们。
皇帝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作答,一边的骆养性等人看到这场景,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卧槽!这帮人居然给皇帝说媒!
第279章 这么巧,朕刚想着砍了你,你就…
皇帝一时间哭笑不得,刘惜君道:“大家都回去吧,明日还有一天的农活要做呢,快回去。”
“刘大人,张公子,我们告辞了。”
众人这才离开。
刘惜君道:“张公子不要往心里去,他们都很朴实,没有什么坏心思,说话都很直接。”
“无妨。”崇祯笑了笑,“时候也不早了,你快回去歇着吧。”
“张公子这边请。”
“我就不过去了,你快回去休息吧,今晚我就在这附近歇着。”
“张公子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岂能看着救命恩人风餐露宿。”
“刘大人心意我就心领了,刘大人爱民如子,大明有你这样的官员,是百姓之福,相信皇帝陛下知道了也会很高兴,你快快回去,我是一个粗人,习惯了风餐露宿。”
说完,他便翻身上马:“刘大人,我们后会有期。”
“张公子要走了么?”
“是啊,你有你的目标,我也有我的目标,咱们各自向各自的目标奋斗。”
刘惜君作揖道:“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咱们以后还会再见的。”
说完,崇祯便带着人策马而去。
目送崇祯消失在月色中,刘惜君才回了自己的屋子。
崇祯道:“安排一些人在这里守一段时间,确保这位刘大人的安全。”
“是!”
等皇帝回了军中大营,心情大好。
第二天清晨,薄雾笼罩在原野上,仿佛女人神秘的面纱。
崇祯一大早就起床了,大家整顿军备,收拾了营帐便出发。
崇祯回头看了一眼村子的方向,笑了笑,自言自语道:“希望你今早成长起来,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当天下午,崇祯便抵达了长江北岸的渡口。
县离南京城已经非常近了,它就在长江北岸。
而南京城则在长江南岸。
此时,北岸的渡口倒也是非常热闹,有不少从长江沿岸的城市抵达的。
例如成都的蜀绣,就运到了重庆,从重庆沿江而下。
还有从荆州府运输过来的大米和布匹等等货物。
有的停在南岸,有的停在北岸。
南岸的渡口规模明显更大,连绵起伏的货船,延伸了近十里远,各类货品琳琅满目,从各地运来,在南京城卖一个好价。
渡口有士兵把守,对过来的所有商船都会检查。
崇祯这一下子带了几千人来了,而且人人骑马,自然立刻引起了渡口士兵的警惕。
一个小旗(明朝传统军队的基层军官)带着人走过去,见崇祯带着这么多人来,便知道来了大人物,连忙道:“卑职参见大人,敢为大人从哪里来?”
骆养性道:“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要多问,准备船,我们要渡江。”
那小旗立刻不敢再多说一句话,连忙让手下去准备渡江的船。
很快,崇祯便带着人渡过长江。
崇祯在南岸看到了许多商队,南岸还有专门的运输队伍,这些人专门运输船上卸下来的货物到南京城里,和后世的物流公司一样。
众人的目光都被崇祯的人马吸引过去,一看这来头就不小。
南岸的守卫立刻带着人马过来:“卑职参见大人,请问大人从哪里来,去往何处?”
骆养性道:“我们从北京来,入南京城。”
对方一听是北京来的,态度更加恭敬:“请大人出示身份,洪帅有令,各地严管。”
骆养性道:“去告诉你们洪帅,我们他管不着!”
崇祯连忙拦下他道:“凡是都得讲规矩,既然是洪帅定下的规矩,我们也要尊重。”
“是!”
那守卫一看崇祯如此通情达理,心头压力骤缓。
崇祯道:“御林卫第一军,前往南京城。”
那守卫心头一震,难怪,原来是天子亲军来了!
他激动道:“这位大人,敢为是御林卫的哪位军帅?”
御林卫第一军军帅马世龙道:“本人马世龙!”
“原来是马军帅,久仰大名,只是卑职等并未收到上头的消息说有御林卫会来。”
“怎么,你不信?”
“不是不是,卑职不敢,只是洪帅有令,凡是超过百人,必须先停下,不准前行。”
“御林卫也不准?”
“军帅,洪帅军令如山,卑职若是违背了,会掉脑袋的!”
崇祯一听,心中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这充分体现出洪承畴治军之严明。
他说道:“我带着三十几人进城。”
那军官心头又是一缓,这少年人实在太体贴人了,对他的好感真是爆棚,连忙道:“这到可以。”
崇祯便带着三十几人过去,其余人皆在附近安营扎寨。
崇祯刚走了几步,便问那军官:“这些人都是去南京城的?”
“回大人的话,他们都是去南京城做买卖的。”
“我看他们脸上愁眉苦脸的,这是为何?”
“回大人的话,今日南直隶所有的知县和知府都来了南京城,前面的道路堵塞,他们怕是担心天黑之前,货物运不进去。”
“知府和知县都来了南京城?”
“是的,都来了南京城,税收在即,洪督师要传达朝廷新政和陛下圣意,所以所有人都来了。”
“断不至于堵塞到天黑。”
“也有可能是前段时间应天府打仗,许多人的买卖黄了,最近生意也不好做。”
的确,死了不少儒生,那些儒生平日里可是各个酒馆、青楼,各种店面的主力消费者。
战争对南京城的商业肯定有很大的影响,怕是现在南京城内的民生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崇祯也不再多问,带着人朝前面走去。
而那军官连忙道:“快去通传,御林卫马世龙御林卫第一军团抵达南京城。”
“是!”
这金陵的秋,姹紫嫣红,远远看去,那些树林仿佛燃烧的金色火焰,将高大、古朴的金陵城城墙簇拥起来,在湛蓝的天幕下,如同一幅高贵的画卷。
南京城的气质与北京截然不同。
北京虽然是帝国首都所在,但无论是贵气,还是人文气,都比不上南京城。
北京更多的像一个军事要塞,而南京城,给人的感觉才是富饶、高贵、典雅之地。
“让开!你们都让开!没看到本官在赶路吗!”
“本官可是县的知县!本官现在要去城里拜见洪督师,要是被你们耽搁了,绕不要你们!”
崇祯一听县知县,注意力立刻就被拉了过去。
县知县不就是昨日张奎说的知县大老爷么?
崇祯没想到这么巧就遇到了。
第280章 大明朝的商税(第三更)
前面人倒是挺多,一队队满载货品的马车沿着宽敞的官道行走。
放眼望去,崇祯竟然发现了不少身穿官府的官员,他们有的骑着马,有的坐着马车。
看来都是被洪承畴召集过来的。
“跟你说话呢!没听到么!”
崇祯转身看着后面的马车,马车的帘子被拉开,一个肥头大耳的男子正在冲着崇祯大声叫喊。
这个男子穿着一身知县的官服,把官服都撑起来了。
崇祯道:“你就是县的知县?”
“你哪里来的,敢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县这知县脸立刻就阴沉下来,“赶紧下马跪在地上给本官道歉!”
他这话立刻吸引来不少人的目光。
一边的骆养性和马世龙同时都拔刀,一副随时准备冲过去将这知县砍成八块的架势。
一看对方拔刀了,这位知县就有些害怕起来,语气明显软了几份:“我是朝廷命官,你们想做什么!”
崇祯笑道:“将刀收起来,不要吓到咱们的知县大人了!”
骆养性和马世龙接到皇帝的命令,这才将刀收起来。
旁边一个仆从对那知县道:“大人,还有许多货呢,若是节外生枝,被发现了,怕是免不过去了。”
知县这才冷哼一声道:“本官今日还有要事,便不和你计较。”
说着,便带着人往前面走去。
马世龙道:“公子,待我去取他首级。”
“不着急,在这里杀他没有任何用,反倒会引起周围民众的恐慌。”
“那……”
“别急,咱们先进城。”
崇祯向来秉承着杀人立威的理念,在这里杀人,立不了威,反而会造成麻烦。
你想想啊,一个知县,在光天化日下被杀了,大家是不是都会恐慌。
相反,在洪承畴的大会上再杀,以勾结地主破坏新政的名义上,是不是就立威了?
所以,杀人从来都是一门艺术。
张凡倒是第一次来明朝的南京,果然是大明朝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里的商业气象,是北京完全没法比的。
哪怕是经历了一场战争,人们依然怀着十分的热情将货物运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