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

    既然天山以南的这篇绿洲这么好,为何当年大明朝要放弃?

    难道当年的大明朝就没有人知道这里有盐池?

    没有人知道这里适合种棉花?

    答案是,他们都知道。

    既然都知道,为何还要放弃?

    主要问题还得回到交通上。

    古代的交通,大大制约了中央对地方辐射的范围。

    没办法,想要控制更远的地方,就必须得有便利的交通,否则随时有失控的风险。

    一旦失控,前期的仗就白打了。

    所以,古人不傻,也不蠢。

    只是时代的局限而已。

    但是,现在有了火车,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西域的控制力度,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牢固,可以充分地挖掘这里的资源价值。

    崇祯看完后,说道:“给内阁写信吧,可以发布往西北的移民政策了,只要愿意移民,火车票朝廷包了。”

    恰好进入嘉峪关的火车,路过了华北平原、河南,这些都是人口大省。

    移民南洋的人可以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出,而移民西北的,完全可以从中原、关中出。

    湖广省也是人口大省,武昌的铁路也已经通了长安。

    通往西域的铁路,无疑是一条经济大动脉,将原本的汉地与西域紧紧连接起来。

    天山盐池一旦被控制下来,盐价会不会继续下跌?

    棉花一旦广泛种植,冬天的时候,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穿上很厚的棉衣了?

    柳如是放下筷子,走到一边,提起笔就开始给内阁写信。

    皇帝一边念,她一边写。

    柳如是的字写得非常清秀好看,等写完,又给皇帝看了一遍。

    崇祯说道:“发出去吧。”

    曹化淳接过来,将其密封好,便出去了。

    一边的古丽热娜看得十分好奇,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这一看下来,她不由得好奇地看着张凡,对他的身份也起了好奇心。

    “对了,让他们先停了火炮。”

    “是。”

    过了片刻,火炮就停了。

    又过了片刻,曹文诏回来了:“陛下,老臣不明白,为何要停止进攻?”

    “老将军不要着急,大过年的,让将士们缓一缓,城内的人飞不走。”

    这时,传令兵回来了。

    “报!捷报!”

    “进来!”

    传令兵风尘仆仆,进来后,双手托着一份文书:“陛下,我军在达坂大获全胜,歼敌39862人,俘虏7321人,酋首海日古已经伏诛!”

    崇祯霍然而起,顿时大喜:“好!”

    他接过来,快速看完,然后对曹文诏说道:“老将军,你看,援军也被我军打没了。”

    “此时正是一口气拿下吐鲁番城的时候,虽说是大年三十,但臣等愿意立刻攻城!”

    崇祯拍了拍曹文诏的肩膀:“要是现在把吐鲁番攻下来了,铁门关的鞑子援军得知后,大概率会退走。”

    曹文诏微微一惊,他立刻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这是留着吐鲁番,钓鱼?

    “陛下……陛下圣明,老臣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曹爱卿,回去好好休息,不急,朕会给你机会率领我大明铁骑,出达坂关口后,在西域广袤的草原上飞骋!”

    曹文诏也不说什么了,他确实有些心急,他今年已经六十好几岁,快七十的人了,还在军中不愿意退休。

    唯一的执念就是能把西域为皇帝打下来。

    他说道:“臣告退。”

    一边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的古丽热娜眨巴眨巴眼睛,甚是好奇。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探子最近的回报,铁门关的鞑子军队已经抵达觉罗塔格,离吐鲁番只有两百里的距离。

    崇祯脑子又开始飞速转动起来。

    他跟柳如是说:“去跟曹文诏说放开一面城,让城里的人可以出来。”

    柳如是疑惑不解:“陛下,这是为何?”

    “让城内的人去接触援军。”

    “这……这岂不是会……”

    “援军必然会前来。”

    “这又是为何?”

    崇祯说道:“如果你是援军统帅,得知吐鲁番被围,会如何想?”

    柳如是歪着头想了想说道:“我会觉得明军很强,能将吐鲁番围起来,说明城内打了败仗,不敢出战了。”

    “你的想法是对的,那你会救援吗?”

    柳如是说道:“如果是我军面临这种情况,我肯定会救援,不过鞑子的统帅可能会这样想:让城内的人和明军继续耗着,等两败俱伤,我再打。”

    柳如是的小脑瓜子转的还是很快的,大概率上最高统帅都会这么想。

    崇祯又说道:“我军和城内的耗着,意味着援军在一边待着,相当于援军也耗着,别忘了,这支援军可不是真正的援军,他们是来吐鲁番集合,准备征讨我大明的。”

    柳如是的脑瓜子上冒出了各种问号,所以咧?

    崇祯又说道:“所以,他们是来吐鲁番补充粮草的,他们可耗不起!”

 第1000章 朕要一口气将叶尔羌汗国打废一半(第二更)

    下午三点钟,阿布伦得到了一个消息,南城门的明军撤了。

    “撤了?”

    “撤了!”

    “明军这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阿布伦立刻明白过来,汉人的兵法里说,围城围三面,放一面瓦解敌人的军心。

    阿布伦:好狡诈的汉人!

    不行不行,得立刻想应对之策。

    聪明的阿布伦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

    对了!三面围城,也不至于我军立刻军心涣散要逃。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派人出去和援军联络。

    鉴于之前派出去的都石沉大海了,这一次由于一面城墙的明军撤走,可以多派一些人。

    说做就做,阿布伦立刻一口气派了几十个人,分头行动。

    主要任务是联系到两路援军,一路是海日古的援军,一路是从铁门关来的呼和巴图。

    阿布伦:那两路大军一定会来吐鲁番的,因为他们需要补给!

    时间就在这样慢慢地过去。

    崇祯也不着急,没什么事他就带着红娘到处欣赏塞外的风景,看看壮阔的天山,感慨感慨山河的壮美。

    鱼儿,会自己上钩的。

    第一路探子,朝西边达坂奔去,跑啊跑啊,跑到了达坂,发现地面的雪是红色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去,但是看不见尸体了。

    第二路探子,朝东南边跑啊跑,跑到跑到觉罗塔格。

    嘿,还真遇到了呼和巴图的的大军。

    呼和巴图这帮人一部分大老远从莎车王城跑来,另一部分驻扎铁门关跑来,一听说吐鲁番被明军围住了。

    不但没生气,反而相互庆祝起来。

    没错,他们庆祝起来!

    难道他们是明军派往西域的间谍?

    肯定不是。

    他们庆祝的是,阿布伦那个狗日的也有今天?

    这件事,传回王城,阿布伦吐鲁番阿奇木的职位也就没了,不仅没了,以后在汗国的威望也会一落千丈。

    呼和巴日更是大笑道:“被明军围城,简直是奇耻大辱!”

    派出来的探子,将前段时间与明军作战述说了一遍,呼和巴日那是更加不屑一顾。

    他认为阿布伦是在给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故意把明军神化。

    这是战败将领惯用的伎俩。

    如果人人都这样,那以后打了败仗就找理由,谁都不会拼尽全力打仗了!

    其实,呼和巴日等人的这种反应,倒也不是完全轻视明军所致。

    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对阿布伦的不满,将不满的情绪宣泄出来,潜意识里认为阿布伦输给明军,是一种奇耻大辱,就不配做吐鲁番啊阿奇木。

    要知道,吐鲁番是叶尔羌汗国在东方的一块肥肉,这里的物产非常丰富,哈密的盐池还能为汗国提供丰富的盐,对民生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上一任阿奇木是汗王的胞弟,而阿布伦上任后,为了稳住吐鲁番,汗王是准备将妹妹嫁给他的。

    如崇祯所料,呼和巴日这些人并没有坐视吐鲁番被明军围城,而是立刻准备去救援。

    毕竟他们长途跋涉,也需要补给了。

    如果袖手旁观,补给耗完,可能正在围城的明军会转头朝他们礼貌地微笑:小伙儿,听说你的补给耗完了?来,来老子这里来,老子这里补给多!

    只要是一个脑子正常的将领,都不会将军粮快消耗完的军队置身于敌人附近。

    那无异于是在自杀。

    正月二十日的这天傍晚,崇祯正在和柳如是讨论电报的问题,探子突然回来汇报。

    一支蒙古大军正从东南方向朝吐鲁番这边挺进,预计明日上午抵达。

    崇祯立刻将诸将召集起来,然后连夜开始开会。

    鱼儿过来了,开始布网围杀了!

    将这支援军干掉后,就可以放心地把吐鲁番的城门轰开。

    这样算下来,加上哈密的,一共可以干掉22万叶尔羌汗国的军队。

    原本计划征讨玉门关的,将会全部埋葬在吐鲁番。

    崇祯就喜欢如此高效的歼灭战!

    当天晚上,阿布伦也收到了回来的探子的消息。

    太好了!呼和巴图果然来了!

    明日便见机行事,与呼和巴图里面夹击明军,一举打破明军!

    对了,海日古呢?

    为何没有海日古的消息?

    那厮应该早就能到才对啊?

    阿布伦只当那家伙是故意拖延,故意不施救。

    等老子干掉明军之后,再跑去汗王那里告你的状!

    此时的总兵力对比?

    明军尚有九万多战力。

    阿布伦原本有10万大军,

    索伦巴日在城外送了3万大军,城内还有7万在瑟瑟发抖。

    呼和巴图有5万大军,加上城内7万,12万。

    阿布伦:明军9万,我军12万,优势在我!

    当天晚上,明军就开始张罗着布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