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首歌,必须一句一句地进行扣细节的工作,确保每个部分都是正确的、联合起来的整体也是和谐的。
首先,划分声部。
此时,小组成员们才知道,在试唱的时候,李容夏就已经准确把握每位成员的特色,对于唱段、声部进行分配,不仅适合成员,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成员音色的特点,展现成员的魅力。
其次,确认音准。
五位成员全部都需要学习整首歌,把握歌曲的脉络,旋律的流动、情感的起伏以及乐器的切入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和音切入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歌曲的具体位置,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保证层次分明的同时,不会变得突兀。
再次,练习和音。
这也是最困难的部分,甚至比高音还要重要——因为高音考验的是演唱者的个人能力,而和音考验的则是小组的团体协作能力,这需要反反复复、持续不断的练习,一点一点地慢慢磨合,没有捷径。
毫无疑问,这就是最为消耗时间也最为艰难的环节。
最后,练习高音。
李容夏之所以说,“冰爱”是三位主唱加两副主唱的配置,就是因为整首歌全程高音,需要挑战高音之外更高音的位置,足足有三个——由李容夏、金成理和李建旻担任;而金龙国和朱镇宇也必须挑战自己音域的极限,发挥难免不太稳定,练习就是打开局面的唯一办法。
另外,保证休息。
声乐练习最麻烦也最复杂的一件事就在于,保护嗓子。过度练习,不仅可能无法达到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一旦破坏声带,影响高音的质量,甚至导致发不出声音,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这也意味着,即使想要日夜兼程地练习,也不能操之过急,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保证休息时间,并且需要利用不同手段来温养保护嗓子,确保劳逸结合,在繁忙之中寻找到一个平衡。
于是,“冰爱”小组也就陷入一个矛盾的危险境地,一方面需要大量练习,一方面又必须避免练习过度。
难!难于登天!
也正是因为如此,“冰爱”小组不再是最迟一个离开练习室的队伍——舞蹈定位的小组们需要更加勤奋,但是,“冰爱”小组的碎片练习时间却是最多的,无论是在宿舍,还是在食堂,抑或者是休息时间,他们都在抓紧时间练习。
可是……练习效果依旧无法令人满意。
“冰爱”,果然名不虚传!其他练习生们纷纷避开这首歌曲,绝对是有理由的,完全可以理解。
朱镇宇和李建旻的发挥都不太稳定,曾经在“男子汉”副歌部分完美消化高音的李建旻,此次面临难关,“冰爱”的高音部分屡屡出现差错,走调、破音、音准不稳等等糟糕情况全部都遇到过,挫折感十足。
金龙国和金成理也都遇到了各自的难题,特别是和音部分,不仅需要音准,而且需要和谐,配合起来着实遇到诸多问题,反反复复的练习也在持续不断的撞墙,着实让人有种仰望高山的无奈和无助。
其实,李容夏也并不轻松,除了重新编曲、分配工作等等琐碎事情之外,他自己也需要练习的时间,另外还需要帮助队友,四名队友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境,唯一能够提供帮助的就是身为队长的李容夏了。
真正是身负重任,比起“男子汉”小组时期,还要困难两倍三倍。
不过,客观来说,面对“冰爱”这样的歌曲,发挥不稳定本来就是预期之中的结果,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够寻找到相对稳定的呈现方式,然后期待着登上舞台的时候,以最佳状态完成最好演出。
尽管现在练习没有能够取得预期之中的效果,但练习也是唯一一个提升实力的办法,他们需要更多练习,而且是掌握技巧、保质保量的练习,每次练习都必须提升质量,确保练习能够取得最大效果。
“……用力,用力感受力量。”
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冰爱”小组依旧在声乐练习室进行练习,李建旻和朱镇宇自身的音域都相对不俗,挑战“冰爱”这首歌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高音之外的高音,他们两个人的发力方式都不太正确,也就意味着非常耗损嗓子,自然而然,发挥也就无法稳定,他们必须调整方法。
现在,李容夏就正在进行基本功的教学。
“冰爱”这首歌,全程高音之外,经常在某一个音符或者某一句歌词上,需要短暂地爆发出一个高音,但高音也就只有一个,这意味着发力需要精准正确,并且点到为止,随即就收回来,并且保持呼吸的平稳,继续进行后面的演唱——
否则,即使高音唱上去了,后面也可能因为呼吸或者发力的紊乱而被打乱,荒腔走板也就不可避免。
所以,如何在瞬间爆发出高音并且保持高音的稳定性,而后快速收回来并且维持演唱的平稳持续性,这也就成为另外一个难题。
幸运的是,这是纯粹技巧问题,通过反复练习就能够解决。
李建旻靠墙站立,伸出双手,然后李容夏用双手压住李建旻的手掌,用力往下,并且要求李建旻双手坚持住不要泄力,“小腹,感受小腹的力量,然后,发声。”
“无论谁都面对着伤痛和叹息……寻找着能够相拥的那个空间……”李建旻开始演唱自己在“冰爱”里第二段的高音部分。
李容夏轻轻点头,“对,你需要感受力量,第一段保持平稳,然后进入第二段,力量稍稍往上提升,你可以感受到我手掌施加的力量吗?就这样一点一点提升起来。”从话语到动作,解说完全配合起来演示,李建旻直观地就能够感受到变化。
196 技巧练习
“无论谁都面对着伤痛和叹息……寻找着能够相拥的那个空间……”
这是“冰爱”歌曲第二段,主歌切入副歌之前的一个衔接,即使不是高/潮部分,音调就已经高得不行,而且还是逐渐走高的一个过程,将旋律与情绪完美结合,一点一点攀升向高潮,进而在副歌部分引爆。
自然而然,难度系数也就不可小觑。
这一部分拥有两个难点,第一,第二句歌词的音调上升半个调,但前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需要保持气息输出的稳定。
第二,前半句的最后一个词“叹息”也是升调,需要瞬间爆发,但爆发完毕之后,紧接着就需要完成衔接,力量控制要求非常严苛。
如此难度,和“男子汉”相比足足提高了一个档次,李建旻的高音没有问题,但持续高音的稳定性就差强人意,而且,练习生时间太过短暂,基本功不够扎实,发挥也难免出现波动,进一步扩大了不稳定性。
现在,李容夏就在扣细节,保证李建旻对于发力的理解是正确的——
当然,也不仅仅是李建旻,其他队友们也都在认真学习。
“无论谁都面对着伤痛和叹息……寻找着能够相拥的那个空间……”
一遍。
再一遍。
李容夏通过解说和实战的结合,让李建旻在实践之中摸索出正确道路,“现在摸索到一点感觉了吗?”
“呼吸是平稳的,力量则是上升的。你需要感受到我双手的力量,把力量一点一点螺旋式地累积起来,为第二句的爆发提前蓄力,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会破坏呼吸的稳定性,保证你能够说放自如。”
说完,李容夏就自己示范了一遍,然后再继续让李建旻尝试,整个力量的积蓄轨迹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不仅仅是李建旻,金龙国在旁边跟着一起尝试,也琢磨出了一些窍门,发力和呼吸都明显顺畅起来。
“然后,音准出现波动的主要问题还是发声……”李容夏接着说到,“其实就是共鸣,鼻腔、头腔和腹腔的共鸣震动,你可以尝试用鼻音发出’内’的声音,哼唱这一句歌词的旋律,但发力方式还是一样的。”
李建旻立刻就明白过来,“内内内内内……”地哼唱起来,与此同时,李容夏双手压制李建旻掌心的力量也从一而终地输送出来,然后李建旻就能够感受到腹腔、鼻腔、头腔的共鸣清晰地传出嗡嗡震动。
音准,也是基本功,与发声发力方式息息相关,只要学习正确的方式,就能够寻找到音准的稳定性。
李建旻和朱镇宇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持续高音状态下,音准就容易飘忽不定,从发力到呼吸全面感受到极限,准度也就跟着一起摇摆不定,就好像狂风之中摇摆不定的柳枝一般。
一遍。
再一遍。
朱镇宇明显就能够感受到李建旻的音准稳定下来,不由眼前一亮,“容夏哥,我也想要试试。”
李容夏对着朱镇宇瞥了一个视线,“等等,建旻先练习完毕再来。”而后就再次看向李建旻,“你现在感受到共鸣了吗?记住这种共鸣方式,改变自己的发声和发力方式,音准就能够找到重心稳定下来。”
“最后,高音的控制。”李容夏松开双手,“建旻,你现在看着远端……”
声乐练习室的空间着实有限,一目了然,视线完全被封闭,李容夏也有些语塞,不由稍稍停顿了一下,但还是继续说了下去,“想象远端,就好像对隔壁练习室喊话一样,继续发出’内’的音,呼喊出去。”
“内”,其实就是鼻音,最后一项练习,就是在发力发声的时候保持共振的稳定性,让肌肉铭记发音方式。
“内!”李建旻发出了声音。
“再隔壁练习室。”
“内!”李建旻继续提高声音。
“走廊尽头的练习室。”
“内!”李建旻轻而易举就发出了声音,结果自己都不敢相信,瞪大眼睛看向李容夏——虽然高音并不是难题,但如此轻松地发出高音,却是第一次,就好像魔术一样,短短六十秒就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李容夏却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