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映问:“你谁啊?”
男人好笑道:“你睡蒙了吧,连我都不认识了?”
沈映翻了翻眼珠儿,想起男人刚刚唤他“照熹”,那两个字是小皇帝的表字,而这世上敢直呼皇帝名讳的不多,据他所知,其中就有个是小皇帝的堂哥,也就是那位和小皇帝“志趣相投”,都喜欢纵情声色的安郡王。
沈映试探地问:“沈暄?”
安郡王笑嘻嘻地道:“想起来了?”
安郡王比小皇帝大不了几天,在春晖堂读书时,两人就最要好,概因安郡王从没有因为沈映生母出身低微又不受高宗喜爱而瞧不起他,因此即使后来沈映登基为帝了,他们之间私下也不以君臣相称,只称你我以示亲近。
沈映大清早被人吵醒,没睡饱觉,心中不大畅快,“你怎么来了?”
安郡王也不嫌地上脏,直接撩起衣服就盘腿在地上坐下,“我听说你又被太后罚跪,担心你一个人在宝华殿无聊,就过来看看你,不过,”他看到沈映身子下面压的几本皱皱巴巴的话本,还有地上的果皮瓜壳,笑道,“看你好像也不是很无聊的样子。我说皇上,这里好歹也是供祖宗牌位的地方,你这又是嗑瓜子又是看话本的,对祖宗也忒不恭敬了吧?”
“你懂什么?”沈映打了个呵欠,“老祖宗平时听念经念佛都听腻了,我给他们念了一晚上话本,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安郡王哈哈大笑,“明明是老祖宗快被你气活了才对!”
沈映摆了摆手,“废话少说,你还有事没?没事就走,别影响我睡觉。”
安郡王拍了拍沈映的肩膀,“别睡啊,这都日上三竿了。对了,我听人说你是因为宠幸前些日子那个从我府上带走的男宠,从而得罪了太后被罚跪在这里,是不是?”
沈映懒洋洋道:“是啊,怎么了?”
安郡王叹气道:“嗐,不过就是一男宠,你何必为他惹太后生气呢?堂堂皇帝,还被连累罚跪,那个男宠也太不懂事了些,恃宠生娇,忘了自己的身份。”
沈映翻身侧躺着,手肘着地撑起头,打量安郡王:“你到底想说什么?”
安郡王冲他神神秘秘一笑,忽然抬手拍了两下手,便有两个身段纤细的小太监从屏风外面绕进来,走到沈映面前跪下请安,抬起头一看容貌,俱是一副俊逸风流的好相貌。
安郡王得意洋洋地指着那两人道:“这两个,是我特意找人从江南带回来的美人儿,从小养在内宅调。教的,性子和模样都是极好,他们还会唱南曲儿,就让他们在这里伺候你给你解闷儿罢。”
沈映无语地看着安郡王,这货刚才还说他不敬祖宗呢,现在就给他带了两个男宠过来,跑来祖宗祠堂寻。欢作乐就是对祖宗恭敬了?
“你可真是个人才。”
安郡王沾沾自喜道:“哪里哪里,为皇上分忧本就是臣分内之事,世上多的是懂事温顺的美人儿,不管皇上想要多少,只要一句话,刀山火海,我这个做哥哥的都可以替你寻来!”
沈映有一句没一句地听安郡王拍马屁,眼睛不经意间往外间一瞥,忽然注意到屏风后面有个身影看着有点眼熟,不似其他习惯了低头含胸的太监,从身形上看……好像是顾悯?
对了!昨晚也没听到从寿安宫传出说太后把顾悯怎么样了的消息,这么说,难道顾悯真的安然无恙地走出了寿安宫?
可以啊!有两把刷子!他没看走眼!
沈映精神一振,立即从地上爬起来,一脸正气凌然地打断安郡王道:“你莫再说了,快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带走!朕已经有了君恕,眼里再不会容下旁的人,不仅如此,朕还要为君恕遣散后宫,别说是太后,就算是天王老子玉皇大帝,也阻挡不了我们在一起!朕从此只宠他一人!”
安郡王仍坐在地上,傻愣愣地抬着头,看着突然莫名其妙发表爱的宣言的皇帝,“照熹,你怎么了?不是还没睡醒吧?”
跟着他一起出来的江水平看了打趣道:“你穿这身还挺像回事的。”
顾悯的手漫不经心地搭在刀柄上,“哪回事?”
“狗仗人势的势。”江水平见顾悯睨他,忙举手讨饶,“这可不是我说的啊,都是老百姓传的,说朝廷养了两条狗,一条东厂的阉狗,一条锦衣卫的花狗,狗仗人势,无恶不作。”
顾悯不以为意地轻扯嘴角,抬手拍了拍官服上的褶皱,“但要想在这京城中行事方便,还得穿这身狗皮才行。走吧,去会一会咱们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大人。”
两人一前一后,往北镇抚司衙门走,过去递了任职文书给门口值守的锦衣卫,锦衣卫查验了公文,确认无误后把文书还给顾悯,行过礼后领着他们进了衙门里。
顾悯走进衙门庭院内,四下环顾一遭,各位所锦衣卫有条不紊地进进出出,俱都一脸严肃,一句闲聊嬉笑声都听不到,显然是平日里训练有素。
顾悯停下脚步,问带他进来的锦衣卫:“我第一天上任,理应先拜见指挥使刘大人,不知刘大人今日可在?”
那锦衣卫说:“顾大人今日来的不甚凑巧,刘大人才有公务出去了,可能要到午时过后才回。”
顾悯顿了下又问:“那诏狱在何处?可否带我进去?”
那锦衣卫看了眼顾悯,忽然笑道:“自然可以,您是佥事大人,咱们北镇抚司里外您都可以自由出入,诏狱在这边,请随属下来。”
第64章 第 64 章
64、第 64 章
安郡王按照沈映的吩咐; 去诏狱探望雍王,并将沈映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雍王。
老奸巨猾的雍王自然不会完全相信皇帝那些宽慰他的话,一个原本势单力薄的傀儡皇帝; 却能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一下子同时扳倒了刘太后和杜谦仁两方势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拨乱反正; 清洗朝堂; 若此时还有人敢小看皇帝; 觉得他年少可欺,那才是真的愚不可及。
不过雍王也不会太畏惧刚刚掌权的沈映,先不说沈映刚刚掌权; 根基不稳; 虽然除去了刘太后和杜谦仁在朝的势力,但目前还不至于能震慑住各地藩王。
而雍王在自己的封地经营多年,手握重兵; 更别说他手里还有丹书铁券这种免死金牌; 以及他料定杜谦仁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绝对不会出卖自己,所以就算皇帝有心想对付他; 雍王也不在怕的。
雍王早在入京前便派信使送信给几个和他交好的藩王,请他们出手相助自己; 等到了皇帝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他有谋逆之心; 就让那几个藩王对皇帝施压; 逼皇帝放了他。
雍王精心谋划; 以为万无一失; 觉得沈映不过就是一刚学会捕猎的狼崽子,哪里斗得过身经百战的老狐狸,所以就算身在诏狱,也毫不担心; 每天该吃吃该睡睡,淡定得就好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
不过沈映居然会派安郡王来探望他,雍王对这点还是有点意外的,他们虽然辈分上分属叔侄,但实际上哪有什么叔侄情分,转念想想,可能皇帝也是想给自己博一个仁君的美名吧。
雍王听安郡王转达完沈映说给自己听的话,心里冷笑,他这个侄子年纪不大,倒将当皇帝的那套虚伪做派学了个十足十,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其实心思深沉阴毒,他父亲高宗是如此,他当儿子亦是如此!
雍王想,既然皇帝想装仁义,那他也不能不配合啊,于是趁机提出说自己在狱中多日,实在想念家人得紧,恳请皇上体恤他年迈多病,允许他见一见雍王妃,来纾解他的思亲之苦。
安郡王探完雍王的监,去向沈映复命的时候,将雍王的请求告诉了沈映。
沈映正在书房里读《史记》,听安郡王说完,放下手里的书,思忖道:“你确定他说的是想见雍王妃?”
安郡王道:“回皇上,我当然确定啊,我又不是七老八十耳朵不灵了,怎么可能听错。”
沈映扫了安郡王一眼,沈暄不清楚雍王府里是什么情况,所以才会不觉得雍王这个请求奇怪,可他早已将雍王府里里外外的情况都打探得一清二楚。
雍王正妃朱氏,出身名门,十几岁便嫁给了雍王,两人育有两子一女,可惜长子英年早逝,后来由次子沈晖承袭了雍王世子之位,但沈晖是个平庸无才之辈,并不受雍王喜爱。
雍王还有个侧妃柳氏,柳氏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十分得雍王的宠爱,柳侧妃还给雍王生下了一个聪明乖巧的儿子,雍王老来得子,难免对幼子多有偏疼,又加上柳侧妃每晚在他耳旁吹枕边风,雍王便动了改立柳侧妃的儿子为世子的念头。
幸好朱王妃能干有谋,她与雍王结发多年,在雍王府内外素有贤名,许多雍王府的幕僚对她也十分敬重,经过朱王妃的多方奔走,说动雍王的谋臣们纷纷劝谏雍王不要废长立幼,才让雍王最终打消了改立世子的念头,朱王妃得以帮儿子沈晖保住世子之位。
雍王宠爱年轻貌美的侧妃柳氏,对年老色衰的朱王妃早就没了感情,若说他在狱中最思念谁,那也该是柳侧妃才是,可雍王却说想见的人是朱王妃。
沈映才不会天真地以为雍王是突然感念起了和朱王妃几十年的夫妻情分,才会想见发妻,不过稍一细想,便猜出了个中缘由。
雍王固然宠爱柳侧妃,但柳侧妃只是个空有美貌的花瓶,雍王被押解进京,这种事关生死的关键时候,柳侧妃可帮不上忙,还是得靠善谋略的朱王妃来帮他稳住大局。
雍王知道杜谦仁兵败后,自知难逃干系,早将雍王府的一切都提前托付给了朱王妃,所以他现在才会想见朱王妃来了解目前的局势,顺便告诉朱王妃下一步该怎么做。
沈映低头看了眼桌上的《史记》,他刚刚正好读到《吕太后本纪》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