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这样说,此时的交趾,与中原各国地位一般,都属于中国,即使后世称作吴朝。
直到968年,交趾地区的丁部领称帝,取国号为“大瞿越”,安南这才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成为国家。
吴权死后,大臣杨三哥篡夺吴朝继承者吴昌岌的王位,爆发十二使君之乱,越南历史进入十二使君时期。地方豪强纷纷割据,自称使君。
虽然吴权的次子吴昌文击败杨三哥,重建吴朝,但小小的交趾,依旧四分五裂。
而且,更奇葩的是,前几年,吴昌文与兄长吴昌岌一同称王,两王并立,更是加剧了分裂,随后吴昌岌去世,吴昌文才勉强控制分裂的局势。
显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吴昌文需要宗主国南汉的支持,而作为岭南最有权势者,李嘉自然会被其看中。
看了下礼单,战象十头,巨象军有的是,不稀奇。
美女十名,安南那地方有啥美女,李嘉摇了摇头。
“老爷,人到了!”礼单还没看完,人就到了。
“下国特使张苗,见过上国都督!”
使臣很年轻,不过三十来岁,就是有点黑,衣着与南汉一般无二,口齿也算清晰,讲的是唐时的洛阳正音,谦谦有礼,作为一个使臣还是可以的。
“贵国去年才朝贡,今年九月才是正时,为何提前就来了?”李嘉端着架子,明知故问道。
“下臣位于吾国,就听闻大汉出了一位如凤凰般的贤臣,清君侧,佐朝政,大汉国势日升,怎能不让下国欣喜?吾王特命下臣,提前朝贺!”
这样一通马屁下来,李嘉瞬间舒坦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标
这个时代,做外交官是个苦力活,且往往吃力不讨好。
比如这次安南特使,从安南到番禺那么远,一路的舟车劳顿不算,如果最后因为一句话,或者自己国家老大脑袋一抽,说了什么错话,特使就会被砍脑袋。
显然,安南国的特使很有文化,汉话也标准,比李嘉还要标准一些,毕竟是人家说的是唐时的正音。
自己入番禺不过数月功夫,就那么急忙地赶过来祝贺,李嘉对于此人还是有些好印象的,声音不知不觉中缓了一些:
“贵国国主可曾安好?”
“禀都督,国主一切安好!”张苗望了一眼这个年轻的权臣,只见其双眉如剑,嘴唇单薄,面色红润,年龄不过二十有余,端是太年轻了。
这南汉国主也忒没本事了,竟然被如此年轻人夺了权,不了几年,这岭南又得换个主人了。
心中感叹着,但张苗却脸色愈发的恭敬起来,他晓得,这位初登权位的年轻人,最在意的就是别人的认可,若是有一点点疏忽,安南可承受不住。
“贵国万民可曾安泰?”
“托大汉皇帝鸿福,吾国风调雨顺,万民安泰……”
按照礼节旧例,问候了一下国主,以及万民后,李嘉又闲扯了几句,如十二使君叛乱,以及粮草够不够,需要需要大汉的支持等等。
对此,张苗则现是感激涕零了一番,最后义正言辞地说道,些许叛乱,不值一提,不需要宗主国大人的动手,断绝了干涉的可能。
李嘉撇了撇嘴,对于其隆重且郑重其事的态度还是理解的,南汉可是南海霸主,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是赖了不走了,那该如何是好?
“贵国既然无事,那某就不再虚言了,近日,占城国冒充海盗,袭击了我国商船,大汉威严不可冒犯,所以贵国与占城相近,需派兵助阵,可否?”
李嘉板着脸,眉毛皱起,脸色微红,似乎为自己大汉人民收到侵犯而感到极度的羞辱一般,热血上涌。
“大汉立国数十年,纵横南国,哪个蛮夷敢如此放肆,如今独属占城一国罢了,民不过数万,竟然如此放肆,小瞧我大汉无人哉?”
似乎感觉到胸膛的热血在上涌,李嘉瞬间站立起来,目光直挺挺地瞧着这位使者,厉声说道,好似将其当作占城王一般,挥刀斩下。
张苗感受着这如同实质一般的杀气,如同一只伺机而食的猛虎,惦记着眼前的猎物一般,他的心中极速地鼓跳起来,忍住想抬眼望去的心思,不断地转动着,思量该如何答复。
如今国内不安,大王正欲一鼓作气统一全国,若是分兵南下,且不论挡在路中间的诸侯如何,就言中央,就得实力大减,再次动乱在所难免。
而若是不与,作为属国违背宗主国,他心中揣测,这位年轻的都督,不介意换一个国主。
好生为难啊……
“如何?”李都督好似没了耐性,催促道。
“自当如此,出兵南下,乃是吾国的本分!”张苗深吸一口气,诚挚地说道:
“上国出征占城,吾国已备好大军,辅佐征途!”
蛮夷之国有啥好的,料想这位都督与之前一般,都是想抢一笔钱财,来满足自己的招兵买马的需求,自然,派出些许兵马也是无妨。
果然是年轻人,年轻气盛,容易动怒,人家占城国劫掠了商船还少吗?些许贱民罢了,值得甚东西?
“好,某就等着贵国大军了!”李嘉变脸很快,立马欢喜起来,而这在张苗看来,就是反复无常的表现。
由此可见,权掌一国者,都不简单,哪怕是年轻人。
退下后,张苗立马回到使馆,摊开书桌,研磨好墨水,开始动笔书写起来。
“吾王亲启:臣张苗敬上,南汉国势日稳,民皆安之,上位者年轻气盛,反复无常,需小心谨慎……”
“占城者,地小民寡,蛮夷不通人性,大汉若征之,得其财,吾国得其地与人,糜费不多,所获则丰也……”
“快,送至国内,不可疏忽大意!”吩咐起身边的随从,张苗严声道。
也不知,这对吾国而言,是对是错!
目送其离去,张苗心中颇为不安,安南国小民少,又有叛乱,自前唐留下的遗产已消耗过多。
如今,国势日衰,实在惹不起这小小的岭南汉国啊!
自安南使臣离去后,李嘉心里就琢磨起来。
其实,他一开始就想着把安南给占了,收回这个离家的逆子,但人家虽小,但地方实险要,没有几千人,怕是难以征服。
但拢共他才两万人,动了数千人,中央就不稳了,要是被人捅了菊花,那就又得哭了。
况且,安南虽小,好歹也是一国啊,若是某个将领征服一国,威望就直线逼近李都督,那就大不妙了。
这个时候,李嘉就体会到赵匡胤的心情了,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占城国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国,但在岭南人眼里,就是蛮夷,灭了没啥稀奇的,况且,只需要派遣海龙军就行了,几十条船一摆,立马歇菜。
占城国别的不提,就是那个猛火油,就让李嘉垂涎欲滴了,且位置处于南下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对于掌控南海而言,至关重要的要点。
一个富得流油的,且懦弱的肥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待到李嘉在都督府说起征伐占城时,众人反而齐齐点头,自无不可。
显然,五代乱世,节操下限日趋低了,打家劫舍都成了日常,对于李都督这种无钱就劫掠的行为,不以为意。
就连王判官,只是思量了片刻,拱手说道:
“若是劫掠,臣等自无不可,但若是占据其地,奴隶其民,反而得不偿失!”
“是哩,主公,岭南就如此燥热,占城更是偏僻,将士们哪怕攻下,也守不住!”莽汉子李威此时聪明了一回,建言道:
“岭南的瘴气,湿热,猛虫已然凶猛,若是占城,自然犹甚,恐怕我等去得,就归不得了!”
纷纷扰扰之声,在李嘉脑海中转悠,的确,攻得下,守不住,的确是个难题。
“以夷制夷——”
这时,响起了清脆的声音。
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众人顿时为之失声。
李嘉则放眼望去,说话的,既不是大管家王宁王判官,也不是一向阴沉的李信,仔细瞧来,却是个年轻的书生。
模样长的还算端正,十七八岁的年纪,唇红齿白,却是个俊俏的小郎君,若非其一身读书人装扮,李嘉还真的以为是个女的呢!
“放肆!”李嘉还未明言,一旁伺候的皇城司使田忠就跳了出来,尖声呵斥道,维护议事堂的规矩。
“这位是?”李嘉则不以为意,扭过头,对着王判官问道。
“此乃前进士范棣,字子棠,年纪虽幼,却满腹经纶,对于政事看法独妙,目前为都督府文书,专事与草拟文案!”王判官连忙站起身,回禀道。
“哦?既然你有法子,就说出吧,咱们是议事,不拘泥官职大小!”李嘉哈哈一笑,颇为爽朗的说道。
堂上的众人,文臣方面,王宁作为判官,居左手边,因为唐及五代,以左为尊,李嘉这是明晃晃的表示,以文为要。
位居次席的,则是工部侍郎孙钊,然后就是兴王府尹李郜,之后就是太学生领导者书记官傅宁,以及李淮等佐官,皆拱手而立,认真听着。
武官方面,则以都督府亲军元从军张虎子为首,其次是左羽林军都指挥使李信,右羽林军都指挥使李威,左龙虎军张维卿,右龙虎军黄勇,以及神弩军黄阳,以及况毅等,可谓是人才济济啊!
“禀都督,李将军所言极是,占城国湿热难耐,一年中竟然有半数时日都在下雨,泥泞难行,这也是为何后汉所以弃之所在!”
范棣瞧着众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心中瞬间一笑,先声夺人的效果出来了,他不由得挺起胸膛,昂声说道:
“占城离朝数百年,俗不通,言不顺,中国何以治之?某则言,以夷制夷!”
“占城者,城不过十数,皆为小王,其国主独占大城,若杀之,占其城,有其国,分其众,设一都护统兵千人治之,日后徐徐迁徙民众,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