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眼睛转了转,歪着头,用扇子遮住嘴唇,轻声道:“你怕是不知晓,听我三舅家的姨娘家的表舅说过,朝廷科举考试,虽然不限年龄,但过了四十,其实就难以上榜了。”
“所以,三年一科,人这一生,也不过十来科罢了,每一科都须珍惜才是!”
见其这般言语,李嘉倒是颇为讶异,这番话可只与一些大臣们说过,未曾想竟然传播开来,他假装惊诧道:
“这又是为何?三十少明经,五十少进士,限制四十岁又算什么?”
“嘿嘿!”何欢得意道:“这你就不晓得了,近些年,进士及第者众多,但天下州县是有数的,自然精益求精;再者,如今进士也须入地方,四十以上,早就老眼昏花,牙松齿落,案牍劳形之下,哪能料理政事?”
“若不是举人也可为官,天下读书人也不知成何模样。”
“五品下,五十而致仕,又能掌权几年?”
“仔细想来,这般倒是挺有道理的!”李嘉装模作样地赞叹道。
“嘿嘿!”何欢点点头,认同道:“天下的官位都是有限的,若不是这般,咱们举人哪能有官做?”
说着,他又摇摇头,感慨道:“如今,只要是个秀才,运作好些,也能做官咧,咱考不上进士也没关系,反正有官做,下场见识一番也是好的。”
“啧啧啧,对咱们读书人来说,这算是最好的时候了,毕竟圣天子在朝,可不一般!”
闻听这般奉承,李嘉仿佛喝了热开水一般,浑身上下毛孔张开,舒坦个不行。
两人这般交谈之际,这边王符却迎上了田晗、杨文靖二人,奉上主座,举子们也纷纷迎上,恭维声不绝于耳。
“何兄不去奉迎?”李嘉看着不动如山的何欢,惊奇道:“若是得这两人赞叹一句,你以举子出仕,哪怕为县令也是合适。”
举人理论上是佐贰官,但如今五十致仕,以及罢黜使的巡查,几乎每个月总有人落马,官位还是颇为宽松的,举人为县令倒是常有。
“鄙人淡泊名利!”何欢扇了扇风,抬起下巴,不紧不慢地说道。
“也对,何兄有自知之明,晓得后来居上的道理!”
李嘉笑道。
这时,高堂满座,读书人欢声笑语,精美的佳肴也一个个奉上,美酒也盛了上来,杯觥交错,谈笑晏晏。
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某德才浅薄,今日得诸君相邀,着实惭愧。”杨文靖乃湖南大儒,他一开口,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静听言语。
“但如今盛世年华,文风鼎盛,又恰逢科举大年,盛情难却之下,只能前来与诸君一会,希望能为国家发现些李杜之才,也不枉王君的盛情邀请。”
田晗也捋了捋胡子,表示认可,也浅浅说了几句,说若是为魁首者,彩头除了文房四宝外,还有五十贯的钱财,其次受到认可的,也有十贯钱。
如此一来,气氛也越发地高昂起来。
作为此次文会的发起人,王符则仿若半个主人,言语道:“恰逢盛会,又有田老及杨先生到来,希望诸君不要吝啬文墨,一展才华……”
随即,其言语,以春为题,不限韵脚,出一首诗。
田晗认真道:“前唐以来,诗者为先,国朝虽然重策论,但诗之道,也犹重之,若是诗拟的好,也能增色不少,还望大家莫要懈怠,以一柱香为限——”
“李兄!”这时,何欢突然就呼吸急促,抓着李嘉的胳膊,激动不已。
“这又是为何?不是淡泊名利吗?”李嘉笑道。
“五十贯啊!”何欢自以为地低声道:“除了轰动全城的名声外,还有五十贯钱财,这些时日在长沙城的花费,几乎能赚回来,这一趟权当白来了。”
“区区五十贯,眼皮子太浅了吧!”
李嘉摇摇头,嘲笑道。
话虽如此,但如今城内普通的客栈包住宿吃食,一个月也不过十贯左右,禁军的月俸,也不过五百钱,普通的九品胥吏,年百石,也只是三十多贯钱。
对于普通人来说,五十贯,足够一家五口,数年的花销了。
不只是何欢,李嘉抬头一看,周边的读书人,一个个呼吸都急促了许多。
也对,举人除了免除徭役,其他的见官不拜,挟剑而游、出仕为官等,基本都是虚头,并不能一夜暴富,他们如今能来考试,泰半是族人乡绅赞助。
面对这番名利双收的境况,岂不能让人欢喜。
随即,每张桌子都送上来纸墨笔砚,这番耗费,又是数十贯钱,端是个大手笔。
为了扬名立万,这个王符也真的是豁出去了。
“哼,一群踮脚石!”王符面带思虑,但余光却见许多人抓耳挠腮,思虑万千,他心中则极为冷静,喜悦万分。
这番拟题,他早就请人想好了,心中不由得背诵起来,然后假装思虑,又扭头望着窗外,直至过了半柱香,这才挥笔洒墨,细细书写起来。
田晗及杨文靖二人则默默地看着,不发一言,他俩作为文学泰斗,本不至来此,一向爱惜名声。
而参加这场文会,也是相互成就的,若是发觉大才,一个慧眼识珠的名声也是免不了的。
而且,王家给得太多了,盛情难却啊!
随即,只有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时,大部分人都呈交了诗稿,以王符以及金陵才子冯云升并立,难解难分。
虽然收了钱,但田晗与杨文靖也不能太偏袒,影响声誉啊!
“李兄,为何沉默啊!”何欢提交了诗稿,回头一看,李复竟然没有动笔,不由得诧异道:“这可是五十贯钱,写一首昔日少闻旧诗不就行了?”
原来还可以这样,我就说,这般的急才怎么那么多,原来是自己抄自己啊!
这样一来,我就不客气了。
李嘉揉了揉手,挥起了笔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求票求订阅)
“我肚子痛,你帮我呈上去吧!”李嘉连忙捂着肚子,匆匆而走。
田晗和杨文靖,都曾面君过,这要是见面,那就尴尬了,明天的弹劾劝谏,就得堆满书桌。
“这……”看着匆匆而去的李复,何欢无奈道:“诗做的不好,也不用逃啊,免费的糕点酒水,可就浪费了!”
他投目一看,倒是想知晓,这诗又如何的令人难堪。
“湘江春景?”
诗名倒是中规中矩,不过到底是应题了,而且还是写湘江的,这里上百号人,恐怕泰半都是湘江为题吧,毕竟望江楼,望的不就是湘江吗?
瞧着一旁名字空白,他索性提笔添上长沙李复四字,又粗略地看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寥寥数笔,借用桃花三两枝,就点出早春之意,又竹、桃相对,绿、红而对,仿若一副鲜艳的名画。
而春江暖鸭,则静中有动,描绘了初春生机勃勃之感。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芦芽,更是显得春天的春意盎然、欣欣向荣,河豚更是动静结合,进一步凸显了春字。
“好,好诗!!”何欢整个人都惊呆了,寥寥数语,既未用典,又不曾用僻词,恰如白香山(白居易)之诗,令人震撼之至。
仿佛吃了几块初春最鲜美的鱼脍,饮了杯美酒,整个人都打了个激灵。
“与之相比,我这首诗,又算个什么?图增陪衬罢了!”
唐诗的盛行,让整个社会都有了品鉴大大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一遍,何欢就知晓是个顶好的诗句。
“该死,我要是写上自己的名字,我不就扬名立万了吗?”
何欢心里嫉妒地发狂,不住地后悔,作为文人,哪有不图名的?
初唐时,杰出诗人宋之问,为了霸占外甥刘希夷写的一首诗,直接用麻袋装起来打死,然后改了两个字自己发表,赢得大名。
所以,一见这诗,何欢整个人都有些疯癫,犹豫了片刻,他又知晓,这事一旦拆穿,名声毁于一旦,谈何功名?
“不过,此诗一出,就会喧宾夺主,王符费了上千贯,就为了扬名立万,这般一来,肯定恨之入骨,我不能做这般无智之事!”
将纸张小心翼翼地捧起,好似清脆的美玉一般,缓缓而动,送到了田晗、杨文靖二人身前。
“你不是已呈过,怎还有?”田晗见其人,瞬间就恼了,读书人就没几个记忆力差的。
诗这东西,是靠天赋和灵感的,你以为捕鱼,一筐又一筐,岂不是儿戏?
“端是无礼!”杨文靖吐了一句,就不再言语。
一旁处于难分伯仲的王符和冯云升二人,则冷言旁观,见其被两位呵斥,不由得心中笑起。
这种人,可真是顶好的陪衬。
“先生容禀,这是学生同伴的诗稿,他因腹痛而退,由我转呈诗稿。”
被这般骂,何欢强忍着心中的嫉妒,将诗呈上,好处没捞到,骂倒是挨了不少。
“我来看看,竟是谁这般无礼。”
田晗哪里相信腹痛而退的理由,心中早打上借口的标签,无外乎诗做的太烂,不好意思见人罢了。
竟然如此,某就好好品鉴一番,让你臭名远扬。
见到田晗竟然将诗稿拿下,准备仔细品鉴,杨文靖颇为不忍道:“田兄,其不过是个无礼之辈,犯不着毁其名声。”
“哼,读书人焉能无礼?”田晗冷哼一声,低头看去。
一旁的王符、冯云升二人,不嫌事大,心中冷笑。
快,多品鉴一番,只要事再多些波折,诗会的名声也传的越广,我的名声也会更大了……
“田公杨公未离,其人竟然先去,端是无礼之至!”
“哼,想必是稀巴烂之诗,贻笑大方,不敢现人,免得被嘲笑!”
其他的举子读书人,也纷纷嘲讽,骂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