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姝因由太夫人亲自教养的缘故,品性举止皆不输其他贵女,加之其样貌不俗,到了议亲之龄,倒也不乏上门求娶的人家。
孟府太夫人仔细对比了许多个世家子,好不容易为孟姝挑了个还算不错的人家,两家甚至都已到了要交换庚贴的地步,却奈何天意弄人,那世家子居然在议亲的前一天和孟府嫡支的一个庶女闹出了些首尾!
那事据说在当时闹得还挺大,几乎任意进到一个茶楼酒肆,都能听见关于这桩三角恋的讨论。
如此一来,孟姝与那世家子的婚事只得作罢,转而由那庶女嫁了过去。
也不知是不是未婚夫的背叛带给了孟姝太大的阴影,后来孟府太夫人再要给她物色人家的时候,孟姝说什么也不愿意了。
孟姝不愿意,孟府太夫人也不好太逼迫她,只得一边留意着好人家,一边给孟姝做思想工作。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了下去。几年之后,孟府太夫人忽然生了一场重病,后来她病虽然好了,但身体却每况愈下。
到了这个时候,太夫人终于着急起来,她开始频繁地替孟姝相看人家,想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在,为孟姝找一个好归宿,让她可以余生顺遂,安乐无忧。
可当时的孟姝已经快十九了,已然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姑娘,哪里还好说什么婆家?就算有,也多是些歪瓜裂枣,或者鳏夫之类。
这样的人家,孟府太夫人如何肯将自己一手带大的姑娘嫁过去?她必然是不肯的。
可太夫人不肯有什么用?族中自有人打着孟姝的主意。
譬如当时的孟府三老爷,他就一直盘算着将孟姝送给达官显贵做妾,以换取自己的青云之路。
当时的情况对孟姝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她若不想做妾,要么乖乖找个人嫁了,要么就干脆绞了头发去庙里做姑子。
但孟氏这样的大家族,怎么可能允许族中女子去做姑子?
如此一来,摆在孟姝面前的路便只剩下了最后一条,那就是——嫁人。
也合该孟姝运气好,就在她近乎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老定北侯出现了。
老定北侯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人,对大多数女子来说,他甚至算得上绝情,因为他续娶的唯一条件,是要继室承诺此生都不得生子。
这样苛刻的条件,哪家的姑娘都不愿意,唯独孟姝接受了。
就这样,孟姝变成了定北侯夫人,又成为了如今的侯府老夫人。
第15章 遗憾
回忆完孟老夫人的一生,沈宜欢心中不胜唏嘘。
老实说,她还挺敬佩孟老夫人的,拿着悲惨女配的剧本,却能逆袭成侯府的女主人,得到丈夫的敬爱,原配之子和儿媳们的敬重。
这要放在小说里,那可是妥妥的女配逆袭文女主啊!
唯一遗憾的,大概就是她始终不曾有自己的亲骨肉吧。
当然,这种遗憾是沈宜欢自己脑补出来的,孟老夫人自己从未说过、也从未表现过没有亲骨肉这件事让她觉得很遗憾。
只是沈宜欢想,一个人,如果她没有父母,没有兄弟,也没有孩子,那她应该会很孤独吧。
就算她嘴里不说,表现得也若无其事,好像一点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可午夜梦回的时候,她也一定是孤独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虚的,财富是虚的,地位也是虚的,唯有感情是真的。
可孟老夫人偏偏没有感情。
对老定北侯没有,对继子儿媳没有,对一众孙子孙女也没有,她此生仅有的一点感情,大概早就随着父母和孟府老太君的离世死掉了吧。
……
定北侯府,正门。
孟老夫人回府是大事,舞阳郡主早早便带着沈宜欢和侯府一众人等侯在了门口。
然而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孟老夫人的车架却始终没有出现,府里派出去的打探消息的人也迟迟没有只言片语传回来。
舞阳郡主担心孟老夫人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正要再打发个护院出去看看的时候,街头终于缓缓驶来了一辆马车。
那马车乍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整个车身皆为金丝楠木打造,且里面空间极大,坐起来十分舒适,是定北侯专门为孟老夫人打造的专属车架。
看到马车,侯府众人皆松了口气,连忙从台阶上下来,恭谨地等在门口的石狮子旁。
片刻之后,马车稳稳停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率先掀了帘子走出车厢。
老嬷嬷姓桂,是孟老夫人当年的陪嫁丫鬟,府里人都称她一句桂嬷嬷。
桂嬷嬷出了车厢之后,并未顾得上向舞阳郡主等人见礼,径直转过身去,一边掀了帘子,一边伸手去扶还在车里的孟老夫人。
然后沈宜欢便看见一位穿着藏青色外袍,看起来就气度不凡的老太太从车里走了出来。
那便是孟老夫人了。
孟老夫人今年五十四岁,许是常年礼佛,清心寡欲的原因,她瞧着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看着齐刷刷等在门口的众人,孟老夫人显得有些诧异,忍不住问道:“你们怎么出来了?不是说了让你们不必迎接,都是一家人,不必讲那些虚的。”
孟老夫人话音刚落,大夫人便率先接道:“母亲说得哪里话,您远行归来,我们自然得亲自出门相迎,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孝心,可不是什么虚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母亲您怎么这会儿才回来?莫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倒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快进城的时候,车轱辘坏了,这才耽搁了些时辰,让你们担心了。”孟老夫人淡淡道。
“我们担心倒是不打紧,只要母亲您能平平安安归来就好。”大夫人格外体贴地说道。
说罢这话,她忽然话音一转,又道:“只是这四季山庄距离京城到底远了些,而母亲您每次又都坚持独自出行,我们做儿女的这心里总归是放心不下的,特别是我家老爷。”
“母亲您有所不知,您不在府里的这些日子,我家老爷总和我念叨,说不知道母亲在庄子里过得如何,身子可还安好?要不是这朝中事务实在繁忙,我家老爷恨不能插上一双翅膀,亲自飞到庄子里来侍候母亲您呢。”
“母亲,要不明年您再去庄子上时,带两个小辈一起吧,一来她们可以陪陪您,二来我们大家也好放心,您觉得呢?”大夫人说了一大通之后,终于绕回了主题。
老实说,大夫人这个建议真挺不错的,若是换做其他府里的老夫人,说不定就欢欢喜喜的应下了。
可孟老夫人从来就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她也根本不需要什么小辈陪同,所以这个提议她压根儿就没准备考虑。
但直接拒绝未免太伤人脸面,于是孟老夫人十分委婉地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怎好将他们绑在我这个老太婆身边?”
“再者说了,我每次去庄子上都带了不少仆从,衣食住行样样有人打点,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
孟老夫人说着摆摆手,一锤定音,“行了,此事就休要再提了,如今这样便已很好。”
孟老夫人说完,也不给大夫人再劝的机会,径直将目光转向了稍微落后了一步的舞阳郡主,吩咐道:“老二媳妇,你一会儿记得准备一份谢礼给安平王府送去。”
“安平王府?”舞阳郡主拧眉,模样有些不解。
“对,安平王府。”孟老夫人道,“方才在城门口时马车坏了,是安平王府那位宁郡王路过,使人帮我修好了马车,还亲自带人一路护送,否则老婆子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孟老夫人这一解释,舞阳郡主就明白了,她点了点头,道:“母亲放心,儿媳稍后便备上一份厚厚的谢礼送过去。”
听见舞阳郡主这么说,孟老夫人便放心了,她颔了颔首,十分客气地说:“让你费心了。”
“母亲客气了,这些都是儿媳的分内之事。”
说完正事,舞阳郡主抬头看了看天色,见日头已经升起,想着她们一群人就这么堵在门口也不是个事儿,便道:“母亲,您这一路舟车劳顿,想来也是累了,这会儿就别站在这里了,先回府吧。”
和众人寒暄这一阵,孟老夫人也确实有些乏了,闻言也就没有推辞。
“如此也好,那大家伙儿便都散了吧,你们今日也辛苦了。”
众人倒也不觉得辛苦,但她们也明白,孟老夫人这话就是委婉赶人的意思。
大家都是体面人,谁都不愿意讨人嫌,便齐齐温声应了“是”。
应完之后,舞阳郡主道:“那母亲且先回松鹤堂歇着,晚上等大哥他们回来了,我们再给您接风洗尘。”
第16章 提点
在去门口等人之前,沈宜欢一直担心孟老夫人会把她单独拎出来关心一番,为此她甚至都已想好,如果自己被点名了,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什么样的话。
结果没有想到,她居然是站在舞阳郡主身后当了一路摆设……
不过当摆设也好,既不用担心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对惹了别人不高兴,也不用害怕自己下意识的习惯暴露了马甲,就这么安安心心地躲在人后,简直不要太安全。
如此一想,沈宜欢甚至忍不住开始祈祷,但愿她以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能如孟老夫人这般万事不在意,那样她就轻松了。
怀揣着美好的愿望,沈宜欢顿觉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就走到了岔路口。
因为孟老夫人历来不喜欢摆婆婆架子,也不喜欢人多的场合,故而她十分坚定地拒绝了众人送她回松鹤堂的提议,打发了大家各回各的院子,只说等晚膳时再聚。
孟老夫人都这么说了,舞阳郡主她们便没有再坚持,站在原地恭恭敬敬地目送孟老夫人走远,而后才各自离开。
许是还记恨着前两日人偶的事情,大夫人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