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刘皇后的速度太快,在最短的时间得到了官家的支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所有布局。
而众人措手不及之下,莫说反抗,就连联合起来都做不到。
一切极为顺利,官家召集了同平章事王丞相,参知政事鲁宗道,以及门下省的几位重臣一同检查过所有两宫证人的证据之后,就选择了署名签发下去。
王渊和端郡王赵受益并未曾离去,太庙祭祀之后,而是被留在了延福宫中。
刘皇后命人好生看顾两位皇子。
此时在殿宇之内,王渊与端郡王对坐,端郡王赵受益迟疑片刻,还是先行开口:
“大皇兄!”
“二皇弟!”
王渊轻轻一笑,王渊看到端郡王赵受益似乎是满肚子的疑虑,当下笑道。
“既来之则安之!”
闻言,赵受益面容神色一怔,轻轻点点头,他一双眸子还在望着王渊。
王渊也不在意,当即闭目养神。
此时他全部心神在自身先天紫微元神之上,紫微星命晋升金印境界之后,他先天紫微元神就在蜕变。
之前在太庙中,认祖归宗,王渊分明察觉到有一股宏大紫气涌入本命幸运中。
先天紫微元神间接受益,王渊感觉到自身先天紫微元神凝实了不少,紫微神权也有壮大。
此时先天这位元神在紫微神阙中,紫气缥缈,先天神光流转。
那是先天紫微神光的雏形,那是一种奇特的附属神通,属于先天紫微元神的一种本命神通。
先天紫微元神如同一座神胎,不断的吸纳着紫微星辰散发出的紫微星光。
这是个良性的循环!
而且王渊发觉随着紫微星命壮大,还有一桩好处,他的先天紫微元神更强强横。
哪怕是针对性的遇上一些针对元神的道法,凭借着紫微星命的力量,也能够轻易抵挡,或者说是轻易恢复。
王渊将心事逐渐从修炼之上,收回来。
落在眼前局势的判断之上。“如今皇子验证,只剩下昭告天下,这点想来不难,接下来就是册封王爵,起点最起码应该也是个郡王!”
王渊对于郡王的身份,爵位,倒是并不怎么在乎。
但是他颇为在乎,册封郡王之后,所得的国朝龙气。
借此机会紫微星命还能增长。
紫微星命增长,先天紫微元神自然也会增壮大。
这根本不用自身修行,就能道行增长的好事,料想谁也不会错过!
通常皇子册封,郡王起步,至于中间的嗣王王爵通常是给亲王子嗣的。
也就是说郡王之后,就直接是亲王!
亲王是众多皇室旁支子弟晋升的顶点,通常许多旁支庶族的皇室子弟,晋升的顶点是郡王。
而且只有有所功劳,才会被擢拔为郡王!
只是无论是被册封为郡王,还是亲王,王渊觉得实际作用恐怕不如他的从八品监丞,杭州通判的官职。
因为国朝无论是郡王,还是亲王,都是虚封。
也就是说看着尊贵,吃上了皇粮,实际上还得小心做人,说话不敢大声,否则就要被文官弹劾,动不动还要被宫中贬斥。
而从八品将作监丞,杭州通判,别看官小,但是潜力大。
王渊此时脑海中想着法子,看能有什么办法说服皇后,官家,放他继续在外面浪。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皇子身份还比不过一个从八品文臣。
只能说皇子身份在官家崩逝之后,才能发挥出作用,除了这一点之外,其他没什么好处。
而在外面,王渊可以继续完成自身的积累!
也能够积累名声。
王渊可不仅仅甘心于做一个寻常的皇子!
哪怕是有朝一日,坐上了那个九五至尊的位置,若是自身再有那么一些通天彻底的法力,难道不好吗?
国朝的大祭在黄昏的大雨倾盆中结束。
只是京中并没有如往年一般,热度因此而降下来,反而甚嚣尘上。
延福宫两位皇子的回归,引爆了整个京师之地。
灯火阑珊的京师中,充满了喧嚣的氛围。
在这个热闹的夜晚,王渊和端郡王赵受益却是在延福宫中渡过的,难得能够光明正大的面见两位皇子,刘皇后也是十分不舍,禀明官家之后,干脆将王渊和端郡王赵受益留在延福宫中住了一晚。
虽然成年皇子留在宫中,有违祖制,官家还是欣然应允!
虽然很是疲惫,但难得宫中出现两位成年的皇子,官家一直储存的父爱也有了用武之地!
难得出席了延福宫的晚宴!
这一幕落在有心人眼里,更觉心头堵得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便是有一道圣旨自尚书省发出,张贴在东华门外。
“皇帝诏曰:探花郎王渊王存厚,端郡王赵受益实为朕与圣人之子嗣,出身正统,景德年间流落民间,后为琅琊郡通判王绍衡夫妇,八贤王夫妇收养,改名王渊,赵受益!
皇室血统,关乎国朝社稷,不容遗散!
故今复宗庙,赐皇姓,敕封大皇子为寿春郡王!
特此布告天下!
第132章 护道者
“探花郎,竟是宫中失踪的皇子?”
此时在东华门门口,不乏官员显贵看到了公示墙上的皇榜。
一时间神色震撼。
这恐怕是京师众人十几年来,吃过的最大的一个瓜了。
三鼎甲中一甲进士,探花及第,北地琅琊郡著名的大才子,竟然是大皇子。
这事怎么看都是匪夷所思。
此时在城东,东门坊,王府。
这是御史台副台长,侍御史知杂事王宗望的府邸,谁都知道这位王大人距离御史台台长只有半步之遥。
只等哪天御史台御史中丞致仕,便是能够更进一步!
御使府的东厢房书院内,灯笼几乎是一夜高挂,王宗望是一妻三妾,妻子早年过世,后面续娶了永宁伯爵府一位庶出小姐,做了正妻,被称之为宋大娘子。
“老爷,喝杯浓茶,清清肠胃吧!”
此时在书房内,送大娘子一身蓝色缎面,她容貌算不得绝美,却也是清秀娇美,虽然也已经孕育过一字一女,却并没有一般妇人的珠圆玉润,反而娇小可人。
太师椅坐了一宿的王御使随手接过宋大娘子手上的茶碗,片刻重重放在茶几上,沉声道。
“老夫那侄儿,怎么可能是官家的皇子呢?”
“这不可能!”
宋大娘子,闻言笑道:“老爷,您又何必如此介怀,无论如何大皇子殿下总归在琅琊王氏生活过这么多年,难道对王氏,对您这位叔父没有一丝感情吗?”
宋大娘子站在旁边,他看着王宗望有些心疼。
她之前和王宗望也见过那位世侄,那的确是个相当优秀的年轻人!
知书达理,又极通礼数。
若不是王府年长的几个姐儿已经出阁,而小的尚未成年,宋大娘子甚至有意订下这门亲事。
但宋大娘子的确没法想象。
大侄子竟然成了大皇子!
而且还是中宫刘皇后所出!
实在惊爆眼球!
王宗望轻轻抿了一口茶碗,扶着长须道:“老夫倒并不是在意我王家失去了麒麟儿,只是觉得世事无常,或许老夫已经老了!”
“老什么?”
宋大娘子有些莞尔。
“老爷前几天,不是还在说,要为官家把守好御史台,不让沽名钓誉之辈窃取重器!”
“不错!”
闻言,王宗望立时神色一震,恢复神色,宋大娘子清灵眸子看着这一幕,略为一笑,这一招对这位王副台长,百试百灵。
丞相府邸。
此时也是热闹异常,从昨夜王丞相回来之后,整个丞相府都是陷入了一种诡异无比的氛围当中。
不同于王宗望府中,王丞相也丧偶,只是老丞相一直并未续娶。
他视幼女王柔为掌上明珠。
此时花厅中,王老丞相望着花容月貌的幼女,神色也有些无奈。
这段时间京师里热闹非常,新科进士放榜,随之自然就是榜下捉婿。
王老丞相眼光极高,舍不得将幼女随意许配,也探寻了一二自家小女的心思!
王柔并未看上那状元郎,也没盯上榜眼蔡齐,反而对那探花郎赞不绝口。
“柔儿,现在探花郎成了皇长子,门户之别倒是其次,老夫也不怕丢了这张老脸,只怕皇后娘娘对大皇子的婚事,另有安排!”
王延龄有些为难的望着爱女。
“爹爹,您不必为难,女儿知道的,女儿愿意放弃!”
王柔身子高挑丰腴,她腰肢丰腴,但一眼望去,并不感觉肥胖,反而是骨肉均匀,美丽温婉!
王柔很清楚父亲的难处,她微微一福身子,娉婷脚步中,离开花厅。
老丞相看着王柔离开的身影,略为叹了口气。
其实他原本也挺看好探花郎的。
探花郎出身于琅琊王氏,世代簪缨之家,自身品貌也是上上之人。
两家门户,可能目前宰相府邸门槛还要高一点。
王柔若是出嫁,那就是低嫁。
可现在王探花成了大皇子。
皇家之身,两者之间门户反而倒过来了,先不说高攀的事情,若是王柔嫁入郡王府,他这位宰相就只有先行致仕回家。
否则唾沫星子就有可能淹没丞相府邸!
旁人会说王丞相见风使舵,阿谀皇室!
王柔显然也知道这一点,黯然选择了退出。
不然王延龄为难!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真是太可惜了!”
王延龄唉声叹气,想了很久,他都没有法子。
而此时在三和堂中,天刚刚亮,石银屏已经在小厨房里忙活开了,身边还长着两个伶俐的小丫鬟,那是她从欣月楼中带出来的。
一个叫做小桃,一个叫做雪娘,两个小丫鬟同样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分外机灵,心灵手巧。
一到早就帮石银屏洗上蔬果,小厨房内飘着浓郁的香味。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