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钝立即转头逼视陈有年,你小子现在是户部主事,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户部没银子!”
这句话气得徐渭七窍生烟,这老头真是不要脸也是,这么多年下来,朝廷财政用度早就千疮百孔,要脸的,还真坐不稳户部尚书这个位置。
“砺庵公。”陈有年捋须道:“下官记得,太仓库尚有”
方钝像是没听见似的,干脆利索的转身就走换成后世版本,差不多就是捂着耳朵大喊没听见没听见
陈有年无语的闭了嘴,看徐渭气得脸通红却没恶语相向,只能劝道:“要不去信问问展才?”
“陛下明言,令宁波粮米输闽赣!”徐渭气道:“这是看准了啊!”
“看准了什么?”
徐渭翻了个白眼,“吴惟锡、戚元敬、戚继美、俞志辅”
陈有年这下听懂了,这些都是钱渊的至交好友,如今陷入闽赣战事,如若粮饷供应不足,一旦吃了败仗而江西巡抚、副总兵要么战死,要么失踪,到现在朝中都没有定下接任者,其他人不说,俞大猷和很可能被调入江西的戚继美必缺粮饷。
沉默半响后,陈有年叹道:“砺庵公倒是看得准,展才其人心有傲气,却待友至诚。”
徐渭嗤之以鼻道:“个个都是心里做章的他是要我写信给展才,让展才密奏陛下,输银入闽赣充为军饷,但这等事”
说到这徐渭住了嘴,他很清楚,钱渊是绝不能主动在密奏中提及的,一旦提起,不管嘉靖帝同不同意,圣眷必衰。
别看钱渊在东南这两年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但其实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绝大部分事在谋划时就会密奏入西苑,嘉靖帝最满意钱渊的也是这一点这是个不会自作主张的臣子。
徐渭想骂几句脏话,却又骂不出口,他心里有数,人家方钝还真不是故意阴钱渊这一把。
放衙后,徐渭径直回了随园,在心里盘算给钱渊信中如何措词,这等事最好先在京中挑起话头要不找个时间和严世蕃碰碰头?
严世蕃已然回府,正在书房里跳着脚大骂,“吴惟锡有军功在身,是钱展才至交,非江西籍贯,又恰巧在闽赣边界驻军,再合适不过凉薄至此,凉薄至此”
“住口!”尖锐的叱骂声响起,老迈的严嵩面色惨白,喘着气瞪着儿子,“这等话也说得出口,日后严家如若败落,就是败在你手中!”
严世蕃住了口,脸色阴沉,咬着牙道:“父亲,眼看着贼军就要打到袁州府、吉安府了!”
严家乡梓就在袁州府分宜,而严世蕃母族欧阳氏在吉安府安福,而且都靠近临江府。
严世蕃这句“凉薄至此”说的不是别人,指的是嘉靖帝。
今日廷推江西巡抚,吏部举荐南京兵部尚书张鏊,但因江西籍贯被排斥,后举荐福建按察使汪道昆,但实际上严嵩对汪道昆并不满意,他私下密奏,举荐的是福建巡抚吴百朋。
吴百朋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于南直隶、浙江均有战功在身,麾下有从浙江调来的强军,更与俞大猷、戚继美在浙江合力剿倭,又正好在闽赣边界处,随时都能入赣。
但让严嵩、严世蕃难以理解的是,嘉靖帝不置可否,留中不发。
书房沉默了好一阵,严世蕃低低道:“可惜杨顺下狱”
“杨顺能托付大事?”严嵩气得脸色发青,那是个只知道溜须拍马的玩意。
严嵩长长叹了口气,这些年来,他唯意媚上,执掌朝政,但如胡宗宪一般的干才实在不多,毕竟名声太臭了
偏偏这次出事的又是江西省,而如今天下能承担如此重任的封疆大吏还大部分都是江西籍贯。
江西真是人杰地灵啊!
如今有资格,有能力担当如此重任的,不过吴百朋、张鏊、谭纶、吴桂芳等寥寥数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江西人。
严世蕃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好久之后才试探着低声问道:“父亲,会不会是徐华亭那边?”
微眯双眼的严嵩抬抬眼皮,“你自诩天下能比肩者不过杨惟约、陆孚、钱展才寥寥数人,如此浅显的道理到现在才看清楚!”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严世蕃的确有才,但比起严嵩,还是显得嫩了点。
老迈的严嵩已经无法治理这个国家,但在如此诡秘的朝局中挣扎数十年,他第一时间清晰的看到,能够影响嘉靖帝的,同时站在自己对立面的,只有徐阶一人。
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换
严嵩没有猜错,的确是徐阶捣的鬼。
廷推江西巡抚之前,徐阶已然密奏,举荐福建巡抚吴百朋调任江西巡抚,主持剿灭贼军。
徐阶看的很清楚,论资历,论能力,再加上籍贯的因素,能担当如此重任的人选太少太少。
主持剿灭贼军,意味着这个人选必须身有战功,熟悉军务,而且熟悉东南战局,再考虑到级别,吴百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徐阶才会选择密奏举荐吴百朋,他对嘉靖帝太了解了,这位皇帝精于权术,最擅制衡,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手下一团和气。
严嵩和夏言,徐阶和严嵩斗得如火如荼,究其根本,还是在嘉靖帝身上。
在徐阶看来,严嵩只会有两个人选,其中一个是吴百朋,另一个是浙直总督胡宗宪。
所以,徐阶断定,如果严嵩也密奏举荐吴百朋,嘉靖帝很可能会因为两个斗的乌眼鸡的重臣举荐同一个人选而狐疑。
如果严嵩举荐的是胡宗宪嘉靖帝很可能也会留中不发,毕竟浙直总督降职调任江西巡抚,明面上是说不过去的。
徐阶这封密奏看似阴损,实则阳谋,不管严嵩举荐的是吴百朋还是胡宗宪,嘉靖帝迟疑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徐阶才有施展手段的空间,才有谈条件的可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徐阶密奏举荐吴百朋至少明面上是公正无私的,嘉靖帝是心里有数,吴百朋不是徐阶的人。
严嵩猜中是徐阶使的手段,但是,徐阶猜错了严嵩举荐的人选。
书房里,徐阶亲手打开信封,扫了眼只有八个字的信纸,笑着递给了对面的张居正。
“闽倭赣乱,何以制之?”张居正微微蹙眉,“严府送来的?”
徐阶点点头,“不是陛下所言,应是分宜,叔大试论一二。”
张居正不自觉的曲起手指在桌面上慢慢摩挲,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意在绩溪?”
徐阶笑着点点头,心想严嵩举荐应该是胡宗宪不过无所谓了,陛下今日始终没有表态。
徐阶笑吟吟道:“杨顺下狱论罪,严党在外的大员莫过于胡宗宪,此刻率大军驻守浙江处州府,入赣极为便捷,麾下参将刘显又是江西人,自然是剿灭贼军的最佳人选。”
张居正纳闷道:“但胡宗宪任浙直总督,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如何能降为江西巡抚?”
徐阶虚点了点桌上那张纸,张居正恍然大悟,“闽赣总督?”
“不错。”徐阶长身而起,“叔大,你来说说,应还是不应?”
徐阶这次是以己度人,他不在乎被倭寇侵扰的松江,于是他觉得严嵩也不会太担心乡梓之地分宜。
张居正跟着起身,微垂眼帘,遮挡住有些复杂的眼神,缓声道:“吴惟锡平调江西巡抚,率戚继美、俞大猷入赣,剿灭贼军不难。”
徐阶皱眉训斥道:“只言及绩溪。”
“此人文韬武略,数年平定两浙倭患,有军功在身,惜其量窄,又攀附严党”张居正顿了顿,突然抬起头,“江西巡抚?”
三十出头的张居正在这一刻看懂了政治的本质,是妥协,是利益的交换。
贼军入赣,威胁严嵩乡梓分宜,如此良机,徐阶乘势进击,想抢下江西巡抚这个位置。
经过汪直献上三百根巨木一事,徐阶已经不可能再从胡宗宪招抚汪直一事上寻找突破口了,他也无所谓胡宗宪平调闽赣总督,但抢下江西巡抚,将可能成为徐阶的杀手锏。
张居正迟疑片刻,劝道:“师相,江西巡抚”
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徐阶听得懂张居正的言外之意,有的事最好不要做坏了规矩,事后怕是难堵众人之口。
严嵩、徐阶斗了这么多年,但始终没有突破底线。
什么底线?
严嵩始终没有染指苏松巡抚一职,彭黯、屠大山都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同党。
徐阶始终没有表达出对江西巡抚的渴望,甚至知府、知县级别的人选都不插手。
说的小点,乡梓之地在政敌掌控之中,对于严嵩、徐阶来说,如芒刺在背,坐立难安,毕竟谁的屁股都不干净。
说的大点,一旦闹出什么意味着党争之风从朝中蔓延到各地,这不是什么好事。
徐阶眯着眼打量着面前的学生,张居正刚才口称“师相”而不是“岳父”,其间意味难明。
沉默片刻后,徐阶笑道:“叔大所言不错,其一,赵大洲在浙江已难有作为,调任江西巡抚,磨砺数年后可回京入六部。”
在侯涛山一战后,赵贞吉虽然明面上没什么但不仅宁绍台三府的官员,就连东南那些官宦人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大洲公这次是颜面全无。
被一伙海贼玩弄于鼓掌之间,赵贞吉如今在浙江令不出巡抚大门。
再加上钱渊对赵贞吉的态度,汪直献上三百根巨木以供重修三大殿,徐阶已经放弃了浙江,调任江西巡抚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居正连连点头,心里琢磨了下,他也知道赵贞吉密捕汪直,试图乱浙江一省之事这种手段,真不是善茬,也就是撞上了展才。
“其二。”徐阶突然住了嘴,拿起毛笔在砚池里蘸了蘸。
张居正拿起墨锭缓缓磨墨,偷眼看着徐阶持笔一挥而就,突然后退两步,躬身下拜,“岳父提携之恩,小婿此生不忘。”
之前口称“师相”,如今口称“岳父”,徐阶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只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