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江西的局势复杂难言,贼军盘踞在临江府的清江县、新喻县到袁州府的分宜县之间,已经和俞大猷对峙很久了,几番大战,有胜有败。
再到胡宗宪亲率大军收复南昌府丰城县,以刘显为先锋南下,在清江县外大破贼军,斩首千余。
但接下来,官军不敢猛攻,原因也很简单。
十一月中旬,刘显、俞大猷合击贼军,胡宗宪亲率大军掩杀,贼军西窜入袁州府,猛攻分宜县。
胡宗宪本人是攀附严党上位的,打着战……最终失陷严嵩乡梓分宜县,说不定严家满族灭门,这让胡宗宪怎么办?
结果只能僵持在这儿了,胡宗宪恼火的大骂俞大猷……骂其当初从吉安府北上,为何不先护住分宜县!
俞大猷只能默默背锅,总不能说当时新喻县未破,自己理应北上收复峡江县吧。
而江西巡抚赵贞吉来劲了,天天催促着胡宗宪进军……贼军溃败至此,不绞杀殆尽,还待何时?
如果贼军破分宜……啧啧,说不定倒严倒了这么多年,成功便在此时!
为此赵贞吉甚至上书朝中,弹劾胡宗宪养贼自重,也是啊,合计近万官军将数万贼军隐隐包围起来,却不开打只干瞪眼。
而胡宗宪反口咬了赵贞吉一口,浙江输粮入闽赣,但江西巡抚赵大洲运粮不力,以至于军中无三日之粮,军心涣散。
胡宗宪任浙直总督时期就只管银子,不管粮米供应,这都是吴百朋的事,而赵贞吉明显没有吴百朋相忍为国的气度。
而胡宗宪调任闽赣总督不过数月,对地方上的控制权非常有限,也没有名义去搜刮地方官府,这些理应是江西巡抚赵贞吉的权力范围。
赵贞吉和胡宗宪互相撕咬,朝中也闹得凶……最后倒霉的居然是俞大猷和刘显两个倒霉蛋。
嘉靖帝大怒,罢俞大猷南赣总兵官,罢刘显江西副总兵,令二人暂代原职,限期灭贼。
在这种情况下,赵贞吉将大部分的粮米都通过抚州府临川县汝水北上,运至临江府、南昌府……而抚州府南部的宜黄、乐安等县基本上只能饿肚子。
杨铨还好说,毕竟对赵贞吉不太了解,但梁生知晓年初那件事,不禁暗中猜测,赵贞吉怕是戚继美去插一脚。
梁生看杨铨、戚继美愁眉不展,不爽的嘀咕道:“直接去临川县就是……”
“总督府军令,从抚州府西向入临江府、吉安府,如若北上临川,再去南昌府,沿江而下,不说违背军令,时间上也来不及。”
梁生不屑的看着戚继美:“没说取道临川,直接去临川县抢一把就是,反正入赣的粮米都要过临川县!”
“胡说八道!”杨铨训斥道:“赵大洲如今就在临川县!”
两日前杨铨前往临川县,结果连赵贞吉的面都见不到。
一直沉默的王义突然说:“未必不可行。”
戚继美精神一振,王义早年就被戚继光索去做军中教习,戚继光对其颇为重视,曾几度向钱渊要人,许诺至少一个把总。
“纵观闽赣数月战事,唯独戚参将有古田、宜黄两场大捷,军中声望不小。”王义低声道:“去信福建巡抚尧山公,必能拨粮,戚参将再亲往临川,软言相求,如若赵大洲不许,领兵去码头,劫下粮船。”
看了眼杨铨,王义轻声道:“反正和赵大洲早就撕破了脸,有尧山公这个名头够了。”
戚继美犹豫片刻,“要不去信镇海?”
梁生都喷了,“领军北上南昌府绕行来不及,去信镇海倒是来得及?”
看戚继美有些胆怯,梁生补充道:“王哥的意思是,粮米不从江西份额中出,从福建份额中领,这点面子尧山公肯定给的……如今闽赣两省多少粮米都是仰仗镇海。”
王义起身道:“这样吧,我亲自去一趟,尧山公如今驻守邵武,距离不远,换马不换人,两日可来回。”
半响后戚继美才点头应下,一旁的杨铨察觉到王义嘴角流露出的笑意。
看着王义匆匆离去的背影,梁生也有些诧异,他入钱家护卫队也有几年了,似乎除了在战时,王义从来沉默寡言,少有开口,更别说出这种主意。
夜间,梁生找了张三饮酒,随口问起今日为何王义如此。
张三神色一沉,钱渊身边只有两个人知道王义的身份,一个是杨文,另一个就是张三。
思索片刻后,张三低声道:“此事其他人知晓吗?”
看梁生茫然摇头,张三一把揪住梁生的胳膊,用力捏了捏,“回镇海后告知少爷,不得对其他人说起。”
“回镇海?”
“嗯,少爷来信了。”张三收回手,拿起酒盏,“你们没入军的倒是轻松,说走就能走,说不定还能赶回去过年。”
梁生愣了会儿突然笑道:“可怜周泽了。”
“活该!”张三也乐不可支,周泽和晴雯的事已经定了,但现在还在打战,哪有时间成亲。
“对了,如果少爷明年回京?”
“那当然跟着!”张三瞪眼道:“戚参将不管战后留在福建、江西,还是回两浙,军中弟兄肯定会回浙江,大部分兄弟跟着少爷回京,你呢?”
梁生抿了口酒,“如果少爷肯让我把妻儿带上,那就跟着上京。”
“不过小事,随园你也去过,大着呢。”张三嗤笑道:“也不是谁都像姓杨的那厮!”
杨文已然定下留在军中,不会再归于钱家门下。
梁生扁扁嘴不吭声了,从他刚入钱家护卫队就知道,杨文和张三两位头领是相看两生厌,据说很早就起了梁子……不过就梁生亲眼所见,两人在战场上互相援手数不胜数。
第六百七十四章 添堵
临川县是抚州府治所在,贼军、官兵以及后续的粮米供应均是从汝江西进至临川,再北上至南昌府,南下沿江至临江府抵达前线。
这儿不能和宁海、镇海相比,虽是寒冬,已然十二月中旬,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但码头处辛勤劳作的民夫衣着单薄,甚至不能遮体。
梁生侧头看了眼王义,“王哥,真的不回去?”
王义保持了沉默。
“不回去……少爷问起怎么回话?”
王义依旧没有说话……钱渊给出的选项,他已经有所抉择。
“这次先入闽,又入赣,护卫队六十二人,阵亡四人,伤残三人,超过一成。”梁生嘀咕道:“也不知道少爷会不会训斥。”
侧头看见洪厚笑嘻嘻的,梁生虚虚踹了脚,“就你们鸟铳手最是安全!”
“谁说的!”洪厚是护卫队鸟铳手头目,不满的拍拍腰间的佩刀,“刀下也有七八条人命呢。”
梁生就是个嘴巴闲不住的,正准备嘲讽几句,眼角余光瞄见戚继美一脸忿忿的过来。
“怎么?还是不肯拨粮?”
戚继美气极反笑,“等了一个多时辰,居然没见到人!”
梁生不屑的哼了声,颠颠脚尖眺望就在不远处的临时巡抚衙门……早就说了,直接上手就好了,戚继美也太迂腐了!
梁生今年二月初是跟着钱渊在杭州闹过事的,亲眼见到兵围巡抚衙门,亲耳听见自家少爷如何将赵贞吉和秦会之相提并论……东南皆知,卢斌和戚继美是少爷的铁杆,赵贞吉怎么可能会见戚继美!
如今江西战事正紧,一省巡抚不见下面小小知县,是说得过去的,但不见手握两千大军,于闽赣两省均有大捷的参将,这是说不过去的。
王义淡然道:“前日尧山公吩咐,立即拨粮,但粮船一时半会儿难抵临川,但当夜去信建昌府南城县,南溟先生今日会随船抵临川。”
戚继美大喜,“有南溟先生在,就好办多了。”
南溟先生即福建按察使汪道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和吴百朋交情极好,当年吴百朋扬州大捷,汪道昆写诗以贺。
而且汪道昆曾任义乌知县,而吴百朋就是义乌人,当年钱渊建议戚继光于义乌募兵,这两位都伸手相援。
宁波粮米南下都是运至闽县,再横跨福建运往江西,吴百朋身为福建巡抚不便随意越境,汪道昆坐镇江西建昌府,指挥运粮一事,而建昌府南城县正是临川县的上游。
王义使了个眼色,一直在准备的张三悄无声息的离开,虽然只带了两百兵,但论战力,整个临川县毫无抵抗之力。
王义是打定主意掺和进去,而梁生带着其他钱家护卫站到一旁,还让人从城里铺子买了些馒头,一边吃一边看戏。
“没滋没味的,这次回去请大伙儿吃南城的冯记铺子的包子。”梁生随口嘟囔了几句,看着戚继美、王义在码头处向一位中年官员行礼,应该就是福建按察使汪道昆了。
码头处的管事上前盘问,戚继美令亲兵上船,粮船缓缓离岸,却在关卡处被拦下。
几十个身穿破烂战袍的士卒在码头处吆喝,两个小吏气急败坏的吼叫,梁生转头换了个方向,张三带着两百兵丁已然出现在不远处。
很快,几乎是片刻之间,拳脚相加之下,那些士卒乖乖的甚至是主动躺到地上装孙子,都是临川附近的卫所兵。
梁生看看天色,转头问:“雇的船还没到?”
一行人就在今天启程,返回镇海。
“没呢,是邵武府的运粮船,等他们返航,还没卸完货。”洪厚侧身撞撞梁生,“秦桧来了。”
在钱家护卫里,“秦桧”是赵贞吉的代名词。
“来的倒是快。”梁生哼了哼,“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手上没兵,顶个屁用!”
梁生一动不动坐在那,看着汪道昆迎上去,向赵贞吉行礼,指指点点说着什么。
但赵贞吉勃然大怒,厉声训斥戚继美,声音响亮得梁生都听得见,什么“纵兵劫掠”,什么“目无法纪”……
戚继美面无表情的听着,汪道昆不停相劝……不过似乎没什么效果,但原本也没这期盼,张三带着人已经将关卡那边围起来了,赶上去的王义高举腰刀,两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