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想长生不死啊-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

    下次就可以试试了。

    李城双眼一亮,话是这样说,今天的早朝还是要先去看看的,他摆手道:“准备一下吧,上朝。”

    “是,陛下。”

    许公公点头回应道。

    ……

    五更天。

    宫门大开,臣子们很守时的走进了宫内,准备上早朝。

    一切都毫无异处。

    毕竟这些臣子都上过早朝了,自然不会犯什么错误。

    含天殿内。

    文武百官分成两排,三跪九叩上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李城耳边响起。

    “免礼。”

    李城摆手,让文武百官平身。

    接下来便是文武百官启奏,他听着就好。

    和往常一样。

    只不过皇帝稍微花费了心思,想要听听有没有什么败国消息。

    只是听了一上午,愣是没有一条败国消息……

    嗯,其中最败国的,就是某个地区天灾,需要银两资助。

    就在马上要退朝时,一条消息终于让李城稍微感兴趣了……

 第40章 取消祭祀

    李城望着下方一名大臣。

    是礼部尚书‘廖云’。

    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儿。

    礼部尚书作揖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准奏。”

    李城摆手,很是随意的道。

    廖云当即拱手道:“陛下,按照流程,还有几日便是一年一次的祭祀了,今年祭祀,陛下是亲自主持,还是由臣等代替?”

    祭祀!

    在大唐帝国中,也算是比较正式的仪式了,一年最少需要举行一次,由皇帝向天地祭拜,祈求今年风调雨顺,无灾无祸。

    但由于先帝时期,根本无心搭理祭祀。

    所以便有由臣子代替,进行祭祀的方法。

    礼部尚书也不知道皇帝会怎么选择,只能眼巴巴看着皇帝,等待回答。

    李城摸了摸下巴,微微皱眉思索,问道:“朕问你,若是不举行祭祀,会怎么样?”

    祭祀什么的,他记忆中有过记载……

    很麻烦,仪式什么的太多,一下来就是一天。

    如果一定要举行,他也只能选择让这臣’去举办了,也好贪污一二,消耗大唐国库。

    礼部尚书不加思索的道:“陛下,若是不举行祭祀,不说惹得天怒,就说天下百姓怕是会责怪陛下,民心尽失,到时候要是有什么天灾,那天下百姓,岂不是全都怪罪到陛下头上?”

    “就算陛下不想参加,那也可以由臣等代替,进行举办祭祀的。”

    他双手作揖,说得很诚恳。

    李城却压根不在意这些,他听到‘天下百姓’这四个字时,双眼就亮了。

    他问道:“你说,不举行祭祀,会引得天下百姓民心尽失?”

    礼部尚书也听不出皇帝弦外之意,点头道:“是啊,陛下,祭祀是一等一的大事,要是引得民怨,那就不好办了。”

    民怨?

    惹得民怨那才好啊!

    这在能让整个大唐天下掉民心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李城眯眼,说道:“嗯,天下百姓……那传朕的命令,今年的祭祀取消。”

    礼部尚书还没反应过来,作揖道:“谨遵陛下之……”

    他话语戛然而止,他瞪大了双眼,有些反应不过来。

    刚刚皇帝说的是什么……

    今年祭祀取消?

    这还是皇帝知道祭祀取消的代价,然后还坚持取消的?

    “还请陛下三思啊!!”

    礼部尚书跪地磕头,大声喊道。

    他刚刚跪下,发觉身边那些同僚们没一个有动静,心底顿时郁闷了。

    换以前这种时候,不应该文武百官都出来劝陛下三思的么?

    他低着头看向旁边文武百官。

    发现文武百官一个个彼此对视着,都皱紧了眉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没一个人站出来陪同他劝阻皇帝。

    礼部尚书:“???”

    你们卖我?

    李城看着跪地的礼部尚书,微微挑眉,道:“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他可懒得和这个脑袋抽筋的礼部尚书多说些什么。

    不就是取消了祭祀,你少贪污点银子么?至于喊得这么大声阻止他么……

    他转头看了一眼许公公。

    该下朝了。

    许公公点头,明白皇帝的意思,扯着嗓子喊道:“退朝!!”

    这一场早朝虽然有些久,但是李城还蛮满意的。

    取消今年祭祀。

    天下百姓会责骂他。

    民心降低。

    干得漂亮!

    ……

    宰相府。

    那几名被诸葛无明‘调教’的大臣不约而同来到了这里。

    诸葛无明坐在大堂椅子上,淡笑着问道:“本相今早看文武百官都在思考,你们将本相所教你们的,都教给文武百官了?”

    几名大臣对视一眼。

    其中一人走出,咬牙道:“宰相,我觉得这种,应该教给文武百官,让文武百官都明白陛下的意思,免得天天给陛下形成阻扰,如果宰相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我愿意受罪!”

    果然如此。

    早上看到那么多文武百官都在思索,他就感到不对劲了。

    诸葛无明摇头笑了笑,自顾自倒了一杯茶,边喝边说道:“这有什么怪罪的,只是本相很好奇,为什么礼部廖尚书那边,什么都不懂?”

    此言一出。

    场上诸人,都有些尴尬。

    其中一名大臣咳嗽了几声,道:“廖尚书太顽固了,天天注重礼仪,我不太想去,而且,我以为你们几个会去的,所以就没去了。”

    另外几人都瞪大了眼睛。

    “我还以你们会有人去的……”

    “老陈,你和廖尚书不是挺熟的么,怎么你没去?我还以为你会去。”

    “咳咳,我和廖尚书混熟,只是怕他叨叨我礼仪什么的,混熟点,他就不好意思说我什么了……”

    “好了好了,搞了半天,大家都没去……”

    诸葛无明也是哭笑不得看着这几人的谈话,没想到居然这么戏剧性。

    “好了好了,廖尚书的事情,先耽搁一下,倒是陛下这次的决策,对我们而言,是一场不小的挑战,你们应该已经猜出陛下的意思了吧?”

    他语气变得有些凝重的道。

    几名大臣对视一眼。

    其中一名较为年轻的大臣说道:“我也不知道,我猜得对不对,还请宰相赐教……”

    “我感觉,陛下取消祭祀,是想要对全天下那掌控各地兵权的将领出手了,这些年来,这些将领一直听调不听宣,也是陛下心底的一根刺。”

    “如今腾出手来,自然要向那些将领出手,取消祭祀便是想要天下民心降低,好让那些将领野心暴露,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这样陛下才有收拾他们的理由。”

    这臣子说话间,十分傲然,似乎在为自己能揣测出陛下的意思而自豪。

    诸葛无明闻言,双眼一亮,欣慰的点了点头,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所猜的,没错,陛下必然是这样想的,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有点大了。”

    几位大臣脸色也是露出凝重。

    这些将领常年在外,早就养出了野心,此番陛下要动手,必然会引起一些反弹。

    他们这些身为臣子的,自然要为陛下分担一二。

    一名大臣询问道:“敢问宰相,如今陛下还没说什么,我们要是有所动作,是不是不太好?”

    诸葛无明站起身,眯了眯眼,道:“你想的还是太死板了,若是正常情况,陛下怎么可能没有吩咐?”

    “如今没有吩咐,正是想要我们自由发挥,也是在考量我们的能力究竟能达到哪一步……”

    几名大臣都是一脸佩服的看向诸葛无明。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诸葛宰相就是诸葛宰相。

    最了解陛下的人,没有之一!

 第41章 交权力还是反了

    关中地区。

    这片地区覆盖了二十多座城池,土地肥沃,盛产粮食,素有‘国之粮仓’的美称。

    特别是最近以来,在一位神秘人的带领下,发展了许多新颖的种地方法,比之往前更轻松不说,粮食的产量也变得更高了。

    无数百姓都对这位神秘人感恩戴德,因为不知道这位神秘人姓名的原因,当地百姓都称呼其为‘稻神’。

    有时候百姓因为田地的丰收,激动之下,都会大喊‘稻神保佑’。

    可见‘稻神’在关中地区百姓心中有多么高的威望。

    百姓们不知道的是,这位神秘的‘稻神’,正是当初被皇帝谴令回家养老的黄培。

    此刻,关中地区某座城池内。

    有一座府邸。

    黄培正坐在大堂中,手里拿着一封诸葛无明寄来的信件。

    “陛下……真的是千古明君……”

    黄培看得一阵满意,他效忠的皇帝如此雄才大略,他自己也感到自豪。

    这位陛下,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登基开始,便毫无动作,弄得文武百官都有些绝望了。

    没想到当陛下准备好之后,便动作频频……

    先是全城修建,收拢民心,集拢皇权。

    又是慧眼识大将,东征大胜。

    再是将那些真正的奸臣一个不剩全部踢出局。

    后来更是震慑得大周不敢动弹,送公主以求两国和睦。

    如今……

    终于要对天下各个地区动手了么。

    “怕是陛下先前向天下进行选秀,就是对那些将领的一种试探吧?如今要正式出手了,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下台。”

    黄培将信件收回,看向了朝安城方向,起身作揖道:“得主如此,臣虽死无憾!”

    在行完一礼后,他才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目光看着手上的信件。

    虽然他很想帮助陛下分忧,但是他现在根本无法动弹。

    他身在关中地区,替陛下将这个‘国之粮仓’发展起来,一旦陛下需要,那他将倾尽整个关中地区之力,帮助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