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兄好修为。”
宁奕淡淡笑道:“如此年纪,已破了十境,成就命星。”
李长寿收回手掌,结束了这次不大不小的试探。
“不愧是当朝年轻第一人。”李长寿哈哈一笑,道:“宁先生是何境界,我竟看不穿,太子殿下时常提起你,夸你剑气纵横,举世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谬赞了。”
宁奕抬头望了一眼穹顶,风雪夜色,即将颇晓。
他轻声道:“小阁老来得真早啊。”
“那可不是。”
李长寿注意到了宁奕的细微用词,装糊涂卖傻地糊弄了一下,旋即笑着拍了拍公孙肩头,道:“我替太子殿下送些古书,昆海楼那边放不下了,想到了这座闲置已久的府邸……没打扰你和宁先生夜聊吧?”
公孙越此刻的脸色已难看到了极点……
三更半夜。
差人送书。
自己送太子半封文卷,太子回赠自己一份礼物。
今夜李长寿大驾光临,让公孙越猛的清醒过来……他意识到太子也留了后手,有一股不受自己控制的力量,一直在监察着他,所谓的隐匿行动,一举一动,乃至一字一句,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我与宁先生已经聊完了。”
公孙越面无表情开口,然后便震了震衣袖,道:“在下有事先走了。”
李长寿面带微笑,目送这位“第四司大司首”离开剑行侯府,抬了抬手,那些搬着古书的甲士,顿时停止动作,迅速离开府邸,还替两人将府门关上。
宁奕看着这一幕。
自始至终,他都觉得有些滑稽。
天都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链环,情报司的云洵,第四司的公孙,象征着太子意志的李长寿……在这个巨大的利益场中,权力的每一环都是相扣的,似乎不需要动刀动剑,便可以置人于死地。
太子利用着自己的布局,打造了一个精妙无比的环。
哪怕是修行者,在境界足够打破桎梏前,都无法承担最高的皇权,所制造的律法,阶层。
再次回到天都……这里的规矩,比之前更多了。
“宁奕。”
场面上只剩下两个人。
李长寿也不想再套近乎,他索性开门见山道:“不管先前公孙说了什么,希望你都不要在意……因为他给不了你想要的。”
李长寿背负双手,在庭院里转了一圈,他目光环顾,脸上的笑意也缓缓消失。
“我是来替太子跟你谈的。”
听到这里,宁奕心底忍不住呵呵冷笑起来。
果然。
打从见面前,他就对李长寿没什么好感。
那份文卷上,详细介绍了此人的家室,李长寿是红拂河某位王爷的后嗣,从小在南疆历练,天赋异禀,但性格好战,而且表里不一……典型的“笑面虎”,带着皇城谕令奔赴西岭就位小阁老,还手握屠刀,杀了数百人,
清洗了一番道宗内阁,太子提起这枚棋子,实在是太合适对东境开战了。
难怪酒泉子在蜀山对自己说。
天都这一行,不容易。
太子之前在灵山说的好听,想与自己见一面。
但如今他来了。
太子没有丝毫主动要见的意思……而是把东境的一些麻烦摆了出来。
这是要看看自己的能耐?
宁奕深深吸了一口气,
李长寿苦口婆心的开口。
“这次寿辰的真正目的……其实你也明白。”
“太子殿下花费了三年时间,在天都重新立了一套规矩,境内风调雨顺,唯有一些小小的不如意……那就是东境。”
他在院子内走了一圈,来到了公孙之前所坐的位置,缓缓坐了下去,道:“四海之内,皆为臣子,你我都是太子选中的人。这就是今夜我来找你的原因。”
这些废话,宁奕已经听得有些不耐烦了。
他面带微笑,找了一个正对李长寿的位置,坐了下来。
“李兄。”
宁奕淡淡笑道:“可是希望我协助你,共商讨伐东境之事?”
李长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早就听闻了宁奕的事迹,在东境都被称为宁大魔头的剑修,脾气应该极差才是,如今竟如此有自知之明?
“不错。”
李长寿悠悠道:“我手握道宗,你协调灵山,你我各自坐镇东西,讨伐琉璃山,应是必胜之局。”
宁奕笑了,道:“李兄身在道宗,跋涉过境,恐怕殊为不易吧?”
“无妨。”李长寿微笑道:“灵山先打头阵,以佛门底蕴,千年积蓄,无需道宗太多兵力,镇压东境叛乱,亦不成问题。”
“说得有理。”
宁奕仍然笑着问道:“既然灵山一宗便足够了,那么还要道宗做什么?”
李长寿感到了针刺一般的压力,坐在对桌的年轻剑修,似乎轻轻按到了那把油纸伞上,整座府邸便迸发出轰的一声。
窗阁倒飞,书籍狂舞。
宁奕面容上的笑意已尽是收拢。
“你来替太子跟我谈?你算什么东西?”
宁奕冷冷开口。
那些甲卫搬到剑行侯府内的古书,被磅礴的剑气轰了出来,院落里的书籍纸页跟大雪一起翻飞,哗啦啦的剑气流淌声音,伴随着山字卷的卷动,形成一股涡旋。
三天书归位之后,宁奕的身上多了一股近乎神威般的压制。
纸页大雪潮狂舞。
宁奕坐在石凳上,幽幽问道:“平南王爷的儿子?以为坐在道宗小阁老的位置上,就能高人一等?”
李长寿闷哼一声,似乎有一股极其强大的意志力,冲击在了他的身上。
三清阁的小阁老,盯着宁奕,声音沙哑道:“你……想做什么?”
“我不想做什么。”宁奕轻轻弹指,震去剑鞘上的积雪,道:“我只希望你摆清楚自己的位置。既然选择当太子的狗,就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东境的事,区区一位小阁老,能替道宗做主吗?”
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是来提亲的(第二更)
等候在剑行侯府邸门外的那些甲卫,神情惘然。
地面震颤,纸页抛飞。
门开——
李长寿愤怒地推开府门,一路风驰电掣,回到马车上。
漫天的书卷,被宁奕以山字卷凝着,重重砸回那些甲卫的马车上。
“启程!”
两人之间的谈话,不欢而散。
片刻后。
马车载着李长寿回宫觐见太子。
太子殿下一夜未眠。
如今正是天都忙碌之时,他已不停歇的见了好几拨人……圣山来客,诸多贵宾,常年不曾见面,正好趁着此番寿辰,好好一叙。
李长寿神情阴沉,一路向着宫内走去,婢女侍应纷纷低头揖礼,让开道路,这位小阁老带着满腹怨气,但逐渐临近,神情却是愈发平静,隔着数十丈,听到碰杯声音,他停住脚步,站在玉屏外望去。
太子正与人饮酒小酌,已是聊了一会。
对座坐着一位黑袍白眉老者。
“朱密先生,多事之秋,操持圣山不易,我敬你一杯。”
“殿下操劳,我就不说其他的客套话了。”朱密举杯,柔声道:“实不相瞒,我来天都,其实有一事……”
“稍等——”
太子哈哈一笑,抬手打断了朱密的话语。
他向着不远处打招呼,“阿寿,回来了啊,这位是小无量山的朱密先生。”
朱密抿着酒水回过头。
此刻走出屏风的李长寿,已恢复了之前那副笑意盈盈的模样,看不出丝毫怒意,更没有半点阴沉。
“西岭的新任小阁老?”朱密神态温和,此刻看起来很是平易近人,他仔细端详了这位天都新贵一番,笑着称赞道:“不愧是殿下看中的人,如此年轻,便已破十境,堪称万里挑一。”
一通乱夸,李长寿忍俊不禁,面上笑意更甚。
太子只是淡淡一笑。
“朱密先生,若是有什么烦心事,需要红拂河帮忙,可与阿寿商议。”
他语调缓慢,意味深长点了一句,却是没有要继续聊下去的意思,反而带着歉意道:“我还要去见一见其他圣山的客人。”
朱密眼神微妙,连忙还了一礼,哈哈笑道:“殿下辛苦。”
太子就此离开。
而此地……则是留下了李长寿和朱密。
……
……
宁奕来到天都已有两日。
此时距离太子寿辰,尚有一周。
大隋四境,所有圣山,全都来齐,街道上人流攒动,灯笼飘摇,鞭炮锣鼓震天齐鸣,一片沸腾。
皇城上一次这般热闹……是在五年之前,太宗皇帝的六百岁寿辰。
按照律法规定,大隋天下如今还没有主人,继承大隋皇族血统的那两位皇子,如今还没有一位真正坐在真龙皇座之上,获得统御四方的光明血脉认可。
但这场争斗,似乎已经有了没有悬念的结局。
太子继位,成为下一任皇帝,似乎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未来——
“咕。”
“咕。”
“咕。”
冬鸟飞过屋檐,惊起一滩乱雪,旭日阳光落在书院的某座小院府邸,一条太师椅缓缓摇曳,窝在椅子上的青袍男人,双手垂落在扶手上,面上覆着一本古书,似乎在打盹,但又在喃喃
自语。
“我本以为,天都会因为这些圣山的到来,变得不一样。”
“……现在看来,还是一样。”
这三年来,天都太平。
很太平。
书院合流之后,应天府,白鹿洞,岳麓,嵩阳,四座书院合一,占据了一块极大的地盘,四座书院的山门合在一起,坐拥天都优渥的资源……单论培育出的英杰,天才,即便是如今所谓的第一圣山珞珈山,也很难胜过书院。
而这也是圣山没有来访的原因。
之前四座书院分开,各自起势,白鹿洞和应天府之间常有摩擦,而各自结交的圣山也有所不同……太宗一纸敕令之后,书院合流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