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依然昏暗,甚至比起深夜时,更加黑暗,天色也愈发的寒冷,以至于有些甲士甚至难以握紧自己的刀剑,那些被金流香花大价钱买来的战马,即使已经披上了上好的绒球,却依然不乏有战马在行径的过程中倒下。
哪怕这陆屋郡的圣山已经倒塌,这个地界气候确实会变得恶劣,但此刻这铺面而来的寒风,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天色,却显然已经超出了古怪的范畴,显得诡异万分。
这已经不再像是一处圣山崩塌后的地界,准确的说,这处地界已经不像是属于人间的地方。
他更像是那传闻中,位于九幽之下的寒冰炼狱。
但抵达此处的大军,在这时却没有时间去为此感到诧异,因为相比于这处“寒冰炼狱”。
远处那座本应已经倒塌的枯月圣山上所浮现的景象,方才称得上真正的光怪陆离……
第二百二十五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枯月山耸立在不远处的夜色中。
山体完整,并没有半点垮塌的痕迹。
但……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夜色之下,那枯月山却呈现出一种妖异的森白之色。
就像是一只巨大野兽所留下的遗骨一般,高高的耸立在天地间。
而它的正上方,乌云汇集,化作一道旋涡,不断旋转,旋涡的中心,一道同样幽冷的白光灌注入它的山巅,像是有某种强大而神秘的存在,正不断朝着这座理应死去的圣山灌注着某种难以言说,却又强大无比的能量一般。
显然,越是靠近此地,那越是诡异的天地异象也是因此而生的。
众人在看清枯月山的状况之后,心头大抵都有了这样的定论,但相比于这样的结论,他们却更加惊骇于眼前这诡诞的场景。
在这武道显圣的世界中,众人当然也或见过或听过许多骇人听闻的故事,但与眼前这实打实的诡诞场景比起来,那些传闻亦或者见闻都显得不值一提。
而此番场景给他们心头带来的震撼更是溢于言表。
“不是说,枯月山已经崩塌了吗?”这时,鹤非白忽然走上了前来,在李丹青的耳畔问道。
相比于在场的大多数人,经历过阳山崩塌的鹤非白等人显然对于此事更加的敏感。
当初阳山崩塌后,山体断裂,为此还不知道有多少居住在阳山附近的百姓死于这场灾难。
可眼前的山体却完好无损,怎么看,都不像是那传闻中已经崩塌之相。
李丹青闻言,摇了摇头:“枯月星的寂灭是我亲眼所见做不得假,更何况还有天鉴司的殷无疆招来亡魂佐证,此刻这枯月圣山的异象我想可能与辽人的有关……”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直接攻城吗?”夏弦音也在这时走上了前来,看向位于枯月山脚的枯月城,如此问道。
这个问题出口,周围的众人也在这时纷纷看向李丹青。
虽说之前李丹青下令大军赶往此地,为的就是攻打眼前的枯月城。但想来这个命令被下达之前,李丹青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此地的环境会如此的恶劣。
这寒风朔朔,霜雪如刀,行路都已经显得格外艰难,要在这里与辽人决战,在众人看来多少有些托大。
李丹青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的眉头紧皱,抬头看向远处的枯月山。
穹顶的旋涡中,那道森白色的光芒依然不断的朝着枯月山的山巅灌注着些什么东西。
李丹青隐隐意识到如果让这状况持续下去,到达某个节点,辽人会愈发的难以战胜,但如果在这里开战的话,自己手下的大军战力会大打折扣。
一时间李丹青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的眉头紧皱,也知道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决断,拖下去之后,一来甲士们的军心会涣散,二来若是辽人主动出击,那选择权就不在他的手上了。
想到这里的李丹青眉头一沉,随即说道:“先……”
但这话才刚刚出口,远处那枯月城的城门却忽然发出一声闷响,城门在那时缓缓打开,一大批身着黑甲的甲士从城门中涌出,队列整齐,只是百来息的光景,便已经在枯月城的城门外摆开了架势。
而为首之人是一位年纪四十出头,穿着一声绒袍,却未着甲胄的中年男子。
哪怕是在这把冰天雪地之中,那男子的绒袍之下,胸肌袒露,似乎并不惧怕这寒冷的天色。
而随着男子的出现,周遭的气机在那一瞬间都仿佛凝固了一般,一股可怕的压力在那时排山倒海的朝着李丹青等人涌来。
虽然与之素未谋面,但只是这一眼,李丹青便断定了对方的身份——正是那位之前接着辽人士卒的尸首与自己有过的对话的黑绝部族长,武君强者完颜冕!
这还是李丹青头一遭面对这般级别的强者,武君之境与神河境一境之隔,相去却良远。
一位武君境的强者虽说真的摆开架势死战,想要以一己之力对抗万人以上的大军并不容易。但要知道的是,他如果想要在万人大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却也是来去自由。
这样一尊强大的战力,是完全有能力凭借着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
而反观李丹青一方,缺少这般强大的战力不说,大军在这恶劣的天气下,也行动迟缓。反倒是此刻从这枯月城中涌出的辽人军队,行动敏捷,似乎丝毫没有受到这恶劣天气的影响。
此消彼长之下,李丹青一方的胜算渺茫。
似乎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众人的脸色在辽人大军出现之后,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
“李世子倒是言而有信啊!”而就在这时,站在人群前方的完颜冕在这时看向李丹青朗声言道。
“我本以为世子的话只是说说,却不想,你当真敢带着大军来这里送死。”完颜冕这样说罢,张开手看向四周,朗声道:“世子觉得这处做你的葬身之地如何?依山傍水,现在虽然差了些,但只要假以时日,由我大辽国治理,不出二十年,此地定然又是一派鸟语花香欣欣向荣之景,世子就委屈几年。”
完颜冕的话说得极为轻松写意,一副已经将李丹青吃得死死的架势。
李丹青却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落了下成,倒不是说在意这口舌之争,而是这两军对垒讲究的便是气势,古来那么多以弱胜强的例子,说什么天时地利,但归根结底还是气势之争。
他沉声道:“哼!枯月山是我武阳的圣山,轮不到辽人来指手画脚,此地最后是谁人的埋骨之所,我看,完颜族长言之过早了!”
面对李丹的挑衅完颜冕却在这时甚是遗憾的摇了摇头:“都说世子聪慧,是个劲敌,来之前国主还曾特意叮嘱过,只是这两次见面,每一次世子都让我失望。”
完颜冕这样说着,嘴角忽然浮出一抹笑意,他看向李丹青,脸上的得色几乎遮掩不住。只听他道:“世子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一切会是一个圈套吗?”
“圈套!?”听闻这话的李丹青心头一凛,脸色骤然难看。
“不过是故意给力露出些破绽,让你觉得我们畏惧你,你不就直接送上门来了吗?”完颜冕在这时冷笑着言道。
“起初我还觉得这个计策破绽百出,以李世子的聪明才智想要唬住你并不容易,可谁知道世子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寻到了破绽,便急匆匆的前来送死。”
“世子也不好好想想,四十万白狼军我们杀之都如杀鸡屠狗,又怎么会惧怕你手下这几十万急急忙忙间拼凑出来的散兵游勇呢?”
“只是可惜了这些跟着你的几十万大军,都被世子的自以为是坑害,要跟着世子一同死在这里!”
说罢这话,那完颜冕在这时轻轻一挥手,他的背后两位辽人甲士猛地迈步而出,在那时提出了两个巨大的牛角号角。
号角一响,顿时煞气冲天。
完颜冕身后的辽人大军,便在这时朝着李丹青等人发起了冲锋!
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狼再现
对于这个故事。
柴鸿云有自己的期待。
他只是一个武馆的教习,他只是一个在辽人铁蹄下狼狈逃窜的难民,他只是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死在辽人刀下,却只能掩面逃跑的父亲,他只是个抱着自己病入膏肓的妻子,却只能失声痛哭的丈夫。
就像他不曾给妻儿们荣华富贵一样,他平庸、他本分、他碌碌无为。
但在必要的时候,他从不缺乏为他们拼命的勇气。
就像当初目睹辽人残忍的杀害自己的儿子时,那时的柴鸿云曾不止一次的生出要与辽人拼命的冲动。
只是妻子与女儿还等着他,他不忍心,也不敢去想,没有了自己之后,她们会遭遇怎样的命运。
所以,他咬牙切齿,像个懦夫一样逃离那里。
本以为命运已经将他的结局刻入名为凄惨的卷宗,却不想,在绝望时,他遇见了李丹青。
这个以往,在武阳百姓的嘴里,轻浮纨绔的世子,却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他给了以柴鸿云为首的难民们活下去的希望,更治好了柴鸿云女儿的病。柴鸿云终于放下了担忧与顾虑,在将女儿托付给远亲之后,也终于鼓起勇气,加入了伐辽的大军之中。
他要讨个公道。
为自己的儿子,为自己的妻子,也为无数与他一般,在这场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当然明白辽人的可怕,也想过凭自己的本事,似乎根本无法与辽人抗衡。
但李丹青召集了四十万人,众志成城,他觉得这个故事应该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可事实证明,他们也好,李丹青也罢,终究都低估了辽人。
……
辽人大军的冲锋,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伐辽大军一来并未适应这恶劣的气候,二来也根本对于辽人的出击没有预料。
二者合一,第一波交锋,大军便落了下成。
好在诸如莽窟,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