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继续开玩笑道:“怎么了,你不知道吗,西北那些反贼头子手底下才几千号人甚至几百号人都敢称王,我手底下好歹也有几万人是吧,称个王,不过分吧?”
这话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问题,过不过分不是我说了算啊,朝廷要知道了,不弄死你啊!
郑芝龙很是郑重的问道:“你真要称王?”
这家伙要知道我就是南阳唐王不知道是什么表情。
朱器圾忍不住笑道:“开个玩笑而已,人家不是问我什么身份吗,王爷这身份,够分量吧?”
郑芝龙闻言,差点晕倒。
你家伙,开什么玩笑不好,偏偏开这种玩笑。
你说你是总督巡抚都没多大关系啊,擅自称王那可是造反,是要杀头的!
这玩笑开的。
郑芝龙无奈的道:“你真要我这么跟人家说?”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对,你就说我是奇王。”
好吧,既然你这么不怕死,那我就说了。
郑芝龙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一引,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大明的奇王殿下,这位是戚将军。”
原来是位国王!
德塔博拉连忙起身,抚胸垂首,恭敬的道:“西班牙王国驻马尼拉总督胡安尼奥德塔博拉参见奇王殿下。”
他明显是误会了。
因为欧陆有很多国家都是王国,也就是一个帝国分封出来的王国,不过,国王的权力很大,基本可以独立自主,比如,神圣罗马帝国下面分封的波西米亚王国、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王国等,其实西班牙王国也算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分支。
他以为,明帝国也是这样的。
朱器圾倒没想到,随便开个玩笑人家也会当真。
他听了郑芝龙的翻译,只能无奈的抬手道:“总督阁下,请坐,我们还是谈谈和约吧,你对和约有什么意见吗?”
原本,他以为人家好歹也会讨价还价一番,甚至还会因为屈辱而怒气冲冲。
没想到,德塔博拉竟然毫不犹豫的道:“我对和约没有任何意见,我们西班牙真的无意入侵明帝国,这是个误会,我们愿就此作出赔偿。”
呃,这个。
此言一出,郑芝龙不由目瞪口呆。
西班牙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难以置信道:“他说他们没有任何意见,他们愿意就入侵我们大明一事作出赔偿。”
这一下,就连朱器圾就愣住了。
这家伙,怎么这么怂的,都不挣扎一下就屈服了。
他把跟前的和约推过去,郑重的问道:“你们真的没有任何意见?”
这和约已经附上了西班牙文,德塔博拉都不用翻译也能看明白了。
他很是认真的看了一遍和约,随即点头道:“对于和约上的三点我们是没有任何意见,不过,我们希望,还能再加上一点。”
你们还嫌被欺负的不够吗?
朱器圾不由好奇道:“加一点什么?”
德塔博拉小心的道:“我们希望贵国能允许我们的商船在这里补充食物和淡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希望能从这里进购一些丝绸、瓷器和茶叶什么的,毕竟,我们从美洲过来的商船把一百万斤铜卸下来之后基本就空了,如果不运点货回去,那就亏得太厉害了。”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
朱器圾算是明白了,这家伙是想继续跟大明做生意,或者说,继续和大明的海商和海盗做生意。
毕竟,不管是丝绸布匹,还是瓷器和茶叶,利润都相当的高,只要能运到欧陆,价格翻几倍甚至十几倍都有可能。
这个好说啊!
他之所以对西班牙人这么“客气”,就是想通过人家垄断大明的对外贸易啊。
人家既然主动提出来了,自然不能这么痛快的答应!
谈判的技巧他还是懂一点的,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人明白你的意图。
他假装犹豫了一下,这才勉为其难道:“这个,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个铜价,我希望你们能按美洲那边的来。”
这个就有点离谱了,因为大明缺铜而美洲盛产铜矿,两边的价格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德塔博拉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点头道:“行,你觉得多少合适,开个价,我们尽量达到你的要求。”
那我就不客气了。
朱器圾试探道:“十斤一两银子,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你就是摆明了在抢我们的铜啊!
不过,没关系,我们的铜也是抢来的!
德塔博拉还是咬牙点头道:“好,十斤一两银子,成交。”
这个价格,在大明那是便宜的离谱,不过,对于他们这些殖民者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
因为他们就是抢的人家的铜矿,开矿炼铜什么的,也是逼迫土著去干的,基本没什么成本,就算十斤一两银子,一趟下来,他们也能赚个几万两。
这点利润是不算什么,不过,拿来当船员和水手的路费还是够了,这笔钱,他们就算是省下了,并没吃多少亏。
由于德塔博拉相当的配合,双方很快就签订了和解条约。
就这样,朱器圾不但白得了一百万两银子和麻六甲这个战略要地,还能每年收获一百万斤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铜。
更重要的,他还能通过西班牙逐步垄断大明的对外贸易。
当然,吃独食不是个好习惯,鉴于郑芝龙这么听话,一百万两银子还是要分他一半的,而且,将来垄断大明的对外贸易也少不了这家伙一份。
200 五年平辽变成一个笑话
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就这么屈服了,朱器圾这趟东番之行是简直不要太顺利,这个时候,袁崇焕在辽东却难受的要死,
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崇祯面前夸下海口,说什么五年能平辽,但是,一年多过去了,他就连近在咫尺的广宁都没收复。
广宁可是个关键,因为锦州到辽阳一线,就一个重镇广宁,如果能收复广宁,他就能一路打到辽阳,辽东大半领土就收复了。
问题,他就是拿不下广宁,或者说,有人不愿配合他拿下广宁。
这个人,就是毛文龙。
应该说,一开始的时候,袁崇焕对毛文龙还是寄予了厚望的,因为毛文龙手下的东江军着实英勇善战。
天启朝,毛文龙自开镇东江之后便四处出击,不断在建奴后方骚扰,一度曾拿下金州、复州、义州、旋城、宽甸等地,归附他的辽东军民最多的时候达到了百余万,东江军最为强盛之时,据说有十余万之众。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辽东经略熊廷弼曾称赞毛文龙:管铁骑营加衔都司毛文龙,弃儒从戎,志期灭虏,设防宽叆,凡夷地山川险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无不精通,实武牟中之有心机,有识见,有胆略,有作为者,岂能多得!
内阁大学士,蓟辽督师孙承宗也曾称赞毛文龙:文龙以孤剑临豺狼之穴,飘泊于风涛波浪之中,力能结属国,总离人,且屯且战,以屡挫枭酋。且其志欲从臣之请,牵其尾,捣其巢。世人巽软观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独以为可擒与,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惭死无地。
可见,毛文龙是真有本事,东江军是真的英勇善战。
袁崇焕之所以敢夸下海口说什么五年平辽也不是纯吹牛逼,他认为,以关宁军十余万之众再加上东江军十余万之众,对付建奴,足矣。
毕竟,建奴这会儿能组织起来的人马最多也就十万之众,虽说八旗精锐战力强悍,关宁军和东江军也不是吃素的。
当初,他可是以一万残军顶住了建奴五六万大军的猛攻,取得了宁远大捷,现在,二十余万关宁军和东江军联合起来,能干不过建奴吗?
他认为,能!
所以,抵达辽东之后,他便开始整军备战,准备合关宁军和东江军之力击败建奴,收复辽东。
他的战略很简单,那就是声东击西,让建奴疲于奔命,然后借机收复失地。
也就是让毛文龙率东江军在建奴后方大造声势,频频出击,不断骚扰金州、复州、旋城、镇江、义州、宽甸等地,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让建奴疲于奔命。
这样,他就可以趁建奴主力被牵制,一举收复广宁,再从广宁一路打到辽阳,最后与毛文龙合兵一处,夺回辽阳和沈阳。
这个战术按道理来说是没问题的。
毕竟,毛文龙在天启朝的时候曾率东江军拿下金州、复州、义州、旋城、宽甸等地,这会儿只是让人家虚张声势,吸引建奴主力,难度应该不大。
而且,他也曾率关宁军与建奴主力大战了两回,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如果建奴主力都被毛文龙吸引过去了,他拿下广宁然后一路杀到辽阳难度应该也不大。
问题,每当他命毛文龙出击的时候,毛文龙却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不肯出兵。
这下,他就相当的难受了,毛文龙不出兵,他就没法出兵啊!
因为毛文龙只是负责佯攻,无需真的跟建奴拼命,而且,毛文龙手下还有不少战船,机动能力非常强,建奴主力一到,他们便可以溜之大吉。
而他就不一样了,他如若出兵,那就是去跟建奴拼命,攻城拔寨啊,万一被建奴主力伏击,那可就完了,他可不是王化贞那种愣头青,自以为光凭关宁军就能干翻建奴。
他还是比较谨慎的,他相当清楚,只有靠东江军牵制建奴主力,他才有可能收复广宁、海州等地,要不然,他跑去攻打建奴驻守的城池就很有可能腹背受敌,一败涂地。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对毛文龙那是有求必应,只求毛文龙快点出兵。
毛文龙说历年的军功奖励都没发,士气低迷,他便亲自跑到皮岛鼓舞士气,并根据军功奖赏了东江军将士三千五百七十五名,军官三两到五两,士卒一钱到一两。
毛文龙说粮饷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