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选定的标杆也是楼船炮舰的一个楼层,不过,这次他选定的是敌方的楼船炮舰。
按俘虏的那七艘楼船炮舰测量结果来看,敌方的楼船炮舰每层高度应该是九尺左右,那么,一倍焦距下,相距五里的时候标杆的高度应该是两格多一点,五里半的话,应该是两格半左右。
不过,一倍焦距根本就看不清楚,必须调整到两倍焦距才行,两倍焦距下,五里半的距离,标杆的高度应该是。
这东西测算起来着实有点麻烦,不过,精度却相当的高。
过了好一阵,他终于抬手朗声道:“距离五里半,转舵向西,右侧火炮,仰角二十六,偏转左五,装填穿甲弹,准备齐射。”
“刷刷刷”一阵令旗挥舞,他座下的战舰率先开始掉头,再次驶向地方的炮舰,各层船舱也是号令阵阵,右侧的火炮手正根据他的指令调整火炮的角度,装填炮弹,准备开火呢。
这次与上次就不一样了,上次他们是迎面与敌方交错而过,这一次他们却是撵着人家屁股追上去的,双方等于是朝着同一方向行驶的,对轰的时间肯定比上次长的多。
很快掉头完成,他座驾的航向与敌方战舰的航向已经完全一致。
这个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下令道:“加速,提至二挡,追上去。”
“哗啦”一阵水响,四个水轮开始加速转动,他的座驾瞬间提速,很快就要追上敌方最后一艘楼船炮舰了。
就是现在!
他抬手大喝道:“开火,右侧舷齐射一轮,继续装填穿甲弹。”
“轰轰轰”,火炮轰鸣声再次响起,这次依旧是他们率先开火。
普特曼斯虽然身处舰队的中段,不过,他早已转过身来举起望远镜关注敌舰的动向了,敌舰开始掉头尾随的时候他并没有下令开火,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双方看似已经进入对方的射程,其实还有一点的距离,上次就是这帮家伙先开火,搞的他产生了误判,以为双方已经进入对方的射程范围了,所以跟着齐射了一轮,浪费了数千发炮弹。
这一次,他可不会再傻乎乎的跟着敌人开炮了。
毕竟,他们携带的炮弹数量是有限的,炮管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连开几炮炮管就得冷却一段时间,而且,海战之中炮弹的准头一般都低得吓人,他还不知道要齐射多少轮才能将敌方的五十艘楼船炮舰击退呢,这会儿他可不能胡乱开炮,浪费炮弹。
这个时候,他已经发现敌方的楼船炮舰不是帆船了,而是巨大的车轮舸!
也就是说,敌人不用依靠风向和水流也能灵活掉头,而他们全是帆船,掉头相当的困难。
他貌似也看出来了,敌人的战术就是不断掉头转向,两边侧舷轮流开炮,这样,既能节省炮弹,又能给炮管足够的冷却时间,有利于持久作战。
这个时候,他可不能上敌人的当,盲目的跟人家对轰,一旦轰到炮管需要冷却的时候敌人再围上来,他们就只有挨揍的份了。
也就是说,他必须确定敌舰真正进入射程范围才能开炮,要不然,他们很有可能会上敌人的当,白白浪费炮弹不说,还会导致炮管过热,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还击。
那么,这一次敌舰是真的进入射程范围了还是胡乱开炮诱使他跟着开炮呢?
想要确定这个很简单,只要看敌方炮弹落下来之后激起的水柱大致范围在哪里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三十艘楼船战舰已经排成了一条直线,他是看不到最后一艘战舰的,他也只能根据水柱的范围大致判断双方之间的距离。
“轰轰轰”一阵火炮轰鸣声过后,海面上很快便激起了一堆水柱。
普特曼斯举着望远镜一扫,脸色顿时大变。
这次敌方炮弹溅起的水柱竟然紧挨着己方的最后一艘炮舰!
也就是说,这次敌方是真的进入射程范围了,而且,己方最后一艘炮舰很有可能已经中弹了!
他连忙下令道:“快,传令,所有楼船炮舰依次开炮,两侧火力全开,只要敌方进入射程范围就开炮!”
“轰轰轰”。
“轰轰轰”。
连绵不断的火炮轰鸣声再次响起,双方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对轰。
229 细节决定成败(下)
海面上连绵不绝的火炮轰鸣之声再次响起,双方又开始了第二轮对轰。
普特曼斯发出全力开火的命令之后貌似就没什么事做了,因为帆船的机动性能有限,掉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这个时候他们可是被夹在两列楼船炮舰之间,贸贸然掉头的话,那完全是给人当靶子打。
他只能看着不断向前推进的水柱,握紧拳头,希望这一轮运气能好点,击沉对面几艘炮舰。
这年头海战就是如此,运气成分很大,因为这会儿的火炮根本就没有瞄准系统,只能凭借运气,一通猛轰。
要这年头的火炮准头高就不会出现楼船炮舰这种怪物级的存在了。
正是因为这年头火炮准头不高,才会出现这种以数量来增加击中概率的楼船炮舰。
如果火炮准头高的话,那就无需一艘战舰配备上百门火炮了,只要火炮威力够大,干翻对面一艘战舰那也就是几炮的事情,何必配备上百门火炮呢,有几门火炮就足够了。
这也是后世的战舰火炮数量普遍比较少的原因,除非是防空用又或者专门对海岸进行覆盖攻击的超级战列舰,其他战舰基本都只有一门主炮和一到两门副炮,因为多了没意义,反正有瞄准系统,基本一两炮就能击中目标,追求数量还不如追求威力呢,一门超过一百毫米口径的大型火炮肯定比十门甚至是几十门四五十毫米口径的小型火炮作用都要大得多。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火炮在没有瞄准系统的情况下,几里远的距离要轰中目标那真的得看运气,一般情况下十炮能轰中一炮就算是运气不错了。
当然,这指的是一般情况,戚元辅和戚元弼指挥的五十艘炮舰却不一般。
因为他们都带有专用望远镜,可以测定双方的距离,而且火炮上下和左右的角度都是可以调节的,这等于就是给火炮加了个人工的辅助瞄准系统。
一轮侧舷齐射过后,戚元辅便忍不住举起望远镜扫视起对面最后一艘炮舰的侧舷来。
这个时候对面还没有开火,视线倒还算可以。
可惜,他的判断貌似有点问题,这一轮齐射五十发炮弹大多都落水里了,只有几枚击中了对面的侧舷。
仰角还是有点高了,就差一两度啊!
他连忙大吼道:“快,传令,所有炮舰,右侧火炮仰角调至二十四度!”
一阵令旗挥舞,他身后那艘炮舰貌似停滞了一下,这才响起巨大的轰鸣声。
“轰轰轰”,又是五十枚炮弹轰过去。
这一次足足有十多枚炮弹击中了敌舰的侧舷,就这,还有大半炮弹落在了敌舰前方的水面上。
也就是说,他身后的那艘炮舰是因为调整仰角浪费了一点时间,所以炮弹轰出去之后落点位置有点太靠前了,要不然,这一轮至少会有二十多枚炮弹砸到敌舰的侧舷上。
这下没问题了。
戚元辅果断下令道:“传令,所有炮舰就按现在的仰角依次齐射穿甲弹,只要敌舰进入射程范围就全力开火,不要停!”
这下就比较恐怖了。
原本,一次侧舷齐射之后,所有火炮都要收回去,炮门也得关上,才能继续装填弹药。
因为这是这年头炮舰的基本操作。
接近目标,装填弹药,然后打开炮门,然后将炮车推上去,让炮管伸出船舷之外,然后开炮,然后赶紧将炮车拉回来,关上炮门,以防止海水溅进来把炮管打湿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火炮大多是前膛装填,而且弹头和火药是分开的,每次都得把火药先倒进炮管,压实,然后再将炮弹塞进去。
如果海水溅进炮管里面那可就麻烦了,打湿的火药可是点不着的,必须把炮管里面的水全部擦干才能再次装填弹药,那样一来,浪费的时间就多了。
所以,这年头的炮舰操作流程都是开完炮赶紧把火炮拉进来关上炮门,然后再装填弹药。
不过,他们根本无需如此,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弹头和火药一体的炮弹,而且还是后膛装弹,就算炮管进水也没关系,只需把炮门打开,把水放掉,然后再用抹布把引信位置擦干就可以了,其他地方根本不用去管,湿了就湿了,根本就不影响发射。
一开始,他们之所以齐射完一轮之后便收回火炮,关闭炮门,而且交错而过的那段时间每艘炮舰也只是齐射了两轮,那完全是在麻痹敌人。
其实,他们完全无需关闭炮门,而且,他们装填炮弹的速度快得惊人,就算刚迎面交错而过的时候还不到半盏茶时间里他们齐射五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问题,那一轮只是引诱敌人开炮而已,双方的距离足足有六里,根本就轰不中对方,他们压根就没必要浪费炮弹,所以,他们才装成跟敌人的装填速度差不多,来麻痹敌人。
这下,火力全开就不一样了,那家伙,炮弹简直就跟下雨一样砸向敌舰,密集程度简直吓死个人。
“轰轰轰”,密集的火炮轰鸣声响起,荷兰人的战舰顿时木屑横飞,千疮百孔,最后一艘战舰只吃了他们前面五艘炮舰各一轮侧舷齐射便开始缓缓下沉了。
这还只是开始,二十五艘炮舰,哪怕每艘只齐射十轮,那也是二百五十轮啊!
五轮便能击沉一艘敌舰,结果可想而知。
普特曼斯听到比刚才密集了一倍都不止的火炮轰鸣声已然感觉到不对劲了,可惜,他却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因为落水的炮弹实在是太密集了,激起的水柱简直形成了一片水幕,他就算举着望远镜使劲看也穿透不了那一片水幕。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水幕不断向他的旗舰接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紧接着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