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万大军是什么概念?
郑芝龙想想就有点头皮发麻,他手底下总共才十来万人马啊!
还好他选择的是跟疯王合作而不是作对,要不然,大明根本就没他的立足之地,就算是在海上,人家的楼船炮舰也能把他轰成渣。
他还想着独霸南洋之后便有点翘尾巴的资本了,结果回来一看,在人家面前,他还是一叠叠!
这个,着实有点让人尴尬啊。
众人进帐之后他又尴尬了,因为他不知道往哪儿站啊。
孙传庭、马千乘、戚金、秦邦翰等这些可都是永盛朝的大人物,他自然不敢站人家前面,甚至戚元功、戚元辅和戚元弼这三兄弟实力都比他强,他往哪儿站呢?
他总不能站在最末位吧!
还好,郑成功一看他尴尬的模样直接就拉着他站到了自己的前面。
老爹站儿子前面肯定是没问题的。
众人站好班列之后,朱器圾便微笑道:“郑爱卿,南洋情况如何?”
郑芝龙没想到人家一开口就问得是他。
他愣了一下,随即连忙拱手道:“好着呢,好着呢,南洋诸国都不敢冒犯我大明天威,各处沿海城池基本上都向我们开放了,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也老实了,根本就不敢招惹我们的船队。”
嘿嘿,他们会老实才怪。
这会儿他们只是实力不如你,暂时隐忍而已,等他们调集了足够的战舰,估计立马便会翻脸。
当然,暂时来说他们还是没这个实力的,不用着急。
朱器圾微微点头道:“嗯,辛苦了,你这年纪也上来了,有没有想过回家养老呢?”
回家养老!
我才四十来岁好不?
郑芝龙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皇上这意思是要夺他兵权啊!
怎么办?
朱器圾见郑芝龙呆若木鸡的模样,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他这次来江北大营主要就是为了见郑芝龙,将这家伙手里的水师要过来。
毕竟这家伙是海盗出身,做事有点不靠谱,如果让他代表大明跟列强去斗,怕是要出问题。
当然,他也不会白要人家的水师。
他笑了一阵,这才坦诚道:“郑爱卿,朕跟你开玩笑呢,其实,朕是想让你帮个忙。”
郑芝龙都被搞懵了。
这一会儿让他回家养老,一会儿请他帮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拱手道:“微臣惶恐,帮忙二字微臣实在受不起,皇上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这家伙其实还不是永盛朝的官员,他倒是有眼色。
朱器圾微微点头道:“嗯,朕想让你率十万新军回福建坐镇,帮巡抚陈士奇稳定福建的局势,你意下如何?”
呃,十万新军?
这意思还是要夺我的兵权啊!
我都率十万新军回福建坐镇了,这水师自然是没法统帅了。
郑芝龙咬了咬牙,鼓起勇气,小心的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微臣如果回了福建,手下水师怎么办呢?”
这个好办啊!
朱器圾郑重的道:“朕意欲组建北洋水师、东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你手下的人马就交给成功、元辅和元弼吧,他们手下战舰是不缺,就是缺久经沙场的水军,正好,你把手下人马分给他们,他们便能组建出三支强大的水师了。”
我!
我能说不吗?
郑芝龙偷偷瞟了瞟两旁的将领,终究还是没有勇气说出个“不”字来。
罢了,罢了,回家养老就回家养老吧,好歹成功还能统帅一支水师不是。
他暗暗叹了口气,随即果断拱手道:“微臣明白。”
嗯,算你识相。
朱器圾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威严道:“很好,朕就封你为南安侯,暂领十万大军坐镇福建。”
南安侯!
郑芝龙闻言,不由激动的浑身发颤。
原本他的理想就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啊!
这下真是光宗耀祖了!
。
379 当皇帝真不容易啊
金陵城,乾清宫,御书房中。
朱器圾皱着眉头看了看眼前的奏折,又看了看附在奏折上的票拟,又皱眉考虑了一下,这才拿起笔来,写了个红红的“准”字,随即撇到一旁的刘若愚跟前。
刘若愚则如同一台机器一般,拿起大印,粘上印泥,使劲往奏折上一摁,然后又放下大印,将奏折细细叠好,整齐的摆放在龙案的右侧。
这样一份奏折就算是处理完了,等处理好的奏折堆个大约一尺厚左右,再招个司礼监的小太监把奏折送去通政司下发就行了。
问题,这一天的奏折可不止一尺厚。
如果把一天的奏折全垒一起,最少也有半丈厚,事多的时候达到一丈厚也不是不可能的!
朱器圾抬头看了看整整齐齐摆放在龙案左侧的奏折,忍不住抬起手来揉了揉两边的太阳穴。
当皇帝真不容易啊!
他每天天还没亮就得爬起来,准备主持早朝,早朝过后,他还得批阅奏折,批阅奏折的同时,还有朝臣时不时跑过来请示这个请示那个,等他好不容易把奏折批完,基本上都天黑了,他还得考虑如何平定南方、讨伐建奴、对付列强等等国家大事。
这一天天的,没完没了,简直让人奔溃啊!
当然,他也可以学万历,不理朝政,随那些文官去折腾,他还可以学天启,只管自己的木匠活,让某九千岁公公执掌朝政。
不过,那样搞的话,恐怕大明还没有一统又要分崩离析了。
怎么办呢?
这么搞下去他着实有点受不了。
如果光是处理政务也就罢了,问题他还得考虑怎么一统天下啊!
他想了想,突然间问道:“太子呢?”
刘若愚闻言,连忙回道:“回皇上,太子殿下正在听刘大人讲解《四书五经》呢。”
这刘大人乃是崇祯十年丁丑科状元刘同升,出身于江西吉水有名的书香门第,其父刘应秋还是万历十一年癸未科探花呢,可谓家学渊源。
而且,此人在官场上并无劣迹,当初杨嗣昌蛊惑崇祯胡搞瞎搞的时候他还曾上书力谏,结果,直接被崇祯贬成了一个九品芝麻官!
一个新科状元被贬成九品芝麻官,那意思自然是叫他赶紧滚蛋,他也没啰嗦,直接就告病返乡了。
张献忠率军打到江西的时候,他还曾组织乡勇抵御,力保赣州不失,也算是个人才,所以,朱器圾听了内阁的建议,把他请来擢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专门给太子朱聿钛讲解《四书五经》。
现在想来,这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表情啊!
太子朱聿钛又不需要考科举,天天钻研《四书五经》干嘛?
差不多就得了。
对了,科举!
这会儿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得赶紧重开科举啊!
朱器圾想了想,干脆把手中的奏折一丢,果断道:“传朕口谕,让太子来御书房批阅奏折。”
啊?
刘若愚闻言,不由一愣。
这个,好像没这么搞的吧?
皇上正值壮年,又没得病,又没离京,怎么让太子来批阅奏折呢?
朱器圾一见刘若愚没动弹,不由没好气的道:“怎么了,有哪里不对吗?太子又不是没批阅过奏折!”
呃,好吧,你是皇上,你说了算。
刘若愚连忙招来一个小太监,让其传口谕去了。
没过多久,太子朱聿钛便疾步走进来,崇敬的拱手道:“参见父皇。”
嗯,这孩子被教的满腹经纶的样子,着实是个批奏折的料。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起身道:“以后奏折就由你来批,父皇还有事,就不在这里陪你了。”
说完,他便大步往外走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朱聿钛和刘若愚站那里大眼瞪小眼。
这科举的事找谁谈呢?
当然是找内阁首辅礼部尚书毕懋康。
因为他没有设专门的内阁,所以内阁首辅毕懋康也不在皇宫的内阁值房中,想要找毕懋康,那还得去皇城外的礼部衙门呢。
这会儿皇宫和皇城的守卫还没有配备齐全,甚至就连太监和宫女都不是很多,整个皇宫和皇城之中基本都是密卫在值守,只是后宫的密卫都是女的而已。
这么搞到底行不行朱器圾也不知道,他现在也没空来管这个,毕竟天下还没一统,皇宫和皇城只要足够安全就行,至于什么太监和宫女,说白了就是服侍人的,他还不需要那么多人服侍,他的皇后和两个贵妃,包括皇子和公主也没有这娇惯的毛病。
或许这样搞还能省下养几万太监宫女的钱,避免奢华浪费,又或许这么搞久了皇城和皇宫反而不安全了,毕竟密卫也有可能被收买被控制。
唉,谁知道呢,只能先这样了,要不要改回旧朝的模样,还是以后再说吧。
他一边暗自叹息着一边带着宁丑旦和几个密卫往皇宫外走去。
密卫倒是有一点好,那就是不多嘴,只要他不下命令,人家就不会凑上来烦他,更不会拦着他不让他出皇宫出皇城。
他悠哉悠哉的走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才来到皇城外的礼部衙门中。
这个时候礼部衙门里人也不是很多,各科主事甚至都还没有配齐。
没办法,连年战乱下来,科举都停了,好多进士举人什么的也被农民军和建奴干掉了,不但京城各衙门缺人,地方上各衙门也缺人。
就好像毕懋康和毕懋良兄弟,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原本早就应该回家养老了,问题朱器圾手下缺人啊,根本就找不出人来担任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些重要职位,他们只能老骥伏枥了。
朱器圾走进礼部尚书值房的时候,毕懋康也闷头在那里处理奏折呢。
不过,他处理奏折的状态跟朱器圾还不一样。
朱器圾是看见奏折就头疼,他却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看奏折的时候那是聚精会神,甚至连皇上进来了他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