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懿文太子,崇祯心中恍然,那是大明朝第一位太子,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长子,名叫朱标,朱元璋刚称帝就立他为皇太子。

    朱标成年后,朱元璋每次亲征到前线或者没事做的时候,就把国家事物都交给太子管理,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他,允许他行使皇帝任何权力。

    在历朝历代,这种情况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皇帝出巡或者亲征虽然会让太子监国,但往往会留下后手,比如留一些大臣或是立下许多规矩限制太子的权力,说白了就是不信任。

    朱元璋却不这样,他对皇太子朱标一万个放心,每次出去不仅让朱标监国,还亲切地对他说,尽管使用皇帝权力,朝廷中的大臣重臣你随意处理任用。

    这种事情就发生在本朝,对一心想做明君、圣君的崇祯触动很大。

    刘太妃继续道:“这天下迟早是太子的,况且太子尚小,怎么会如外臣所言,有谋逆之心,皇明二百多年来还没有过太子谋逆的事情发生呢,皇帝你在七岁时可有想要谋取神宗皇帝的江山?”

    此话一出,崇祯皇帝一惊,这种话也只有刘太妃敢说,别人若是敢说,简直大逆不道。

    崇祯并没有动气,反而勾起了悲惨的伤心往事,他的生母只是他那死鬼老爹的一个婢妾,在他五岁的时候,生母刘氏被死鬼老爹在一次发疯中杖杀了。

    年仅五岁的朱由检只好由庶母李妃抚养(人称西李),几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朱由检被转给了另一庶母李庄妃(东李)抚养。

    然而,又没过几年,李庄妃被天启皇帝乳母客氏苛待,最终气郁而死,年仅三十七岁,崇祯又成了没娘了孩子。

    崇祯皇帝的成长之路可谓是极为的苦逼,也难怪他当了皇帝后就立即下令凌迟处死了客氏。

    想起他那冷血的死鬼老爹,又想起埋在在脑海深处的生母,崇祯突然鼻子一酸,他转过身去吸了口气,道:“是朕不对,不该亲信外臣,怀疑自己的骨肉”

    见从不认错的崇祯皇帝居然破天荒的开口认错,几个妇道人家一下子愣住了。

    懿安皇后张嫣刚要启口再次说道,崇祯已经起身走向门口,并道:“朕是不会废太子的,还望太妃娘娘和皇嫂宽心。”

    离开了慈宁宫,崇祯没有再去文华殿,而是回到了乾清宫,他将自己一个关在了内室,看着生母孝纯皇太后的画像,心中很是悲伤。

    朱由检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已,虽然当了皇帝,对亲情却依旧极为在意。

    当初被封为信王时,由于生母刘氏死得不明不白,他不敢公开去祭祀自己的母亲,只能悄悄向太监打听母亲下葬的方位,并偷着拿些钱让侍从去为母亲祭扫。

    在十七岁时,哥哥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无子早逝,将皇位传给了他,直到这时,朱由检才真正能够光明正大地追悼自己的母亲,他追谥生母刘氏为“孝纯皇太后”,将她从简陋的坟墓中迁出,与父亲光宗合葬庆陵。

    孝纯皇太后没有画像留下,崇祯便想法设法找人画出,他找到了当年与孝纯皇太后一起同为光宗姬妾、且关系极好的傅懿妃,让他从宫中寻找已故的孝纯皇太后相貌相似者,又让太后的母亲瀛国太夫人指示,让画家作修正,如此一来便得到了孝纯太后的画像。

    画像完成后,崇祯以庄严的排场由正阳门迎入宫中,崇祯跪迎于午门,并将画像悬挂于宫内,请年老宫女观看。

    有人说很像当年的孝纯太后,也有人说不像,崇祯听了之后泪如雨下,后宫众人亦随之感动落泪。

    ※※※※※※※※※※※※※

    虽说皇家无亲情,不过根据我对崇祯的了解,发现他对亲情看的还是比较重的,而且明朝立国以来还未出现过废太子的事情(废自己儿子,景泰帝是废哥哥的儿子,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崇祯也不过是借坡下驴而已。

 第148章 民众的声音

    经过一日的传播,勇卫营在皇城哗变的消息引爆了整个京师,这消息太惊人了!

    皇明时报虽然没有报道此事,但各个街口的报亭依然围满了人,那些专业唱报人已经对此业务非常的熟悉了,不用看报就能编出一个故事来。

    勇卫营曾多次登上皇明时报,还曾有过专栏,这些唱报人不知道多过了多少次,凭着先入为主的感觉,他们坚信勇卫营的忠诚。

    这些唱报人根据锦衣卫便衣人员提供的情报,绘声绘色的描述着上万勇卫营如何的愤怒鼓噪,将那种悲愤填膺的英雄形象完美的阐述了出来。

    如果朱慈烺看到的话,一定会投资办一座京师电影学院,让他们担任导师。

    在这些唱报人的宣传之下,又经过无数不明觉厉的人群传播,很快京师上下都知道了那惊天之事,各大街小巷、酒楼茶肆都在谈论着此事。

    有消息灵通者宣称,昨天下午,他们在棋盘街看到许多朝中重臣和京营的将军匆匆入宫,事情肯定不简单,说不定是准备对付勇卫营的。

    消息传开后,群众哗然,一些勇卫营的忠实支持者们在有心人的安排下,拉起了横幅开始最初的游行示威。

    棋盘街周围商铺林立,人流量也极大,此时在街道人群中分出一条道来,一条长长的队伍中不断有人敲锣打鼓,更多的人在激动的摇旗呐喊。

    “勇卫营无罪!”

    “奸臣祸乱朝纲!”

    游行队伍最后来到了皇城南门,跪在大明门前,大声呐喊,勇卫营忠心报国,望天子切勿听信奸臣捕风捉影之言,寒了忠勇将士之心。

    温体仁本想借助皇明时报进行舆论压制,痛斥勇卫营不忠哗变一事,以此扰乱视听,礼部尚书姜逢元直接拒绝了他,礼部下的皇明时报对此事只字不提。

    礼部的不识相并不能阻止温体仁等人对勇卫营的打击,他派出自己手中的情报人员在京师各处散布消息。

    他们宣称勇卫营公然要挟朝廷,要挟皇帝陛下,总兵黄得功更是坑杀了左都御史,如此桀骜,如此跋扈,真是目无君上!

    在任何时候,舆论影响永远是可怕的,不少民众对这些言论开始了半信半疑,也有一些人深受影响,真正相信了。

    勇卫营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开始各个茶楼酒肆互怼,双方唾骂泼酒更是常见,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报亭周围也有大量民众相互指骂,穿街过巷,相互追逐。

    大量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衙役开始上街维稳,对闹事之人毫不留情的棍棒加身,好不容易使京师渐渐安静了一些。

    面对民众的哗然,各大衙门的官员们神情各异,有人暗道勇卫营的影响之大,有人则是担心往后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受到影响。

    在京师东城的张府之中,粮商商会张大彪正在款待一位来自徽州府的徽商。

    这名徽商感叹道:“张兄,这京师果然不同啊,人人活力四射的,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张大彪笑吟吟道:“李星兄这话怎么说?”

    李星道:“我们徽州府,今年大旱开始,大家连口吃的都没有,哪还有力气打架和游街啊,不像京师人人温饱不愁。”

    张大彪笑道:“天子脚下,难免一些人吃饱了没事干,也许我们认为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可有人觉得这是一场博弈。”

    李星摇了摇头道:“博弈什么的我不管,我此行目的只想告诉张兄,江南的粮食来源断了。”

    张大彪皱眉道:“李兄,怎么回事?”

    李星道:“不仅我们徽州府,整个南直隶四十个州府将近一半地方遭遇了旱灾,非常严重,遍地饿殍啊,南方的粮食消耗极大,还有许多人在囤积,粮价近乎翻倍,若是按照往年那样收购再运到京师贩卖,那可就要赔本了。”

    张大彪沉吟道:“无妨,上面前段时间让我准备回南方发展,京师这里的产业也无所谓了。”

    李星认真道:“张兄是否依附的过早了?现在的形势可不大明朗啊,京师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皇太子的局面非常不利,你可要三思而行啊!”

    张大彪笑道:“我等商人,有时候做的生意本就冒险,投入的越早,回报越是丰富。”

    李星急道:“可你若失败了,对我们徽帮的损失可谓是不小,你要为我们考虑啊。”

    张大彪叹了口气:“我们徽帮近年来虽发展的很好,不过比起晋帮还差了一些,那帮家伙现在都到我们地盘抢生意了,我们若是继续平稳发展,估计连两淮之地家门口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他接着道:“我看似在赌,然而凭我在生意场上多年的眼光来看,皇太子不会轻易倒的!”

    勇卫营中驻地中,营寨高筑,四周的瞭望塔全天十二个时辰哨位不断,龙骧夜不收更是潜伏在皇城和京师各部京营驻地附近。

    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勇卫营就会得到示警,随时准备以强势姿态率先出击,彻底击垮来犯之敌!同时驻守在新城部分勇卫营也会得到示警,里应外合,同时举兵。

    第二日,皇极殿中依旧举行了朝议,大明各衙门最核心的文武官员汇聚一堂。

    崇祯虽然不打算废太子了,但对勇卫营举动依然耿耿于怀,决定朝议处置。

    温体仁一改往日作风,首先出班,语气森冷道:“陛下,黄得功和孙应元心术难测,他们胆敢在承天门重地兵围都察院,杀御史!藐视陛下,藐视朝廷,臣请杀之!”

    礼部尚书姜逢元道立即出班反驳道:“两位总兵领勇卫营东征西讨,多次大捷,斩敌数万,将建奴赶回关外,如此大功,忠义双全,反遭言官猜忌,岂不让忠勇将士心寒?”

    刑部右侍郎杨廷麟也奏道:“眼下京师中百姓对勇卫营的风评极佳,还有许多人跪伏在大明门前,请陛下切勿寒了忠勇将士之心。”

    阁臣薛国观笑道:“一群刁民而已,朝廷的决断还需要受他们影响?真是可笑!”

    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