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定,除非像洪承畴当年那般,把当地人都杀光了!
现在情况更加不妙了,流贼竟然敢主动北上攻打直隶,真定府是京师南面的门户,对京师和直隶全境威胁非常大,杨嗣昌也没有选择了,只能拒敌于此。
不过观诸将情绪,似乎不稳,山东总兵刘泽清、陕西总兵贺人龙、牛成虎等人都不愿主动开战,百万流贼让他们心存恐惧。
之前一连数日召开军议,皆是没有一个统一可行的作战计划,几个总兵武夫吵成了一团,险些在中军大帐干起来。
杨嗣昌督师中原已有两年,对手下这帮总兵的尿性已摸的一清二楚,刘泽清、贺人龙诸人,阳奉阴违、跋扈,如当年的左良玉一般!
尤其是刘泽清和贺人龙,二人手下兵马最多,也更为跋扈,杨嗣昌对他们一筹莫展,不敢触发或是大声呵斥,担心大战当前之际,这两个武夫撂挑子不干,影响自己的剿寇大计。
但要是如此畏怯不战,龟缩城下,杨嗣昌完全可以想象朝中诸公弹劾自己的场景,特别是圣上的冷眼。。。。。。
直到此时,杨嗣昌才深刻体会到当年卢象升督师时的窘境,太难了!
会上,密云总兵王廷臣主张,趁流贼大军刚到阵脚不稳时主动出击,痛击流贼,杨嗣昌欣慰点头,对其很有好感。
山西总兵汪万年则是坐那默不作声,一副中立的姿态,时而从袖子中摸出几粒瓜子嗑上了。。。。。。
汪万年曾带过神机营,对火器很了解,他奉诏在山西镇训练了一支一万人的火器新军,杨嗣昌对他很倚仗,也不好说什么。
眼瞅着行辕大帐中几个武夫在那粗鲁的呼喝着,杨嗣昌抬起双手虚按几下,温言相劝道:“诸位别吵了,流贼已经逼近真定,还是想想具体作战事宜吧!”
他缓缓看着各人,左侧一排的监军、巡抚、巡按等文官,个个眉头紧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右侧一排总兵之类的武将,则是一副剑拔弩张的感觉,虎大威、王廷臣与刘泽清、贺人龙等人大吵,善于言辞的保定总督杨文岳斡旋其中,好言相劝,还有那嗑瓜子的汪万年,一副不嫌事大看戏的样子。
刘泽清和贺人龙站在一起,并非他们二人关系好,一个在山东一个在陕西,平日也没有联络感情,兴趣爱好也不同,二人唯一的共同语言便是杀良冒功,遇强则退时的跑路心得。。。。。。
虎大威和王廷臣二人跟随过朱慈烺参加辽东之战,见过大场面,自然不惧虚张声势的流贼,双方理念不同互不顺眼,差点干起来。
贺人龙扯着嗓子道:“某还是那句话,贼势过大,不宜出战,应以防守为主!”
刘泽清也道:“我军单弱,贼兵锋锐,若仓促应战,恐有所失,真定城防高大,可稳重守之!”
看这二人这一唱一和的样子,杨嗣昌眉头微皱,心中冷笑,这贺人龙和李自成是一个县的老乡,李自成攻打西安之时,他镇守潼关按兵不动,有通贼嫌疑。
朝廷有人弹劾贺人龙勾结流贼,害死三边总督汪乔年,连崇祯也对其怀疑,下密旨杨嗣昌对其防备,必要时将其诛杀,以绝后患。
杨嗣昌勉强一笑,道:“贺将军威震贼寇,朝廷对你宠渥优隆,如今贼兵兵临直隶,局势危局,若贺将军能力战群贼,本部必定向朝廷保举你为平贼将军,如何?”
“平贼将军?”贺人龙牛眼一亮,脸上浮现起惊喜的笑容。
平贼将军是挂印总兵的封号,地位尊崇,是个武将都想得到,黄得功立下那么多大功,皇太子才保举他为“平蛮将军”驻守湖广,而后数年屡建大功才封爵靖南伯。
人家天武军一系上头有人,只要立功便是蹭蹭蹭的升官,他贺人龙没依没靠的,这辈子想混个挂印总兵的称号都难,此时杨嗣昌这么一大块大饼砸过来,他怎能不心动?
贺人龙没有立时应下,抚摸自己华贵的貉子皮厚绒披风沉吟不语,摆着姿态,端着架子。
几个文官上前相劝,杨嗣昌也面露笑意,好言相说,贺人龙大感脸上有光,这才松口答应转守为攻,血战闯贼。
堂内一片欢喜,只有刘泽清心中暗暗不满,暗道这杨嗣昌为何把老子给忘了?
杨嗣昌似是察觉到了刘泽清的情绪,想了片刻也出口安慰了几句,表示战后朝廷会依功封赏的。
在他眼中,刘泽清这个着名的逃跑将军就是个垃圾,数年前他狗胆包天想截了皇太子南下的粮草,被勇卫营凑成了狗,直接追到东昌城下,又是送钱又是送粮的,名声早臭了。
朝廷没杀他便是万幸了,怎么可能让这种人加官进爵?
接下来一团和气,杨嗣昌将自己制定的作战方略和盘托出,又经过诸将补充商议,最终明军决定尽出精锐,与流贼拼个你死我活。
杨嗣昌更是起身下位,降低姿态向众将深深作揖,沉声道:“此战关系国朝安危,大明兴废,拜托诸君了!”
大明文官地位尊崇,内阁首辅杨嗣昌更是文官中的老大,他能如此,众人皆是神情严肃,一齐起身,大吼道:“愿为国朝效死!”
崇祯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杨嗣昌率二十万明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开到太平河一带集结扎营,竖立高寨,决定在这广阔的平原地带与贼对垒,列阵枪戟相迎。
此时李自成与各路义军的闯军号称百万,已经逼到太平河一片,双方在距离十里各自下营,太平河边上,窝铺营地一眼无尽。
此时贼势嚣张,但官兵一样士气不弱,一场血战不可避免。
无数人在关注这场生死存亡的大战,闯军若是胜利,便可击溃明军主力,李自成在中原再无敌手,京师更成囊中之物。
官兵若胜,不但能消灭流贼主力,还为朝廷除去这心头大患,杨嗣昌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精锐骑兵,待流贼战败时追杀李自成和几个闯军大将,一股将其斩于乱军之中,彻底绝了后患!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42章 决战
崇祯十六年七月二日,双方经过多次试探交锋,终于全军出战,排兵布阵,皆摆出决战的态势。
杨嗣昌以汪万年和王廷臣两部新军为中军前阵,其次是杨文岳、杨德政的保定人马,又有以刘泽清、贺人龙、安国安三部人马为左翼,宣府总兵虎大威、通州总兵姜名武、榆林总兵牛成虎为右翼。
主力精锐布置完毕,余者杂兵居于后方,作为整个大阵的驻队援兵。
双方人潮如海,旌旗如林,充满了战意滔天的气氛。
两年的督师经历,使得杨嗣昌老的很快,渐渐体力不支,他却坚持亲自擂鼓激励三军将士,口中大呼:“杀贼!”
明军还未动时,闯军已经发起了进攻,依旧是源源不断的饥民为先锋,冲击官兵中军,消耗其势。
在饥民后面,是一个连绵数里的步军大阵,黑压压的闯军手持长矛大步往前推进,两阵两翼的骑兵也发起了攻击,势如潮涌。
随着战鼓声越来越急,无数饥民呐喊一声,全线如墙而进,人潮汹涌而来。
明军中军,汪万年放下平日不羁的表情,面容渐渐凝重,在其身后便是一万名训练出众的山西镇火铳军,还有一营炮兵,这是他浇灌了无数心血训练而成。
看着将士们严整不动的样子,汪万年信心大增,一把抽出自己的佩剑,指向前方:“开炮!”
令旗挥舞,瞬间炮声大作,山西镇炮营发出了怒吼,炮声源源不竭,如爆雨似的打出,冲阵的饥民死伤狼藉,很多还未冲到近前就全队崩溃,惊恐着退缩。
密云镇的边军同样是崇祯组建新军的重点,经过三年的成军训练,也已初具规模,万名火铳纹丝不动在那等待命令。
杨嗣昌看着汪万年、王廷臣、虎大威等边军阵列森严,心下大顿,他又看向左翼的刘泽清等部,一副松散的作风,眉头微微皱起。
杨嗣昌心中不由感慨:“幸好他们三人都曾跟过皇太子打过建奴,学了天武军的训练制度,要是没有他们三边人马,只怕这一战难了。。。。。。。”
前方浓烟滚滚,流贼被火炮火铳击死无数,哀嚎遍野,然后一波流贼溃败,后面便有更多的流贼涌了过来,两翼的流贼马军也与明军两翼交上了手。
明军中火炮数量并不多,对于入海潮般涌来的流贼,打出去的炮弹就如同一道道小浪花,并不能阻止闯军的进攻。
待闯军步入百步内,明军中军令旗挥舞,独特的号炮声响起,中军山西、密云二镇两万火铳兵齐声大喝:“虎!”
雄壮的齐呼喝应声中,二镇火铳兵整齐踏前一步,将手中火铳翻下,黑压压对准了前方又一波冲来的饥民们。
两镇火铳兵噼里啪啦的阵阵排铳响动,一片片呼喝着挺近的流贼步军被打倒在地,惨叫之声不断。
硝烟弥漫,刺鼻的血腥味充斥盈野,战场之上到处是哀嚎的流贼伤兵,还有那些密密死去的尸体,惨烈的情景令人心惊。
相比密云镇,山西镇兵马更具战斗力,汪万年全搬了天武军的模式,招募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良家子弟,分田安家,每日训练不缀。
天武军抄了八大晋商的家,收获巨大,从中协助的汪万年自然捞了不少好处,这些都是他训练新军的资本,所练新军不是其他各镇半吊子新军可比的。
在右翼,虎大威亲率宣府镇三千骑兵出阵,与闯营马军凶悍搏杀,击溃几次贼骑攻击。
右翼的刘泽清、贺人龙部军阵也是顽强屹立,击退闯军数次进攻,战果良好。
形势一片大好,明军众官将相顾雀跃,杨嗣昌与几个文官更是情绪高昂,他豪气万丈道:“闯贼不过如此!”
闯军进攻受挫,李自成果断放弃了马军攻击两翼,仅以饥民和步军攻打中军和两翼,部分马军则在大阵外不断游走,寻找明军的破绽。
闯军人多势众,实行的人海战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