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想训斥,他忽然灵光一动,想起了天武皇帝刚定下的制度,文武分治,战时武将节制文官。。。。。。

    陈子龙一下子冷静了下来,按照朝廷的新制度,自己只是负责巡视军情,并没有督战的权力。

    如果自己真的担起督战的挑子,那便是违旨越权行事,与天下武臣为敌,他陈子龙可吃罪不起。。。。。。

    想到这里,陈子龙抱拳道:“国姓爷言重了,本官哪里敢越俎代庖坏了制度,方才言语不周之处,务请海涵。”

    为了平番大业,陈子龙也只得委曲求全,不将此事闹大。

    朱成功出了心中这么多天的闷气,觉得十分爽快,当下也面色缓和,道:“陈大人言重了,大家同事一君,共同平番,心里想的都一样,眼下圣上大婚在即,平番之事,我也着急啊,方才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朱成功对陈子龙并不反感,相反的,内心还有些佩服这位精于农事的陈大人。

    崇祯十四年时,朱成功随当今天子南巡,在浙江便见过陈子龙。

    当时天子对他非常欣赏,让其主政农事,还搞了农业大学和农业指导组,使得江南各省的产粮大大提升,为北伐之战提供了助力,于国有大功。

    只是,一码归一码,武人出身的朱成功很不喜欢文臣干涉战事,把鸡毛当令箭的派头。

    二人正各自客套赔礼之时,中军来报:“禀将军!哨骑来报,宫中传旨的天使上岛了!”

    闻言,二人不敢怠慢,朱成功连忙下令道:“大开中门,鸣炮迎接天使!”

    金门岛上的大军得到总兵之令,集于校场之上。

    朱成功设香案于营内南门,列金鼓旗仗,亲自率领诸将出营迎接。

    前来宣旨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韩三,当初朱慈烺花了十两银子收买的家伙,常年卧底在崇祯身边。

    自从崇祯南下变成太上皇后,韩三就恢复了身份入职新朝司礼监,成为秉笔太监之一。

    因为这事,太上皇发了好几天脾气,吃什么也不香了,对王之心等几个心腹太监也不太信任了,变得喜欢独来独往。

    例行的恭请圣安之后,韩三手捧圣旨,昂首阔步走到中军香案,站定南面,道:“平番总兵朱成功接旨!”

    朱成功连忙上前行礼听旨:“臣朱成功恭听圣谕!”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进剿东番红夷之事,朕已数下诏谕。。。。。。”

    听了圣旨开头,朱成功额头的冷汗就冷不丁的往外冒。

    他知道,圣旨的开头会因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辞,只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

    而“敕曰”,就有告诫的意识,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这道圣旨用了“敕曰”,显然是天子对自己不满了。

    好不容易听完后,朱成功连忙磕下头去:“臣,领旨谢恩!”

    陈子龙搀起了朱成功,几人往营帐走去。

    陈子龙身为巡抚,为何要自降身份搀起朱成功?

    因为朱成功腿软了。

    听说天子御驾南巡前往福建,刚刚还雄赳赳掀桌子的国姓爷立马怂了。

    此时他心里正盘算着怎么以最快速度拿下东番,在天子到达福建之前,就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90章 明军出海

    中军营帐,天使韩三、总兵朱成功、巡抚陈子龙,三人分宾主坐下。

    韩三笑眯眯道:“咱家此次前来,还带了皇爷的口谕。”

    朱成功和陈子龙二人刚落座的屁股连忙站起,躬身道:“臣聆听圣训。”

    韩三含笑着道:“陛下说了,他来福建就是来巡视民生的,你们不必上岸迎驾,安心打红夷就行,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千万不要有所顾忌。”

    朱成功心中嘀咕,我在海里打,你在岸边看,我如何能安心?

    同时,他在暗暗思量,平定东番,关系到自己的前程,最好是在御驾来福建前就能开战,以免天子跑过来凑热闹。

    海上天气变化莫测,很危险,万不能让天子涉足。。。。。。

    只是这风向问题。。。。。。

    朱成功很困扰,难以决断。

    三日后,朱成功按照以往习惯骑马来到海边,登高遥望起伏的海面。

    茫茫大海,惊涛拍岸,一道道浪花奔涌着撞击礁石,泛起层层白沫,推向沙滩。

    朱成功依旧在纠结,深深的感受到当将军不容易,想要建功立业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海战,最大的敌人不是红夷人,而是眼前这片变幻无常的大海。

    “将军,那边有条红夷人的船只!”

    朱成功眺望海面,发现还真有个红夷人的船只,通过望远镜大概判断出这是尼德兰人的船只,想必又是来议和的。

    自从天武皇帝下旨查封了尼德兰人的商会,驱逐了大明境内所有尼德兰人,明军准备进攻东番,贸易损失惨重的尼德兰人十分惊恐,多次派使者来金门商谈。

    说要与我大明讲和,呼吁两岸和平,继续开展贸易,为发展东番做出贡献。

    朱成功理都没理,这帮红番鬼睁眼说瞎话,拳头没人大,无耻又怕被打,太不实诚了,只怕大明一退兵又会赖着不走,必须要干废他们!

    “将军,海边风大了,您进帐避一避吧。”

    朱成功抬头看了一眼望楼上猎猎作响的大旗,无奈的摇了摇头。

    略一沉思,便上马返回城中。

    营帐中,天使韩三正和陈子龙无聊的下着象棋,见国姓爷进来,也不说话。

    天子御驾南下了,他们倒想看看这位国姓爷能拖到什么时候才肯出兵。

    “南风起了!”

    “南风起了!”

    忽然,营帐外传来几道声音,朱成功猛的一震,匆匆取下架子上的佩剑跑往帐外。

    韩三与陈子龙相视一眼,纷纷跟了出去。

    “哈哈哈,皇帝南巡,南风来了,将来定会传为美谈!”

    二人刚出了营帐,只听国姓爷在那兴高采烈的挥舞着宝剑来回走动,时而欢呼一声。

    陈子龙上前道:“国姓爷,南风来了,意思是可以渡海作战了?”

    朱成功断然道:“那是自然,机不可失,今日就出海!”

    盼了两个月,也争执了两个月,一心督促出海作战的陈子龙此时反而有些不习惯了。

    这时,有士兵道:“将军,那个叫麦尔的红夷总督又派人来了。”

    “带上来!”

    不一会儿,一名长得人模狗样的尼德兰使者出现在朱成功面前。

    他行了礼极为标准的绅士礼,一本正经道:“贵我两国友好合作数年,我们总督大人非常尊敬贵国的皇帝陛下,常常称赞其英明神武。”

    “听闻陛下不久就会大婚,我国愿奉上珍珠两千两,白银十万两作为贺礼,希望贵国能息兵言和,再次合作,我们一定会遵守大明的规矩,不再生事。”

    “讲和?”朱成功眉头一挑。

    那使者面色一喜,连连点头:“是的,还请将军阁下转告贵国皇帝陛下。”

    “可以,就到东番的热兰遮城中讲吧!”

    朱成功瞥了他一眼,突然喝道:“传令,升帐祭旗!”

    三道闷雷般的号炮响起,从中军到各旅、团、营、佰、哨,明军立即忙碌起来,穿衣披甲,佩带枪械装备,往校场聚集。

    一刻钟的时间,诺大的校场中已经汇聚了黑压压的一片。

    明军一片肃静,除了海浪拍岸之声,再无一丝嘈杂,氛围凝重。

    这样的军纪,是朱成功连杀了上百名士兵强行整顿出来的,连他的叔父郑鸿逵都老老实实的站在他身后,不敢再轻视这位大侄子。

    朱成功朱成功身穿一身甲胄,站在高台上,声若洪钟般地大喊一声:“众位将士!”

    “西洋红毛仗着他们的船舰利炮,竟敢远涉重洋,霸我领土,杀我同胞!

    他们背弃条约,筑炮台,建教堂,征役夫,修城关!千般敲骨吸髓,万种苛捐杂税!

    我东番同胞,梦里呼唤大明声声如雷!”

    朱成功顿了顿,大喝道:“今天,本将军恭奉圣命,代天伐夷,解救我苦难同胞的痛苦,驱逐红毛,收复东番!”

    “驱除红毛,收复东番!”

    “驱除红毛,收复东番!”

    朱成功手下施琅、甘辉、陈泽等一班年轻武将全身鲜血奔涌,拼命呼喊。

    不一会儿,便传来各营将士山呼海啸之声。

    朱成功瞥看一眼被捆成粽子一样的尼德兰使者,目光森森,朗声下令道:“祭旗!”

    那位倒霉的尼德兰使者,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自己会莫名其妙的变成祭旗的牲口。。。。。。

    朱成功上前几步,开始祭神:“苍天大海诸神,请收住风狼,助我潮水,使我战船直入鹿耳门,助我三军将士安全抵达赤嵌城,旗开得胜,驱除红夷!”

    祭旗之后,朱成功看了一眼陈子龙,示意他也讲两句。

    这开疆拓土历史性的一刻,陈子龙自然不客气,当下一步跨前,由于跨度比较大,险些扯到蛋。

    他面不改色,高声道:“平番之战,圣上宵旰焦劳,万众翘首盼望,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建功立业就在此时,诸君共勉!”

    说完,陈子龙转身,向朱成功深施一礼,大声道:“下官福建巡抚陈子龙,愿坐镇泉州,为大军保障粮饷、淡水、火药,恭候国姓爷凯旋归来!”

    此言一出,全场震动,堂堂一省巡抚,文官中的老大,竟向总兵行下官礼,这真是有点破天荒了,将士们人人心绪激动。

    其实,按照新政后的格局,战时武将节制文官,这是正常之事。

    只是大明上百年来文官节制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