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往今来,每一个专权太监的背后,都有一个软弱、懒惰、没有主见的皇帝。

    并不是太监专权,而是皇帝放权,不管是什么人在那个位置上,都有专权的机会,哪怕是头猪。

    看着有些局促的皇后,朱慈烺收回目光,把筷子搁在瓷筷架上,向后靠在椅子里,顺手接过身边太监递过来的锦帕擦了擦嘴。

    他没有再看徐皇后,而是望着面前一排垂首待立的太监们,淡淡道:“朕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徐皇后是个聪慧之人,看得出来夫君的不满,也不敢表现得过于出格,只好闭口不谈此事。

    离开坤宁宫后,一路上朱慈烺仍在考虑太监这件事。

    他忽然开口道:“小沈子,你是怎么当太监的?”

    御前太监沈毛垂首回道:“回皇爷的话,崇祯十六年,流贼席卷河南,奴婢的父亲被抓去当壮丁,因反抗不从被杀,母亲悲愤上吊,当时奴婢只有十二岁,无依无靠,只得净身应征入宫。。。。。。”

    朱慈烺惊奇:“你是自己净身的?”

    沈毛回道:“是的,奴婢自己操刀子割的。。。。。。”

    回忆起当初自宫的场景,沈公公至今都心有余悸,真的太鸡儿疼了!

    “操刀子割的?”

    朱慈烺面露惊奇,他实在想不到,当年十二岁的小沈子竟有这等魄力!

    没有多想,他又抛出了个问题:“宫里还没下诏征选太监,你就自己净身了,如果没等到怎么办?”

    沈毛惨然一笑,回道:“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还管那么多,在奴婢的家乡有很多生活贫困,难以维持的百姓,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入宫的。

    有的人家甚至把三代单传的男孩净身了,如果运气好等到宫里征选被选中了,至少可以换一家生活无忧。。。。。。。”

    朱慈烺可以想象到,那些没被选中的,又自己提前净身的人,生活该有多苦逼。

    他问道:“你可曾后悔吗?”

    沈毛道:“奴婢不后悔,入宫后奴婢像是进了天堂,才开始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希望,这里吃喝不愁”

    “而且相比外面的战乱,天子的身边是天下间最安全的!”

    朱慈烺呵呵一笑,心道那是你赶巧了,往南来到朕的身边,你当初要是往北选择去北京城当太监,那只能上城墙面对流贼大军,重新体会一下社会的险恶。

    沈毛继续道:“能入宫侍奉天子,是奴婢八辈子攒来的福分,奴婢一辈子也不愿离开皇爷!”

    “知道了,知道了。”

    朱慈烺制止了他的表忠心,不愿再听这些虚头巴脑的场面话。

    有些真话,朱慈烺是注定听不到的。

    很多太监在入宫前觉得,大明朝的太监,是一份有前途的职业!

    吃皇粮,工资高,有正式编制,还有养老保障和晋升机会,各种福利,连老婆都可以娶!

    可以说除了不能传宗接代以外,什么都可以拥有!

    当然了,如果在宫里混出了头,还可以从子侄中过继一个来养老送终。

    如果祖坟喷火混得牛逼,在天子身边当差,进了司礼监,再恰巧遇到不喜欢管事的皇帝,混成了刘瑾,魏忠贤那等人物,更是不得了啊!

    人家读书人十几年寒窗才考上进士当官,遇到有权势的大太监都还得老老实实的当干儿子!

    这种好职业,简直就是愿意孤独终老的贫困子弟的首选职业啊!

    这也导致了大明报考太监的竞争力非常大,往往从报名的人是征选名额的十倍。

    回到乾清宫,朱慈烺没有再去想这些。

    太监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了,甚至已经与皇权产生了紧密的共生关系。

    历朝历代有能力的皇帝能轻而易举的管住太监,没有能力的皇帝又要依赖太监跟大臣们斗。

    而历代朝臣只希望太监不要干涉朝政,对太监制度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异议,从来没有人会向朝廷建议彻底取消太监制度。

    或许,这便是哲学家所说的:存在即合理。

 第909章 训斥皇子

    天武十年,立春,朱慈烺亲领武百官行藉田礼于正阳门外先农坛。

    祭祀先农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历代皇帝每年都要行耕籍礼,亲祭先农坛,以示重视农业发展。

    先农坛殿周围是一片片耕地,有地一千七百亩,其中二百亩给坛户种五谷、蔬菜以供祭祀之需。

    天刚亮,庄严肃穆的先农坛周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皇帝、皇子、百官、农户、禁军等上万人驻足于耕地旁的跸道,一副大领导视察的熟悉场面。

    朱慈烺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他熟练的将牛牵到地里,套上了犁,并示意太子朱和陛过来观礼。

    一切准备就绪,只听司礼监太监一声高喝:“陛下亲耕!”

    满场安静中,户部尚书张国维高声说了些好听的场面话,应天府府尹夏允彝进呈牛鞭。

    朱慈烺卷了卷袖子,接过牛鞭一挥,开始赶牛犁地。

    以往皇帝亲耕,需要配备两名耄老牵牛,两名农夫扶犁。

    这次不同,朱慈烺一改常例,让太子朱和陛牵牛,二皇子朱和墿扶犁。

    这头牛很肥壮,一看就是礼部专门准备的,它卖力的往前跑,犁刀过处,灰暗的土壤像是一条翻卷的浪花向前延伸,朱慈烺险些没追上,太子和二皇子也是一路小跑。

    后面,应天府府尹夏允彝端着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户部尚书张国维老了,播不动了,一片君臣同心的劳作着。

    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礼部、太常寺、御林军的指引护驾下,朱慈烺赶着耕牛往返了三个来回,完成了“三推三返”的亲耕礼。

    在以往,皇帝亲耕不过是个礼仪,很多都是做个样子过过场子。

    因为很多皇帝都不会耕地,在亲耕前都得先到西苑现在的中南海丰泽园前的演耕地里练习一番,以免亲耕时生疏落下笑话,耕地时就跟着牛走一圈就完事了,哪里还管后面播种成什么样子。

    朱慈烺却不然,不用演习直接上路,亲持犁器,就跟真的农民一样,一口气耕了一亩地。

    他时而停下查看一番,并指导后面播种的户部侍郎,不要插歪了,搞的户部侍郎紧张得满头大汗。

    到了结束,不仅两个陪耕的大臣累的不行,太子和二皇子两人更是直接蹲在地上喘粗气。

    “陛下万岁!”

    “万岁!万万岁!”

    一片混乱的山呼中,朱慈烺沉着脸走到太子身边,呵斥道:“站起来!”

    朱和陛与朱和墿吓了一跳,麻利的爬了起来,畏畏缩缩的站在一旁。

    周围的武大臣们都沉默了,连高呼万岁的农户们也发觉了异常沉默了。

    朱慈烺看着面露不安的太子,训斥道:“身为大明储君,当做天下万民之表率,你有什么可累的?”

    他又指着二皇子朱和墿道:“看看你坐的位置,下面是刚刚种下的土豆,你把他破坏了还能长出来吗!”

    “何为社稷?土地,粮食也,合在一起就是国家,糟蹋粮食,就是亵渎神圣!”

    太子太傅冒襄站在一旁,刚准备出声相劝,说几句太子年幼之类的话,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朱慈烺继续呵斥道:“民以食为天,要是没了粮食,百姓们饿了肚皮,他们就会割了皇帝老儿的脑袋当米缸!你想朕的脑袋被割吗?想你自己的脑袋被割吗?”

    太子缩了缩脖子,弱弱地道:“父皇。。。。。。皇儿错了。”

    “告诉朕,错在哪了?”

    太子道:“皇儿刚刚在践踏社稷,非人君所为,身为君王,当以民为贵。。。。。。”

    朱慈烺微微点头,对太子的回答还算满意,他接着又看向二皇子朱和墿,呵斥道:“你呢?”

    朱和墿昂着小脑袋道:“皇儿知错,愿学曹操割发代首,以谢天下!”

    孩子们的觉悟很高,朱慈烺内心很满意,不过他依旧板着脸,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还不配自作主张,都到一边呆着去!”

    “是!”

    太子和二皇子应了一声,灰溜溜的跑到跸道上。

    教育过两个小崽子后,朱慈烺恢复了平静的神态,但他身后的几名老臣眼中却是蒙上了泪影,一个个动容了。

    看样子,下一届大明皇帝,应该也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啊!

    亲耕以后,朱慈烺再度匆匆回到宫中,开始新的忙碌。

    翻看着一份份奏本,当他看到来自陕西巡抚张同敞的奏本时,不禁眉头一皱。

    这道奏本是张同敞的辞呈,也是今年递上来的第九道辞职信。

    张同敞是张居正的曾孙,为人也算忠义,之前担任四川巡抚时政绩优异,朱慈烺有些不明白他一味的辞职想要干什么。

    张同敞在奏本上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堆理由,比如人老了干不动了,又比如去年陕西发水灾,造成渭河大决堤,以致出现数万灾民,现在是引咎辞职。

    朱慈烺显然不信这些鬼话,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去年陕西水灾时,张同敞亲自带人前往大堤填河,按照他的身体素质,再干个五六年毫无问题。

    崇祯十四年后,困扰大明多年天灾出现变化,原本干旱的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

    近几年来,北直隶、山东地等地一直有水灾发生。

    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千百年来,浇灌着八百里秦川肥沃的土地。

    去年七月下旬,关中西部发生了持续半个月的大雨,降水量是常年的五六倍,一向温顺的渭河发怒了,整个渭河堤防全线临水,汹涌的河水咆哮着向渭南、华县、潼关各地袭去。

    根据张同敞的奏报,暴雨洪水给横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沿岸带来了巨大灾难,三十万亩的土地被淹,百万亩的农田成灾,二十万间房屋倒塌,五十万头畜禽溺死,新种的玉米、土豆、棉花等秋田作物霉烂变质。

    好在陕西被前任巡抚孙传庭治理得如铁桶一般,官员各司其职,百姓伤亡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