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井忠胜今年六十八岁了,满脸胡须,他对面的德川家纲只有十四岁,二人就这样干坐着,书房沉浸在一片窒息的静谧中。
半晌后,酒井忠胜缓缓起身,神情疲倦地望向窗外。
窗外的院落里,长着几颗位置有序的樱花树,此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粉嫩的花瓣随风慢慢抖动,清香随着微风轻轻的洒满了院落,让人观之神清气爽。
酒井忠胜轻叹了一口气,眼下时局艰难啊,天皇向大明购买的那批军火,更已经脆弱的幕府统治更是岌岌可危。
这件事对幕府的刺激很大,在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强硬派主张抢先向京都发动猛烈的进攻,不能让天皇的倒幕联盟势力壮大。
当然,酒井忠胜就是强硬派的代表,而老中阿部忠秋等人则主张绥靖。
绥靖派以为,天皇有大明为后盾,如果强行出兵干废天皇,大明肯定不开心,万一出兵来打,幕府岂不是完蛋?
老中阿部忠秋提议,幕府应主动联系大明,不管是舔还是千里送,先把大明弄舒服了,搞成自己人,到时候再收拾天皇那边的倒幕联盟,就简单多了。
双方互不相容,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眼看着就要分裂幕府了,作为幕府摄政的大老酒井忠胜十分头疼。
酒井忠胜转过头,见德川家纲依旧恭敬地跪坐在那,低头不语。
几年前,他难以想象,高高在上的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会如此恭敬的侍奉在自己身边。
只是现在这位征夷大将军,更像是个吉祥物,没什么作用。
德川家纲这孩子,脑子不好,属于弱智之类的。
他的学习能力极差,适应生活能力也打折,交际能力更差,说起话来没头没脑的。
刚刚酒井忠胜问他:“主上,您愿意入主京都,住进皇居御所吗?”
结果德川家纲想了半天,回了句:“我去皇居的话,天皇他们住哪里?我的征夷大将军府怎么办?”
遇到这种弱智,酒井忠胜实在不知怎么回答了。
十四岁啊!隔壁大明的皇帝,人家十四岁时还是太子,身边早已拉扯出了自己的班底,政治、权谋、军事,还有经济,人家的手段玩的炉火纯青的。
再看看这位,比普通人家的孩子都不如,完全带不动!
作为权臣来说,遇到这种主上,按理说应该是好事。
然而现在幕府危机,没有征夷大将军的威望压制,内部很容易出乱子,所有的担子也都会压在自己这个大老身上。
这个时候,老中阿部忠秋来了,二人互视了一眼,又准备抬杠了。
阿部忠秋请求酒井忠胜改变立场,主动联系大明加强贸易和化交流,哪怕是再开放几个地方,也要获得大明的好感,以便引进他们的火器,增强幕府的实力。
闻言,酒井忠胜立时不悦,严厉呵斥道:“阿部忠秋你如此作为,必将置日本于万劫不复之中!”
酒井忠胜专门研究过中国,发现这个古老的国度有着辉煌的扩张史。
数千年来,他们的国土从黄河流域的狭小地带,向东西南北不断扩张,东夷北狄南蛮西戎逐渐臣服于他,这才形成了一个方圆数千公里的泱泱大国。
在扩张的过程中,他们的利器不仅只有刀剑,还有一种更为可怕的东西,化!
中国人一向注重治,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化是高于一切的力量,也是治国平天下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化就如同流水,柔弱清澈,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让水变形。
然而,水却是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
现在的日本,依旧受到从大唐传承下来的中国化影响。
酒井忠胜还了解到,数年前从明国来了一位名叫朱之瑜的学者,在水户藩执教,他的学问和德行立即得到了日本朝野人士的礼遇和尊重。
水户藩世子德川光国竟然执弟子礼,聘请那个姓朱的明国人到江户讲学,而且还有许多日本学者慕名前去就学。
德川家光不明白,那个明国学者,究竟给那些藩主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听课,心甘情愿充当弟子,连他们的属臣们也都拜朱之瑜为师。
还有一些藩主就像传销一样,互相介绍朋友到那明国学者的门下。
酒井忠胜不由得暗暗叹息,中国的古老化早已渗入到日本的血脉中,日本真的是大明的对手吗?
瞧着眼前这位崇明媚朱的阿部忠秋,堂堂幕府老中、壬生藩兼忍藩藩主、六万石的大名,如此幕府二把手的大人物,竟心甘情愿地当大明的一条狗!
酒井忠胜失望的同时,灵光一闪,道:“阿部忠秋老中,这样吧,你代表幕府去一趟明国,把你的想法跟他们说一说,看看能否换取军火贸易。”
他的意思很简单,卖国这种事,还得你自己来办。
阿部忠秋狐疑的看着他,心想你这老东西,不是想趁我出国废掉我吧?
接着仔细一想,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好歹自己也是有兵有权的六万石大名,相当于十个普通大名,酒井忠胜但凡心里有点数,都不会铤而走险跟自己动真格的。
阿部忠秋道:“好,就由我去明国一趟,但在一个月内,你不能轻举妄动,私自出兵京都。”
酒井忠胜微微一笑,道:“放心吧,你阿部忠秋是幕府的中流砥柱,我是不会自取灭亡去害你的。”
双方谈好后,开始各自忙活,完全没有顾及旁边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
德川家纲依旧跪坐在那,愣愣的看着离去的二人,手里还拿着一本朱之瑜刊印的朱舜水集。
第961章 大明的经济战
日本京都,郊外西北军营。
与明军大营的规制一样,日本“皇军”的军营,也是一队一排营房,每十人队一个大间,大通铺形式,冬天可以烧火炕。
今天是日本天皇绍仁巡视日军大营的日子,听说大明的天武皇帝喜欢巡视各地,绍仁为了近一步学习朱慈烺,也时常出去走走,尤其是军营。
新编的这支日本“皇军”,无论是编制还是训练内容,完全是按照大明军队的制度来的,并由大明来的二十名军官指导训练。
穿着一身戎装的绍仁站在观演台上,看着台下装备“全新”武器的皇军将士操练,脸上洋溢着笑容,心中豪情万丈。
他偏过头对出使大明的特使老李小六郎道:“毛利,这次的差事你办的不错,朕加封你为一万石大名。”
毛利小六郎兴奋道:“多谢天皇陛下恩典!”
绍仁的心情很好,与毛利小六郎多说了几句,忽然道:“对了,这次出使大明,你跟大皇帝提了我皇姐的事情吗?”
毛利小六郎一愣,说实话,这等屁事他早就忘了。
与大明的谈判很迅速,日本使团在大明一共呆了不到三天,兴奋的毛利小六郎光想着尽快回国交差,向天皇证明自己能力。
现在天皇突然问起这件事,毛利小六郎自然不敢如实汇报,他担心天皇迁怒之下收回封赏。
于是,老机灵鬼笑着回道:“提了,大皇帝刚纳了葡萄牙公主为妾,说让我们这边先等等。”
“哦?纳了葡萄牙的公主。”
绍仁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大皇帝陛下果然是个性情之人,不畏旧俗,敢于创新!”
他的心稍稍放下了,既然大明皇帝能纳葡萄牙公主,那皇姐的事应该没问题了!
这些皇军士兵,穿着盔甲,带着腰刀,手中握着火枪,尽显军人英气,绍仁越看越满意。
大明来的这些军官,果然不错,训练有素!皇军在他们的训练下,像模像样的,相信在不久之后就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为日本统一之战立下不世之功!
绍仁巡视了一个多时辰,依依不舍的离开军营,返回皇居御所。
京都位于日本西部,江户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两地相隔九百里,历代天皇居住在京都,德川幕府因政治上的原因,定府在德川家的势力范围江户。
天皇的仪仗很大,所过之处百姓避让,绍仁再次感受到了作为天皇的尊荣。
透过帘子,绍仁看到了京都城的繁华,两道两边的商铺极多,特别是一些粮铺和生丝店,生意兴隆。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粮铺和生丝店上写着的都是汉字,这些基本都是来自大明的华商经营的商铺。
绍仁不知道,遍及日本全国各地的粮铺,基本都是大明皇家集团的产业。
近几年来,皇家集团的粮店在日本低价出售粮食,比以往的日本市场价还低一成,同时他们在日本各地大规模的高价收购生丝。
皇家集团的宣传工作做的非常好,跟后世的传销有的一拼,他们在日本各地向日本民众鼓吹改稻为桑,言说有专家辅导指导桑田养殖,产出的生丝包销售到大明,能赚大钱!
于是,短短一年时间内,日本的农民大规模铲掉田里的麦苗,改为桑田,专产蚕丝。
因每亩桑田产的丝,要比每亩农田产的粮收成要高数倍,所以在第二年,选择尝试的日本农民赚发了,皇家集团下的产业也有了诚信。
等到第三年时,整个日本的农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乡村各地基本家家养蚕制丝,到处都是纺妇和手摇纺车。
大明开辟海外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海外贸易,需要大量的生丝制造丝绸,而大明国内要保证粮食充足,不能用太多的耕地养蚕。
因此,狡猾奸诈的朱慈烺想出了跨国公司的战略,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在日本建立子公司,利用日本的人力资源和原料资源,生产的东西在日本加工卖给日本人,或是将生丝原料运回大明生产丝绸卖给西方各国。
如此一来,皇家集团不仅控制了日本的粮食市场,还利用生丝谋取最大的利润。
这种事不仅皇家集团在做,在朝廷的鼓励下,大明东南沿海的大量商人涌入日本市场,低价收购日本的农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