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恶化。
他很清楚,这些粮店是大明商人的财产,根据几年前明日两国签订的,幕府不得侵犯在日明商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两国关系恶化,大明不会坐视不理的。
第971章 表叔亲临
次日一早,京都城交易大仓,粮商联合会前忽然驰来一队衣甲鲜明,趾高气昂的幕府兵。
一众豪客米商们被唬得面面相觑,不知这些人的来意,有人窃窃私语道:“该不会是幕府来强行收粮食吧?”
一位大明商人点头道:“嗯,我看八九不离十,前方还在打仗,这帮犊子严重缺粮,感觉他们准备不走正道了。”
说话间,一名幕府足轻将军陡然摊开一卷绢布告示,高声朗声念道:“幕府正告诸位,国事艰难,民众潦苦,此间有奸商行不法之事,炒粮提价。。。。。。。”
“限各粮铺两日内务必开张,降低米价、救济贫民,违者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如同引爆了无数开花弹一般,粮商联合会的人群中议论纷纷,有人愤怒,有人绝望,有人不可置信,林林种种不一而足。
日本的粮商联合会,不仅有大明商人,还有一些日本商人,除了他们,更有不少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人提前得到风声,从大明商人这高价收购粮食,再以更高的价格售卖出去,赚取差价。
这种生意来钱很快,还不愁卖不出去,特别是大量的粮铺关闭后,粮食变得更加珍惜,价格翻几翻都有人买。
因此,很多日本人早早的就赶来商会搭讪粮商大佬,希望能进更多的货。
然而今天,幕府竟然强制干扰市场,降低米价,这不是砸他们的饭碗吗?
告示上鲜红的征夷大将军印,像锋利的刀子一般刺眼,刺激着在场的所有粮商和二道贩子的小心脏。
若是按照幕府说的做,完全可以想象,明天米市开卖之后,粮价必然将会一路狂跌。
到那时,前一日还贵比黄金的稻米,价格便由七八个银圆一石,狂泻至三两银圆一石,自己不知道要亏多少银钱。
愤怒的日本人将十几名幕府兵团团围住,指责喝骂,大有一触即发的形势。
那领头的足轻将军也不慌乱,二话不说下令士兵射击警告。
片刻后,啪啪几声火枪,如爆豆一样响起,浓烈的硫磺味蔓延在宽大的院子中,惊的所有人都回过神来。
只见那足轻将军怒喝一声,道:“刚才只是警告,谁再胆敢阻拦幕府行事,立杀无赦!”
幕府军将声色俱厉,众粮商豪客骇然,纷纷闪开道路。
直到幕府兵的兵马消散在街路尽头,交易大仓的院落这才传出一阵阵不可遏止的混乱喝骂之声。
一个来自大明浙江的商人挺着脖子道:“反正老子不卖,怎么着也让粮价再涨涨,现在卖了不知要少赚多少,想想都肉疼。。。。。。”
“不错,我们是大明的商人,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这些倭人不敢硬来,还是再等等吧。”
一言惊醒梦中人,众人纷纷觉得底气又足了几分,连日本的商人和二道贩子也觉得有种莫名的底气。
交易大仓往南两里处,有一座不起眼的酒楼,名为日月楼。
原本日月楼的生意还算不错,但这两天因粮价上涨,餐饮业受到严重波及,酒楼前门可罗雀,几乎没有顾客。
日月楼内空荡荡的,一片静谧,地下的“仓库”内却是热闹非凡,十几名身着日本服饰的锦衣卫在此碰头议,领头的正是亲临日本的大明情报头子李廷表。
李廷表今年六十多年了,看起来却精神饱满,步伐稳健,沧桑的双目中透着一股囧囧之神,让人不敢对视。
他的身后,站着一名二十四五岁的青年男子,年轻人长眉若柳,身如玉树,看起来活脱脱的是个谦谦君子。
青年名叫卢以谦,是卢象升的次子,官拜锦衣卫指挥佥事,也是接班李廷表的候选人之一。
自朱慈烺登基后,便下了一道旨意:凡勋贵子弟,年满十八时,皆需入宫充当锦衣卫,伴驾三年。
这条规定,是朱慈烺借鉴汉制,建立由皇室及近支贵族拱卫着最高君主的皇家禁卫体系,说白了就是利益捆绑。
虽只有短短三年,却是一些人一步登天的重要捷径,皇帝身边的人,混的能差?
卢以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父亲卢象升是伯爵,是天武朝的勋贵,他十八岁完成了所有学业,从皇明军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宫当了伴驾的锦衣卫。
在这短短三年中,卢以谦深受朱慈烺的喜爱。
因为在所有入宫的勋贵子弟中,卢以谦化水平最高,他是进士出身,而且聪慧善辩,做事谨慎严谨。
作为化人,朱慈烺自然愿意跟化人多交流,而且卢以谦的兄长卢以载,是大明科举改革后第一届殿试产生的状元,卢以载在化上虽不及兄长,但比起宫中的锦衣卫,如鹤立鸡群。。。。。。
李廷表扫了一圈在场之人,淡淡道:“本子幕府那边有什么举动?”
一名锦衣卫千户回道:“回禀表叔,两刻钟前,幕府派兵前往交易大仓发布告示,要求粮商们开门售粮,降低粮价,还在商会大院中放了几枪,以示威胁。”
“放枪要挟,有点意思。”
李廷表呵呵一笑,面露不屑,看幕府的所作所为,想来有狗急跳墙的打算了。
他看向卢以谦,问道:“你们那边准备如何了?”
卢以谦道:“回表叔的话,属下已安排好一批日本浪人,随时可以发动暴乱。”
“知道了。”
李廷表微微点头:“尽快实施吧,让他们先乱起来,给朝廷争取一个月时间。”
千户道:“表叔,皇家集团的陈管事请示,粮商商会这边如何处理,是开仓售卖还是坚决抵制?”
李廷表道:“继续抵制,一粒粮食都不能卖给幕府,多饿死一点小日本,再花点钱从饥民中收买些不怕死的浪人,让他们加入暴乱,给幕府添添堵。”
“还有,让商人们趁机闹起来,就以大阪条约为由,向幕府和诸藩提出反对横征暴敛的“御用金”之类强化苛捐杂税等政策,逼幕府降低税收。”
李廷表的这一想法,是从崇祯十四年江南商人抵制商税的事件中得到的灵感,只要涉及利益,商人们自然乐意出手,毕竟在他们眼里,钱就是他们爹妈。
日本浪人们闹,商人们再跟着闹,两大阶层同时反对幕府,幕府这段时间有的忙了,别说一个月,拖上三个月都不成问题。
即便事情闹大出意外了,顶多是幕府学天武皇帝,出兵强行镇压。
这样反倒更好,大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日本,维护本国国民的安全,明军就是正义之师,正义的不能再正义了,不出兵反遭全世界嘲笑的那种!
自从小日本与大明签订了大阪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本子算是彻底着了大明的道,方方面面处于被动。
可以说,大明有一百种方式整死小日本!
李廷表安排布置好一切后,这才想起一件事:“那个叫柳生太剑的本子,可有抓到?”
“回表叔,冒充锦衣卫刺杀日本王的家伙已经抓到了,就关在刑室里。”
“嗯,去看看。”
。。。。。。
第972章 不愧是剑人
日月楼,地下刑室。
阴森的暗道中,落针可闻,几道脚步声有节奏的响起,接着是铁索和铁门碰撞的声音。
李廷表看着躺在地上昏迷的柳生太剑,眉头一挑,道:“打盆水来,将他弄醒。”
“哗!!”
一盆飘着辣油的热水倒在柳生太剑的头上。
刺激之下,柳生太剑醒了过来,感觉脑子迷迷糊糊的,眼前更是人影憧憧。
他还没有分清楚情况,就觉得眼中一阵疼痛,柳生太剑突然捂着脸冲着四周大吼道:“八嘎,谁他妈的往我脸上泼辣椒水!”
“给老子老实点!”
锦衣卫千户一脸的不耐烦,闪电般踹出一脚,正中柳生太剑的屁股中心。
伴随着一声闷响,柳生太剑尖声惨叫,捂着屁股像是被爆了菊花,跳起身来团团乱转。
折腾片刻后,柳生太剑终于意识到了环境的异样,红着眼问:“你们是谁?”
李廷表金刀大马的坐在老虎凳上,淡淡道:“正宗大明锦衣卫。”
柳生太剑惊呼一声,脑袋摇得像是波浪鼓似的,不可置信的说道:“不可能!不可能是锦衣卫,你们是不是幕府派来杀我灭口的?”
李廷表不屑一笑,冷冰冰地道:“少废话,不要妄图拖延时间,说说你刺杀绍仁的事吧,是幕府中的谁指挥你冒充锦衣卫的?”
这段时间,幕府拼命甩锅,死不承认刺杀天皇的罪名,反而将弑君的帽子强行扣在倒幕联盟的几个大名身上,言说毛利家的大名,为了架空天皇获得更大的权势,暗中勾结大明锦衣卫刺杀天皇绍仁。
这些真真假假的事情,日本民众大多分不清,反倒是谁嗓门大,说的好听就信谁。
如今倒幕联盟就像是一条丧家之犬,跑路都来不及,哪有机会跳出来澄清事实。
大明锦衣卫更是无故被扣上一顶刺杀日本天皇的大帽子,引起日本民众的憎恨。
不过也有一些智力出众的日本人,坚信是德川幕府下的黑手,他们为了维护纲常,纷纷起义对抗幕府,如由井忠弥那些牢人起义。
德川幕府也清楚,一旦更多的日本人知道真相,将会严重动摇幕府的统治,所以酒井忠胜想把刺客柳生太剑早早的送出国,到东南亚国家避避风头。
不是酒井忠胜不想做掉柳生太剑,而是这家伙太精了,干掉天皇后就自己躲到乡下了,幕府派出的黄雀杀手压根就找不到人。
最终幕府的大目付主管监察和情报的官职找了柳生太剑半个月,好不容易才找到他的落脚点,鉴于这家伙的剑术高超,为人狡猾,幕府担心一波搞不定他,这才求稳跟他沟通出国事项,并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