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入到了亲卫队,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齐盛安这边自然是不会亏待功臣的,他有相当多的赏赐来给在场的士兵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要功法有功法,要卡牌有卡牌,要金银美女也有,要修炼资源也有,总之是不可小觑。
对于他们的实力还说自然是有帮助作用的,就算是天赋一般,在大量的修行资源的堆积下也不至于是什么都不会的小菜鸟吧。
除此之外的好处,就是对于这些人的家人的,在后方同样有税收减免啊,每个月有补贴啊,家中的老人逢年过节会有人探望啊,如果有子女的话还会受到一定的教育,只不过并不一定是去学习什么经史子集之类的,有可能天赋好的就去修行,要是有卡师的资质自然是喜上加喜。要是没有修行上的天赋就可以去学一些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总之是不会让他们的子女闲着,将来长大成人如果联系不到好人家的话,还负责帮忙解决婚姻问题。
这不仅仅是定西王府带来的福利,更是秦国的军功体制带来的。
在战场杀敌获得军功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秦国的军功爵制使得他们的百姓在往上面走的时候多了一条道路,只要有足够的军功就可以将源源不断的财富转变成自己的。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同样也需要玩命。
因此秦国除了少部分的世袭的爵位,其他的大多数都是靠军功打拼,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比较少,战场以上刀剑无眼,意外随时有可能会发生,如果没有战斗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军功了。
那么稳定的军功来源去哪里找,一个就是在战场上,活下来自然就会有不菲的军功,当然还有一个点就是做亲卫队,不仅仅是对自己有好处,对他们的家人也是如此。
定西军的士卒自然一个个的没有意见,他们本来就是秦国人对于军功爵制很了解,也没有那么激动,因为见过太多了反而习以为常。
但是对于蜀国人来说就是非常的眼热了,原来在秦国当兵还有这么多的好处,亲卫队傻子才会想着退出,就算是杨康都免不了有些想法。
相比较那些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还是事关士兵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更加值得他们注意,齐盛安也没有过多的鼓舞士气,直接坦白了福利待遇,当然还有要求,他选出这二百人来要的就是精锐,他们这些人还需要磨合,需要教导。
如果真的有人因为被选上骄傲自满了,可就是白白的浪费机会了。
所以齐盛安对于这些亲卫队要求也严格,既然享受到了超高的待遇,就要有相当的价值。
这两百人都是卡师,其中有一百五十人是武者,剩下的五十中乃是炼体修行者。
军队之中修行炼体方法的人不少,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充足的天赋和坚韧的经脉来承载大量的真气,还是有不少人专心于炼体的。
齐盛安要求这些人努力修炼没有达到六品的在短时间内就需要达到六品,而已经达到六品修为但是卡师修为落后的也要马上提升起来,并且根据他们的随从卡,术法卡的不同要进行相应的配合。
同时十八般武艺和骑术都要进行相应的学习,是必须的。
就像是黑骑一般,你以为只是骑兵?实际上他们都是特种兵一样的存在,精通多种作战技巧,使得他们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应对自如。
至于忠心什么的慢慢培养不能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齐盛安并没有指望自己一次就能召唤出来最够多的忠心人士来,这需要等待时间的判断。
至于怎么训练这些亲卫队,齐盛安特意的从春望那边借来了两位黑骑对于杨康等人进行训练。
齐泰平和蒙仲接下来需要坐镇在成都附近,提防蜀国可能发生的反扑,同时秦帝开始回咸阳,毕竟是一国之君不能轻动,坐镇国都可以省着一些宵小闹事。
白莲教借着这个时机可以说在秦国内部兴风作浪,包括已经被占领的蜀国原来的北部地区,很多地方还没有秦国的驻军,盗匪丛生,除了郡城这些世家大族投了秦国之后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来维持秩序,在县城那个级别的就有混乱,白莲教的人在其中浑水摸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真的在济世救人,殊不知他们是在煽动无辜的百姓,只不过白莲教这种东西解决不干净,想要一劳永逸解决掉他们,光是解决几个头目,教主之类的人物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要么是从思想上,要么就是彻彻底底的将和莲教所有有关的都连根拔起,齐盛安如果知道了必然是双手双脚赞成,只不过现在的他还没有达到那个级别的影响力,也做不到那般的成就,不过对于齐盛安来说已经快了。
经历过蜀国南下的战斗他的感悟颇多,六品武者的境界已经随时可以突破了,特别是红尘剑在这一次的战斗之中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因为锟铻和太平之间的交手,自然是国家的气运动荡,蜀国的一小部分气运自然是被他悄悄的吞下了,可能连齐盛安都没有察觉到,不过很显然太平和锟铻都是有感觉的,对于可能又要诞生出新的神兵,他们非常默契的没有声张,和人们一样,他们也多希望有更多的同类的存在,但能够承载气运的神兵实在是少,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普通的元兵能够蜕变成神兵的。
但是万事万物皆有可能。红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两个神兵不说,当时在场的帝王也不会感觉到气运的不正常,他们能引动气运,但是可察觉不到气运的去向,只有太平等真正的神兵知道。经过多次吞噬气运,红尘也越来越古朴,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出窍的时候却是锋芒毕露。
在齐盛安手中是越发的灵活,甚至于还反哺齐盛安一点点气运来辅助修行,要知道这可是各个国家的天子才有的待遇,齐盛安使用的仅仅是一个相当粗浅的版本,但是也受益匪浅。突破到五品武者,现在看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第143章小试牛刀
转眼之间三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齐盛安也算是又一次在他乡过了新年,只不过上一次是在咸阳,这一次是在成都。
三个月的时间,天下的局势已经慢慢的稳定下来了。
秦国终究是没有能够彻底的吞并蜀国,因为力有未逮,拿下成都之后,秦国的伤亡也不请,就连他们请来的两个盟友也是受损比较严重,所以就没有成功的拿下蜀国的南部地区,不过蜀国的北部地区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了。
在之前的战斗之中的以五毒教为首的江湖宗门也慢慢的将自己的重心往北面移动。
南方的大片领土有一部分被南蛮控制,他们算是重归故土,夺回了曾经被蜀国拿走的旧地,名义上也算是向秦国称臣,只不过还不能算是彻底的降服,只能说是盟友的关系。
南蛮不缺钱人手和战斗力,只不过生存环境恶劣一些,在打败了蜀国之后秦国就和南蛮进行光明正大的交易,将大量的粮食,兵器之类的送到了南蛮,将南蛮的短板给弥补上了之后想来就算是蜀国残余力量想要反扑都无以为继。
南蛮算是占据了蜀国的四分之一的领土,正好和秦国控制的区域接壤,而蜀国剩下的四分之一的区域如何了呢?被吴国给吞并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不能说蜀国的人不忠心,在战场之上努力奋战的蜀国人哪个不是忠君爱国,这么多年的蜀国传承怎么能没有忠臣良将,就像是当初的老将一般,哪怕是被软禁那么长时间,出来了不仍然是为国家继续奋斗?其中的道理在于乡土人情和血脉宗族。
终究是故土难离,有人会选择跟随刘安南去远走他乡,当然也有一些人舍不得他们现在的地位和家乡的人际关系,反正只是换了一个统治者只要是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死,换上谁做那个位子好像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秦国和吴国在兼并蜀国的时候才比较的顺利。
刘安和他的那些忠臣现在名义上是接受吴国的庇护,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的,和软禁没有太多的区别,只不过是因为双方的姻亲的关系还有舆论才表现出来的和善。
看上去是协同防守,实际上吴国早就已经开始在暗中侵占蜀国的领土。
刘安不是不清楚,从锟铻上的气运在一点点的削减他就知道吴国在做什么。
但是他无能为力,他没有资本,一个连都城都守护不了,国家内的文臣武将都无法彻底的归心,还有五毒教等的背刺,足够证明刘安还真的不是什么好皇帝,起码他缺少了一定程度做皇帝的才能。
从成都杀出来的蜀国军队一开始有八万之多,可是最后跟随在刘安身边的只剩下了三万人,他们几乎都是皇宫禁卫军,忠诚是可以保证的,只不过后勤方面根本没有多少保证,一般的小县城哪里能够支撑这么多的消耗,再加上吴国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刘安等人正在警惕修整的时候就被吴国大军团团围住了,蜀国的一品修行者的死亡使得刘安更是没有了底气,只能听从吴国人的邀请,进入了吴国的大军之中,接受安全保护。
当然了,安全系数是大大的增加,还被请入了蜀国南方的大城休息,至于三万禁军只留下三千,其余的都被打散之后成为了吴军的新精锐。
刘安也是悲从中来,被套路了,自己邀请的几个能有除了看上去有点凶的妖族反而是最真诚的那一个,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举动,而是老老实实的帮自己打架,可惜啊,出局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些,至于其他的盟友,现在看来就是引狼入室没有办法。
蜀国竟然就这样被瓜分了,速度之快天下人震惊。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蜀国应该是四国之中最弱的一个,但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这么分崩离析了,有些出乎预料。
不过齐盛安倒是觉得理所应当,在成都的日子他除了养伤修炼再就是看书,成都城保持的还是比较完整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