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的基金合伙人筹备会议上,李晓凡见到了准备参与投资入股ICP天使创业基金的其他四大合伙人:FoundationCapital创业资本,MeerCorporation戴尔电脑,HikariTsh日本光通信国际等公司等负责人。
最令李晓凡感到高兴的是,下午这个会议中间,他认识了摩尔资本管理公司的创始人LouisBa路易斯·贝肯。
路易斯·贝肯的舅舅是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他哥哥扎克·贝肯后来是索罗斯旗下量子基金的首席交易员。前世,摩尔资本管理公司曾经是全球规模排名前二十的大型对冲基金之一,管理资金规模一度达到150亿美元。
路易斯·贝肯后来被全球公认为最具传奇色彩的投资大师之一。
前世,令李晓凡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加密代币EOS的发行者Bloe区块链公司募资百亿美元建加密资产交易所,路易斯·贝肯与李泽楷、野村等7大基金参与其中。
“嗨,李,很高兴认识您。您成功投资雅虎公司的故事已经成为我们华尔街的一个传奇……”路易斯·贝肯接过李晓凡的名片后,非常有礼貌地微笑道。
重归新加坡1995
第394章 外汇套利机会与想法改变光刻机进程格局
寒暄几句后,李晓凡与路易斯·贝肯聊了一些对当前互联网与新兴产业看法。当路易斯·贝肯了解到李晓凡创建的亚洲首家网上书店项目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不禁让他对眼前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熟悉了以后,李晓凡冷不丁问了他一句:
“路易斯,您怎么看待目前那些在日元与美元或泰铢之间的套利行为?”
闻言后,路易斯·贝肯惊道:“李,你也关注外汇套利交易?”
李晓凡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下已经是96年的年中了,离开97亚洲金融危机还有一年时间,他想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李晓凡前世在清华经管学院读EMBA课程时候的其中一个小组研究案例就是:97亚洲经融危机的诱因。
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日本国内和国外的一些投资者,包括日本的银行和国内外各种对冲基金利用外汇套利交易在东南亚国家大进大出,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当下炒家们利用日元套利交易的手段通常是:以非常低的利息借入日元,投资于美元或者泰铢,以获得较日元更高的利息。如果日元对美元贬值,那么就能获得叠加的双重收益:利差收益+汇兑收益。
当下的日本为了防止出现通货紧缩,90年代中期,日本央行奉行低利率政策。这对于那些想参与外汇套利交易的人而言无异于天赐良机。
1995年到1998年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日本银行目标利率间的利差大约为5%。
有人做过统计,这期间通过日元外汇套利交易的平均利差收益约为每年130亿美元。
而同期,日元相对美元贬值了近一半。据保守估计,95…97这三年中日元套利交易的投资者获得了约1690亿美元的“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短期套利投资者们从日本国内抽出资本,投向新兴的亚洲市场,最终获得丰厚利润。
这些日本向其东南亚邻国流动的大量资金,以及这些新兴市场本身的吸引力,共同造就了1997年以前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泡沫……
路易斯·贝肯笑道:“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套利机会,我身边有不少做对冲基金朋友和其它短期套利投资者目前正乐于利用日元进行外汇套利交易。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源从日本的银行拿到足够的日元贷款,也可以尝试进行这方面的套利交易。目前来说,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闻言后,李晓凡想了一下,自己当前在日本国内没有项目,怎么去拿日元贷款?
唯一与日本有关联的项目是自己参与投资的软银集团主导的日本雅虎项目。
还有一种解决方案是自己的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与软银集团合作,去日本开一个分公司。
这个事情倒是下次可以与老孙头聊聊。
李晓凡突然想到孙正义运气正好!95…97年期间,日元相对美元贬值了近一半。所以这期间,孙正义的软银集团从日本国内获得巨额贷款投资美国,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干,他也无形之中“躺赚”了……
……
离开美国的前一晚,李晓凡与朱敏夫妇签署了投资WebEx项目备忘录。最后双方商定的项目投后估值是330万美元,李晓凡投资99万美元,获得30%股份。
……
李晓凡一行抵达荷兰的埃因霍温后的第二天上午,他们在阿斯麦ASML公司总部参加了公司股东大会。
李晓凡第一次面对面见到了阿斯麦ASML公司的CEO威廉·马里斯,这是既第一任“狠人”贾特·斯密特之后阿斯麦公司的第二任CEO。
威廉·马里斯在股东大会上向李晓凡等来自全球各地的股东代表们简单介绍了阿斯麦ASML公司的发展历程。
威廉·马里斯介绍,1984年当时阿斯麦公司从飞利浦分离独立出来时候,包括阿斯麦公司在内,全球当时有10家光刻机生产商,但其中5家根本没有啥核心技术,真正值得认真对待的对手是四家。
这四家是:美国的PERKINELMER珀金埃尔默和GCA公司,以及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公司。
在1991年之前,阿斯麦公司亏损重重,靠飞利浦公司不断投入和荷兰政府的补贴“输血”续命,得以生存。
威廉·马里斯介绍,最大的转机出现在五年前,阿斯麦公司的研发工程师们克服一道道难关,终于在1991年交付了一台划时代的产品:PAS 5500。
这款型号为PAS5500的光刻机研发成功投放市场后,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款机器一上市就迅速占领市场,阿斯麦终于扭转多年亏损的局面,实现了持续盈利,并且公司股票去年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与荷兰交易所挂牌上市。
阿斯麦由此迅速与日本的尼康与佳能公司一起成为了行业三巨头之一,把美国的PERKINELMER珀金埃尔默和GCA两家公司打趴在地。
威廉·马里斯得意地介绍,美国的珀金埃尔默和GCA两家光刻机公司被他们干趴下“团灭”以后,蔡司公司的光刻镜头就只能卖给阿斯麦,正好缓解了公司光刻镜头产能不足的压力,真是如有神助!
当前全球光刻机市场只剩三个玩家:老大尼康、老二佳能,阿斯麦排第三。
正式股东大会结束之后,私下与股东们闲聊时候,威廉·马里斯踌躇满志道:
“我们阿斯麦公司的下一步,就是打败前面两家日本公司,争取成为全球老大!”
看着得意洋洋的威廉·马里斯,李晓凡突然想到了一个华人:林本坚博士。
前世,2000年加入台积电工作的林本坚博士发明的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所开拓的浸润式微影光刻方法,革新了集成电路的制程,使先进半导体芯片的特征尺寸能持续缩减为细微纳米量级。
当年也正是林本坚博士的这个发明帮助阿斯麦公司打败了日本尼康与佳能公司,取得了全球光刻机龙头老大地位。
李晓凡在思考如果自己想办法提前把林本坚博士招募到自己麾下工作,这全球光刻机的江湖将会变成什么样一个格局?
第395章 三螺旋模式与爷爷的生日
阿斯麦公司的股东大会结束之后,李晓凡一行顺便考察了一下埃因霍温这个城市。
前世,李晓凡在清华经管学院读EMBA的时候,班上好几个同学是来自清华启迪控股的高管。2017年启迪控股就在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设立了创新中心。之前经常听班上的这些个同学提起启迪控股在埃因霍温的这个项目。
此外早在2012年启迪控股就在美国硅谷设立了清华科技园创源孵化器Inn,当时是美国硅谷第一家中美高科技孵化器及科技产业加速器,当时由清华启迪控股、瑞安集团、北极光创投和硅谷银行等几家单位联合创建,于2012年1月8日在硅谷正式面世。
李晓凡当下的许多园区开发建设思路都来自启迪控股当时的一些做法。
当时启迪的董事长王济武还提出了立体三螺旋模型与集群式创新理论,提炼出“园区+产业+金融”、“技术+资本+产业”、“政府+企业+大学”三个三螺旋交织互促的立体三螺旋模式……
李晓凡的念头里面,未来等合适的机会也想去老家宁东县找一块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的地方打造一个类似华为在“松山湖”般的高科技园区。
所以,他对当下阿斯麦公司所在的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规划很有兴趣。
当下的埃因霍温已经是荷兰高科技制造业心脏,是欧洲领先的科技中心之一,曾被福布斯杂志称之为全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和世界级创意硅谷之一。
其中的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是荷兰飞利浦集团的研发总部所在地,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上最智慧的园区。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负责人罗纳德向前来考察的李晓凡等介绍:
80年代,在制造业全球化的冲击下,作为飞利浦大本营的埃因霍温曾经是一座“衰落之城”,大量制造企业倒闭,城市人口出现长达10年的负增长。
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埃因霍温采用“三螺旋模式”,即“政府、企业、学术界三方在资源、技术、成果等三领域多重互助,推动创新经济”引领埃因霍温城市目前逐渐转型成为一个科技创新的新城。
罗纳德介绍,埃因霍温这“三螺旋模式”的主要发动机当属飞利浦公司这家巨头。数年前,飞利浦在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的研发中心基地启动了“百夫长”计划,以其研究中心为基地,通过技术力量,吸引大量科研机构落后,孵化相关的初创科技企业,将研究与应用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