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归新加坡1995-第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烤出来的土司很松脆爽口,涂抹上以椰奶鸡蛋为主熬制的咖椰酱,再叠上一片黄油一起,口感焦香醇厚。

    李晓凡尝了一口后,举起大拇指道:“飞燕,味道相当不错,简直不输给新加坡亚坤土司!”

    “真的吗,怕你是在哄我开心吧?”

    “确实真心不错!”

    其实到了国内,对于早餐,李晓凡更喜欢上海街头的生煎包、粢饭与豆腐脑。

    但对于杨飞燕的一片心意,他总是要夸奖一番。

    看着李晓凡吃得开心,杨飞燕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她心里叹道,要是李晓凡是自己的男朋友,人生该是多么的完美啊……

    下午,杨飞燕在虹桥机场,依依惜别了飞赴新加坡的李晓凡。

    送走李晓凡以后,她的内心怅然若失。

    打自在魔都遇到李晓凡的那一天起,她的心里面仿佛就再也装不下别人了。

    ……

    李晓凡到了新加坡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召集公司高层开会,吩咐王丹蓉为主负责开始筹建怡凡控股的第二支投资基金:怡凡二号风险投资基金。

    李晓凡建议怡凡二号风险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盘子为2亿美元。

    李晓凡的这个建议把王丹蓉与公司副总裁刘艳萍以及财务总监周晓晴等人吓了一跳。

    “李董,我们的首期一亿美元盘子的怡凡一号风险投资基金好不容易刚刚投完。后面,还有那么多的项目让我们去投资吗?还有,2亿美元,那么大一笔巨款,会有人愿意出资参与投资吗?”财务总监周晓晴担心道。

    “周总,现在我们怡凡一号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太平洋网络科技公司刚刚登陆纳斯达克,单单这个项目上面,怡凡一号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已经获得了5倍的市值回报,怡凡投资的第一炮已经成功打响!现在,我个人估计,要募集2亿美元,努力一把,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李董,我现在的担心与周总一样,现在有那么多、那么大的项目让我们去投资吗?以我目前手中掌握的项目库,可能是无非支撑2亿美元这么大一个盘子的……”王丹蓉也忧心忡忡道。

    刘艳萍此时亦开口道:“是啊,李董,我们的太平洋网络科技刚刚成功上市,怡凡一号风险投资基金也基本投完了。我们是不是要暂时稳固一下,不要那么快急速扩张我们的对外投资?”

    不料,李晓凡坚持道:“不,这个筹建与募集怡凡二号风险投资基金的事情很重要,一刻也不能等!”

    他的内心: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451章 打A办的AK47计划与商机重重

    在一阵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有些东西涉密,他也不好过多解释,最后李晓凡一锤定音:

    “刚才大家已经充分发表了意见,都说得很好,很有道理。但是,我有更远的重大战略方面的考虑,因为个别重大项目处在保密阶段,不方便透露更多的信息,大家不要过于担心,按照我的意见去执行就是!”

    “好的,李董,我们遵办!”

    对于李晓凡的指示,大伙儿内心虽有一些疑问,但还是不打折扣地去执行了。

    太平洋网络科技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李晓凡在公司内部的威信达到了巅峰。

    下班前,李晓凡收到了远在美国筹建创业孵化器顾其俊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

    “李董,我刚刚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了一则关于美国两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EDA公司之间的侵权官司新闻详细报道。原告是全球EDA行业老大ceDesignSystes楷登电子公司,另外那家被告是EDA行业的新兴明星企业美国先驱Avant!微电子公司。这个案子或许您感兴趣,我现在把相关的报道下载下来,发附件给您参考……”

    现在,李晓凡听到或者看到“EDA”三个英文字母眼球就会发亮,于是赶紧打开了顾其俊发来的这个附件。

    附件里的新闻故事是围绕着一个叫“徐建国”的华人展开的:

    EDA行业进入八十年代爆发期后,ceDesignSystes楷登电子公司在JoeCostello科斯特洛的领导下,ce公司通过不断扩展、兼并、收购,从1988年的行业老七,一跃成为1992年后当下的EDA行业老大。

    就在ce公司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突然冒出来的一家新公司令ce公司开始有一些不安。

    原来在1991年初,由四位原ce公司的华裔员工辞职后创立一家新的EDA软件公司叫Arcsys。

    Arcsys虽然只是一个仅有十几人的小公司,但这家公司冲击的是ce的核心技术:芯片yout布局与PR布线技术。

    而且很快Arcsys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布局与布线产品ArcCell,冲击ce的技术核心。

    这种一出手就盯着对方核心领域的公司就让ce公司开始坐立不安,科斯特洛决心趁Arcsys公司还未壮大之前,先挤死他。

    于是1992年底,趁着Arcsys公司还羽翼未丰时,科斯特洛找来芯片设计部总经理,人称“悍将”的徐建国,让其组建B团队,狙击Arcsys公司对ce的进攻。

    徐建国受命之后,于1992年年底成立了一个B小组,里面有技术人员与市场人员。在B小组的内部会议中,徐建国将战役名称取名为AK47,英文叫“KillArcysys47weeks”,中文意思即:在四十七周内消灭Arcysys公司!

    徐建国制定的策略是从两个方面打击Arcysys:

    在技术上,要超越Arcsys!在那个时候,芯片设计开始进入亚微米与超亚微米技术时期,旧的通道布线技术将会被新的面积布线技术取代。他给公司的技术人留出极短的研发时间,限期要求研发部门必须在Arcsys之前完成新技术的革新。

    在市场上,要挤死Arcsys!徐建国亲自带领着销售人员走访那些“叛变”的用户,询问对方EDA产品差异的每个细节,问清用户转变的每个原因,并答应各个用户“投诚”的各种优惠条件,只要你回来我们公司怀抱就行。

    “打A办”在徐建国的领导下,效果显著,很快Arcsys公司遇到了生存危机,公司财务严重恶化。整个1993年,Arcsys的营收只有170万美元,净亏损200万美元。

    徐建国的战略战术都是卓有成效的,ce公司似乎将Arcsys逼到了悬崖边上,就等着他们崩溃瓦解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Arcsys公司的转机突然来了。

    这个转机是:“打A办”在徐建国的领导下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之后,ce公司开始出现了内讧。

    徐建国能力很强,但是做人和做事的风格非常强悍,甚至有点不择手段。

    对外,比如为了打击Arcsys,居然派人将Arcsys所有工程师的移民状态进行排查,一旦有任何非法居留的嫌疑就举报给移民局,达到打击对手的目的。

    对内,跟公司内部的研发团队关系非常紧张。限期设定的目标和给的极短研发周期,让手下的研发团队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这种矛盾终于在1993年底,ce公司对Arcsys公司取得全面胜利,Arcsys公司即将倒下的前夜突然引爆了:徐建国与芯片设计部的负责人JasSoloon吉姆·所罗门冲突全面爆发。

    而JasSoloon是深受ce公司设计部门工程师尊重的CTO。

    两人为工程师团队的到底应该向谁汇报问题发生争执,最后矛盾摆在了ce公司老大科斯特洛面前。

    权衡之后,科斯特洛在市场和研发的冲突中最终站在了研发这一边,并从公司外面再请了一位新的芯片设计部门总经理。

    科斯特洛的做法让徐建国感到颇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过河拆桥味道。

    这是科斯特洛对做出重要贡献自己的侮辱和打击,让他下了离开ce公司的决心。

    而ce公司的这场内讧对在困境中求生存的Arcsys公司而言,无疑是天上突然砸下了一个大馅饼,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个由华人组成的公司因为偏重技术与本身的语言障碍,销售与市场非常薄弱。而以销售与市场出身的徐建国正是Arcsys公司最需要的人选。

    于是,Arcsys公司向徐建国伸去了橄榄枝:答应给徐建国五十五万股的股票期权,每股0。3美元。三年后,这些offer的实际价值超过了2000多万美元。

    在ce公司领导“打A办”的过程中,徐建国也了解Arcsys公司的实力和市场营销短板,他的加盟完全可以将Arcsys公司起死回生。

    于是,两年前的1994年,ce公司原“打A办”负责人徐建国正式加入了Arcsys公司担任总裁兼CEO。

    徐建国的离职对于ce公司而言打击巨大。原来的“打A办”B…Tea随着徐建国的离开土崩瓦解,对公司员工的士气打击巨大。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团队接连有人离职,很快就会形成一股趋势,使得整个团队崩溃。作为管理者如果发现这种迹象,应该立即做出处理。

    于是,当Arcsys公司宣布徐建国加盟之后,ce公司马上将律师函寄到Arcsys,威胁以不正当竞争起诉Arcsys公司。

    此时Arcsys公司还没有恢复元气,不得不和ce公司达成了协议:

    徐建国的上任时间从1994年的四月推迟到七月,以便交接在ce的工作。1994年内,Arcsys不得招聘任何ce的员工……

    有了这份协议,徐建国开始“肆无忌惮”地招兵买马,扩张势力。

    时间很快到了1995年,双方达成的挖人冷冻期结束。

    仅在1995年的1月份,就有9名ce公司的掌握核心技术员工加入Arcsys公司。

    同时,徐建国开动了市场抢夺战争,以三年许可模式,取代传统的永久许可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客户成本,迅速赢得市场。

    短短一年多时间,Arcsys公司的销售额就激增六七倍,并扭亏为盈。

    去年的1995年6月,Arcsys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去年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