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姨娘到底没做过母亲,不明白对一个母亲而言,能打破儿子活不过十五的魔咒,又认回亲生骨肉,她这辈子都再别无所求。
走访完乡亲们,天色有些晚了,他们也该打道回府了。
他们刚踏上返程的马车没多久,天空便果真飘了雪。
中午没吃饭,几人又饿又冷,姚氏让丫鬟把一盒点心给三兄弟送过去。
顾承林嗤道:“我才不吃她做的东西!”
顾长卿神色复杂地蹙了蹙眉。
“大哥,外头在下面,你来马车里坐吧。”顾承风对顾长卿说。
顾长卿淡道:“不用。”
行军打仗的人,哪里会在意这么一点风雪?
“夫人,他们不吃。”小丫鬟将点心捧了回来。
“那就算了。”姚氏将点心盒子接了回来。
其实不是她亲手做的,她才没那么好心上赶着给几个继子做点心,是从府里带来的。
她自己吃了两块,最近胃口不大好,便没多吃,都给房嬷嬷和几个小丫鬟了。
下雪天让马车的行程变得慢了下来,偏这荒郊野岭的没个像样的酒楼,寻常茶棚里的吃食顾承林又看不上,就这样三兄弟一路饿肚子饿到城区。
回侯府的必经之路上有家卖香酥鸭的,顾承林平时就最爱吃它家的鸭子,今儿又饿了那么久,实在忍不住了,对顾长卿道:“大哥,我快饿晕了!我们进去吃点东西吧!”
顾长卿看着确实快饿瘪的两个弟弟,点了点头,策马来到姚氏的马车旁:“吃点东西再回府吧?”
姚氏不饿,不过她坐了一天的马车也确实累坏了。
一行人下了马车,要了两间二楼的厢房,三兄弟一间,姚氏一间。
姚氏自己没吃什么,给房嬷嬷和随行的下人点了一桌饭菜。
屋子里闷得慌,她恰巧有点又想如厕,便去了趟一楼后罩房的恭房。
出来走向大堂时,忽然一道男子的声音叫住了她:“瑶儿?”
这声音姚氏许多年没听到了,却仍是一下子认了出来。
姚氏面色一变,怔怔地转过身来。
“瑶儿,真的是你!”
一名身着藏青色衣衫的男子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他约莫三十多岁,生得眉清目秀、丰神俊朗,身材不如顾侯爷魁梧,却也身形高挑。
姚氏有点儿回过神来,但在男子靠近自己的一霎,她还是克己复礼地往后退了几步。
男子的神色一暗,随即讪讪道:“我唐突了,这么多年没见你,一时激动,差点忘了礼数,请你恕罪!”
他说着,拱手做了个揖。
姚氏侧身避了避,没受他的礼:“你不要这样。”
男子眸光复杂地看着姚氏:“瑶儿,这些年你过得好吗?我听说你嫁进定安侯府了,侯爷他待你可好?”
姚氏垂眸道:“我很好。”
男子如释重负地笑了笑:“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随后二人都没话,现场一度十分尴尬。
姚氏捏了捏帕子,道:“我要走了。”
“啊”男子的眼底划过一抹失望,“我娘她常问起你。”
姚氏的步子一顿。
男子苦涩一笑道:“其实这些年我也成亲了,有了自己的妻儿,对不起。”
姚氏闭了闭眼,道:“当年是姚家先退亲的,该说对不起的是我,你不必自责。”
男子难过地说道:“我娘她年前中了风,之后就不大好了,最近总浑浑噩噩的,嘴里念着你的名字。”
两家素有来往,姚氏与男子的亲事很早就定下了,男子的娘亲很是满意姚氏,每天都盼着这个儿媳妇能够早点过门,说一定把她当亲生女儿来疼。
可惜这门亲事终究是被搅黄了。
与其说是顾侯爷的欺压,不如说是姚家的蓄意巴结。
怒过、恨过、也懊恼过,如今都已归于平静了。
“你”男子为难地挠了挠头,“这么说可能太唐突了,我也确实没料到会在这里碰见你,不过既然碰见了,我还是想问你一声你能不能去看看见我娘最后一面?”
他娘快不行了,大夫说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可他娘一直一直不肯闭眼。
他娘痛苦,他也难受。
他看向姚氏,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我这个做儿子的没给她一天荣华富贵,我不想临了了却连她的一个心愿也满足不了”
姚氏与他毕竟有过婚约,按理是该避嫌的。
不过他的母亲确实曾对姚氏视如己出,那是一个很慈祥的妇人,姚氏至今想起来都能感受到心头的那股温暖。
如果当年是嫁给了他,她的日子或许和现在很不一样吧。
“你家住哪里?”姚氏问。
男子眼睛一亮:“你答应了吗?”
姚氏顿了顿:“我考虑一下,不一定会去。”
“啊,没、没关系的,去不了也没关系!我住清月区清风大街”男子报了自己的住址。
姚氏没料到他会住在那么贫穷的地方。
“我先走了。”姚氏对他道。
“诶!你、你慢走!”男子激动地目送姚氏。
姚氏进入大堂上了楼。
那边,顾家三兄弟吃完了,一行人坐上马车回府。
姚氏先去顾老夫人那边复了命,听说这一路没出什么岔子,顾老夫人很欣慰。
顾侯爷让黄忠回府给姚氏传话,工部与兵部起了点冲突,顾侯爷这会儿正在工部处理紧急事务,可能今晚都回不来了,让夫人先歇息,不必等他。
姚氏在屋里心绪不宁。
她只要一闭上眼就能想起甄氏,她曾经的未来婆婆。
“房嬷嬷。”
“夫人,怎么了?”房嬷嬷打了帘子进来。
姚氏披了件外衫:“准备马车,我出去一趟。”
“这么晚了,夫人要去哪儿?大小姐和小公子这会儿也该歇下了。”房嬷嬷以为姚氏是要去碧水胡同。
姚氏道:“别问那么多,找个口风紧的车夫。”
房嬷嬷张了张嘴:“诶。”
姚氏乘坐马车来到甄家。
她叩响掉了漆的院门。
“谁呀”
是一个妇人的声音。
姚氏没说话。
院门嘎吱一声开了,走出一个衣着朴素、形容早衰的女人,妇人的年纪与姚氏一般大,可看上去比姚氏老了十岁不止。
姚氏猜测着她的身份,张了张嘴,正要说自己是谁,就听得女人扭头对屋里道:“当家的,有客人来了!”
甄平快步走了出来。
见到姚氏,他先是一惊,随即喜色地走上前:“外头冷,快进屋烤火!”又对夫人道,“是侯夫人。”
妇人冲姚氏欠了欠身。
姚氏微微颔首。
很显然,妇人早听说过姚氏了,她识趣地将洗了一半的衣裳从前院端去后院,之后再没在姚氏跟前出现。
185 叫娘(二更)
“进来吧。”甄平又讪笑着说了一声,侧身为姚氏引路。
姚氏的马车停在巷子口,连房嬷嬷她都没带过来。
她迈步进了院子。
她不来,甄平忐忑,真来了,甄平更忐忑。
原因无他,院子实在太简陋了。
姚氏的面上却并无丝毫异样。
他若是知道,姚氏去过比这个更简陋的院子,她的亲生女儿、女婿、儿子都曾住在那里,就能明白为何姚氏如此淡定了。
甄平将姚氏迎进了堂屋,紧张又激动地说道:“没有热茶了,你等等,我去让月绣烧一壶来。”
“她叫月绣吗?”姚氏看向他问。
甄平一愣,没意思到自己顺嘴把妻子的名讳说了出来,他觉着这样不大妥,可是说都说了,也没法儿收回去了。
他硬着头皮道:“是的,月绣,不是京城人,是外地来京城做生意的。”
“人很不错。”姚氏说。
这话甄平不知如何去接,原地尴尬了一瞬,才猛地想起正事,对姚氏道:“我娘在隔壁屋,我带你过去,家中实在简陋,怠慢了我没料到你真会来你来了我很高兴”
甄平语无伦次。
姚氏想说你不用紧张,话到唇边又觉得可能换做自己也一样。
甄平挑开厚布帘子,先让姚氏进屋,姚氏微微弯身,从他打起来的帘子下走过去。
这是时隔十多年后,二人第一次离得如此之近,甄平鼻尖全是她的气息,但甄平没让自己失态,他努力让自己撑得高高的,不去碰到她。
姚氏进屋后,他也进屋了。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香。
年前就中风了,躺了这么久容易有味儿,可这间屋子没有,可见夫妻二人将老人家照顾得很周到。
甄老夫人躺在病床上,白发苍苍,面色惨白,形同枯槁。
姚氏的记忆一下子被拉回十多年前,甄老夫人是个十分泼辣的性子,干起活儿来力气比男人还大,谁能料到她有一天这样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她有一声、没一声地呻吟着,俨然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姚氏不敢连着多看第二眼,赶忙垂下眸子,鼻尖酸涩。
甄平来到床前,俯身轻轻地摸了摸他娘的额头,说:“娘,您看谁来了?”
“嗯”甄老夫人晕晕乎乎地朝甄平所指的方向望来,一瞬息的功夫,她浑浊的老眼便迸发出了惊喜的锋芒,“瑶儿瑶儿”
姚氏深吸一口气,忍住眼泪,神色如常地走过去,微微一笑道:“老夫人,是我。”
甄老夫人伸出手,想要坐起来好好儿看看姚氏。
姚氏在床边坐下,往她跟前挪了挪,道:“您别起来,今天下了雪,很冷。”
“还是瑶儿心疼我。”甄老夫人沙哑着嗓子说,中风后她有些口齿不清,但也听得出她很高兴。
姚氏十七岁嫁进侯府,十八岁剩下顾娇与顾琰,十五年过去,如今也才三十三而已。
岁月格外优待她,没在她脸上留下多少痕迹,除了她眼底没了少女时的纯真与青涩,但这些对于甄老夫人而言都不叫事儿。
甄老夫人拉过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