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娇娘-第9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他们没料到如此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燕国,竟是硬生生让轩辕家给顶住了。

    轩辕厉的一杆红缨枪,愣是将所有人杀得闻风丧胆。

    无数晋国与梁国的骁勇善战的将领折损在了轩辕厉的红缨枪下,晋国与梁国被打得溃不成军,好几年不敢来犯。

    只是好景不长。

    晋、梁两国一直拒绝接纳燕国成为上国,因为他们明白,拥有轩辕家的大燕国太锐不可当了,一旦任由它发展,总有一日,轩辕军将踏破晋、梁的山河。

    而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

    他们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对付大燕国与轩辕家时,国师的那则预言出现了。

    他们的使臣主动来到燕国,给大燕国君提出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条件——灭了轩辕家,他们便接纳大燕成为三上国之一。

    不仅与大燕分享海域的使用权、诸多岛屿的开采权,还允许大燕与他们一起对剩下的三个下国进行剥夺。

    成为上国不仅是荣耀,更能得到大量切实的利益,说不动心是假的。

    当时的国君有两个选择。

    一,让轩辕厉带兵攻打晋、梁两国,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二,接受晋国与梁国提出的条件。

    “国君选择了第二条路。”顾娇说。

    “没错。”燕山君惋惜一叹。

    当年的轩辕家拥有对抗两国大军的实力,可若真打赢了,就会越发助长轩辕家在民间的声望,他们已经够功高盖主,还要把成为上国的功劳也送给轩辕家吗?

    再联想到那则预言,国君如何还敢让轩辕家壮大?

    燕山君接着道:“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大燕战乱多年,国库亏空,也确实打不起仗了。”

    顾娇睨了睨他,淡道:“多抄几个贪官污吏的府邸不就能充盈国库了?”

    燕山君轻咳一声,说道:“咳,所以我才说是小小的原因,不是主因。”

    顾娇想到了南宫厉临死前对她说的话。

    所以他说的是不是“靖阳”,而是“晋、梁”,他知道是晋国的细作将国师的预言散布了出去,他也知道晋、梁两国引诱了大燕国君。

    顾娇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喃喃道:“确实,一个臣子怎么会去直呼国君的名讳?”

    只不过,虽觉得南宫厉这么称呼国君很奇怪,可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层面来。

    如果真是晋、梁两国在背后捅了这么多刀子,、就难怪她会在梦里看到晋、梁两国会趁大燕内乱时期朝大燕发兵了。

    晋国与梁国从一开始没真心实意地接纳燕国成为上国,这一切不过是缓兵之计,待到轩辕家被灭,轩辕军四分五裂,再由各大世家为分到手的轩辕军大肆换血——

    那么大燕就失去了最坚实的盾牌、也失去了最锋利的长剑,大燕将不再拥有与晋、梁两国抗衡的实力。

    届时晋、梁两国便可以一口将大燕吞掉了。

    这些年,晋、梁国任由燕国发展,一方面是在等待轩辕家兵权的摔落,另一方面则是在喂养燕国这只小肥兔子。

    它膘肥体壮又没攻击力,才是最上等的猎物啊。

    大燕的国君会不清楚晋、梁两国的心思吗?

    他疯归疯,却并不傻。

    之所以还是毅然灭掉轩辕家,一是国君要防止轩辕家称帝的预言成真,二则是国君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他认为就算没了轩辕家,没了轩辕厉,他也能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培养出更所向披靡、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燕雄师。

    顾娇觉得,他自信过头了。

    晋国与梁国野心勃勃,一直都在等待最合适的时机吞并大燕,原本两国会在大燕内乱三年元气大损之后行动,如今内乱已被提前遏止。

    内乱他们都耐着性子等了三年,等到大燕国的兵力只剩下一层皮囊,而如今的大燕国兵强马壮,晋国、梁国应该不会蠢到现在就发兵。

    谈话间,马车抵达了安国公府。

    顾娇与萧珩直接带着上官燕与燕山君去了枫院。

    今儿天气又热了,大人全在屋内纳凉避暑,只有两个小豆丁在院子里盯着烈日铲沙子。

    是顾小顺去弄来的沙堆。

    二人蹲在沙堆旁,用顾小顺给他俩做的迷你小铁铲,一铲一铲地挖,挖完就装进一旁的迷你小木桶里。

    俩人玩得满头大汗、乐此不疲,还时不时地用娃娃语交流两句。

    二人两小无猜的模样看得人心情愉悦。

    ……除了老父亲燕山君。

    那小子,你不要离我闺女这么近!

    你俩的脑袋都碰到一起啦!

    还有你不要随便拉她的手!

    “我帮你。”小净空对小郡主说。

    “好呀。”小郡主开心地将自己的小铲铲递了过去。

    二人一起抓着小铲铲铲沙子。

    算了,多个人照顾我闺女。

    ……不行!从即日起,他要自己养闺女!

    燕山君大步流星地走过去,用自己对小孩子而言无比庞大的身躯,强势挤入了两个小豆丁中间。

    小郡主萌呆呆地看了燕山君一眼,咦了一声,道:“爹爹!你回来啦!”

    燕山君微笑:“是呀。”

    “咦?老师!你也回来啦!”

    小郡主果断放下小铲铲,小雏鸟一般朝顾娇扑了过去。

    燕山君伸出去的双臂抱了个寂寞。

 822 驱虎吞狼(三更)

    小净空是礼貌的小孩子,尤其是对着自己小同窗的父亲。

    他感觉到了老父亲的尴尬,心道要不自己给他抱一下?

    “你好,小雪爹爹。”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十分严肃地握握小手。

    他只能给娇娇抱呀!

    并没有被安慰到的燕山君:“……”

    小郡主向顾娇介绍了自己爹爹,又向爹爹介绍了自己的小伙伴与老师。

    燕山君这才知道这个小丫头竟然是自己闺女的老师。

    “她教你什么?”

    杀人吗?

    他在宫里可是看见这丫头像个杀神一样将韩家心腹一箭一个、两箭一双的!

    这丫头简直是天生的神弓手!

    “骑马呀!”小郡主奶唧唧地说,“萧公子是我的马术老师!”

    燕山君暗松一口气,马术,还好还好。

    顾娇摸摸她的小脑袋:“下次教你射箭。”

    燕山君虎躯一震!

    脑子里莫名闪过亲亲闺女拉开弓箭,一箭射穿敌人头颅的血腥场面,他的小小淑女,不要变成那样啦!

    两个小豆丁又去愉快地玩耍了。

    某小淑女完全没有要黏在亲爹身上的意思。

    燕山君感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助感,他不就出去了一趟,怎么闺女都好像快不是自己的了?

    顾娇睨了燕山君一眼,迈步回房。

    从燕山君面前走过去时,她挺起了小胸脯。

    用眼神示意说,辈分平了。

    上官燕也挺直腰杆儿打他面前走了过去。

    哼,辈分超了!

    什么叫以一己之力抬高全家人的辈分,这就是了。

    满面黑线的燕山君:“……”

    顾娇先去了龙一那边,想看看龙一的伤势,她记得临走前叮嘱过龙一不要乱动,也不知他有没有好好听话,万一把绷带与纱布动掉了,伤口容易感染的。

    可就在她跨进屋的一霎,她的嘴角狠狠地抽了一下。

    只见龙一维持着她临走前所见到的姿势——身子半拧,一手横在身前,一手在脑侧高高举起,宛若要扣球一般一动不动地定格在那里。

    “龙一,你在干什么?”

    她走过去问。

    龙一的身体依旧没动,只是眼珠子转动了一下。

    仿佛在说,喏,我没动。

    顾娇:“……”

    顾娇一把捂住眉眼,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你从前那么不听话,怎么就单单把这句听进去了吗?

    顾娇隐隐觉得龙一在等自己表扬他。

    好奇怪,我怎么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这种感觉?

    顾娇看着他胳膊上与腰腹上缠着的纱布,还是决定表扬一下:“龙一真棒……真听话,好了,你现在可以动了。”

    老这么站着,也不怕肌肉僵硬抽筋——

    她还没感慨完,龙一一秒结束姿势,唰的拿出了一盒炭笔。

    ——听话的龙一要得到奖励,现在,是龙一的撅笔时间!

    顾娇:“……”

    我怎么感觉我掉进了坑里?

    ……

    太子与韩氏被移交大理寺,由大理寺卿亲自审理假国君案件。

    母子二人被关押在不同的刑房,起先二人都很嘴硬,可大理寺卿若是连这点手段也没有,那就白坐上这位子了。

    太子是块硬骨头,但他也是有软肋的,他的软肋就是府上年仅两岁的小女儿。

    大理寺卿为了逼供不惜将他的小女儿带来,让他隔着大门望了一眼,随后抱去了隔壁。

    隔壁传来小女儿惊恐的大哭声,太子一下子慌了:“你们住手!你们给孤住手!她是大燕郡主!你们不能这么对她!”

    大理寺卿冷声道:“犯下如此滔天罪孽,你以为你还能做皇子吗?你这个罪行可比上官燕当年严重多了,你还没她受宠,你们全家都会被废为庶人!”

    “父王——呜哇——我害怕——父王——我害怕——”

    隔壁,小女儿的哭声撕心裂肺,太子的意志力彻底被击垮。

    他双手死死地拽着衣袖,眼眶发红,咬牙说道:“你们不要伤害她……我告诉你……我全都告诉你们!”

    隔壁,顾承风揉了揉自己几乎冒烟的喉咙。

    模仿小孩子的声音真是太难啦——

    其实,没那么像。

    但隔了一堵墙,又恰逢太子关心则乱,脑门儿一热,太子便没太听出来。

    太子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这次的宫变与他的关系不大,他事先不清楚韩氏的计划,最大的过错是拒绝相信宫里的国君是假的,但他还没来得及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韩氏带兵围剿真国君一事他亦不知情。

    他主要的罪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