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来过这里的人,十个里面最少得有九个会这么认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里是世界屋脊,是世界第三极,高山大川多不胜数,地无三尺平才是这里的常态。
但当你真的来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你想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客栈所在的这个地方属于日光城的当曲卡县,这里是藏北高原的南边缘,海拔五千以上的高山确实多不胜数,但更多的却是几乎一马平川的高原草原。
没错,藏北高原的地形和藏南以及横断山区的地形截然不同。在藏南或者横断山区是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地无三尺平,到处都是高山大川,但在藏北,一眼看不到边的大草原才是常态。
比如说著名的可可西里。
这里虽然远远比不上可可西里那么平坦,但也绝对是横断山区或者藏南少见的平坦区域。
确切的说,这里属于温泉镇—念青唐古拉断裂带。在这片巨大的断裂带中,山脉都“规规矩矩”的,在山脉和山脉之间,往往有宽阔而平坦的山间构造宽谷盆地。
这里甚至包括东边五十公里的当曲卡县,就是处在这样一条平坦谷地中。
这条谷地的平均宽度超过了十公里,长度更是在百公里以上。
虽然谷地的两侧都是海拔五千以上甚至是六千以上的雪山,但谷地中真的是很平坦的。
要不然著名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以及修建中的那拉高速公路也不会在选择在这里通过。
天路客栈就位于109国道也就是青藏公路的北边,饭店和国道之间大约有三十多米的距离。
国道的南边大约三里地远的地方,就是正在修建中的那拉高速公路,只是这个时候这条路还没有修好。
在那拉高速公路的南边大约二百米的地方,就是那条著名的“天路”——青藏铁路。
沿着青藏公路向东走,抬头向北一看,就能看到万年不变的“白头”念青唐古拉山主峰。
说实在的,在这里虽然抬头就能看到念青唐古拉峰,但在这个位置看念青唐古拉峰实在是没有什么震撼感。哪怕念青唐古拉峰的海拔超过了七千一,可饭店所处的位置海拔也接近四千六。
所以,如果不是提前知道那座雪山就是念青唐古拉峰的话,只要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人是绝对不会把那座看起来“圆头圆脑”的山峰当成是念青唐古拉峰的——老刘来到这里之后,第一次看到那座“圆头圆脑”的雪山时,他也不认为那就是念青唐古拉峰!
没错,在这个位置看念青唐古拉峰,给人的感觉就是“圆头圆脑”的,丝毫没有雄伟险峻的感觉。(PS:大伙儿本书封面就知道了,这张照片就是老墨在这个地点拍摄的,后面那座圆头圆脑的雪山就是念青唐古拉峰,是不是看起来很不像?)
据扎西达瓦说,要想欣赏念青唐古拉峰雄伟险峻,最好的观测地点不是在山南,而是在山北的纳木错!
在纳木错的扎西半岛隔着纳木错远眺,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海拔高度超过七千米高峰带来的震撼感!
摇了摇头,老刘继续向前走,走了不到一百米,就来到了那个非常有名的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风景区的石碑附近。
这里虽然距离真正的纳木错景区也就是扎西半岛还有一百一十公里的路程,但这里却是念青唐古拉山山南欣赏念青唐古拉峰最好的位置。尽管在这里看那座山并没有什么震撼感,但好歹也是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念青唐古拉峰不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才会把这里也纳入到了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风景区的范围内。
第七章 小有名气
老刘叼着烟溜溜达达的向东走了没多远,就发现在那座公安检查站前正有三位身穿警服的民警正坐在一把大遮阳伞下休息,看样子是刚刚值完勤,休息一下。
高原的治安非常非常的好,不敢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但纵观全国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这一点在日光城待了半个来月的刘墨昂深有体会。
而眼前这些辛苦工作的民警,就是高原这么好的治安情况的保障!
看到老刘这个陌生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看起来大约四十七八岁的老民警站了起来。他的肩膀上扛着两杠一星,也就是俗称的“两毛一”,胸前有警号。
这个老民警应该就是这个检查站的领导。但他看起来明显是一个汉人。
另外两个年轻了很多民警也跟着站了起来,只不过他俩的肩膀上都挂着“一毛二”,岁数也都只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而且看模样应该是藏胞。
很显然,这是两个徒弟跟着师傅在学习呢。
“你好,你是游客还是……”老民警很客气的问道,但语气中有一丝警觉。
老刘不以为忤,毕竟自己是从西边溜达过来的,而西边的国道边上并没有什么车辆停留,自己孤身一人出现在这里本身就不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
“您好,我是西边天路客栈的,是刘大江、哦,也就是次仁旺堆的亲侄子。那座饭店我二大爷留给我了。现在客栈没什么事,我就出来溜达溜达,顺便看看这里的美景。”
“你是老刘的侄子?东山的?”岁数大的民警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嗯,我东山的。老叔,我听您口音似乎也是东山的?”自打大学毕了业在家里的七天宾馆干了一年多的时间,别的先不说,最起码这为人处世方面老刘是练得很不错了。
这句“老叔”,直接就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没错,小刘,我是东山水城的。我记得老刘老家是天衢的,要这么说起来咱俩的老家可是挨着的。”老民警笑呵呵的说道,显得很开心。
水城是东山西部的地级市,和刘墨昂的故乡天衢市紧挨着。要是在东山,两人可算不上老乡,但在千里之外的高原,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老乡。
“小刘,怎么称呼?”
“呃……我叫刘、墨、昂。文刀刘,墨水的墨,斗志昂扬的昂。”这次老刘是一字一顿的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的,随即加上了解释。
“刘墨昂?嗯?刘……”老民警一开始还点头呢,可稍微一咂么就觉得不对劲,再这么一念叨,差点就乐出声来。
至于他身边的两个年轻民警却已经笑出声来了。
这事儿老刘经历的多了。
嗯,都怪本泽马……啊呸,都怪自个儿的老爹老妈啊……
“小刘,我是王朝阳,中宁乡派出所指导员。这两个是所里的民警,这位是洛松顿珠,这位是巴登德勒。”
“顿珠大哥、德勒大哥,扎西德勒!”老刘双手合十问好。
两位年轻的民警双手合十回礼:“扎西德勒。”
其实和淳朴的藏胞打交道就是这么简单,一个简单的问候就能得到对方的好感。
看着三位民警不忙,老刘掏出了香烟挨个的散了一下。王朝阳看到老刘手里的烟,眼睛亮了起来。
“白将啊!我可是好久没抽过老家的烟喽。”说着,他没有客气直接接过了烟,放到鼻子下狠狠地闻了两下,点燃之后又美美的吸了一口,脸上再次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白将是东山特产的香烟,正名叫将军,因为是白盒包装,所以东山的老烟民都亲昵的称呼其为“白将”。这种烟劲头很大,深受东山烟民的喜欢,所以这烟在东山的销量极大。但这烟只在东山卖,外省买不到。
正是知道王朝阳是东山老乡,所以刘墨昂没有分华子,而是拿出了白将。
果然,这烟对于王朝阳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华子。尽管一盒软华子能买七盒白将了,可要是让王朝阳选择,他依然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白将。这是绝大多数在外漂泊的东山烟民的第一选择。
两位年轻的民警看到师傅都这样的,也没有客气的点燃了香烟。
干民警这一行,压力比普通人大的不是一星半点,香烟这种能够缓解压力的东西自然也就成了大部分民警不可或缺的东西。
吸了几口烟过足了烟瘾,王朝阳这才问道:“小刘啊,你刚才说你叔把他的那座饭店留给你了?”
“是我二大爷,我爸排行老小。”刘墨昂先是更正了一下,又接着说道:“王叔,我二大爷几天前过世了,肺癌晚期。不过我二大爷没有子嗣,所以老爷子就把他这座还没有拾掇好的客栈留给了我。”
“啊?”王朝阳嘴上叼着的小半截香烟掉在了地上,一脸的震惊。
“唉……”刘墨昂摇了摇头,“王叔,人的命天注定。这事儿虽然谁都不愿意发生,但却真的是无法避免的。我二大爷这是命中注定的,没办法。”
一旁的两个年轻民警也一脸的震惊,看得出来,他俩应该也认识二大爷。
“你说这事……你说这事……”王朝阳似乎还没有从这个消息中缓过劲来,嘴角哆嗦着低声念叨。他掏出了兜里的烟盒,可手哆嗦的怎么也无法把烟从烟盒中抽出来。
刘墨昂见状连忙又抽出了一根白将,塞进了王朝阳的嘴,然后点燃打火机把香烟点着。
王朝阳深吸了一口烟,又低头把刚才掉在地上的那半截烟踩灭,这才有些唏嘘的说道:“我和你二大爷认识二十多年了。他当年是在堆灵兵站当兵,我来这里当兵的时候堆灵兵站已经撤了,所以我是在当曲卡县服役。我当兵虽然比你二大爷晚了好几年,但也算是战友了。”
“我转业之后也留在了这里,因为和你二大爷是战友又是老乡,所以我俩一直联系的不错。上个月我还和你二大爷喝酒呢,然后月初我去日光城交流学习了二十多天,没想到竟然……唉……”
一旁的巴登德勒忽然开口说道:“旺堆大叔是一个好人,我堂弟的汉语还有好多知识都是旺堆大叔教的。现在我堂弟在沪海读研究生呢。他说要不是他小时候旺堆大叔教他,他可能也考不上沪海的大学。”
洛松顿珠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