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大和大这一组第一道题就是四大生命体征——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
——考察内容是调节方法,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数据显示和变化。
第二道题是神经生理学内容。
第三道题是心脏调控。
沈千姿知道第三轮题型,可看见这些题目,目光还是猛然顿住,张了张嘴,“这题……,半个小时写应该写不完,知识点那么多……”
其他两个学生表情如出一辙的恐惧。
第二场不会也是这样吧……
杨天明道:“第三轮比赛的四场就是淘汰赛,题的难度都是这样。”
顾肆大爷似的翘着腿靠在椅子里,看着题目,小眉毛一挑,反问,“很难吗?”
“很难!”一个男生重重道:“全英文作答,还这么多知识点就算是简明扼要,也有的你写,关键你还不一定能写全。”
顾肆一张精致的小脸漫不经心的,“是吧。”
白轻轻看了眼顾肆,这位小爷是真的嚣张,与生俱来的一样,长着一张“都是垃圾”的脸。
和比赛台上那位一模一样。
霍执在医学方面接触的层次不深,但也算行家。
时间、语言还有知识面,第三轮试题难度都比笔试和辩论赛多了两倍都不止。
不知道顾芒会答出什么样的成绩。
“大已经开始答题了。”杨天明说。
正前方大屏幕上在不断切换各个组答题情况。
下面观看的人似乎比上面的还要紧张。
杨天明拳头紧握,手心里出了一层汗,眼睛一瞬不眨的盯着前方大屏幕。
能看到各个团队的学生都戴着耳机,语速极快的讨论着什么,手底下一点不敢耽误,争分夺秒地写着答案。
……
比赛台上。
乔优道:“我先把我知道的答上去,之后你们补充。”
陈绪点点头:“行。”
乔优快速敲着键盘作答,旁边陈绪说着自己的想法。
顾芒翘着二郎腿,漂亮的手指转着根笔,没说话。
乔优答第二道题的时候,瞥了眼顾芒。
女生仍然是那副姿势,一手撑着脸,一手转着笔,整个比赛台现场找不出第二个比她轻松的。
乔优目光有些冷,抿了抿唇,注意力回到题目中继续作答。
京大团队这边。
杨天明是想相信顾芒的,可她到现在什么动作都没有,他不免着急起来。
坐姿都换了好几回。
薛教授看着看着也忍不住开口,“这……是不是乔优和陈绪把顾芒知道的都说出来了,所以她没什么好补充的,就一直那么坐着?”
若是这样,那就是最坏的结果,他们可是指望顾芒带着这两个人答题。
结果便变成这两个人带着顾芒答题……
杨天明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第870章 大佬答题方式医学笑话
“大那边似乎答题状态很好。”薛教授捏紧手指,很怕团队跪在第一场。
明妮说话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开口,旁边两个人都会露出惊喜的表情。
京大的答题状态跟大差远了。
霍执这边。
光头说:“京大让顾小姐第一场上,应该是想她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路吧,如果她的思路和另外两个学生一样,肯定会输给大。”
第一场全靠团队最厉害的这个人,若是这个人没什么作为,成绩一定会很难看。
霍执盯着顾芒,没说话,两秒后,视线落在倒计时上。
还有十五分钟,题目要写的答案很多,顾芒再不开始就来不及了。
京大那两个人漏掉很多知识点。
写答案也需要时间。
……
国际竞赛不是平时在学校的考试,不会可以随意写。
若是在竞赛上写的答案闹了笑话,丢的是整个学校甚至是自己国家的脸。
乔优看了眼气定神闲的顾芒,脸色越来越难看。
比赛到十九分钟,陈绪这边答题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已经把自己知道的写的差不多了。
别的团队都还在继续作答,可想而知他们差的有多远。
乔优咬了咬唇,忍无可忍的转向顾芒。
碍于镜头,她控制着表情,“你到现在没说过一个字,别忘了这是团队比赛,你不参与讨论是什么意思?”
陈绪还在写答案,也顾不上说什么。
三个人的频道语音里,乔优的声音很冷,“我们把你知道的全写了?如果是这样,杨教授说让你第一场上,你就应该拒绝,别拖累团队的成绩。”
陈绪一边写答案一边劝和道,“先别说了,答题重要。”
“答什么题?”乔优一直在忍,到这会儿已经爆发了,“竞赛开始十九分钟,她做过一个字的贡献吗?”
陈绪张了张嘴,说不出话,看向顾芒。
女生见他手底下停了,这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师兄,你写完了?”
陈绪点头,让开位置,“师妹,知道多少写多少,剩下的全看你了,加油。”
“看她?”乔优嗤笑一声,“看她怎么让我们这一轮淘汰吗?”
顾芒坐在答题的位置上,拿起触控笔。
乔优翻了个白眼,“早知道让千姿第一场上了。”
倒计时一秒一秒变少,薛教授心脏跳到嗓子眼,恨不得亲自上去帮他们答题。
……
观众席。
顾音看了眼倒计时,九分钟。
以京大团队现在的答案,太多的知识点都遗漏了。
医学组织的教授道:“顾芒就算全都知道,现在作答恐怕时间上也来不及。”
话音刚落。
就看见顾芒在第一道题的血压后面写下几个公式——bp=tpr……
公式里全都是“血液动力学”中的名词字母缩写。
另一边。
杨天明看着公式里的名词缩写,分开他全都认识,可是组合成公式,连他都看不懂顾芒在写什么。
薛教授盯着前边大屏幕,一脸懵逼,“顾芒在写什么?这是什么公式?我怎么没见过?”
杨天明摇了摇头,“我也没见过。”
薛教授闻言,血压直接往上飙,有气无力的说:“宁愿输了比赛,也千万不要在答案上闹出什么医学笑话……”
第871章 出题超纲答案比题目还超纲
似乎连后台导播都被顾芒无缘无故扔上去几个公式的操作给愣住了。
镜头都忘了切。
于是观众席所有人就这么看着顾芒答题。
各大团队的教授都在议论这几个公式。
但只能从对方口中听到三个字——“没见过”。
“自己总结的?”
“一个大一新生,你告诉我自己总结公式?没有大量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案例,怎么总结?”
“说的没错,何况真有公式,我们这些研究这么多年的医学生理学的怎么没发现?”
评委那边,所有人面面相觑。
在场都是医学界的权威,见识极广,也没听闻过顾芒写出来的公式。
“血压公式吗?各大权威教材上没有出现过吧?”
“没有。”权威教材每年都会更新医学内容,他们都是编写人,从没见过这样的公式。
“看来是自己总结的,医学怎么能用数学的方法总结规律呢,这不是胡闹吗!”
一群人还没从公式里回过神。
就看到顾芒开始答下一个特征——体温,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
这次仍然是扔出几个谁都没见过的公式,再加上一个知识结构框架图示。
整个框架图全英文,只出现名词字母缩写和箭头,以及体内各种物质升降变化。
所有人盯着屏幕,不由自主的跟着顾芒构造结构框架图的思路走。
半个框架图出来的时候,他们脑子里那些零散的知识点好像被一张网联系起来,变成了一个知识体系。
通过这个结构图,他们在这个领域许多模糊的不明白的内容仿佛开窍了一样。
甚至补全了他们脑子里的知识结构。
接着发现前面乔优和陈绪写的那么多文字表述内容,几乎全包含在这个框架图里。
还有许多知识点补充都以框架形式呈现。
极其简单!
像是被上了一课一样。
剩下的脉搏和呼吸两个特征。
照旧先是看的人一头雾水的几个公式。
接着是知识结构框架图示。
所有的知识点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顾芒手底下不紧不慢的,流畅至极。
四大生命体特征的答案尽数呈现在答题板上,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比那些枯燥的文字答案更赏心悦目!
最重要的是!
答完只用了四分钟!
剩下的两道题,神经生理学和心脏调控。
两个巨大的结构框架图,自顾芒笔下呈现,简洁明了。
却让台下的学生和教授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是一种自己处理总结之后的知识点,以很有趣很实用的方式给所有人展示出来。
顾芒写完结构框架图,然后用触控笔在框架上框出中间的核心部分。
在框出来核心部分旁边标注一个大而狂的字母a(answer)。
意思就是核心部分是答案,剩下的是拓展。
笔下的动作嚣张至极!
台下所有人就那么目光发直的盯着大屏幕。
这几分钟,只有顾芒的画面,仿佛观看了一场作答盛宴。
公式没人能看懂。
知识框架图没人看不懂,其中还包括一些他们从来没注意到的细节和生命体特征中的影响因素。
乔优和陈绪目瞪口呆地盯着顾芒的答案。
所有的结构图跟他们那些繁冗的文字比起来,简直云泥之别!
四大生命体特征在课本里所讲述的文字内容枯燥琐重。
到了顾芒这边,几大章节,几百页的书籍内容全部总结成一个结构图!
一时间,整个现场鸦雀无声,无数双眼睛盯着大屏幕上顾芒的答案。
白轻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