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艹,你跟我说这个?”
庄周懒得搭理,带他认识了一圈,然后来到隔壁收拾好的新办公区,挂了块牌子:奇迹时代影视文化公司创作中心。
老孟笔杆子硬,有想法,怎奈在编剧界只能给人当当枪手,打打边炉。
固然有论资排辈的因素,但主要还是编剧早被资本干麻木了,IP为王,谈恋爱是核心,原创剧本找不着投资,连大编剧都得装孙子。
你一刚入行的,说我想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人家都懒得骂你,你特么谁啊?
两种情况除外,一是严肃题材的,编剧能保留一些独立性;二是自己写剧本的导演,如果能拉到资金,就会非常爽。
比如曹保平《烈日灼心》、刁亦男《白日焰火》、忻钰坤《心迷宫》这类。
庄周看过老孟私下写的一些东西,觉得水准不错,所以才请过来。
公司放出招聘启事后,应聘者云集,他目前只挑四种:编剧、导演、美术、声音。
美术比较笼统,舞台设计、服装、布景、绘画、摄影、雕塑、美学鉴赏等等,反正跟“视觉之美”相关的,他全都要。
提前做准备,当虚拟人上线后,大量岗位会受到冲击,相应的也有一些岗位的重要性会直线飙升。
今儿是编剧的面试。
二人等了没多久,又进来一人,庄周为其介绍:“这位是奈飞的中国代表,孙茂贤;这位是创作中心二把手,孟朝阳。”
“二把手?”孙茂贤奇道。
“一把手是我。”
“哈,你好,幸会幸会!”
孙茂贤出现在这里很奇怪,庄周也没解释,继续等了片刻,面试者陆续到来。
之前投递简历附带作品,已经筛掉了一轮,这是第二轮。里面有科班出身的,有文学爱好者,有写网文的,男男女女,大多年轻。
“你们能站在这里,说明已经比多数竞争者优秀,今天不是一个个面试,而是上机笔试。规则很简单,一个小时之内,随意发挥。
你写一篇设定也好,写一篇对话也罢,写一篇小故事也行,总之要让我看到你们的实力。
哦,诗歌就算了,我讨厌念诗的。”
“……”
短暂的沉默,一人提问:“什么题材都可以?”
“最好是新鲜的,符合年轻人潮流,包含亚文化元素的。”
“……”
又一阵短暂的沉默,一人道:“不能写传统类型么,写了会扣分?”
“那倒不至于,只是传统类型大多需要知识、素材、阅历的积累,现场考试难度会很大。”
“我不这么认为,我不敢说全部,但肯定有很多年轻人是了解的,比如中华历史,至少我平时阅读就喜欢看这方面的资料。
而且我觉得和所谓的前辈比,他们在知识、阅历上可能比我们强,但在思想上,在立场的坚定性上,我们未必输。”
没等庄周说话,另一人道:“你最好加个前缀,是文艺界的前辈。”
“对头,文艺界的前辈可是公知的主力军。”
“你在暗指方方老师?”
“我在暗指《金刚川》。”
“哎,我们年轻人不要谦虚,我们也中出过不少叛徒。”
“你,你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大家忽然聊了起来,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神神兔兔”,什么“50万”之类,引得众人哄笑,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庄周压了压手,道:“好吧,那就不限题材,自由发挥,一小时后交卷。考完不要走,我们准备了午饭,下午公布结果。”
卧槽?
这可出乎意料,居然还能蹭顿饭!
“哎,不用这么看我,成不成我们都有一顿饭的交情。放松,拿出最好的水准。”
…………
为什么现在国产电影陷入困囿,类型无法突破?
因为带有新思想,新潮流的年轻编剧、导演无法出头,也没有人愿意冒风险投资。
2017年有部电影《闪光少女》,讲几个学生组建了一个民乐团,打破成见,挑战西洋乐的故事。
里面有很多二次元元素,新奇欢快,民乐大战西洋乐那场戏堪称精彩,唢呐的出场更是点睛之笔。
《闪光少女》或许称不上类型突破,但已经有这份样子,结果宣发不给力,才拿了6千多万票房,很多人后来才知道这部片。
还有一部《嘉年华》,讲性侵未成年的。
那些动不动就逼逼《熔炉》《素媛》的人,有几个看过这部片?
一小部分电影人在努力尝试着,可惜叫好不叫座,不叫座就没人投资,没人投资就拍不出来,更别提成长、进步了。
顺带提一嘴:2014年,电影局送国内五个年轻导演去好莱坞学习,有路阳、宁浩、陈思诚、肖央和郭帆五个导演,回来各有作品。
路阳拍了《刺杀家》,宁浩《疯狂的外星人》,陈思诚《唐探》宇宙,郭帆《流浪地球》,肖央最拉跨,鼓捣出一部什么《天气预爆》。
而前四个人,明显在走类型片和工业化的路子,这是官方支持的……
话再说回来,那为什么国产电视剧的花样越来越多?
因为IP为王,几乎除了正剧之外的所有作品,都是IP改编的。这些出自网文作家之手的IP,本身就带着沙雕和脑洞。
但是,这些所谓的花样,也不过是正穿、反穿、男上、女上、耽美、虐恋、披着电竞皮、披着玄幻皮……实际是换着法的谈恋爱,或者盗墓。
真正可以实现类型突破的,犯罪悬疑类的现在还行,有几部代表作,其他的还是屎。
所以现状就是,在电影界,新人很难混出头;在电视剧界,又都去搞三角恋和屎尿屁了。
(还有……)
第一百八十三章 鱿鱼游戏
一小时眨眼即过,三个人开始阅卷。
一份一份打印出来,各自评分。
庄周第一个拿的是长篇稿子,还以为是好几份,翻了翻发现是一个人写的。这尼玛,足有好几千字,不逊于老鹰。
佩服对方的手速,自己就不行,一个小时一千字的量,从来没多出过。
他大概扫了眼,废土题材,不是故事,全是设定。从整体的框架,到细节、人物,虽显仓促,但好歹搭建起来了,有些亮眼之处。
意图很明显,这是展现作者的大纲和设定能力。
还是那句话,为啥类型突破不了呢?
你去了,说我想写废土!
公司:写你妈的废土!
庄周看完,10分制,打了个7分,放在一边继续看。
第二个居然是克苏鲁,通篇对话形式。
作者笔力不错,通过广播剧似的结构,将人物关系和事件展现的很清晰,那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也写的入木三分。
8分!
第三个是仙侠题材,也是设定,差点意思,给了6分。
第四个是喜剧小故事。
第五个严肃题材,讲现代社会打工人的。
好文章,烂文章,一眼就辨分晓。他和老孟看的很快,孙茂贤在海外多年,费点劲,但极为认真,还用笔勾画。
三人阅卷结束,将共同打到7分及以上的归到一处,共3人。
单/双人给了7分及以上的,共9人。
在这9份卷子中研究半天,又选出了5人,一共8人。
……
公司没食堂,楼下有饭店。
一帮人吃饱喝足,回到楼上等待,闲聊考试内容,又皆道庄周仁义。约莫下午2点,HR进来通知,8个没名字的龙套可以留下。
8人面露喜色,这是入选了。
跟着转到会议室,还是庄周、老孟、孙茂贤三人。
“恭喜几位,成为创作中心的一员。
我看卷子的就在想,幸亏我搞了这次笔试,幸亏我有了这个想法,否则我还真以为我们写字界没人才。
大家来我这里,想必都是影视爱好者。
你们应该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在面对十年如一日的情怀饭、轻喜剧、特效片、新时代主旋律时,肯定在想:
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出自己的废土片,自己的奇幻片,自己的赛博朋克,自己的东方仙侠?
但后来我明白,不是没有人写,不是没有人拍,是没有人投资。
我不是说别的题材不好,非常好,可拍完了祖国拍家乡,拍完了家乡拍父辈,泰囧完了是港囧,港囧完了是囧妈,唐探2完了是唐探3,观众迟早会腻的。
我们需要类型突破,你们重任在身!”
一番话说的8只龙套亢奋莫名,倘若换个人站在前面,可能以为是在画饼。
但这位以一己之力杀出旧类型片重围,点亮新类型片曙光的家伙,说起来却有莫大的信服力。
“这位是奈飞的中国代表,孙茂贤先生,下面请他给大家讲一讲。”
庄周说完开场,就把孙茂贤推了出去。
众人愣,奈飞代表怎么在这儿,还要讲话?
孙茂贤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坦然自若,先提了个问题:“看过《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的举手?”
刷刷!
六个人举起了手。
“看过《鱿鱼游戏》的举手?”
刷刷!
八个人全举起了手。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是日本的一部漫画,被奈飞拍成了电视剧。主角和伙伴突然进入了一个无法解释的神秘游戏世界,通过关卡才能活下来,通不过只有死亡。
《鱿鱼游戏》是韩国的一部同类型电视剧,也是奈飞投资。
但没有神秘力量,而是资本家为了取乐搞的一场真人秀。找了几百个债务缠身,生活无望的人参加,闯过6关就能得到456亿韩元的奖金。
“《鱿鱼游戏》在北美、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德、英等20个国家地区拿下日榜第一。在此之前,从未有韩剧登上过美国收看榜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