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广亮看着李战问道:“李公子有没有给我们吩咐?”
一声叹息,李承乾苦涩的道:“大哥早就预想到了,他帮我们将周世仁的二十万贯给弄到了,现在也在积极的买粮食,今晚和后面的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但是以后还是有麻烦呀,崔家吞了那么多的钱,一分都不吞出来,我们没有钱买粮,就麻烦了。”
“李公子没有说办法吗?”小豆子又问了一遍。
“我大哥一定有,但是我大哥想让我自己解决,毕竟这次父皇派我下来,是让我历练的,我大哥让你们和我一起想想办法。”
李承乾说完,杜荷一个皱眉道:“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这崔家的人可不是好惹的,现在崔家当家的那个人叫崔凛,据说和朝中很多大臣都有关系。
如果我们悍然去抄崔家,那么我们在朝廷上可能要得罪很多人。”
“是呀!”侯广亮道:“要抄的话,我们必须要找到证据,只是洪桐县是崔家的地盘,证据不太好找。”
“这该怎么办?”赵节无语的道:“找又找不得,抄又不能抄,总不能干等着吧,外面可是还有几万灾民多的嘴,难道还让他们吃麦麸?”
赵节的话,让李承乾有些苦涩的道:“是呀不能再灾民吃麦麸了,我是做过保证的。”
“要不我们去求求李公子他一定会帮殿下的。”小豆子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提议。
杜荷却摇摇头道:“李大哥这是在锻炼太子和我们,现在去求不行的,要不这样吧广亮带人暗中去查崔家藏钱的地方吗,我们要尽快找到崔家私吞五十万贯钱的证据。
其次为了缓解我们粮食的压力,我们可以让太子出面,请洪桐县的富户捐献,我想有太子出面,怎么也能弄到一些钱和粮食。”
“哎这个主意不错!”李承乾眼前一亮开心的道:“我们就这么干!”
很快,就在李承乾等人敲定了主意之后,李战就得知了他们的主意,这让李战哈哈一笑,为什么因为太天真了,此时不管是李承乾,杜荷,还是侯广亮,都太年轻了。
他们将事物都想的很美好,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用一个太子名义就能募捐到钱和粮食,呵呵如果真的有用的话,那就不需要军队了。
“公子,我们现在怎么做?”影老微笑着问向李战。
而李战则是淡淡的道:“先让太子等人吃吃亏,让高亮,貘殇给我将那些东西放进崔家,崔家不是让我们不好过,而且长安崔家和这个洪桐县崔家也切除的干干净净,好呀那我就直接灭了他这一支崔家。”
“遵命!”影老一个躬身往后离开。
只是当影老默默退后的时候,当他抬眼看了看李战背着双手微微抬头多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叹:真的是太像了,杀伐果断,意气风发,真的是可惜了。
与此同时的长安城走进了一家可怜人,只是这家可怜人在李战的眼中却并不可怜,因为这一家就是女皇武则天一家。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唐高祖)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武士彟在贞观九年逝世,武则天才十二岁。
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对其母亲杨氏失礼。不久,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
贞观十一年十一月,唐太宗来到洛阳宫后,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
只是当这位武媚娘刚刚进入长安之后,一座酒楼二层的包厢中,传出一人叹息:“本是女皇之命,可是却遇到了九天之龙,熬吧如果遇不见他,十四岁进宫只要没有异动,还能平安过一辈子。
但是如果在十四岁之前遇到他,那就是必死之象!”
大唐第一长子
第一百八十章 国之大幸
“吃饭了吃饭了!”
一声吆喝在灾民安置点响起,此时灾民的安置点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因为太子给了五条指令,所有的灾民一起动手,现在灾民的安置点整洁,干净,不能一尘不染,但是和过去比,已经好了几十倍。
在一声声吃饭的哟呵声中,所有的灾民都聚拢了起来,手中拿着各自打饭的饭碗来到大锅前。
刚刚来到大锅前,灾民们就闻到了清新的米香。
在灾民们不自觉的吞咽中,大锅被打开,一锅锅粘稠的大麦粥出现在灾民的面前。
这个时候,一位东宫士兵站了出来道:“太子下令,粥要立筷不倒大家请看!”说着,这位东宫士兵就在大麦粥中插入了一根筷子,只见筷子直愣愣的竖在锅中。
周围一片叫好声,不过,叫好声中有的人懂这个意思,但是也有人不懂这个意思,纯属是别人叫好,他也叫好的那种。
但是这些人中,有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却频繁的摸着自己的胡须点头不已,这位老道是知道为什么太子要弄出一个粥要立筷不倒下令。
很多人可能也不明白,为什么粥要立筷不倒,事实上这个令不是太子下的,是李战下的,而李战为什么要下这个令,他是在救以后的灾民。
他这是在给救灾立一个标准。
想要将筷子插进粥中,如果煮熟后多的米达不到三分之二,筷子是立不起来多的,粥厂施的毕竟是粥不是饭,粥嘛肯定水占比很大。粥厚插筷只是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灾民吃了很有可能饿死。
古代民间只有中午和晚上两顿,而赈灾则是一顿一碗,还不可能打满,粗略估计一个成年人一天也就一两百克米左右。
别以为这很多,古代可专没有肉油蛋奶果蔬这些东西,一属般就给点咸菜下饭。
成年壮汉即使不干体力活,一天也要吃六百多克。
就算是瘦小偏弱的成年人,一天也能吃掉四百多克。每天摄入的能量本来就只能维持生命基本活动,如果再减少,死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李战这是给出一个标准,让以后赈灾的人不能偷工减料,那样会少死很多人。
“太子还真的不错!”老道士微微一笑,慢慢走在已经整洁的灾民安置点,看着百米一个茅厕,不允许喝生水和随地的大小便的告示。
跟着还看到一群人拿着醋不停的在薰,那位老道不住的点头。
然后老道走进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帐篷中,开始给里面的号脉检查,就在老道忙碌的时候,老道的饭菜被送了进来。
熬的香喷喷的大麦粥,一碟咸菜,一碟肉菜,两个馒头。
老道很是诧异的问道:“这是给我的,为什么我和外面灾民吃的不一样?”
马上就有士兵回答:“您是太子请过来的大夫,你们是救治灾民的英雄,所以你们是要尊重的,太子有令各位的饭食和太子一样。”
“什么你说太子也吃这些?”老道士一个惊骇。
“是的和您一模一样,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太子说了,现在是困难的时候,所有人都该风雨同舟,但是如果大夫们有其他的要求,太子即使不吃,也会帮你们办到。”
“啊太子仁厚,国之大幸。”老道士真心实意的一个躬身。
只是老道不会想到,这些都不是李承乾的要求,这些都是李战的要求,而李战的要求,李承乾都不敢违抗。
李战的这些布置,让李承乾将此地的人心尽收手中。
“多谢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千岁!”
老道士吃了一口馒头之后,就听到帐篷外响起了受灾百姓的呼喊声,老道不住的点头,此时这位老道对李承乾真的是满意到了极点。
他在这里只是暂时的待上一待,他很快就要进京,他会将这里的所有都告诉大唐皇帝,因为这位老道就是孙思邈。
“公子!”
一碟咸菜,一碟肉菜,两个馒头,一碗大麦粥,李战的餐桌上也是这些,就在李战准备吃晚饭的时候,李义走了进来。
“吃了没有,如果没有和我一起吃吧!”李战看着李义笑了笑。
“吃过了,我比公子先吃多的,吃了四个馒头呢。”李义嘿嘿一笑,
“嗯。”李战点点头道:“太子那边现在在做什么?”
“杜大人,赵大人,他们都在下请帖,请了洪桐县的所有富户!”
“太子呢?”
“太子正在用膳有一个小内侍劝太子不要吃这些,被太子掌掴了十下,太子说用这些是公子您吩咐的,太子就会照做,谁敢多嘴,必惩之。”
李义说完,李战微微一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看了看身边的影老笑道:“我的这位弟弟呀,虽然还有一些小缺点,不过,能听话,这就是好的,为什么我愿意为他殚精竭虑,那是因为他也会为我赴汤蹈火。”
“那是!”影老立即微笑的道:“毕竟公子和太子是亲兄弟,血浓于水,公子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帮太子殿下尽收洪桐人心,而太子也是对公子尊重有加。
老奴相信,这个就是割舍不断的亲情。”
“呵呵!”李战笑了起来,跟着微微的呼出一口气道:“是呀,亲情还真的很奇怪,打不断,割不断,不过今天呀晚上,我的这位弟弟可能要难受了,不知道他借的粮,能有一百担吗?”
晚上时间大概是20点
长安这个时候已经宵禁了,不过,在洪桐县中,这个时候,有头有脸的人,是不会被宵禁所束缚的。
此时洪桐县最好的一家酒楼中。
一辆辆马车全部都依次停好,因为是太子邀请,所有接到请帖的洪桐县富户都悉数到达,而这些富户也在到达前,搞清楚了李承乾请客的真正目的。
虽然到了酒楼,可是大家相互看的眼神好像早就已经做好了某种一致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