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微露出笑意,李战道:“你放心好了,别人会骗你,我不会骗你,马政策论我不会写,不过,我能知道,你爹让你写马政的策论,应该是针对朝廷战马损耗太多,想要你们为国想办法。
我的这个法子,虽然没有什么文采,因为你大哥我从来就没有上过学堂,但是如果你们家献上去,应该会得到朝廷的赏赐。”
“大哥是什么法子?”李承乾终于来了兴趣。
李战拿出一张纸笑道:“你等等!”
跟着,李战就在纸张上好惟妙惟肖的画出了马镫,马鞍和马蹄铁。
这里要说明一下,马镫,马鞍和马蹄铁,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过了,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一幅“钉马掌图“,在隋开皇4年(公元584年)所建302窟的窟壁上。
从图上看,一马站立,被拴于树上,一人立于其后,手握马右后肢,使蹄翻转朝上,蹄上绘有卵圆形蹄铁,似掌完欲放状。这足以证明马蹄铁在隋代以前就已出现。
但是出现归出现,不过,古代的出现呀,不等于普及,因为古代的时候,这种消息的传播是十分闭塞的,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都不不会超过一百里,所以太远地方的东西,一般传不过来。
从秦汉到唐宋,中原地区都没有发现过马掌也就是马蹄铁。只有在相对偏远的东北地区,有所发现,而且时代还不晚。
考古工作者在东北三省的高句丽时代遗存中,发现了明确为蹄铁的实物资料,其时代为公元3…6世纪。是着名的高句丽好太王陵中所发现的,该墓年代确切,为公元414年。
说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出现不代表普及,只要没有普及,李战献出来,就是可以的。
“大哥这些是什么呀?”看着李战画的三个古里古怪的东西,李承乾有些诧异的问道。
“这三个其中一个是可以减少战马损耗的物品,还有两个是增强骑兵的威力的物品乾弟,不要着急,大哥一一告诉你。”
说完,李战指了指马蹄铁道:“这个U形的物品是用铁打制,叫做马蹄铁。
你我都知道,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
可是当我们给马钉上这个马蹄铁,就相当于给马穿上了一件铁鞋子。
不但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我算了一下,这样可以让大唐的战马减少八成的损耗,如果现在的大唐有一百万战马,那么马蹄铁可以让大唐的战马增加数倍乾弟这绝对是不世之功。”
“大大大哥你你这是你想出来的?”李承乾瞠目结舌的看着面前的李战,那感觉都快被震惊的呆住了。
不过,李战却笑着摇头道:“不它不是我想出来的,是你陈乾想出来的,记住出了这个门,马蹄铁就是你的东西,和我没有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大哥你你怎么可以对我这么好,要知道,如果是你将这个马蹄铁献上去,你至少会获得爵位的。”李承乾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李战,他想要知道为什么李战会对自己这么好,李承乾完全猜测不到,此时的李承乾甚至认为是不是李战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企图,因为实在是太不真实了。
李战其实也能看出李承乾的诧异,确实这也真的会很让人警觉,谁会对一个才见过两次面的人这么好?所以李战很坦然的看着李承乾道:“我不管你怎么想的,我只想告诉你,你的一声大哥没有白叫,我已经将你当成我的弟弟,所以我会尽力的帮你。
如果你认为我有什么企图你大可以离开!”
没有犹豫几秒,李承乾鬼使神差的坚定的点点头道:“大哥对不起!”跟着李承乾双眼真诚道:“我相信大哥大哥不会骗我,大哥会一直对我好的。”
这句话好像是说给李战听的,又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明明刚刚还在疑惑,可是现在又因为一句话改变疑惑,李承乾对李战也有一种奇怪的信赖和依赖感。
李战哈哈一笑:“好了我再继续给你说说马鞍和马镫这个组合的作用,说完,他们就是你的想法,你回家之后,立即找铁匠秘密打造。
跟着你再寻找一个好的机会,将这三件马具给你爹爹过目,我相信,你爹爹一定会夸奖你的。”
“嗯大哥我都听你的!”李承乾开心的使劲点点头。
李战哈哈一笑。
大唐第一长子
第二十九章 大名鼎鼎袁天罡
(还是40推荐票求推荐票50很难破今天三更吗?)
李战在自己的家中,详细的将马镫,马鞍,马蹄铁的用处给一一的介绍给李承乾,让他好好的记住。
而就在此时的长安皇宫中,一件意外发生。
年仅只有五岁的晋阳公主在立政殿倒地不起,伴随着满头大汗和呼吸困难,小脸因为呼吸困难都快要变成紫色了。
长孙皇后第一时间发现,有内侍去喊太医不大一会,太医来了,而跟着太医来的,还有李世民。
要知道,这位晋阳公主可是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从哪里可以看出是李世民最爱的女儿,首先从晋阳的这个称号开始,谁都知道,晋阳乃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唐高祖李渊就曾说过:“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旧唐书·地理志》中亦记载:“北京太原府……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而晋阳这么拉风的封号,就这样被李世民封给了自己的女儿。
可见李世民对这位女儿的喜爱。
不但如此,历史上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直接将晋阳公主带在自己身边亲自抚养,你告诉我,历史上有哪一个公主,能得到如此的宠爱。
只是可惜的是,晋阳公主十二岁时因病去世,李世民十分悲痛。晋阳公主入葬后,下令在公主墓旁营建佛寺为女儿追福。
而如此年轻就突然暴毙,哮喘这个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怎么样了,怎么样了,我的兕子怎么样了?”
李世民不停的问着诊治的太医,而此时的太医也是额头冒汗,不停的用着一些推拿的手段,轻轻的给晋阳公主推拿着。
长孙皇后现在已经是眼泪汪汪了,不停的自责道:“老天呀,你这是要干什么如果有苦有难都让我一个人承受,为什么要去加害我的女儿,请放过我的女儿,我愿意早死十年。”
“观音婢!”
长孙皇后的誓言,李世民大喝一声:“你不要这样说,我不准你这样说,你们都不能有事,你不能有事,兕子也不能有事。
如果要惩罚,就惩罚我李世民,如果我连妻子和女儿都保护不了,我还算什么皇帝。”
“陛下!”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那是泪流满面。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太医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陛下,娘娘你们请放心,公主殿下已经转危为安了。”
“兕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起来到了李明达的身边,看着李明达平缓的呼吸,终于放下心头大石。
跟着李世民和太医一起出去,来到立政殿外,李世民看着身边得到太医问道:“你和朕说实话,你到底能不能治好公主?”
李世民的话让一边的太医露出为难的神色道:“陛下容禀,公主这种病,我们称之为气疾,更棘手的是,公主的这种气疾是从娘胎中带出来的。
小人真的是无能为力,不过,如果能找到孙神医,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哎!”李世民听完了太医的话后,重重的叹息了一声,跟着苦涩的道:“孙神医,朕已经再找了,可是依旧一点消息都没有好了,你先下去吧,不要将此事告知皇后,否则她又要担心和自责了。”
“遵命!”太医微微一欠身,转身离开。
李世民回身进入立政殿,长孙皇后第一时间来到李世民的身边问道:“陛下怎么样,太医怎么说,我们的兕子没事吧!”
“没事没事!”李世民强颜欢笑的道:“太医说了,兕子很快就会好的,观音婢你就放心好了。”
只是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的话,却让长孙皇后红着眼睛摇了摇头道:“陛下,你是在骗臣妾兕子的病一直都没有好,太医怎么可能说兕子很快就好了?
臣妾知道陛下是为臣妾好可是臣妾更想要知道事实。”
看着长孙皇后那决绝的眼神,李世民怎么可能告诉她事实,这要是知道了事实,还不定自己的观音婢怎么自责。
所以李世民想了一下道:“观音婢我真的没有骗你太医就是这么说的,你要是不信,我们请袁天罡来帮兕子看一看相吧要知道袁天罡看相是很准的。”
袁天罡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道士。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是《推背图》的作者之一。
贞观六年,李世民从嶲州召回因受太子李建成牵连而被流放的杜淹、王珪、韦挺,从他们口中得知袁天罡是蜀地卜相方面的旷古奇才,于是下诏要袁天罡到长安晋见。
李世民在九成宫显德殿召见了袁天罡,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严君平),今朕得卿,他与你相比怎么样?”袁天罡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之后将袁天罡留居长安,以备垂询,袁天罡自此成为李世民的智囊。
李世民突然提出袁天罡本来是缓兵之计,想要用袁天罡来拖延时间,等下次,李世民和袁天罡通好气之后,再来宽慰长孙皇后。
只是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说完,马上长孙皇后就道:“好来人呀,马上宣袁天罡觐见。”
“啊不是观音婢,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