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胡僧怀着对天朝莫大的敬畏灰溜溜返回国去,经其渲染,把唐朝这份深不可测的文化软实力吹得天花乱坠,西域各国听说后,无不啧啧称奇,望风而降者数十国,天朝的门槛都快被这些国家派遣的使者踏破了。
而也在这一年有一位和尚也开始了他的的第一次东渡,这位和尚是谁呀,就是鉴真但是这里要说明的是,鉴真东渡倭国是违反唐朝国禁的私下行为,国家不调度过海大船供他东渡,无奈下只好使用小船,前后共经历了5次失败,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第6次因为搭乘了倭国谴唐使的大船才得以抵达倭国。
不管历史上怎么说,鉴真东渡这一行为无疑是违法而且十分愚蠢的,虽说当时是盛唐时期,但是相信在华夏大地上希望得到鉴真帮助的人,绝对比倭寇要多得多,他抛弃自己的同胞不顾国家法令跑去以自己的心血喂养一头畜生,无疑是很愚蠢的行为,无论是从唐朝时看,还是从现在看,鉴真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数百年后中国人民所承受的苦难,(虽然他的初衷是好的)。
一直到了十一月,万国来朝的使者们,这才一一的返回,这次高昌国没有来,着实是让李世民生气了一下。
在朝堂上,李世民还大骂了一番才收住了脾气,这也为以后攻打高昌留下了伏笔。
不过,这次那些外邦国家离开的时候,那是带着郁闷离开的,因为这次大唐没有回馈多少金银,回馈都是书籍,什么诗词歌赋,道经,佛经还有茶经。
更重要的是,你要是表露一丝嫌弃的意思,马上就会被人围攻没有思想,因为书籍是无价的,所以你不要书籍想要金银那就是俗了。
一个使臣要是带着俗气回国,那还不是要被挤兑死。
所以虽然很不想要这些书籍,可是却不得不要,回去的时候,那些使臣的苦瓜脸,也着实是好笑。
就这样初冬道来了雪花飘了下来,立政殿中,烧起了煤炭和蜂窝煤一根大大的铁管通往立政殿的外面,炉子上烧着水,长孙皇后依偎在炉子边的躺床上,感觉到了温暖。
在立政殿外,一大一小,一男一女,两个小家伙正在玩雪,只是玩着玩着,女孩突然叹了一口气。
男孩立即蹲了下来问女孩怎么了?
女孩皱着小眉头说自己想要出宫找大哥了男孩诧异的问道:“大哥不是在东宫吗要找大哥应该是去东宫呀,为什么要出宫。”
女孩看了看四周,发现跟着宫女在远处,这才小心翼翼的对男孩道:“稚奴哥哥兕子只告诉你这个秘密,其实大哥不是我们的大哥,我们还有别的大哥!”
女孩的话,让男孩为止一惊,立即问道:“那我们的大哥是谁?”
女孩脱口而出:“李战!”
“李战是我们的大哥?”男孩露出了不太相信的表情。
这里的男孩就是七岁的李治,女孩则是五岁的李明达,有的时候,小孩子是最无法保存秘密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秘密,当有一个和小孩同等重要的事情出现,秘密就会随口而出。
只是这次李治的这个秘密保存真的很快就失效了,因为就在李明达说完之后,李治表现出了强烈的不信,明明大哥就是李承乾,怎么会是李战呢。
而另一边的李明达也是强烈的表示自己说的是真的,因为兕子不是骗人的孩子,就这样,两人争执了起来。
跟着带着这个争执,李治和李明达准备去问自己的母后,李战为什么是自己的大哥,这个疑问只要问了自己的母后就一定清楚了。
“走去找母后!”
外面雪花还在飘散,李治和李明达携手走进了立政殿。
同一时间,东宫外!
大批的文人士子在这里集结,今天就是东宫太子李承乾招募陪读最后一天的日子,大批的达官贵族将自己的子侄给带了过来。
寒门士子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说真的,这个时候的大唐还真的离不开这些世家大族,想要寒门起来,那还是一条很长很长的道路,至少这是李战需要努力一辈子的事情。
这就是事实,一点都没有夸大。
因为大唐贞观的时候就已经开了科举,可是你看看,一直到武则天的时候,唐朝的官员数量,基本还是靠世家大族给把持着。
想要快速将世家大族给终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李战很快就要拿出杀手锏,有了李战的这些杀手锏,李战相信会让寒门崛起一部分的。
大唐第一长子
第三百九二章 骆宾王李义府苏良嗣
李战不是什么大儒所以李承乾让李战出题,李战并没有出文题,就是四书五经的题,这些题目说真的,孔颖达,于志宁这些人是更加的擅长。
不过,李战也出了题目李战出的题目是数学题,明朝的一个题目,名字叫和尚分馒头: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如果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这道题目,用我们现代的方程解: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这个是很简单,不过古人没有学过方程,所以他要用一种分组法: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
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
这是《直指算法统宗》里的解法,原话是:“置僧一百为实,以三一并得四为法除之,得大僧二十五个。“所谓“实“便是“被除数“,“法“便是“除数“。列式就是:
100÷(3+1)=25,100…25=7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只是明朝的题目,出在唐朝,还是很伤脑子的,这个题目放在东宫门口十五天,就连大唐国子监的算学老大过来都折戟沉沙。
虽然说李战出了一道算学,难登大雅之堂,不过,这也让众人看到了李战的机智如妖的一面。
和这道算术题一道,李战还出了一道心理题目,有一个女孩母亲的葬礼上女孩看到了心仪的对象,结果她回到家把他的姐姐杀了,这是为什么?
呵呵现代人都清楚,这道题目就是测试心理有疾病的人的李战拿这个题目出来,也是担心李承乾招募到一个心理有问题的,那就麻烦了。
就这两道题目,难翻了一群人。
这些人将文题答的是头头是道,可是这最后的一个算学题,一个心理题却难住了众人。
当然了,这两个题目如果是在宋代或者明代,一定会被士子嗤之以鼻,但是大唐比较包容,士子们也知道算学的重要,所以虽然做不出题目,也不会像宋代和明代那样,一切以四书五经为主。
“太难了太难了,我是真的算了好几天,都没有头绪。”
“天呀你就别说你了,就连秦博士过来,都铩羽而归,那位可是国子监的算学博士呀。”
“什么秦博士都没有算出来,这是谁出的题目?”
“李战就是清风楼的主人!”
“是他呀哎呦,这个人还真的是厉害!”
“是呀,他厉害,我们倒霉了,站在这里都快冻死了,我爹还说算不出来,就让我滚出家门。”
此人说完,一阵叹息,可能是大家都被自己的爹这么骂过。
就在大家各自为彼此叹息的时候,突然,前面有人喊道:“有人答对了,有人答对那道算学题了!”
这么一喊众人一起投过去了羡慕的眼神,只见此时东宫门前一位白衣文士露出微笑,四处微微一个躬身,李战不在这里,如果李战在这里一定会惊讶的,因为这位白衣文士李战是认识的,谁呀,呵呵奸相李义府,当然了,此时的李义府还不是奸相,他现在仅仅只是一名寒门的小秀才。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李义府会在今年被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表荐为门下省典仪,后又得到刘洎、马周的举荐,改任监察御史,并随侍晋王李治。
只是李战的到来,让李义府的一生就此改变。
李义府没有去剑南道,而是直接进了东宫,要知道东宫侍读,可比李大亮的推荐更加的好。
就在小豆子站在门口准备迎接李义府进东宫的时候,忽然又有一个骚动响起,跟着就听又有士子喊道:“又有一个人做出这道算学题了。”
这边小豆子马上喊道:“来这里,来这里,我们一起进去!”
跟着一位带着短须的男子出现在了小豆子的面前,小豆子含笑问道:“您叫什么?”
只见那位拥有短须的男子微微一笑,跟着很有礼貌的躬身道:“在下苏良嗣!”
跟着又有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哎呀有个小孩也做了出来。”
“小孩!”众人诧异,不过,刚刚诧异完,小豆子还真的看到一个顶多七岁的小孩走了过来,看着小豆子虎头虎脑的问道:“我做出了题目,能不能入东宫?”
“额!”小豆子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道:“进去是可以进去,但是你还太小了,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入选,那个你说一下名字,我带你一起进去。”
“我叫骆宾王!”小孩嘻嘻一笑。
“骆宾王好好!”你们和我一起进去,小豆子用手在骆宾王的小脑袋上摸了摸笑着喊了一声,跟着这一行四人就进了东宫。
李战在随后就听到了三人的大名,李义府还好,但是听到苏良嗣和骆宾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