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群孙子,跑得真快。
也就是他不在虎牢关,否则的话这群孙子敢当着他的面撤退,不死也得脱层皮。
好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刘表、孔伷他们可以跑,是因为他们的地盘本来就在南方。
袁绍、刘虞他们可以跑,是因为他们北边的地盘已经没了。
但是刘岱的地盘就是兖州,他这总跑不掉了吧?
所以吕布人还没进虎牢关,他的心中就已经做出了决定——打兖州。
虽然按理来说联军南撤,讨吕联盟瓦解,他已经可以班师回朝了,但他就是要打兖州,等打完兖州再班师回朝,不然的话他心里憋着的这股气没地方撒。
袁绍等人跑得很快。
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刘虞跟着刘表撤往荆州,袁绍跟着袁术撤往汝南,韩馥跟着孔伷撤往豫州。
与此同时,孙坚、刘繇、文聘那边攻打轘辕关的联军也随之撤军。
不过,此番南撤,跟随刘表一起撤往荆州的,除了刘虞之外,却还有一支不属于刘虞麾下的人马,那便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以及他们麾下的千余人吗。
刘备是跟着公孙瓒一起加入联军的。
当初黄巾之乱,因为程远志被吕布带人给灭了,所以刘关张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捞到这个功劳。
在这种蝴蝶效应之下,一直到黄巾之乱被平定,刘关张三人也没有干出点像样的功绩来。
如此一来,刘备在黄巾之乱结束后连个安喜县县尉都没捞到。
好在,刘备有个好师兄公孙瓒在幽州。
黄巾之乱结束后,刘备想着他既然都已经忽悠到关羽张飞两员猛将,并且也拉起了一支人马来了——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是就这么散了未免太可惜了。
于是他就凭借着自己和公孙瓒的关系带着关张二人还有麾下兵马投奔了公孙瓒。
而公孙瓒也是讲情义的人,刘备这个师弟带着兄弟来投奔他,他当然不能亏待了。
虽然刘备并没有什么功劳在身,但是公孙瓒一直都还是听看重刘备的。
这从他带着刘备一起参加联军就能看出来。
只可惜,如今联军分崩离析,公孙瓒一心只想着回到幽州继续做他的白马将军打胡人,可刘备却已经不甘心继续在跟着公孙瓒去北方过那餐风饮露的日子了。
经过了此番诸侯讨吕,他刘备已经不再是那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了。
关羽张飞二人已经彻底在诸侯当中打出了名声,抛开吕布之外,放眼天下这般级别的猛将也不过寥寥数位,而关羽和张飞又只听他刘备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袁绍这个联军盟主,也得对他刘备和颜悦色,好生拉拢。
而随着地位的提升,内心深处的野望自然也就开始萌芽。
不过,虽然离开了公孙瓒,但是刘备却并没有选择跟着袁绍这位盟主,他把目光放在了刘表身上。
因为刘表是汉室宗亲,而他打着的名号则是中山靖王之后,比较容易和刘表套近乎。
此外,他还在幽州的时候,虽然位卑言轻,但好歹也在刘虞面前混了个面熟,如今因为幽州失陷,刘虞也是南下栖身于荆州,他跟着刘虞一起到荆州来,多少也能有个照应。
至于刘岱、刘繇,虽然也是汉室宗亲,但是在刘备看来,刘岱鼠目寸光,在如今的局势下却仍然惦记着他那破兖州,没有当断则断的魄力,注定不能长久,而刘繇亦是庸碌之辈,根本不值得投资。
事实证明,刘备选人还是有一手的。
在来到荆州之后,刘表直接就把南阳郡划了出来供刘虞栖身,而看在关羽张飞的面子上,再加上刘备好歹也是个汉室宗亲,所以刘备也被封为析县县令。
小小县令,虽然官不大,但对于刘备来说却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虽然析县位于南阳郡北部,荆州若是遇袭,南阳郡便首当其冲,而南阳郡若是遇袭,析县则首当其冲,但是刘备却很满意。
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了。
刘表不愿意直接承受来自北方的压力,所以在南阳养个刘虞看家,那么刘虞在析县养个他刘备看家也是合情合理的。
况且,刘表养着刘虞,可是要给刘虞提供粮草给养的,而相应的,刘虞养着他刘备,自然也要给他提供粮草给养。
而只要粮草给养给到位,他还能有什么不满的?
或许在别人看来析县可能是个危险的地方,但是在刘备看来,这恰恰是可以让他大展拳脚的地方。
只是刘备不知道的是,随着他来到析县,他与曹操之间,似乎终于要进行一场宿命的碰撞了。
7017k
239。曹操的反攻
现在的曹操,还不是历史上那个辗转南北,身经百战的枭雄曹老板。
如今的他,真正独自统兵作战的经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那一次打黄巾。
尽管天赋摆在那里,决定了就算是现在,曹老板统兵的能力也肯定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他还有戏志才、夏侯兄弟、曹氏兄弟、李典乐进等人辅佐。
但是,这一次他所要面对的敌人,却也同样非同小可。
抛开凑数的刘繇不谈,文聘乃荆州名将,能力自不用说,而孙坚,更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将星。
虽然由于世界线的变迁,这一次孙坚并没有力斩华雄,威震西凉,但是在之前平定黄巾的战争中,他依旧还是一众将领当中最亮的仔,朱儁能够那么快扫平南方,不说全是孙坚的功劳,但也得有大半。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今正处于自己巅峰期的孙坚,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遇到谁都不会怵。
嗯,吕布除外。
更何况,现在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李典、乐进几人,也都只是初出茅庐,能力可能有,但是经验什么的肯定还需要积累。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曹操有着戏志才的辅佐,但是在抵达轘辕关之后,也只是和联军斗了个旗鼓相当而已,并没有从孙坚和文聘手中占到什么便宜。
可惜的是,情况的变化使得曹操和孙坚之间最后并没有能够得到一较高下的机会。
轘辕关战场本来就是为虎牢关的主战场服务的,现在虎牢关正面的联军都撤了,轘辕关自然也就更没有打下去的道理了。
因此,在虎牢关正面战场的联军撤离之后,轘辕关的联军也就撤了。
刘繇回扬州,文聘回荆州,孙坚回长沙。
大家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可他们这么一撤,曹操可就不高兴了。
这一次曹操得到了吕布的重用,直接提拔他做轘辕关的主帅,麾下足足有十万大军,面对这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曹操可以说是很想做出一番功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更要去证明吕布的眼光没错的。
然后联军就撤军了。
曹操就像是蓄满力气的一拳直接打在了空气上,心里是那个憋屈啊。
这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对于曹操来说,没有证明自己的能力是小,但是他如果不做出一番功绩来,在外人眼中岂不是说明吕布识人不明?
这是现在的曹操没法容忍的。
因此,在想到吕布给了他全权处理轘辕关一线事务的权利之后,曹操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反攻荆州。
联军退兵,孙坚、文聘、刘繇也随之退兵。
其中,文聘自然是要领兵退回荆州,而孙坚身为长沙太守,自然也是要跟着文聘一起先退回荆州,然后再回长沙。
不过刘繇身为扬州牧,跟他们就不是一路人了。
他们之前在攻打轘辕关,而距离轘辕关最近的其实是豫州,而不是荆州。
所以,在撤军之后,刘繇只需要先撤往豫州,然后再借到回扬州就行了。
而刘繇和孙坚、文聘这么一分兵,就给曹操创造了追击的条件。
除此之外,孙坚虽然身为长沙太守,名义上归刘表这个荆州牧管,但是这个名分如果真那么管用的话,历史上孙坚也就不会死在刘表手里了。
事实上,孙坚根本就不是刘表的嫡系,平时没什么利益冲突的时候你捧捧我我吹吹你还行,但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从属关系。
因此,联军一散,孙坚就带着自己帐下的人马回长沙了,根本不想再在北方逗留半分。
如此一来,压力就全来到了文聘身上。
事实上,但凡曹操没有选择追击或者说是晚些时日再追击,荆州这边的局势都会好上许多。
如果曹操选择不追击,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而即使曹操选择了追击,只要再晚些时日,刘虞就能正式入住南阳,帮刘表阻隔掉来自北方的各种威胁,届时就算是曹操带兵打过来那也是让刘虞头疼,就跟刘表没什么关系了。
可是曹操却偏偏在文聘撤军的第一时间就追了上来。
这下子就卡在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节点上了。
联军虽然已经后撤,但是南阳郡刘表还没有正式交接给刘虞。
所以说,现在如果文聘要直接撤了,那就不是把南阳给刘虞了,而是直接把南阳让给曹操了。
可是如果文聘不撤吧,他麾下这七万荆州军又会再度陷入战争的泥潭,这也就违背了刘表收留刘虞的初衷——他把南阳让出来给刘虞栖身,是为了让刘虞帮他抵挡来自北方的压力的,而不是要给刘虞遮风挡雨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南阳郡是肯定不能直接让给曹操的。
因此,面对曹操的果断追击,文聘也只能选择在析县一带防守。
毕竟,析县作为南阳北方的门户,乃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
当初刘表亲自率领十万荆州军北上的时候,就是屯兵析县,静待局势。
如果析县被曹操攻占了,那么南阳郡以后对于曹操来说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个脱光了衣服的小姑娘,想什么时候进来就什么时候进来。
可问题是,之前攻打轘辕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