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为何两人的表现差距如此之大,只能说是性格使然了。
而在两名少年旁边,一名儒衫老者听着两人的辩论,也是目露欣赏,不过看着那面貌普通的少年那副激动的样子,老者又是有些无奈。
此子除了相貌普通之外,天赋才华俱佳,丝毫不逊于阿亮,就是一遇到阿亮就十分容易激动。
不用说,能在水镜庄上如此辩论的少年,自然是庞统和诸葛亮了。
而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辩论的老者,正是连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庞德公都表现得极为尊敬的“三先生”。
面对庞统和诸葛亮在辩论时截然不同的表现,三先生沉吟片刻,就欲开口教导一番。
可就在这时,他身形也是微微一顿。
一抹沉思之色在眸中闪过,老者抬头朝着北方望去。
这个时候邀请他一聚,莫非是此番北疆之战有什么新的发现?
心中略一沉吟,老者缓缓开口道:“好了,阿统,阿亮,今日的辩论就到此为止。阿统你在面对阿亮时还是显得太毛躁了,成大事者,当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冷静,不可意气用事。至于阿亮,有时太过老成持重也并非好事,保持一定的朝气和冲劲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着老者的提点,庞统和诸葛亮也是收敛了神色,同时应道:“谨遵三先生教诲。”
见状,老者点了点头,淡淡道:“这段时间你们就在庄上好好学习,老夫要出门一趟。”
闻言,庞统和诸葛亮眼中也是闪过一抹讶异。
这位三先生自从来到了水镜庄,还没见过他出去过呢。
不过他们也没有多问,只是应道:“诺。”
同样的一幕还在很多地方发生。
在娥姁的联络下,大汉各处都有人朝着北疆而去。
。。。。。。。。。。。。
五原郡。
九原县城。
一名中年男子手里拎着酒壶,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逛着。
在他身后,两名青年则是不远不近的跟着。
看着前面的中年男子,郭嘉转头朝着一旁的荀彧问道:“文若,钱还够吗?”
面对郭嘉的问题,荀彧苦笑一声,点了点头,道:“再支撑些时日倒不打紧,但如果回去的时候还这样,可能就不够了。”
身为荀家人,荀彧自然是不缺钱花的。
但是他也不是爱财之人,所以之前在和郭嘉离开颍川前往洛阳的时候,身上其实并没有携带多少钱财。
在他看来,带点钱财够用到洛阳就行,谁知道路上居然遭遇了这般变故。
之前他们待在村子里的时候还好,根本花不了什么钱,但是此番男人带着他们北上,一路上每经过一处大城,男人都要进去寻乐一番,这也就罢了,问题是男人还没钱。
所以,不管是买什么东西,还是别的什么开销,实际上都是荀彧付的钱。
好在荀彧身上还是有那么亿点点盘缠的,这才勉强支撑了下来,换个人还真撑不住这种花销。
闻言,郭嘉也是有些牙疼。
这人是真的过分,虽然他以往也经常需要荀彧救济,但是也没这么过分啊!
想了想,他对着荀彧道:“文若,放心吧,我觉得他肯定知道你快没钱了,以后应该会收着点的。”
“真的吗?”荀彧一脸怀疑。
如果他们的猜测没错的话,对方可是连高祖的钱都敢昧的人,会注意他这点钱?
郭嘉一脸确认:“嗯,他总归不会在文若你没钱的时候还这样吧?到时候付不了钱,丢脸的还是他自己。”
荀彧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但是他心里却已经把这句话问了出来——可是如果真的是那个人,他会在乎丢这点脸吗?
到时候丢脸的还是跟在后面的他们俩啊!
两人愁眉苦脸的跟着男人在街上走着。
突然,走在前面的男人脚步停了下来,还没等郭嘉和荀彧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听到男人用一种十分夸张的语调道:“哟,好久不见,还没死呢?”
两人一愣,顺着男人的目光看去,只见前方的街道上,一名儒衫老者正缓缓走来。
儒衫老者此时也看到了中年男人。
听着中年男人打招呼的话,儒衫老者的眉毛也是跳了跳。
下一秒,周围的人都没反应过来,一声剑鸣就在众人耳边响起。
中年男人险而又险的避开这一剑,夸张的叫道:“不就是老友之间打个招呼吗,至于拿剑砍我吗?若是让别人看到你这个样子,你的形象也全毁了。”
儒衫老者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又举起了手中的剑。
话说,若是让水镜庄上的学生看到儒衫老者这个样子,恐怕会大跌眼镜——他们眼中学识渊源,令人敬重的三先生,居然会一言不发的拔剑砍人?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三先生吗?
而中年男子见状也是连忙举手求饶:“停,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见状,儒衫老者这才缓缓把剑放下。
可就在这时,一道带着几分讥讽的声音却是突然从一旁响起:“哟,分肉的,许久不见,怎么这么拉了?”
听到这个声音,儒衫老者和中年男子面色均是微动,同时转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看着那道熟悉的身影,中年男子旋即也是笑了:“你果然也没死啊,要饭的。”
第328章 327。张良陈平韩信
张良,陈平,韩信,这三个在大汉建立的过程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人,就这般突兀的在九原县中重逢了。
张良,也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口中的三先生,身着儒衫的长须老者。
但如果你因为他的身份和外表就觉得他弱不禁风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敢亲自去刺杀祖龙的人,又怎么可能弱不禁风呢?
事实上,张良虽然以谋士的身份留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一名极为强大的剑客。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平方才没被张良一剑砍死,也算是很有本事的。
陈平,也就是之前困住了郭嘉和荀彧的中年男子,衣衫褴褛的酒肉之徒。
虽同样是智计卓绝之辈,但却以行事不拘一格著称,不然的话也做不出半道劫下郭嘉和荀彧的事情来。
当然了,大概也只有陈平,才会在一见面的时候就说出“还没死呢”这种话来了。
而张良之所以懒得费口舌直接选择用手中的剑让陈平闭嘴,就是因为他太了解陈平的性格了。
如果他不这么做,指不定陈平还会说出什么烂话来。
至于最后一人。。。。。。
韩信,也就是在周瑜面前自称楚淮的神秘男人。
楚淮,楚是因为他既是楚人,又曾当过楚王,淮则是因为他最后定格在历史上的身份乃是淮阴侯。
和善终的张良和陈平不同,张良和陈平乃是善终,所以他们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假死脱身,但韩信却是死于吕后之手,现在他居然还活着,这其中的原因却是引人深思了。
只是,旧识重逢,本该是一件喜事,然而韩信和陈平却一上来就疯狂互相揭短,倒是着实有趣。
韩信说陈平是分肉的,乃是因为关于陈平的一个小故事。
据说陈平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分的十分均匀,乡中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不用说,这种小故事肯定是在陈平功成名就之后才传开的。
从区区分肉分的均匀上升到宰治天下的地步,其中的自卖自夸之意就不用多说了。
韩信喊他分肉的,说是揭短,但其实还是打趣的意味更多一些。
可陈平这个人岂会跟你讲道理?
他本身的性格就极为跳脱,现在韩信来打趣他,他当然要反讽回去。
不就是揭短吗,谁怕谁啊!
这一声要饭的,便是说韩信早年生活落魄,只能靠着蹭饭吃过活,甚至有一段时间全赖别人接济,不然就饿死了。
听到陈平这么说,韩信也是十分的无语。
你说他怎么就嘴欠那一下呢?
谁不知道陈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他还偏偏去跟陈平嘴欠,这下子嘴出事来了吧!
韩信有些牙疼。
这陈平,过分了!
自己不过就是打趣了他一些,结果他转头就来揭自己的短,自己都没提他盗嫂的事儿呢!
似乎是猜到了韩信的想法,陈平也是撇了撇嘴,心想你要是敢提那茬子事他就敢给大家伙儿详细讲解一番胯下之辱的细节。
对此,张良表示你们尽管撕,他就看看不说话。
最终,韩信还是决定认怂。
你要说是带兵打仗什么的,他能把陈平爆的渣都不剩,但是斗嘴还是算了吧。
摆了摆手,韩信果断换了个话题:“你们也是她邀请过来的?”
虽然韩信没有明说,但是张良和陈平自然知道韩信口中的“她”是谁。
耸了耸肩,陈平道:“虽然我现在只想找些乐子,不想过问太多事,但是故人相邀,还是要来看看的。倒是你,不但没死,而且还跟她有联系,看来当初的事情果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啊。”
张良倒是没有说话,但是沉默同样是一种表明态度的方式。
而韩信听到陈平这么说,也是讥讽的笑了笑:“这种事情别告诉老夫你当初没猜到。”
陈平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这些人哪个不是人精?
当初的事情,或许可以瞒得过别人,但是却根本不可能瞒得过他们,只是很多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罢了。
毕竟,上面的人意见都没有完全统一,他们这些下面做事的人有何必掺和那么多呢?
自然而然的跳过了这个话题,陈平道:“她既然邀请了我们过来,看来这次事情不小。听说那吕奉先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