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岱、刘繇、甚至刘备都能有这种魄力,他刘景升,又岂会连他们都不如?
345。牵一发而动全身
辅汉七年(193年)六月。
荆州牧刘表上书,表示不日将前往洛阳述职。
同年七月,西凉马腾、韩遂的使者也是抵达了洛阳,向朝廷表达了归顺之意。
消息传开,让天下本就暗潮汹涌的局势瞬间变得更加风云波谲。
其中,马腾和韩遂的表态倒还好,别看他们在西凉的影响力不小,但是像中原那些有影响力的诸侯没几个会把他们放在眼中。
但是,刘表可就不一样了。
荆州刘表,他所代表的意义可不是单纯的一个汉室宗亲那么简单。
别看在这之前已经有了刘岱、刘繇、以及刘备的先例,但是说句不好听的,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三个人加起来影响力都没有一个刘表大。
雄踞荆襄之地的刘表,固然有一部分人觉得他现在只是一介守成之犬,早已没有了当初名列八骏的刘景升的魄力,但是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依旧是实力雄厚的一方诸侯。
纵然放眼当初的诸侯联盟,若是单论实力的话,都没有几个能和刘表相提并论的。
毕竟,刘表不单单是汉室宗亲,而且身为荆州牧,占据了地大物博的荆州,麾下还有长沙太守孙坚这般悍将,实力可以说是非常强大。
当初联军当中,唯一能和刘表相提并论的,大概也只有同为汉室宗亲,并且麾下还有公孙瓒这名悍将的刘虞了。
然而现在,幽州之地早已经落入了朝廷的掌控之中,公孙瓒也已经归顺了朝廷,刘虞早已经没了过去的实力,目前只能寄人篱下。
如此一来,刘表可以说就成了联军当中实力最为强大的那个诸侯。
不管是窃取了豫州的袁术,还是在周瑜的辅佐下逐渐掌控了扬州的刘繇,暂时都没法跟刘表相比。
在这种情况下,刘表若是归顺了朝廷,那联军这边的实力几乎就等于削弱了近半。
如果再加上同样表态,只是犹豫着没有去洛阳的刘繇的话,用一句分崩离析来形容目前联军的状况可以说是并不为过。
毕竟,若是刘表和刘繇最后真的都归顺了朝廷,那么刘繇的扬州再加上刘表的荆州,基本上就把剩下的袁绍、袁术、韩馥、刘虞几人给包起来了,再加上徐州陶谦也同样向朝廷表达了归顺之意,若是袁绍他们敢有什么异动,瞬间就会四面皆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算心里还有其他打算,估计也只能选择归顺朝廷了。
而如果刘表不归顺朝廷的话,那么局势就截然不同了。
即使刘繇的表态,很可能会让联军后方扎了根钉子,但是只要刘表坚持下来,那就不是他们被包围,而是他们反过来包围刘繇了。
再加上徐州陶谦现在其实并不是什么强硬的主,在局势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基本上不要担心他会出兵掺和,这样一来联军所要面对的压力就又少了几分。
最后,只要刘表还在,那么联军的势力就还能和位于巴蜀之地的刘焉连成一片。
作为大汉最早封出去的州牧,在巴蜀之地经营多年,刘焉的实力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他也是十分有实力的一方诸侯,论势力绝对不会比刘表他们差什么。
最重要的是,从刘焉的种种作为当中完全可以推断出,刘焉对于朝廷并没有什么忠心可言,虽然他当初并没有参与讨吕联军,但却也是联军可以争取的对象。
甚至于,从刘焉的角度来说,多半不愿意看到联军轻易被朝廷搞定,因此,若是将来联军陷入了劣势,说不定还可以从刘焉那里得到帮助。
但是,只要刘表归顺朝廷,这一切就都没有了。
首先刘繇的处境就会大为改善,可以反过来和刘表一起包围联军。
其次,若是刘表表态,徐州的陶谦在这种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肯定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这样联军还要面临来自徐州的压力。
最后,刘表只要一归顺朝廷,联军和巴蜀之地的联系也就被彻底切断了,如此一来联军就不可能得到来自巴蜀之地的支援了。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刘表归顺还是不归顺,可以说是全面影响到了南方联军的局势。
所以,在刘表表现出了想要归顺朝廷的意思之后,袁绍、袁术等人也是连忙聚起来商议对策。
对于朝廷提出的重心北移,只要他们愿意远征,朝廷就可以既往不咎的事情,他们其实也在犹豫。
但是,不管他们最后选不选择听从朝廷的安排,他们都想把这个决定权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迫于形势做出选择。
只是,如果说袁绍他们只是在想办法商议对策的话,那么在刘表做出了想要归顺朝廷的姿态之后,有些人就已经坐不住了。
豫州。
一处军营当中。
大帐里,一个浑身上下笼罩在阴影当中的人看着手中的情报,片刻后,沙哑的声音也是缓缓响起:“刘景升,真是该死!”
说完,他就消失在了大帐内。
数日后。
袁绍他们也是暂时商议出了对策。
众人联合派出使者,前往荆州襄阳求见刘表。
说实话,对于联军的前景,以袁绍他们的眼光也能看出来到底怎样。
所以,这次派出使者,他们并没有想要劝刘表回头的想法。
他们只是表示想要和刘表共进退,不管是归顺朝廷与否,都要一起来。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为了防止朝廷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毕竟,若是他们单独某个势力,还是很容易被朝廷拿捏的,但是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好歹也有一些跟朝廷对话的资本。
拿定主意,派出使者。
而在使者离开之后,袁术乃至一些其他人都在心里暗自思忖——有些事情,看来需要早做准备了。
数日后。
汝南。
一处秘密军营。
袁术看着略显空旷的营地,面色也是变得铁青。
“将军呢?”
“会主公,将军在数日前就已经离开了军营,至于去哪里没有说。”
“砰!”
得到了最不想要的回答,袁术愤怒的拔剑砍碎了一旁的栅栏。
346。荆州蔡氏
暴躁的发泄了一番心中的怒气,不过很快袁术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仔细想了想各种可能,最后果断对着左右道:“速度派人前往襄阳,告诉刘景升让他最近当心些,可能有人要对他不利!”
“诺!”
左右领命下去了。
等到人离开之后,袁术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帐里,眼中满是凝重。
他还是晚了一步。
对于那个主动找到他,自称是九江王英布的神秘人,袁术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相信他,他们之间只是相互利用罢了。
他利用英布帮他训练士卒,增强他的实力,而英布肯定也想利用他的势力来达到某些目的。
虽然他不知道英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当时大致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吕布。
那会儿他没法拒绝英布,因为刚刚经历了虎牢关之败,联军被迫南撤,谁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会南征,他的确迫切的需要增强实力。
所以他选择了相信英布,让英布帮他练兵。
不得不说,那个自称是英布的神秘人的确是有些本事的,经他训练出来的士卒也的确比正常的士卒要强大许多。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他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英布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反倒是成了阻碍了。
袁术本想找机会除掉英布,但是没想到英布居然提前离开了。
虽然他现在还没法判断英布是因为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所以提前离开,还是因为有别的什么事情,但是他很清楚,以英布的实力,在配合他麾下那支神秘莫测的军队,想要针对刺杀一个人还是有很大的成功的可能的。
所以他才会派人去提醒刘表。
毕竟,如果刘表在这个时候死了,那乱子可就大了。
到时候一个混乱无比的荆襄之地,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好事。
事实上,袁术的直觉还真没错。
英布这次离开,就是冲着刘表去的。
袁术他们现在可以选择归顺朝廷,那是因为事情出现了转机,现在朝廷需要他们的力量对外扩张,至少需要他们不拖后腿,但是英布他们不一样。
他们的存在,就注定了和吕布是死敌。
而吕布身为大将军,现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代表着朝廷,因此,谁都有可能归顺朝廷,但是英布他们肯定不会。
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归顺朝廷的刘表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至于国家大计——说白了这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可不是汉臣!
甚至,对于大汉来说,他们不过是一群乱臣贼子罢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乱臣贼子,而是货真价实,有刘邦亲自认证的那种。
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望让他们顾全大局?
别开玩笑了。
此番出世,他们的首要目标固然是吕布,但是如果有机会可以顺便搅乱大汉的局势,他们也绝对不会放过。
当然了,这回英布的目标虽然是刘表,但是他并没有打算蛮干。
虽然他麾下的鬼卒非常擅长这种行刺暗杀的行动,但是刘表作为荆襄之主,可不是那么好杀的。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黄忠,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
即使是英布,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说能够击败黄忠。
更何况襄阳作为荆襄重地,人口众多,兼有重兵把守,阳气、血煞之气都很重,也不利于他麾下的鬼卒发挥。
所以,这一回,英布打算智取。